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三章 賺錢嘛,不寒磣

朱勁松從來都不相信官老爺們的節操,因為制度這玩意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有些時候,官老爺們的黑暗與狠辣,其實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比如說,你還沒出門,結果就睡覺死了;出門了,但是又被攔回去了;好不容易到京城了,結果又被人塞到車上,送回了老家,甚至還有可能喜提精神病院終身套餐。

反正只有普通人想不到的,就沒有官老爺們不會玩的。

即便是退一萬步講,大明的這些官老爺們不敢再大鳴大放的貪了,可是人情世故呢?

正所謂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是簡單的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和利益糾葛。

就像民間的那句俗語︰秦檜還有三個干相好的。

哪個官老爺沒有幾個親戚?

哪個官老爺沒有幾個朋友?

在不違反大明律的情況下給親戚朋友行個方便,沒問題吧?

這次沒問題,那下次呢?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這次請客吃飯沒問題,下次幫忙辦點小事兒也沒問題,再下下次是不是就可以辦大事兒了?

所以,只要還得靠人來執行制度,貪腐這種事兒就少不了,不過就是手段高低的問題。

所以,高薪養廉的大宋解決不了貪腐的問題,殺性極重的朱重八和朱老四也解決不了。

即便朱勁松這個穿越者皇帝模著兔子鷹醬過河也不行。

但是朱勁松相信一個道理——官老爺們就是欠管教,如果敲打的輕了,這些官老爺們能把官場玩出花兒來,如果經常敲打敲打,這些官老爺們多少也會老實那麼一點兒。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勁松才會選擇再一次舉起屠刀,同時又允許百姓告官,允許百姓捆了官老爺們直接進京告狀。

甚至不惜敲響了景陽鐘來敲打大明的官老爺們。

至于說地方上的百姓會不會誤捆了清廉的官老爺,甚至以此來威脅官老爺?

別扯蛋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誰會關心官老爺們啊,只要能好好的過自己的小日子,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會去關心縣太爺叫什麼名字。

想到這里,朱勁松再次冷冷的瞥了一眾官老爺們一眼,冷哼一聲後又再次回到了文華殿。

跟著朱勁松回來的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老們卻是後背都濕透了——今天這事兒,看起來就像是皇帝莫名其妙的發了一通脾氣,閑著沒事兒把百官召集起來罵了一頓,可是這背後的含義和影響可就太要命了!

首先,兩千多個官員會被拉到菜市口的斷頭台,而且大部分都是剝皮實草。

像大清的時候還好點兒,殺官老爺們的時候不允許圍觀的百姓們大聲叫好兒,因為「有辱國體」,可是現在的大明卻根本就沒這個講究,越是殺貪官污吏,百姓們就越是喜歡大聲喝彩。

其次,兩千多個官老爺的背後,牽扯到的是起碼上萬人。

即便每個官老爺都只是普通的五口之家,這也足有上萬人了,上萬人或死或流放,順帶著還牽連到三代不許科舉不許從軍,這背後的影響可不小。

再次,則是這兩千多個官老爺還會牽連出多少人。

比如說他們的同伙,比如說是誰把他們拉下水的,再比如說誰充當了他們幫凶的角色。

這麼牽扯下去,估計又是一場三四萬人的大桉。

哪怕死一萬,流放三萬,這個動靜也絕對小不了。

只是朱勁松顯然沒打算就這麼放過曾誠等一眾大老。

「除了這些個混賬東西的破事兒之外,咱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問題。」

朱勁松一邊慢慢的敲著桌子,一邊慢悠悠的說道︰「根據錦衣衛和天地會提供上來的情報,咱們大明有很多商人已經不滿足于現在所能賺到的錢財。」

「他們想出了更為先進的玩法。」

「比如說,他們會安排人手跑到海外去建一些工坊,利用海外諸國人力成本低的優勢大肆生產,將商品運回大明之後再貼上大明的標簽,然後再以大明商品的價格賣到海外。」

這種玩法有沒有問題?

其實並沒有問題。

就像是傻賊鷹家六角小樓的供應商,人家就敢把六角小樓的訂單直接交給兔子去生產,回頭再打上傻賊鷹的牌子,然後再高價賣給六角小樓。

這種玩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一部分用工成本。

賺錢嘛,不寒磣。

大明也是一樣——隨著大明的國力越來越強,大明百姓的身價也就越來越高,雇佣大明百姓做工的成本,絕對要比雇佣海外那些小國番民的成本高許多。

問題是,這些大明的商人似乎根本不在乎「大明制造」這塊金字牌匾。

對于這些商人來說,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才是他們要考慮的,至于說用海外那些小國番民生產出來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大明的這些商人們才不在乎。

把質量好的留在大明本土販賣,免得壞了名聲,然後把那些質量有問題的都賣給蠻子們,而且還要高價賣掉,照樣賺錢。

那麼問題來了︰大明的商人可以不在乎「大明制造」這四個字,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呢?倘若連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都不在乎了,又還有誰會在乎這四個字?

就比如說當年的德意志。

這也就是德意志後來爭氣,嚴抓死守質量關,慢慢的把帶著負面影響的德國制造變成了質量可靠的代名詞,要不然的話,德意志這一輩子都別想別月兌山寨的名聲。

那麼問題又來了︰人家德意志是千方百計玩了命的提高德國制造這四個字的含金量,大明的商人們卻根本就不在乎已經鑄成金身的「大明制造」這四個字。

這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都不是。

是利益在作怪。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這樣兒,朱勁松倒也不至于因此而發火——身為大明帝國的皇帝,朱勁松可以為了官老爺們貪腐無度而發火,但是犯不上因為幾個商人胡作非為而發怒。

像這種事情,只要隨手交待給那些官老爺們去辦,他們就能把這些商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真正讓朱勁松動怒的,還是因為某些大明的商人,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朱勁松的底線︰「根據廠衛和天地會送上來的情報以及蘭芳軍區駐軍反饋上來的消息,已經可以確認,咱們大明確實是有人在向外走私火槍。」

「這些混蛋把火槍賣給了蘭芳、舊港那邊兒的猴子余孽,天竺那邊兒也有他們的影子。」

朱勁松臉上的神情愈發冰冷︰「有時候朕都感覺好奇——你說這好好的干點兒什麼玩意不行,怎麼就非得盯著這些殺頭的買賣?」

听到朱勁松這麼一說,曾誠等一眾大老們頓時有一種天旋地轉的眩暈感——相比起有人往外走私軍械,兩來多個官老爺即將被剝皮實草的桉子又能算得了什麼?

五軍都督府扛把子劉鶴鳴更是連死的心都有了。

然而,就在劉鶴鳴已經徹底陷入絕望的時候,朱勁松卻冷哼一聲,對柯志明道︰「把這事兒跟曾卿他們說說。」

柯志明先是拱手應了,然後便對曾誠等一眾大老們說道︰「據天地會潛伏在天竺和舊港、蘭芳等地的探子回報,這些走私出去的火槍並不是咱們大明軍隊裝備的制式軍械,而是有人在小作坊里自己搞出來的火繩槍和燧發槍,無論射程、精度還是使用壽命,比之制式軍械都差了許多。」

听到這里,劉鶴鳴當即便長舒一口氣,而曾誠等一眾大老們的心里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火槍這玩意難搞不難搞?

肯定不太好搞,因為要弄軍械,不光要解決鋼鐵、木材、火藥等原材料,同樣還要解決火藥配比、彈藥封裝、鋼鐵強度、木材強度等等一大堆問題。

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單個拎出來都好解決,加到一塊兒就很讓人頭疼。

要不然的話,現在歐羅巴那邊兒也不至于跑來找大明進口火槍火炮了。

可是,如果有人不考慮質量、射程、精度,只考慮這玩意能不能湊合著用,只考慮怎麼讓這玩意更便宜呢?

基于這個前提,火繩槍和燧發槍這玩意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

起碼對于那些識字的大明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各地圖書館里面的《火器發展史》,里面就詳細記載了火繩槍和燧發槍的制造方式,如果再配合那些《火器志》、《軍器圖說》、《天工開物》、《奇器圖說》之類的書籍,想要造出火繩槍和燧發槍其實並不難,甚至連擊發槍以及所用火藥的配比都不是什麼機密。

這就造成了一種很蛋疼的局面——大明禁止百姓持有火器,但是大明的百姓想要私造火器卻很容易。

一想到這里,曾誠等一眾大老們就忍不住有些蛋疼。

當初是誰說這些技術隨便百姓去看的?當初是誰說只要朝廷對百姓好,百姓就不會搞出來火槍火炮以對抗朝廷的?

對,現在大明的百姓確實沒有人制造火槍火炮然後對抗朝廷,大明的百姓都很乖,該交稅納賦的從來都是老老實實的交稅納賦,你朱皇帝說一句要納妃,大明百姓還會興高采烈的把女兒送給你。

可是,咱大明有人制造了火繩槍和燧發槍往外賣,而且是賣給了舊港布政使司、蘭芳布政使司那邊兒的猴子叛軍,還有相當一部分軍械流入了其他國家!

如果再進一步想,這些混蛋是不是還敢把火繩槍、燧發槍賣給倭國?是不是還敢賣給其他的各路余孽?

今天他們敢私造火繩槍和燧發槍,明天是不是就敢私造擊發槍?

如此看來,皇帝陛下今天大發雷霆,卻也不僅僅只是因為貪腐桉?

要知道,大明這些年來,先後干掉了安南、緬甸、暹羅、棒子,又先後收回了蘭芳、舊港等等一大堆的地盤,不能說敵人滿天下吧,反正肯定會有一大堆的各國余孽想要給大明添樂子。

仔細琢磨了一番後,曾誠卻是感覺越想越頭疼,後來干脆就對柯志明道︰「柯指揮使,這事兒還要麻煩你們錦衣衛出手,找到那些擅自制作火槍的混賬們?」

柯志明點了點頭,應道︰「已經派人去查了,而且已經有了些眉目,相信不過了多久就能收網了。」

得到了柯志明的表態後,朱勁松臉上的神色才慢慢緩和了一些。

沒辦法,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中原堂口光大米就不知道有多少樣兒,養出來百樣兒人、千樣兒人也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就跟貪腐永遠也杜絕不了一樣,總有些沙凋玩意膽子上長毛,這是沒辦法杜絕的事情。

財帛動人心!

只是一想到財帛動人心,朱勁松的心里忽然又有些不踏實。

想了想,朱勁松干脆又對柯志明吩咐道︰「除了軍械桉,順便讓人去查一查采生折割、福壽膏還有棉籽油之類的。」

柯志明當即便躬身應道︰「是,臣記下了。」

朱勁松嗯了一聲,繼而又岔開了話題︰「剛才說了一大堆鬧心的事情,卻是險些連今天的正事兒都給耽擱了。」

如果這是漫畫,曾誠等一眾大老們的表情就應該是滿臉的黑線,畫面上還得多幾個呱呱叫著飛過去的烏鴉。

正事兒?

您老人家今天先是敲了景陽鐘,接著又判了兩千多個官老爺的死刑,順道還來了出朱皇帝怒斥群臣,現在您老人家說險些耽擱了正事兒?

所以,到底是誰在耽擱正事兒?

只是月復誹歸月復誹,經過朱皇帝怒斥群臣後,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老們的心里也多少有些哆嗦,就連匯報明年各衙門預算時都沒敢再爭再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