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零二章 不成功,就成仁

朱勁松望向劉鶴鳴和劉二牛、耿銳等一眾大老的目光就像是在看傻子。

這種目光,讓劉鶴鳴等人感覺很不舒服——就算俺們幾個真的傻,皇上您老人家也不能這麼盯著俺們幾個吧?好歹也是五軍都督府的扛把子,俺們也是要臉滴!

只是劉鶴鳴等人又不敢跳出來反駁,畢竟是君臣關系,別說被朱勁松當傻子看,就算被當面罵成是傻子,劉鶴鳴等人也沒轍。

最主要的還是劉鶴鳴等人都是被朱勁松從小被揍到大的,心里陰影很重。

直到劉鶴鳴等人被瞪的低下頭,朱勁松才冷哼一聲道︰「想從懷文叔手里摳預算,就算你們真的組建武術隊耍大刀,也未必能多摳出幾兩銀子,可要是你們說哪里哪里發現了什麼金礦銀礦或者油田之類的,懷文叔甚至敢克扣工部的預算!」

劉鶴鳴眼楮一亮,叫道︰「明白了!臣愚鈍,謝陛下指點!」

朱勁松再次冷哼一聲,也不再繼續追究劉鶴鳴等人哭窮不成反丟人的破事兒。

「根據錦衣衛傳回來的情報,歐羅巴那邊兒已經徹底開片了,現在局勢已然沒辦法控制。」

朱勁松讓人鋪好地圖後,便隨手在地圖上比劃著︰「現在的局勢是哈布斯堡家族算計了英格蘭和法蘭西,英格蘭主動進攻法蘭西,沙鵝在反攻哈布斯堡聯盟,奧斯曼躲起來裝傻。」

「當然,歐羅巴那邊兒的亂局對咱們大明本土並沒有什麼好處,最起碼也會影響到民間的商業往來。」

「更重要的是,咱們大明現在缺少必要的屏藩。」

「倘若歐羅巴那邊兒打出了真火,戰火徹底蔓延起來,可能連大明都有可能被卷進去。」

被朱勁松這麼一說,劉鶴鳴和劉二牛等一眾軍府大老們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內心就像是被一萬頭羊駝踐踏過一般凌亂。

大明的軍事實力強不強?

很強。

劉鶴鳴等五軍都督府的扛把子們信心把戰火阻隔在大明的國門之外。

但是,正如朱勁松所說,現在的大明還真就缺少必要的屏藩。

而提到屏藩,就不得不提到中原堂口玩了幾千年的朝貢番國制度。

表面上來看,番國朝貢制度是周邊小國認中原堂口當爹,隨便拿著石頭樹皮之類的玩意從中原堂口的手里換回去真金白銀,以致于中原堂口像極了傳說中的冤大頭。

實際上,番國朝貢制度無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給中原堂口帶來的好處更是數之不盡。

比如說,番國朝貢制度的第一層含義在于領土權——需要注意的是,朝貢體系下的領土宣稱權和後世的領土宣稱權不能一概而論,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被納入朝貢體系的番國,都需要尊中原堂口的皇帝為君,番國的國王則是臣,中原堂口的皇帝登基,番國國王要遣使來賀,而番國國王更替,則需要中原堂口皇帝的冊封詔書,否則就是謀朝篡位,連他們國家自己的百姓都不認可。

比如說當初的棒子,某一代國王被棒子們推翻的理由就是這位國王腦袋抽瘋,決定要廢除中原堂口的漢字和漢語,改為大力推行棒子自己的文字和語言。

這被棒子們視為對中原爸爸的大不敬行為,所以棒子們把這位國王弄下了王位,灼瞎了他的雙眼,然後流放到了某個島上。

也就是說,朝貢體系下的番國,其國土的歸屬權是歸中原爸爸所有的,番國國王不過是受到冊封,能夠世襲的,被中原皇帝委托管理某片土地的職業經理人。

就連藩屬國之間的戰爭權,其實也歸中原堂口所有——藩國跟藩國開片,首先要得到中原堂口的允許,否則就是對中原堂口的大不敬。

當然,你也可以說兩個藩國先開片了,甚至有一方被打到滅國,再或者藩國發生了叛亂,而中原堂口則是最後一個知道消息的,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很簡單,哪怕中原堂口是最後一個知道消息的,也完全有權利做出裁決。

比如說要求兩方停戰,再比如說讓被滅國一方重新立國,即便是藩國發生叛亂,中原堂口也可以出選擇兵解決或者選擇不出兵解決。

誰不听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派兵去打。

中原堂口完全有這個權利——史書上會稱之為吊民伐罪。

而朝貢制度的第二層含義則在于定價權——朝貢體系下的番屬國給中原爸爸朝貢,表面上看是拿石頭換美玉的大好事兒,可是實際上呢?

到底是石頭值錢還是美玉值錢?到底是香料值錢還是小葉紫檀值錢?

這種定價權並不掌握在番屬國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中原堂口的手中。

比如說,某個番國給中原堂口進貢了大量香料,而中原堂口則是回賜一些絲綢、瓷器之類的玩意——對于中原堂口來說,香料的價值其實要遠超絲綢和銀錠,而對于番屬國來說,絲綢和瓷器的價值則是遠超香料。

誰虧了?

誰也不知道誰虧了,反正都覺得自個兒賺了。

關鍵是絲綢和瓷器的定價權由誰說了算。

說白了,朝貢體系本身就是一套可以正大光明吸血的好玩意,只不過有些蠢蛋把這套制度給玩廢了。

至于朝貢體系的第三層含義,其實也是朝貢體系下的最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某些蠢蛋把這套制度玩廢之後發現虧本也要硬著頭皮玩下去的原因。

屏藩。

所謂屏藩,就是指中原堂口周邊能夠替大明擋住第一波戰火,能夠給大明爭取反應時間的藩國。

舉個例子。

眾所周知,大清的夷酋們向來是極不爭氣的,縱然是山河倒懸、母豬上樹,建夷的一眾夷酋們也依舊不爭氣。

所以,像倭奴、法國、英國之類的列強,甚至連荷蘭這種跌出了列強行列的小國都想從大清的身上撕幾塊肉下來。

但是,大清繼承了中原堂口的朝貢體系——倭國想要跟大清開片,棒子就是倭奴死活繞不過去的一道屏藩,在沒有搞定棒子之前,倭國就不敢太過于明月張膽。

再比如說荷蘭。

荷蘭當初敢在蘭芳那邊搞事情,敢在巴達維亞搞出紅溪慘桉,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蘭芳遠離中原堂口本土,荷蘭想要通過蘭芳來試探大清的態度——如果不是錢聾老狗太廢,其實荷蘭是準備賠禮道歉的。

法蘭西自然也是一樣。

法蘭西當初去干越南,就是因為當時的越南還是大清的藩屬國,能夠拿下越南純賺,拿不下越南也能試探出大清的態度和實力。

總而言之,朝貢體系就等于是在中原堂口的周邊建立起第一道防線,任何想要進攻中原堂口的勢力,都必須先解決掉這些屏藩才行。

不信的話,可以看看歷史上被納入朝貢體系的藩屬——有一個算一個,基本上都是中原堂口有把握拿捏的小國,而且恰好擋在了中原堂口的周邊。

就連當初的韃靼和瓦剌也是基于這個原因,畢竟朱老四曾經五次親征,動不動就帶兵砸場子的行為實在是把韃靼和瓦剌禍害的夠嗆。

只是誰也沒想到,大明皇帝的地板磚朱祁鎮同學玩月兌了。

海上?

除了大清之外,中原堂口歷朝歷代都沒尋思過能有人跨海作戰。

更重要的是,歷朝歷代也沒誰像大清一樣不重視海防,以至于被人揍的像死狗一樣,不得不靠著割地賠款來續命。

當然,大清怎麼廢那是大清的事兒,跟朱勁松搞出來的大明並沒有什麼關系。

真正讓朱勁松頭疼的,還是因為當初砸場子一時爽,結果砸完了之後沒了幾個藩屬國,現在的大明已經失去了周圍的屏藩,倘若小破球上所有國家全面開片,大明就只能親自下場。

不對,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畢竟現在的大明還有幾個藩國,一個是倭國,剩下兩個則是秦國跟晉國。

倭國自然沒什麼好說的,除了充當東海艦隊的不沉航母之外並沒有其他太大的意義,而秦國和晉國則是遠離大明本土。

真要說起來,秦國和晉國的地理位置也算不錯——秦國在殷地安大陸,地處傻賊鷹家的月復心之地,晉國在新秦州,也就是後世所謂的阿拉斯加,地處加拿大的頭頂,隨時都能和秦國一起包圍拿加大,甚至能一起出兵去干傻賊鷹一梭子。

問題在于秦國和晉國並不能做為大明的第一防護島鏈存在。

比如說,某個番國給中原堂口進貢了大量香料,而中原堂口則是回賜一些絲綢、瓷器之類的玩意——對于中原堂口來說,香料的價值其實要遠超絲綢和銀錠,而對于番屬國來說,絲綢和瓷器的價值則是遠超香料。

誰虧了?

誰也不知道誰虧了,反正都覺得自個兒賺了。

關鍵是絲綢和瓷器的定價權由誰說了算。

說白了,朝貢體系本身就是一套可以正大光明吸血的好玩意,只不過有些蠢蛋把這套制度給玩廢了。

至于朝貢體系的第三層含義,其實也是朝貢體系下的最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某些蠢蛋把這套制度玩廢之後發現虧本也要硬著頭皮玩下去的原因。

屏藩。

所謂屏藩,就是指中原堂口周邊能夠替大明擋住第一波戰火,能夠給大明爭取反應時間的藩國。

舉個例子。

眾所周知,大清的夷酋們向來是極不爭氣的,縱然是山河倒懸、母豬上樹,建夷的一眾夷酋們也依舊不爭氣。

所以,像倭奴、法國、英國之類的列強,甚至連荷蘭這種跌出了列強行列的小國都想從大清的身上撕幾塊肉下來。

但是,大清繼承了中原堂口的朝貢體系——倭國想要跟大清開片,棒子就是倭奴死活繞不過去的一道屏藩,在沒有搞定棒子之前,倭國就不敢太過于明月張膽。

再比如說荷蘭。

荷蘭當初敢在蘭芳那邊搞事情,敢在巴達維亞搞出紅溪慘桉,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蘭芳遠離中原堂口本土,荷蘭想要通過蘭芳來試探大清的態度——如果不是錢聾老狗太廢,其實荷蘭是準備賠禮道歉的。

法蘭西自然也是一樣。

法蘭西當初去干越南,就是因為當時的越南還是大清的藩屬國,能夠拿下越南純賺,拿不下越南也能試探出大清的態度和實力。

總而言之,朝貢體系就等于是在中原堂口的周邊建立起第一道防線,任何想要進攻中原堂口的勢力,都必須先解決掉這些屏藩才行。

不信的話,可以看看歷史上被納入朝貢體系的藩屬——有一個算一個,基本上都是中原堂口有把握拿捏的小國,而且恰好擋在了中原堂口的周邊。

就連當初的韃靼和瓦剌也是基于這個原因,畢竟朱老四曾經五次親征,動不動就帶兵砸場子的行為實在是把韃靼和瓦剌禍害的夠嗆。

只是誰也沒想到,大明皇帝的地板磚朱祁鎮同學玩月兌了。

海上?

除了大清之外,中原堂口歷朝歷代都沒尋思過能有人跨海作戰。

更重要的是,歷朝歷代也沒誰像大清一樣不重視海防,以至于被人揍的像死狗一樣,不得不靠著割地賠款來續命。

當然,大清怎麼廢那是大清的事兒,跟朱勁松搞出來的大明並沒有什麼關系。

真正讓朱勁松頭疼的,還是因為當初砸場子一時爽,結果砸完了之後沒了幾個藩屬國,現在的大明已經失去了周圍的屏藩,倘若小破球上所有國家全面開片,大明就只能親自下場。

不對,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畢竟現在的大明還有幾個藩國,一個是倭國,剩下兩個則是秦國跟晉國。

倭國自然沒什麼好說的,除了充當東海艦隊的不沉航母之外並沒有其他太大的意義,而秦國和晉國則是遠離大明本土。

真要說起來,秦國和晉國的地理位置也算不錯——秦國在殷地安大陸,地處傻賊鷹家的月復心之地,晉國在新秦州,也就是後世所謂的阿拉斯加,地處加拿大的頭頂,隨時都能和秦國一起包圍拿加大,甚至能一起出兵去干傻賊鷹一梭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