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國龍脈

僅從鄭江輔不知道江鑫龍書信里的內容這一點上,德川家齊就判斷出鄭江輔不是很受明國人的信任,繼而就做出了拉攏鄭江輔的決定,足以證明德川家齊這貨多少還是有點兒腦子的。

可惜的是,德川家齊有腦子,但是含智量並不多。

江鑫龍在寫這封信的時候,鄭江輔就在江鑫龍的旁邊,但是鄭江輔並不關心江鑫龍的信里到底寫了些什麼。

而且,鄭江輔的心里很清楚,江鑫龍這家伙根本就是奔著坑德川家齊來的。

那麼問題來了——江鑫龍想要坑德川家齊或者說想要坑倭奴,跟鄭江輔這個大明的爵爺有什麼關系?

對于鄭江輔來說,大明才是自己的祖國,哪怕自個兒從小就在倭國長大,自小兒接觸的就是倭國人,鄭江輔也不會對倭國產生幾分感情。

因為鄭江輔的祖上是田川七左衛門,而田川七左衛門他親爹叫鄭芝龍,田川七左衛門跟國姓爺鄭成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在講究父系血脈關系的東方,鄭芝龍是中原人的結果就是鄭成功和田川七左衛門也都是中原人。

哪怕在鄭芝龍降清、大明唱了涼涼之後,田川七左衛門也一直在支持鄭成功反清。

雖然鄭成功最後並沒能成功反清,但是田川七左衛門這一系跟天地會的聯系卻從來沒有中斷過,也一直都心心念念的想要反清復明。

以前大清勢大,倭國的德川幕府又忙著閉關鎖國,田川七左衛門這一系也實在沒什麼好辦法。

可是現在大清已經涼了,倭國雖然依舊閉關鎖國,但是卻認下了大明當親爸爸。

在倭奴已經認爹的情況下,田川七左衛門這一系的當代扛把子鄭江輔卻因為當年國姓爺鄭成功的緣故而獲封男爵……

所以,無論是因為血脈關系的緣故,還是從利益的角度出發,鄭江輔都堅定的把自己當成一個大明百姓,就算要賣掉生于斯、長于斯的倭國也是毫無壓力。

江鑫龍讓自己帶信,自己就幫他帶一封信。

江鑫龍想要坑德川家齊,自己就幫著他坑德川家齊。

順便還能替天地會和錦衣衛打探一些消息。

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里,鄭江輔的臉上也不禁露出一絲笑意,望著德川家齊說道︰「將軍,我很高興能再一次看到故鄉的櫻花。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去神山上禮拜一番,祈求倭國國祚綿長!」

听到鄭江輔的這般說法之後,德川家齊臉上的喜色頓時變得更加濃重︰「當然,你隨時隨地都可以觀賞故鄉的櫻花,也隨時可以去神山禮拜。」

想了想,德川家齊又補充了一句︰「這樣兒吧,我派人護送你去神上,如何?」

鄭江輔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用那麼麻煩。」

「去神山禮拜,要的是心誠,而不是人多的形式。」

「人多了,心反而容易亂。」

說到這里,鄭江輔忽然又擺出一副恍然的樣子,說道︰「對了,大明皇帝陛下還有一件事情吩咐。」

德川家齊心中一緊,望著鄭江輔道︰「敢問大明皇帝爺爺陛下還有什麼吩咐?家齊縱然肝腦涂地也必定完成大明皇帝爺爺陛下的吩咐!」

鄭江輔卻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將軍無須緊張。」

「我回倭國之前,大明皇帝曾經派人告訴我說,倭國與大明一衣帶水,雖然山川異域,卻是日(不)月(共)同(戴)天,倭國以前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欽定的不征之國,如今又是大明僅有的外藩之一,倭國有什麼想法,也確實不需要多方算計。」

「為了安定德川將軍和光格天王的心,大明皇帝陛下命我回帶來一塊石頭,吩咐我回到倭國之後建塔供奉,四時祭拜,取意大明之土在倭國,倭國份屬大明之意。」

听到鄭江輔的這般說法之後,德川家齊的心底卻是有些糾結。

大明皇帝在想什麼?

不知道。

大明皇帝是不是真的把倭國當成了自個兒家的,甚至有把倭國收編為內藩的想法?

不清楚。

德川家齊猜不透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的想法,也想不明白朱勁松倒底想要干些什麼。

只是想不通歸想不通,但是朱勁松既然已經吩咐要在築倭國建一座塔好用于供奉大明運過來的石頭,那麼德川家齊也只能老老實實的照辦。

暗自斟酌了一番後,德川家齊才望著鄭江輔道︰「鄭桑,不知道大明皇帝陛下的真實打算是什麼?是要把倭國收為內藩嗎?」

鄭江輔瞥了德川家齊一眼,反問道︰「倘若倭國成了大明的內藩,德川將軍屆時又該如何自處?」

德川家齊吭吭哧哧的答道︰「自然,自然是忠心于大明皇帝陛下。」

鄭江輔卻搖了搖頭,說道︰「大明皇帝陛下並沒有將倭國收為內藩的想法,這次之所以吩咐要在倭國建塔供石,也不過是表明大明的態度而已。另外,據我在大明听來的小道消息來看,這塊石頭可是大有講究啊……」

德川家齊心中一緊,連聲問道︰「有什麼講究?」

鄭江輔向著德川家齊的方向挪了挪身子,低聲道︰「據說,是龍虎山的張天師夜觀天象,發現小破球很快就要發生大亂,而倭國……也難以幸免!」

德川家齊頓時更緊張了。

對于小破球很快就要發生大亂的說法,德川家齊完全是當成笑話來听的。

因為現在整個小破球上就數大明的實力最為強橫,甚至強到了可以單挑小破球的程度。

如果大明不發生什麼動蕩,大明皇帝也沒有腦袋一抽瘋就要對整個小破球開片,那小破球是絕對亂不起來的!

但是鄭江輔說倭國也難以幸免,就難免讓德川家齊的心里有些打哆嗦——萬一是大明皇帝準備對倭國動手呢?

然而就在德川家齊胡思亂想的時候,鄭江輔又接著低聲說道︰「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明皇帝才特意吩咐要在倭國建塔供石——供的是泰山石!」

听到泰山石這幾個字,德川家齊忽然有一種我不懂也不明白,但是听好去好像很厲害的感覺。

鄭江輔道︰「泰山石,乃是采自五岳之尊的泰山,又經過龍虎山天師府當代天師親自開國,甚至還特意送到了紫禁城里供奉三天,上面不僅有大明的一絲國運,甚至還有一絲當今天子的真龍之氣,倘若倭國供奉起這塊石頭,倭國的國運可不就穩了麼?」

德川家齊頓時激動了起來。

倭國的國運穩不穩?

穩個雞兒!

倘若說中原堂口的龍脈是萬山之祖的昆侖山脈,那麼倭國的龍脈也只有那座所謂的神山。

如果將中原堂口的龍脈國運比之為巨龍,那麼倭國的龍脈大概就只能算得上是蚯引。

比如說,倭國的神山在一百年前剛剛暴發過一次,當時可是把倭國禍禍的不輕。

倘若有了大明的國運……

一想到這里,德川家齊頓時激動起來,望著鄭江輔道︰「既然如此,那我馬上命人去準備建塔供石之事!」

然而鄭江輔卻攔住了德川家齊,低聲道︰「將軍光想著借大明的國運來鎮壓倭國的國運,卻不想僅僅只是供石,又如何能鎮得住?」

德川家齊一愣,問道︰「那該怎麼辦?」

鄭江輔道︰「我特意打听過京師報恩寺的住持悟智法師,他說想要借大明國運鎮壓倭國國運,倭國不僅要誠心供奉,更是要取倭國諸山之石建塔才行。」

德川家齊卻是更加懵逼,問道︰「諸山之石?」

鄭江輔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就是諸山之石——如果說神山是倭國龍脈之祖,那麼倭國的一眾大山便算得上是支脈。」

「唯有取諸山之石建塔以供奉大明泰山之石,才能真正的借泰山之石上面的國運和龍氣鎮壓住倭國如今已經混亂不堪的國運和龍氣。」

听到鄭江輔這麼一說,德川家齊頓時被嚇了一大跳,驚道︰「倭國國運和龍氣已經混亂不堪?」

鄭江輔點了點頭,低聲道︰「悟智法師說,倭國的國運和龍氣在當年白江口一戰之時便已經受損,若是沒有大唐時期的那些遣唐使和後來的鑒真和尚東渡,只怕倭國早就已經亡了,更別說有神風護佑倭國渡過蒙元殺劫!」

「可是後來,豐臣秀吉又在棒子那邊兒招惹了大明。」

「雖然德川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將軍很快就閉關鎖國,試圖封鎖住倭國的國運和龍脈,但是在豐臣秀吉死後的一百多年後,神山還是在寶永四年的時候噴發。

「這就是因為倭國的國運和龍脈龍氣抗不住因為招惹大明而帶來的反噬。」

「自此之後,倭國的國運和龍脈、龍氣就一直處于受損的狀態。」

「萬一小破球真的亂了起來,只怕國運和龍脈、龍氣早就已經受損的倭國會首當其沖。」

听到這里,德川家齊頓時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大明皇帝根本不是多麼在乎倭國的死活,也不是因為他多麼的宅心仁厚,而是因為他需要倭國的武士!因為大明也需要倭國的監工!

倘若因為這一次的事情而直接干掉了光格天王兼仁,那麼原本就已經受傷的倭國龍氣只怕會再一次折扣,說不定馬上就會崩潰!

而倭國一旦崩潰,基本上也就意味著大明要失去一個穩定的監工和僕從軍來源!

所以,大明皇帝才會讓人采一塊泰山石,甚至不惜在龍虎山天師府的當代天師開過光之後又讓這塊泰山石沾染龍氣!

只是,德川家齊的心里還是有些疑問︰「如果大明皇帝是為了幫著倭國鎮壓國運,那麼為什麼不開采萬山之祖的昆侖山山石,反而開采泰山的?」

鄭江輔再次瞥了德川家齊一眼,反問道︰「倘若換成了萬山之祖的昆侖山山石,將軍確定倭國的國運不會被鎮壓到直接崩潰?」

說到這里,鄭江輔又搖了搖頭,說道︰「說起來,大明皇帝對待咱們倭國也真是極好的。」

「我听報恩寺的悟智法師說,想要鎮壓住倭國的國運和龍脈、龍氣,使其不至于崩潰,其實大明有很多山上的石頭都能做到,只需要天師開光和沾染龍氣這兩步都行。」

「只不過,大明皇帝終究還是選擇了泰山石,因為泰山乃是五岳之尊,在諸山之中最為雄厚淳樸、中正大氣。」

說到這里,鄭江輔臉上的神色又變得有些神秘︰「據說,大明的龍脈就是泰山——最早的時候,大明的龍脈是江陵的紫金山,後來燕王遷都京師之後,紫金山的龍脈護佑了大明近三百年。」

「而大清就不行了,大清終究是以奴馭主,縱然錢聾老狗等夷酋多少登臨泰山,卻終究沒有龍脈護佑他大清的國運,所以大清才會三世而亡。」

「如今的大明天子,正好是起于泰山腳下不遠的寧陽,借的便是泰山龍脈之力——將軍可能還不知道吧,大明皇帝特意將寧陽縣從兗州府劃分到了泰安府。」

德川家齊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我還真不知道,畢竟《大明報紙》上面沒提到這個。」

鄭江輔嘿嘿笑了一聲,低聲道︰「這種事兒,就算是大明的百姓也沒多少知道的,《大明報紙》上面又怎麼會說?」

德川家齊卻疑道︰「可是,這也有些不對勁。你想啊,都說中原的龍脈是萬山之祖的昆侖,可是大明皇帝又怎麼是借了泰山的龍脈呢?」

鄭江輔道︰「昆侖不僅僅只是萬山之祖,同時也是天下龍脈之祖——說白了,昆侖山的龍脈是對于中原堂口來說,無論世事怎麼變幻,中原終究還是中原。」

眼看著德川家齊點頭認同了自己的說法,鄭江輔又接著說道︰「有泰山石的鎮壓,倭國的國運不僅不會崩潰,甚至還會因此而更上一層樓。」

「當然,就算倭國的國運再怎麼上升,終究還是不能跟大明相比的,畢竟大明的龍脈乃是泰山,祖脈乃是昆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