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跑路了!

小胡子美術生一時之間也有些拿不定主意,目光也不斷的在埃爾溫和曼施坦因的身上來回轉移。

選擇埃爾溫的方案,就意味著只能按照原定的計劃向前步步推進,在沙俄軍隊展開大規模集結之前結束戰爭。

而選擇曼施坦因的方案就必須在冬季來臨以前結束戰爭。

平心而論,小胡子美術生更加偏向于曼斯坦因的方案——盡管埃爾溫的方案極為穩重,但是這套方案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能夠撈到的好處極為有限,頂多也就是抱上法蘭西和明國的大腿。

反觀曼斯坦因的方案,盡管激進到需要賭上奧地利的國運,但是這套方案能夠撈到的好處也是極大,同時也最符合小胡子美術生的想法。

畢竟,抱的大腿再粗那也是別人的,又有誰不希望自個兒能夠成為小破鍋的五大善人之一?

暗自琢磨一番後,小胡子美術生干脆望著曼施坦因問道︰「等切斷了沙鵝軍隊的補給之後呢?」

听到小胡子美術生的這般說法之後,埃爾溫和曼斯坦因也就明白了小胡子美術生的選擇。

這就是想賭一把。

埃爾溫皺著眉頭說道︰「我無意冒犯您,尊敬的然特,但是您應該知道,我們奧地利的軍隊數量遠遠不如沙鵝軍隊的數量。」

曼斯坦因卻毫不客氣地懟了埃爾溫一句︰「軍隊的數量並不能決定一切——明國皇帝在推翻大清的時候,他手下的軍隊數量也遠遠不如大清。」

「而且,你在明國的軍事學院里應該看到過明國皇帝跟大清的戰爭記錄。」

「只要明國皇帝能夠切斷大清軍隊的後勤補給,大清的軍隊就會崩潰,不是扔下武器逃跑就是向明國皇帝投降。」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像明國皇帝切斷大清軍隊的後勤補給一樣,切斷那些沙鵝人的後勤補給。」

「當然,這需要你的配合——我需要你吸引盡可能多的沙鵝軍隊,讓他們聚集到一起,他們聚集起來的軍隊數量越多,對于後勤補給的依賴就越大,切斷補給之後潰散的也就越厲害。」

埃爾溫的臉色當即便黑了下來。

對于埃爾溫來說,吸引進可能多的沙俄軍隊並不是什麼難題,難的是怎麼應對這些沙俄軍隊的進攻,怎麼撐到曼施坦因切斷沙鵝軍隊的補給線。

更關鍵的是,盡管曼施坦因信誓旦旦的保證他一定能夠切斷沙俄軍隊的補給線,可是打仗這種事兒可不是光靠保證就行的——正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曼施坦因沒有切斷沙俄軍隊的補給線呢?

只是還沒等埃爾溫提出反對意見,小胡子美術生卻開口說道︰「那就按照曼施坦因的計劃來辦——搶在沙鵝向明國皇帝尋求幫助之前先干掉他們,這是上帝賜予我們的機會,一個成為小破鍋五大善人之一的機會!」

事實上,就算沙鵝現在就向大明尋求幫助,大明朝堂上下也沒時間理會沙鵝的請求。

大明皇帝跑路了,誰還有功夫搭理一群蠻子?!

……

坤寧宮里,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老們都保持著微微躬身的姿態,連大氣兒都不敢出——皇帝悄無聲息的跑路,偌大的大明帝國就只能由太子監國,然而朱皇帝他老人家根本就沒立下太子,所以就只能由皇後和皇長子來監國。

這麼看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皇長子能夠站出來監國,那當然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皇長子是跟著大明皇帝他老人家一起跑路的,跑路之前還沒有告訴皇後,當李皇後發現皇帝跟皇長子組團跑路之後……

萬般無奈之下,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老們也只能跑來坤寧宮,老老實實的听著李皇後的訓斥︰「那麼大一個皇帝,那麼大一個皇長子,你們居然能讓他倆一起給跑了!」

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老們皆是垂眉斂目,誰也不願意先開口說話。

要說李皇後的權勢有多重,那倒也不見得,畢竟朱皇帝他老家自個兒都懶得處理朝政,李皇後夫唱婦隨,自然也對朝政沒什麼興趣。

問題是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老們都怕——理論上來說,天下的男人都歸朱皇帝管,天下的女人就都歸李皇後管,萬一惹得李皇後不開心,隨便跟曾誠和劉鶴鳴等人的媳婦說一下……

反正曾誠和劉鶴鳴是很不願意跪搓衣板的。

這屬于是孟良崮時期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當時朱皇帝剛剛造反,敢跟著朱皇帝造反的那些人自然都是一些膽大包天的殺胚,而且大多都是些單身狗,像劉懷文一樣拖家帶口的根本就沒幾個。

直到朱皇帝他老人家見色起意,娶了李皇後之後,劉鶴鳴和朱二旦等一眾殺胚們才在李皇後的安排下各自娶了媳婦。

等後來朱皇帝的地盤大了些,曾誠等人也慢慢聚集在朱皇帝的身邊後,又是李皇後留在孟良崮,替曾誠和劉鶴鳴等人照顧著家中的老小,甚至還組織曾誠和劉鶴鳴等人的媳婦一起籌建織坊,在帶著她們一起做女工之外又特意抽時間教她們讀書識字。

像曾誠這種年齡大的也就算了,但是對于劉鶴鳴和劉二牛、耿銳等年齡小的來說,李皇後真正做到了長嫂如母這四個字。

所以……挨罵就挨罵吧,也沒什麼丟人不丟人的。

等李皇後訓的累了劉鶴鳴才躬身拜道︰「娘娘,臣已經派人通知各地的駐軍,要求他們注意陛下的行蹤,一旦發現就會立即回報。」

曾誠也跟著躬身拜道︰「臣也已經讓人通知各地官府,要求他們注意陛下的行蹤。」

然而讓曾誠和劉鶴鳴沒有想到的是,李皇後聞言居然只是呵的冷笑一聲︰「不用讓地方上注意皇帝的行蹤了,起碼在大明境內是不用找了,直接傳令給大明在海外的那些軍事基地,讓他們注意皇帝陛下的行蹤。還有,立即抽調兩支艦隊去歐羅巴那邊,皇帝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得上。」

曾誠一愣,忍不住躬身問道︰「娘娘的意思是,陛下不是在咱們大明境內微服私訪,而是跑去了歐羅巴那邊?」

李皇後嗯了一聲,隨即又忍不住開始吐槽︰「前些日子,皇帝經常長吁短嘆的,說些什麼好好的機會浪費了,還說什麼到嘴的肉不能吃很痛苦之類的怪話。」

听到這里,曾誠和劉鶴鳴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按照朱皇帝他老人家的想法,大明應該趁著沙鵝跟英格蘭他們幾個搞事情的機會平推小破球的,但是大明又需要穩定的勞工來源,真要是平推了整個小破球,大明還上哪兒去招募勞工?

所以,平推小破球這事兒就拖了下來。

李皇後又接著吐槽︰「當年在孟良崮的時候也就算了,地盤越來越大,上上下下的事情都需要他操心,所以他親自帶兵的機會也少了許多,現在有你們內閣和五軍都督府頂在前面,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少了許多,他自然就坐不住了。」

「再者說,你們難道還不了解皇帝的性子?有打仗的機會就興奮,沒打仗的機會就擺爛,這幾年里他哪年沒往外跑?哪次不是一跑三五個月?」

「這次應該也是一樣,只不過這次跑的遠了些,一遠就遠到了歐羅巴,這狗……」

狗男人?還是狗皇帝?

曾誠一邊月復誹一邊躬身拜道︰「無論如何,還請娘娘垂簾听政?」

然而讓曾誠和劉鶴鳴沒有想到的是,李皇後居然搖了搖頭,否決了曾誠的提議︰「難道你們還沒看明白麼,皇帝也不僅僅只是為了打仗才跑出去的。」

曾誠一愣,問道︰「娘娘的意思是?」

李皇後道︰「皇帝這是打算放權——皇帝曾經說過,一個國家的興亡與否,不應該把賭注押在皇帝是否賢明上面,更多的還是要依靠一套健全的制度。」

曾誠頓時就凌亂了,心里就好像被一萬頭羊駝踐踏過一般。

皇帝打算放權?

國家的興亡與否要依靠制度?

等離開了坤寧宮後,曾誠便忍不住皺著眉頭對劉鶴鳴說道︰「你怎麼看待皇後娘娘說的放權與制度?」

劉鶴鳴也同樣緊皺著眉頭,沉聲道︰「還能怎麼理解?陛下他老人家是紫薇星君下凡,想法向來天馬行空,我等凡夫俗子又怎麼能猜的透?」

說著說著,劉鶴鳴忽然又幸災樂禍起來︰「剛剛你沒听皇後娘娘說嘛,健全的制度——制度這種事兒是你們內閣負責的,我們五軍都督府可都是一群大字不識得仨的莽夫,你問我們也沒有用!」

曾誠頓時氣結,望向劉鶴鳴的目光中滿是難以置信︰「劉大都督,你是怎麼做到這麼不要臉的?」

劉鶴鳴不以為恥,反而有些洋洋得意︰「我也這麼不要臉,你曾閣老敢嗎?再說了,我們五軍都督府的規矩本來就是陛下他老人家定下來的,也沒什麼需要改動的地方。」

……

天子號旗艦上,朱皇帝正笑眯眯的品著茶,皇長子朱簡煐則是趴在桉前,時不時的伸手在地圖上比劃著。

朱皇帝開口道︰「你比劃了這麼半天,可看出些什麼了?」

朱簡煐道︰「看倒是沒看出什麼來,只是兒子死活都想不通,屁大點兒的歐羅巴怎麼就能被蠻子們搞的四分五裂?難道就沒人想著統一整個歐羅巴?」

朱皇帝呵的笑了一聲道︰「回頭你自個兒去看歐羅巴的史書去,不能什麼事兒都指望我這個當爹的來告訴你。」

朱簡煐點了點頭,隨即便又開口說道︰「等打下新南威爾士,我想把新南威爾士分封給老二。」

朱皇帝嗯了一聲道︰「繼續說下去。」

朱簡煐道︰「新南威爾士雖然孤懸海外,但是卻能跟舊港、蘭芳一帶互為犄角,直接卡住歐羅巴通住大明的航道,然而也正是因為新南威爾士的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倒不方便設置郡縣,不如直接分封出去來得省心。」

朱皇帝道︰「那你其他幾個弟弟呢?」

朱簡煐道︰「回頭把他們分封到歐羅巴那邊去,反正歐羅巴足夠大,朝廷直接管轄的成本又太大,還是分封了省心。」

朱皇帝笑著點了點頭,忽然問了一句︰「兒子啊,你說當皇帝到底好,還是不好?你是願意當一個大權在握,生殺予奪的實權皇帝?還是願意當一個有名無實的虛君皇帝?」

听到朱皇帝這般問法,朱簡煐的臉色也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朱簡煐的心里明白,這是個兒的老爹在考校自己。

只是還沒等朱簡煐想好該怎麼回答,朱皇帝卻又補充了一句︰「就說你心里最真實的想法,說對說錯都無所謂,反正這兒就咱們爺倆兒。」

被朱皇帝這麼一說,朱簡煐卻陷入了遲疑。

打小就跟在朱皇帝身邊,被朱皇帝帶著批閱奏章,朱皇帝不在京城的時候還要負責監國,說朱簡煐是半個皇帝也差不了多少。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半個皇帝的身份,所以朱簡煐才清楚的知道當皇帝有多累。

要說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豬差、干的比牛多,那自然是扯蛋中的扯蛋,畢竟皇帝不是牲口,該干的活不會少,該有的享受同樣也不會少。

但是要說皇帝有多輕松,那就只能呵呵了。

幾乎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奏章,開不完的朝議,見不完的大臣,操不完的心。

想了想,朱簡煐還是老老實實的答道︰「兒子更想當一個有名無實的虛君,但是前提是大權不會旁落。」

朱皇帝哦了一聲,問道︰「你所謂的大權不會旁落是什麼意思?」

朱簡煐一邊斟酌著一邊答道︰「比如先祖天啟皇帝和崇禎皇帝之時,大權就已經旁落朝廷無力管理地方,面對地方士紳抗稅的行為沒有絲毫辦法,旨意甚至難出紫禁城,這在兒子看來,就是大權旁落的表現。」

朱皇帝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虛君,就不應該在乎大權是不是旁落——干的好了,是皇帝有識人之明,干的不好,是內閣無能,這不挺好的?」

然而朱簡煐卻搖了搖頭︰「兒子認為不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