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六章

PS︰本章不要訂閱!繼續佔個坑用!

面對松下一晚的問題,渡邊右衛門卻只是呵呵一笑,說道︰「松下君,我無法計算出封鎖住所有村莊所需要的物資,但是我知道,想要封鎖住所有村莊所需要的物資,絕對是一個超出任何人想象的海量數字,我也知道倭國無法承擔如此海量的物資。」

松下一晚冷哼一聲,沒好氣的道︰「渡邊君既然知道,那為什麼還說要通過封鎖一個村子的方式來搞什麼徙木立信?難道你不知道,隨著封鎖的村子越多,需要的物資也會越多,後期那些良民、賤民鬧騰起來的可能也就越大?」

德川家齊也跟著點頭說道︰「不錯,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所有需要封鎖的村子都沒有物資,那些良民、賤民乃至于那些武士、浪人都只會擔心自己所在的村子會被封鎖,如果前面封鎖的村子有物資而後續封鎖的村子沒有物資,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後續被封鎖的村子會大亂。」

德川家齊現在最為頭疼的問題其實和光格賤仁最為頭疼的問題一模一樣,都是擔心徹底封鎖住那些有麻風病病人的村子所需要的物資——要是倭國能像大明一樣富裕,別說封鎖那些有麻風病人的村子,就算把整個倭國都封上幾年又能怎麼樣?

問題就在于倭國並不像大明一樣富裕,別說只是封鎖那些有麻風病人的村子,哪怕只是封鎖其中的一半,倭國也無法承擔封鎖所需要的物資!

尤其是渡邊右衛門這貨還要通過封鎖村子的方式來達到徙木立信的結果……

這踏馬不是純純的扯澹?

然而讓德川家齊和松下一晚沒有想到的是,渡邊右衛門卻根本沒有改變想法的意思,反而呵的冷笑一聲後說道︰「倭國沒物資,難道說大明也沒有足夠的物資?」

被渡邊右衛門這麼一說,德川家齊頓時有些傻眼——大明的物資跟倭國有個球的關系?倭國是倭國,大明是大明,就算倭國是大明的藩屬國,也並不意味著大明就有義務幫助倭國解決麻風病的問題。

然而就在德川家齊暗中吐槽渡邊右衛門異想天開的時候,松下一晚卻已經毫不客氣的開口駁斥渡邊右衛門︰「渡邊君,大明是不缺物資,但是倭國缺錢,缺少大明龍元寶鈔!」

渡邊右衛門也同樣毫不客氣的回懟松下一晚︰「松下君,你不要忘記,雖然倭國缺少大明的龍元寶鈔,但是並不缺少黃金白銀!黃金白銀是可以換到大明的龍元寶鈔的!」

松下一晚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渡邊右衛門,反問道︰「渡邊君,倭國有多少黃金白銀?能換到多少龍元寶鈔?換到的寶鈔,是否足以買到所需的物資?」

渡邊右衛門冷笑著說道︰「光憑倭國現有的黃金白銀當然換不到足夠的龍元寶鈔,但是倭國有石見銀山和菱刈金礦,將軍閣下完全可以將石見銀山或者菱刈金礦作為抵押,向大明借一些龍元寶鈔,懂?」

渡邊右衛門的話音落下後,德川家齊頓時有一種撥開烏雲見月明的感覺。

之前德川家齊為了尋求大明駐倭國大使陳言的幫助,曾經親口許諾要將石見銀山賣給大明,只是許諾歸許諾,怎麼賣卻很讓人頭疼——直接把石見銀山送給大明,就算德川家齊能夠取代光格賤仁成為新的倭國添黃,也難免會背上出賣倭國利益的罵名。

現在渡邊右衛門提出可以將石見銀山作為抵押物來向大明貸款,貸回來的錢財、買回來的糧食和藥材又都會用到倭國所有良民、賤民的身上,這樣不僅能夠解決倭國物資短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替德川家齊洗掉了出賣倭國利益的罵名!

賣掉一個銀礦,換回一個倭國,德川家齊怎麼想怎麼覺得靠譜,當即便忍不住笑著說道︰「喲西,還是渡邊君聰明,居然能想出如此完美的辦法!」

渡邊右衛門哈依一聲,頓首道︰「感謝將軍閣下的夸獎,不過,渡邊只是有些小聰明,遠不如將軍閣下的大智慧!」

想明白其中的彎彎繞後,石川井陰和藤堂高義再望向光格賤仁的目光就像是看智障一樣。

這是什麼?

這就是廢物啊,吃屎都踏馬趕不上熱乎的廢物!

光格賤仁和寬宮惠仁的臉色同樣陰沉無比。

光格賤仁掃視了成場的藩主、大名們一眼,陰沉著臉道︰「事已至此,不知諸卿可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然而在場的一眾藩主、大名卻沒有人回答光格賤仁的問題。

石川井陰卻又接著說道︰「臣以為,與其被動應對,倒不如……倒不如主動接納幕府那邊的平民病患?」

其他一眾藩主、大名們也紛紛把矛頭對準了石川井陰。

反倒是光格賤仁 的一拍桌子,喝道︰「都安靜!石川君,你繼續說下去?」

暗自琢磨一番後,光格賤仁卻是咬牙切齒的說道︰「糧食的事兒,朕會想辦法解決,你們只需要做好那些麻風病人的收治便好。」

島津久光和松平延信他們是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島津久光干脆直接問道︰「請問將軍,這些名額是否有什麼要求?」

德川家齊這也是有感而發。

非主流,再加上寫了《放屁論》這種荒誕不經的文章,平賀源內也愈發的不得志。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平賀源內出身于高松藩下級武士家庭。

然而,那張建築圖紙並非是在源內懷里,而從腰帶縫隙處露了出來,源內此後精神失常,死于寒冷的小傳馬町牢內。

所謂「遭此非常之死」,指的就是平賀源內不應該因為殺了兩個木匠就

親自去過大明的德川家齊,很清楚蒸汽機的重要性。

只是德川家齊的心里也明白,遣明使的名額分配根本不可能公平公正,

心中暗自感慨一番後,德川家齊又環視了一眾藩主、大名們一眼,沉聲道︰「」

說白了,被無數無藥可醫者吹到天上地下的倭國,其實就跟天竺那邊兒的情況差不多,天竺有種姓,倭國也有階層。

比如說,那些失去主人的浪人武士為什麼會一直當個浪人而不去找份工作?

這也就意味著,德川家齊想要徹底完成封鎖,就必須先解決掉那些浪人。

築前、築後、豐前、豐後、肥前、對馬、日向等一眾藩主們也紛紛跟著響應起來,而其他的一眾藩主、大名們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種地理位置上的不同,自然也就使得各個藩之間的發展並不均衡,有些藩比較富裕,而有些藩則窮的一批。

而窮富程度的差異又會直接反應在各藩當中的浪人數量上面。

越是窮藩,藩里的浪人就越多。

更重要的是,薩摩藩和築前、築後等一眾藩主們其實還有一個共同的稱呼︰九州諸藩。

這些藩原本都是在九州島那邊兒混日子的,薩摩藩甚至還派兵拿下了琉球,逼得琉球王向倭國稱臣納貢。

要說甘心是肯定不甘心的,島津久光和築前、築後等藩主們也不是沒想過反抗,最起碼也得弄個好的地方吧?

然後島津久光他們就麻 兒的搬到了蝦夷那邊,把九州島徹底讓了出來。

更重要的是,這些武士和足輕究竟要听從哪邊的命令?

讓他們听從藩主的命令,不理會德川家齊,幕府又會怎麼想?彼此互相拖後腿扯皮,還清巢個雞兒的浪人!

讓他們听從德川家齊這邊的命令,那不就等于是把兵權拱手讓人?

這可比直接拿錢出來支持德川家齊更讓一眾藩主們無法接受!

當德川家齊的話音落下後,在場的一眾藩主們在暗松一口氣的同時又忍不住有些狐疑。

眾所周知,德川家齊這貨除了之外,最大的毛病就是貪財,他那些兒子、女兒們斂財無度的毛病完全可以說是遺傳自德川家齊。

松平延信心中頓時警醒起來。

島津久光這個蝦夷馬鹿都已經窮的跟狗似的還要派出武士和足輕幫著德川家齊,現在又第一個跳出來喝罵一眾藩主,全然一副為了江戶幕府不惜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忠犬之態,而德川家齊卻似乎很不爽?

暗自琢磨一番後,松平延信的腦袋里頓時閃過一道亮光——往好了想,德川家齊可能就是真的想要清剿那些武士,現在他跟島津久光之間的表現不過是在演戲,為的就是引一眾藩主們上鉤。

要是往壞了想,可能德川家齊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徹底清剿那些浪人,而是奔著他們這些藩主們來的!一旦讓幕府的武士和足輕大量進入到各藩的地盤,後面再發生什麼事情可就不太好說了!

想到這里,松平延信的臉色不禁變得難看起來,既而又瞥了島津久光一眼,高聲道︰「島津家主說的很對,眼下正是我等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的重要時刻,我們可不能在這時候再瞻前顧後!」

隨著島津久光和松平延信先後表態,其他一眾藩主們頓時也沒了退路,無論是想明白又或者是沒想明白的,都不得不跟著島津久光和松平延信一起表態,表示會各自派出武士和足輕幫助幕府清剿那些浪人。

正如松平延信所想的那樣兒,德川家齊之所以提出要由幕府派遣武士和足輕去清剿那些浪人,一方面固然是真的要清剿那些浪人,以免後續進行封鎖的時候出現什麼意外。

可是另一方面,德川家齊則是打著挾諸侯以迫朝廷的想法——如果光格賤仁和寬宮惠仁這兩個癟犢子敢派人到德川家齊的地盤上胡來,德川家齊就準備先宰了近畿諸藩的幾個小藩主和大名,讓光格賤仁父子倆的地盤上也跟著亂起來。

至于說派出忍者或者弄一些已經患了麻風病的病人去光格賤仁父子倆的地盤上面禍害,德川家齊暫時倒還真沒有這個想法。

因為現在的局面明顯是德川家齊佔優,成功上位的可能性也很大,已經開始做起國主美夢的德川家齊自然不希望近畿附近也開始流傳麻風病,畢竟再怎麼是窮病,麻風病這玩意的傳播力度都是擺在那兒的,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就一定能夠逃開。

可惜的是,德川家齊原本計劃好好的,眼下卻被島津久光和松平延信這兩個癟犢子給破壞了。

德川家齊心中暗恨,臉上卻勉強擠出一絲笑意︰「那就這麼說定了,對于那些為禍地方的浪人,務必要以大力清剿為要,如果你們力有不逮,也隨時都可以派人向幕府求助,千萬不要勉強。」

待一眾藩主們或是心甘或是不甘的道謝之後,德川家齊又話鋒一轉,談起了之前在大明的見聞︰「你們都知道,家齊之前是去過大明的,而且在大明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場的一眾藩主、大名們不禁有些懵逼,不知道德川家齊這癟犢子又想說什麼。

德川家齊卻是自顧自的說道︰「在大明之時,家齊感受最深的便是明國人的學識,縱然是黃口稚子,他們也多少都識得幾個字,甚至連大清時期的那些老人也大多能寫出自己的名字,更別說那些年輕人。」

一眾藩主、大名們繼續懵逼——大明是上國,是倭國的爸爸,難道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島津久光試探著問道︰「將軍的意思是?」

德川家齊卻沒有直接回答島津久光的問題,反而拍了拍手,向著門外吩咐道︰「拿過來!」

德川家齊卻是自顧自的說道︰「在大明之時,家齊感受最深的便是明國人的學識,縱然是黃口稚子,他們也多少都識得幾個字,甚至連大清時期的那些老人也大多能寫出自己的名字,更別說那些年輕人。」

一眾藩主、大名們繼續懵逼——大明是上國,是倭國的爸爸,難道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