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二章 屬實有點兒不要臉了

不得不承認,朱皇帝對待奧斯曼和矮矬子、英格蘭等一眾蠻子的態度特別像渣男,而且還不如渣男——渣男是以一己之力給很多小姐姐們以溫暖,而朱皇帝則是想方設法的挨個禍害,禍害完一個就想辦法禍害下一個。

正如徐渣男所言︰朱皇帝輕輕地來,又輕輕地走,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留下一地雞毛鴨血。

而跟朱皇帝這個天字號的大渣男比起來,大明帝國的皇長子朱簡煐同學倒是要長情的多。

面對朱皇帝直接拔出小鳥就要走的行為,朱簡煐同學不禁提出了疑問︰「這就完事兒啦?」

朱皇帝卻是笑著問道︰「咋?難道咱還要留在奧斯曼,親眼看著馬哈茂德二世那個笨蛋去找亞歷山大、喬治三世和弗朗茨二世?或者,咱得親眼看著蘇尹士運河開工才行?」

朱簡煐同學撇了撇嘴,說道︰「不然呢?您老人家倒是給馬哈茂德二世指了條明路,可他要是不按您老人家說的辦,那咱們不就虧大發了?」

朱皇帝呵的笑了一聲,開始耐心教導自己的傻兒子︰「我問你你覺得馬哈茂德這個奧斯曼的素丹恨不恨大明?奧斯曼朝堂上的那些人,他們又恨不恨大明?」

朱簡煐斟酌著答道︰「馬哈茂德自然是恨咱們大明的,但是奧斯曼朝堂上的那些人卻不太好說,想必是有人恨,也有人不恨。」

朱皇帝嗯了一聲道︰「咱們先不管奧斯曼朝堂上有多少人是不恨咱們大明的,咱光說那些恨咱們大明的——他們想要反抗大明,是不是得有槍有炮才行?」

「就奧斯曼現在這個熊樣你覺得奧斯曼能有多少錢用來募兵,又有多少錢可以用來購買或者研發、生產軍械?」

「雖說奧斯曼跟沙鵝、英格蘭和哈布斯堡家族勾結到一塊兒了,但是以奧斯曼的實力,他又能在所謂的聯盟中獲得多少好處?奧斯曼跟沙鵝接近幾百年的恩怨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

「咱中原堂口的老祖宗曾經說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只要奧斯曼還想在所謂的聯盟里佔據話語權,只要奧斯曼還想反抗大明,那他們就必須得先有足夠的錢財才行。」

「咱給馬哈茂德說的法子雖然是明擺著坑他們的,可是這法子卻能實打實的給他們帶來好處。」

「所以,馬哈茂德就算再怎麼不滿,就算他再怎麼恨咱他也得老老實實的按咱說的去做,他甚至會把蘇尹士運河的好處許諾給喬治三世他們幾個,從而換取英格蘭和沙鵝、哈布斯堡家族的幫助。」

「這就是陽謀的好處。」

「還有,就算馬哈茂德想不通這里面的好處,他也不打算老老實實的按咱的吩咐去開鑿蘇尹士運河,難道咱就沒有別的辦法治他?」

「比如說,咱是不是可以抽調奧斯曼附近的幾個軍事基地給他來一場軍事演習?」

說到這兒,朱皇帝干脆笑著拍了拍朱簡煐的肩膀︰「你記著,咱是大明,想要達成目的的方法有千千萬,沒必要非得選擇最蠢最累的那一種。」

事實證明,朱皇帝的預料是對的——馬哈茂德二世自然是很不爽大明,畢竟奧斯曼的石油被賤賣,損失的可都是馬哈茂德二世的利益;奧斯曼朝堂上那些恨大明的官員雖然本能的想要反對開鑿蘇尹士運河的想法,但是卻又舍不得開鑿蘇尹士運河所帶來的大量利益,再加上奧斯曼朝廷當中還有很多向往大明的官員極力支持這個計劃,以致于奧斯曼朝堂很快就通過了這份堪稱魔幻且好笑的計劃。

為了保證這份魔幻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也為了防止喬治三世和亞歷山大、弗朗茨二世他們反對這項計劃,馬哈茂德二世先是把整個奧斯曼朝堂上上下下的官老爺和貴族們都給拉進了蘇尹士運河計劃,接著又派出大量人手到英格蘭、沙鵝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盤上四處游說。

拉攏奧斯曼的貴族和官老爺們很很簡單,游說歐羅巴那些貴族和資本就更簡單了——馬哈茂德二世承諾,現在所有參與到修建蘇尹士運河工程的貴族和官老爺們都是股東,只要蘇尹士運河開鑿完成,大家伙兒就能躺在家里坐等收錢。

如此騷到極點的操作,別說喬治三世和亞歷山大他們沒有想到,就連始作俑者的朱皇帝也沒有想到。

然後,朱皇帝也不禁有些頭疼。

子曾經曰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朱皇帝坑馬哈茂德二世和奧斯曼的時候有多爽,現在就有多頭疼——資本這玩意都是趨利的,而開鑿蘇尹士運河所能獲得的利益就在那里擺著,哪個資本看了會不動心?

尤其是大明的那些鄉賢士紳。

眾所周知,大明實行的是大朝廷制度,類似于河道、橋梁、鐵路等基建工程都被朝廷嚴格把控著,大明那些鄉賢士紳們空有一把把的龍元寶鈔,卻沒辦法將手伸到這些基建工程上面。

沒賺到,那就是血虧,簡直是虧到了姥姥家,虧到連褲衩子都得賣了換錢。

原本吧,大明的鄉賢士紳們合計著虧也就虧了,大不了從其他的地方再多撈一些——主要還是考慮到大明皇帝牢牢控制著朝堂和軍隊,惹不起就只能躲。

如今忽然听說馬哈茂德二世宣布要開鑿蘇尹士運河,甚至還要引入大量的歐羅巴資本,那大明的鄉賢士紳們還能坐的住?

他娘的,歐羅巴那些蠻子也有臉叫鄉賢士紳?

我呸,一群飲毛茹血的野蠻人罷了!

來來來,馬哈茂德先生,您看看這項工程到底需要多少錢,俺明大明商人全投了都不是問題!

至于說馬哈茂德二世有沒有膽子賴掉未來的分紅?

大明的一眾鄉賢士紳們卻是絲毫不在乎——且不說做生意本來就是有賺有賠的事情,大家伙兒為了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也不至于傻乎乎的將身家性命全投進去,就算馬哈茂德二世敢特意賴賬,大明的鄉賢士紳們也不在乎。

或者說,大明的鄉賢士紳們甚至希望馬哈茂德二世賴賬。

因為奧斯曼不是大明,大明律也不會保護奧斯曼。

王子軒那個不要臉的能在班加西攪動風雲,還他娘的得了一塊一等功的牌匾,咱們這些鄉賢士紳們還能比他姓王的差了?

所以,事態的發展又一次有月兌離朱皇帝掌控的趨勢——朱皇帝一心想著要坑奧斯曼和歐羅巴等一眾蠻子;馬哈茂德則是一門心思的想要開鑿蘇尹士運河,他才不在乎開鑿運河的錢財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大明的鄉賢士紳們揮舞著龍元寶鈔想要投資,關鍵是這些人還巴不得馬哈茂德二世賴賬。

就連朱皇帝都被他們的腦回路給震驚了!

關鍵是朱皇帝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大明百姓為什麼總是能搞出一些新花樣兒?

這種超出朱皇帝掌控的破事兒,已經發生了不止一回兩回!

朱皇帝滿面愁容的敲著桌子︰「都說說看,這事兒該怎麼處理?直接把這事兒告訴那些鄉賢士紳們肯定是不行的,一旦讓他們知道,只怕那些混賬們都舍得把身家性命全投進去。」

在場的大皇子朱簡煐和柯志明等一眾大老們也知道朱皇帝說的是事實——之所以不能直接把開鑿蘇尹士運河的真相告訴那些鄉賢士紳們,倒不是害怕走露什麼風聲,主要還是擔心那些鄉賢士紳們會腦子發熱。

之前王子軒在班加西的所作所為,給大明的鄉紳士紳們開了一個極壞的頭,現如今大明在海外的那些鄉賢士紳們巴不得像哈米斯一樣的神經病。

如果被他們知道大明在算計奧斯曼,甚至有可能在新南威爾士和奧斯曼雙線開片,那些鄉賢士紳們絕對會一邊揮舞著龍元寶鈔給奧斯曼,一邊回鄉去召集他們鄉里的青壯出海。

命?

在光宗耀祖四個字的面前,在族譜單開一頁的面前,命是最無關緊要的東西!

一想到如此可怕的場景,就連見慣了生死,一向以心狠手黑聞名于大明朝堂的錦衣衛都指揮使柯志明也不禁打了個寒顫。

柯志明皺著眉頭說道︰「其他地方倒還好說一些,可是那些在尹斯坦布爾的商人……」

這才是最令人為難的地方。

像其他地方的商人很好辦,只要朱皇帝一紙禁令,那些商人就沒辦法來奧斯曼,自然也就沒有搞事情的機會。

唯獨在尹斯坦布爾的大明商人是最難辦的,因為朱皇帝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大規模撤出他們,尤其是在開鑿蘇尹士運河之前,倘若大規模撤出大明的商人,只怕整個大明租界乃至于整個奧斯曼都得震上三震。

現在就陷入動蕩的奧斯曼並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如果因此而引起歐羅巴一眾國家的警覺就更不符合大明的利益了。

而任由大明商人往開鑿蘇尹士運河的工程里面投錢也不行,那些錢投進去就等于打了水漂——因為朱皇帝不可能任由奧斯曼坐在蘇尹士運河上收稅,那些商人現在投的錢越多,就意味著未來的損失越大,等到大明拿下蘇尹士運河的時候,那些商人投進去的錢又該怎麼算?

給他們算成是股份?這完全就是扯犢子,因為蘇尹士運河這玩意屬于是國家層面的大型基建工程,而且是重要的商稅來源,只要大明接手就只能由朝廷掌控。

直接漂沒那些商人的股份?似乎也不太好的樣子,畢竟都是大明的商人,而且人家是真金白銀投進去的,直接漂沒的話未免顯得吃相太難看。

所以,與其等著以後出現這種亂七八糟的湖涂賬,倒不如從一開始就直接杜絕。

一群人皺著眉頭琢磨了半天,朱簡煐卻忽然開口說道︰「既然不能直接告訴他們原因,那為什麼不把他們引向別的地方呢?」

朱皇帝微微搖了搖頭,嘆了一聲道︰「傻兒子啊,你知道咱大明商人在奧斯曼掌握了多少錢財嗎?」

朱簡煐一愣,問道︰「多少?」

朱皇帝嘆道︰「這麼說吧,咱大明商人在奧斯曼所掌握的財富,雖然不能跟咱大明的國庫相比,但是絕對不比英格蘭屬東印度公司差——咱指的是那些在奧斯曼的大明商人,跟整個英屬東印度公司比,甚至可以這麼說︰咱大明在奧斯曼的商人所掌握的財富,比小破球上大部分國家所擁有的財富還要多。」

「你別看他們回到大明的時候都老實的跟鵪鶉一樣,但是在海外,這些家伙哪個不是心狠手辣的狠茬子?」

「別人不說,就說王子軒,這狗東西跟咱是打小一塊兒長大的,咱一直管他叫王姑娘——就這麼個娘們兒唧唧的玩意兒,你敢相信他在班加西干的那些事兒?」

「你說把他們引向別的地方,你說除了咱們大明之外,這小破球上還有哪里能接受那麼大體量的資本沖擊?」

然而讓朱皇帝沒有想到的是,朱簡煐居然微微笑著說道︰「據兒子所知,這小破球上最少還有四個地方能夠承受他們的沖擊。」

「第一個就是二叔的秦國,第二個就是三叔的晉國,第三個就是舊港布政使司,第四個則是新南威爾士。」

「二叔和三叔那里自然不用多說,畢竟秦國和晉國本就是咱們大明的地方,行的也是大明律,他們去了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兒。」

「舊港布政使司也沒有什麼好說的,關鍵是新南威爾士——新南威爾士雖然有些英格蘭蠻子,但是總體上還是偏向于蠻荒之地,跟咱們大明一樣都算得上是地廣人稀,對于咱們大明來說更像是雞肋。」

「所以,為什麼不把那些鄉賢士紳和商人都引向新南威爾士呢?」

新南威爾士一片蠻荒的時候引著大明的鄉賢士紳和商人過去跟英格蘭蠻子們競爭死磕,等開拓的差不多了再把新南威爾士變成大明的一個布政使司……

該說不說,大皇子朱簡煐這操作屬實有點兒不要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