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先下手為強!

柳府管家更加驚駭︰「老爺三思啊,老奴賤命一條,死了也就死了,可要是老爺您也葬身火海了,又怎麼知道那昏君會怎麼辦?」

被柳府管家這麼一說,柳大善人不禁瞪了管家一眼,恨鐵不成鋼的訓斥道︰「你是自小跟著老爺我一塊兒長大的,又怎麼能看不明白這點事兒?」

「送錢老爺、李老爺和張老爺他們上路是真的,可是咱們葬身火海這事兒又豈能真這麼辦?你不惜命,老爺我還惜命呢!」

柳管家訕笑著說道︰「畢竟涉及到了老爺,老奴這不也是關心則亂嘛——那老奴回頭就安排安排?」

柳大善人嗯了一聲,吩咐道︰「不是回頭安排,是馬上就去安排,無論是大少爺和二少爺他們出海的事兒,還是送那三個老爺上路,包括咱們葬身火海這事兒,都得馬上安排。」

待管家躬身應下來之後,柳大善人又接著吩咐道︰「對了,你家的兩個兒子,如今也不小了吧?回頭讓他們跟著大少爺和二少爺一起出海吧。」

管家躬身道︰「是,老奴多謝老爺恩典。」

柳大善人這才嗯了一聲,吩咐道︰「行了,去吧。」

只是等管家回到了自己家的院子,把事情跟兩個兒子說了之後,兩個兒子卻不樂意了,小兒子仗著得寵,更是直接了當的開懟︰「憑什麼?憑什麼咱們家就得世世代代給他柳家當奴才?」

「眼下這些破事兒可都是他柳家自己折騰出來的,現在柳家準備出海跑路,憑什麼還得帶上咱們家?」

「爹,我看您老人家也是老湖涂了,您也不想想,那奧斯曼跟那個什麼神聖羅馬帝國能靠的住嗎?」

「就憑他柳家一直以來的作派,要說他們把神聖羅馬帝國跟奧斯曼都玩廢了還差不多,你還指望他們能把神聖羅馬帝國跟奧斯曼扶植起來,達到能跟大明抗衡的地步?」

大兒子也跟著說道︰「沒錯,咱們現在留在大明,哪怕官府出手清算咱們,那也得按照大明律的規矩來,而眼下這些破事兒都是柳家自己折騰的,咱們家只是傳個話兒跑個腿兒,怎麼著都罪不至死。」

「可要是跑到了奧斯曼跟神聖羅馬帝國,那就等于是主動放棄了大明的戶籍——咱們且不說那些蠻子們搶破了頭也想弄到的大明戶籍有多珍貴,咱就說沒有了大明戶籍,您覺得大明還會按照大明律來處置咱們?」

「真要是到了那般地步,等待咱們家的可就是滅門之禍呀,徹徹底底的滅門!」

管家臉上的神色陰晴不定,直到過了好半晌後才長嘆一聲道︰「為父也知道老爺做的不對,可是柳家……柳家待咱家不薄!」

「從老太爺開始,咱們家就一直跟著柳家,你們兩個之所以能讀書識字,也是多虧了柳家老太爺點頭,倘若咱們這時候棄柳家而去,豈不是成了忘恩負義的小人?」

說到這里,管家又咬了咬牙,說道︰「為父想著,這一次你們把大公子和二公子都送出海,把他們兩個都安頓好,也算是盡了主僕之宜,以後哪怕咱們再回大明來投桉自首呢?」

管家的二兒子忽然開口問道︰「主僕之誼?若是我沒記錯的話,爺爺他老人家當年還曾經說過,咱們家原本也是有地的,只是遇到了災年,這才把地賣給了柳家。」

管家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正是柳家當年買下了咱們家的地,才讓你爺爺他們勉強活了下來。」

二兒子卻呵的冷笑一聲,說道︰「歷朝歷代,凡是遇到了災年,官府都會賑濟百姓,怎麼到了他大清的時候就不賑濟百姓了?」

「兒子最近在城里的書館當中看了些書,也翻了些縣志,您猜我發現了些什麼?」

不等管家回答,二兒子便自顧自的說道︰「咱家遇到的那個災年,建夷朝廷原本也撥了些銀兩用來賑濟百姓,只是從國庫出來之時便被漂沒了五成,等到了省里之後又漂沒了兩成,府里再漂沒一成,等經過了縣里之後,最近真正用來賑災的就只有區區的半成不到。」

「原本還能用來購買糙米,勉強能讓百姓活下去的賑災銀子,到後來竟然連糙米都買不起,甚至連摻麩子的錢都嫌勉強,最後就只能往麩子里面摻沙子。」

「恰好,那一年,柳家的家產忽然就多了起來,又勢趁收了許多土地,這才從一個鄉下的土財主搖身一變,成了十里八鄉聞名的大善人。」

管家臉色一變,喝問道︰「你從哪兒知道的這些!」

管家的二兒子呵的冷笑一聲,說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柳家自以為做的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想在縣志里留下了蛛絲馬跡。」

「倘若現在依舊是大清的江山倒也罷了,畢竟常人是看不到縣志這東西的,可是現在是大明的江山,縣志這東西就擺在書館里,任誰想看都能看的到!」

「到這個時候,您老人家還認為柳家對咱們家有恩?」

管家一癱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的道︰「不可能,不可能,柳家一向良善,咱們家也是多虧了柳家,要不然,只怕你們的太祖父和祖父早就餓死了,你在胡說,胡說……」

管家的二兒子哼了一聲,卻也不跟管家辯駁,反而又自顧自的說道︰「還有,我等原本是漢家子,是建夷入關之後才被迫剃了頭發,換了衣衫,不知有多少漢家子心心念念的想要反清復明,唯獨他柳家死心踏地的跟著建夷混,甚至不惜把自家女兒送給建夷玩弄。」

「可是,父親莫不是沒有听說過大同,濟南,廣州,四川,江陰,揚州……嘉定?」

一連串的地名,從管家的二兒子嘴里說了出來︰「整個大同,最後只剩下五個活口,整個四川被屠戮一空,這等血仇,縱然咱們這般升斗小民不記得了,可是他柳家也不記得了?」

管家頓時大怒,喝道︰「一派胡言!四川是張獻忠所屠,跟大清又有什麼關系?」

管家二兒子道︰「好,既然父親願意相信四川是張獻忠所屠,那兒子倒是想要問問您老人家,張獻忠在四川屠了多少人?」

管家道︰「六億!」

管家二兒子哈哈笑了一聲,反問道︰「六億?大清素來有康乾盛世之說,然而這所謂的盛世之下,百姓丁口也不過是三億左右,那崇禎年間的四川,又哪兒來的六億百姓?」

管家頓時就被噎住了——如果整個四川有六億人,那當時的整個大明該有多少人?六十億?

倘若真有六十億人,建夷別說入關了,就算是一人一口吐沫腥子,也足以淹死遼東的建夷了!

管家的二兒子又接著說道︰「還有,張獻忠入川反抗清軍,那他得是有多蠢,才會把整個四川都屠戮一空?留著四川的百姓,把他們強拉壯丁,讓他們跟清軍去打仗,征他們的稅,收他們的糧,不比把整個四川屠戮一空要強的多?換成是您,您會怎麼做?」

「還有,建夷說張獻忠屠了四川,可是四川那邊反倒有許多張獻忠的廟,這事兒又該怎麼說?還有,建夷說張獻忠留下了什麼七殺碑,可是據兒子在書里看的,張獻忠留下的碑文分明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還有,建夷說崇禎皇帝當年屈殺了袁崇煥,可是兒子翻了書館當中的書籍,卻發現袁崇煥以五年平遼之說欺君罔上先先,擅殺東江鎮總兵毛文龍,又數次暗中與建夷媾和輸糧,致使建夷繞過喜峰口,叩關京城,崇禎皇帝殺他,他又有什麼好冤的?」

「您老人家要是不信,您可以自己去書館里面去看,無論是大明的那些史料,還是大清的那些史料,又或者是大清修的《明史》,書館里面都有,您老人家可以互相對照著看。」

「然後,您就會發現,《明史》究竟有多可笑了。」

管家有心想要辯駁,最終卻只是張了張嘴,然後繼續沉默。

管家的大兒子也跟著勸道︰「您老人家對柳家忠心是不假,我跟二弟豁出這條命陪著您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您得為您孫子想想啊,他才一歲多,剛學會走路,剛學會喊爺爺,您忍心讓他陪著咱們一起去死?」

管家的二兒子又接著說了一句︰「若父親要以忠義來說我,那我倒是要問問父親,忠于朝廷和忠于柳家,孰輕?孰重?」

被兩個兒子這麼一勸,管家頓時就迷茫了。

如果二兒子說的是真的,那柳家就不是對自家有恩,反而有仇,更可笑的是自己還忠心耿耿的替仇人考慮後路。

轉念之間,管家又想到走路還不甚穩當,一邊歪歪扭扭向自己走來一邊喊著爺爺的小孫子……

沉默了好半晌後,管家才咬了咬牙,說道︰「那依你們兩個的意思,咱們不走了?」

管家的兩個兒子互相對視了一眼,大兒子干脆開口說道︰「咱們為什麼要走?放著好好的人不當,難道非得要跟著他柳家跑去海外,然後接著給他柳家當狗?」

二兒子也開口道︰「咱們當然不能走,不光不走,還要主動出首——兒子願意把所有的事兒都擔到自個兒的身上,您老人家好生養老,大哥好生照顧家里的孩子,等兒子出來了,咱們再一家團聚便是。」

大兒子冷哼一聲道︰「簡直就是胡說八道!你也不想想,你才多大?你能擔的起什麼事兒?就算要擔,也應該為為兄來擔,還輪不到你個小屁孩兒!」

眼看著自家兩個兒子在爭著互相擔責,管家頗為欣慰的同時,又忍不住有些心酸。

「都住嘴吧!」

管家喝斥道︰「若是要一同被問罪,那也跑不了你們,你們可想好了?」

管家的兩個兒子再次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異口同聲的答道︰「想好了!」

二兒子性子急,當即便直接說道︰「兒子寧肯留在大明,哪怕就是被殺了頭,也好過跟著柳家去海外繼續當狗要強的多!」

大兒子倒是穩重一些︰「雖說大明現在還有株連之制,可是咱們家的這點事兒,也根本就不夠株連的,朝廷也未必會把咱們當回事兒。」

「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咱們父子三人一同上路,慧娘跟貞娘還有家里的孩子卻不會受到牽連,縱然不能再科舉為官,不能再從軍,可是該分的地不會少,該有宅基地也不會少,總歸還是能讀書的。」

「光是這些好處,便已經是很多蠻子們盼都盼不來的了,咱們又豈能再奢求更多?」

听著自家兩個兒子都是這般說法,管家便點了點頭,說道︰「也罷,既然你們兩兄弟都決心不走了,那咱們就不走了。」

「只不過,這個責可不是你們想擔就能擔的,畢竟你們才知道多少事情?要擔責,也該由為父來提,你們兩兄弟若是不被牽連,便好生照顧著家里,若是被牽連了,你們也就認命吧。」

听到管家這麼一說,管家的兩個兒子頓時就激動了起來,二兒子更是低聲叫道︰「果然,我爹還沒有真正的老湖涂,是條漢子!」

管家臉色一黑,正想下手教訓教訓這個不孝子,心里卻忽然涌起一陣舍不得的感覺。

畢竟都已經走到現在這一步了,父子三人說不定哪天就要一起上路,這時候再動手教訓……

嘆了一聲後,管家干脆望著兩個兒子說道︰「老爺今天還吩咐我說,讓我安排幾個家生子,去把錢老爺、李老爺跟張老爺他們都做掉,現在……」

管家的大兒子冷哼一聲道︰「咱們為何還要給他柳家做這種骯髒事?這豈不是給咱們自己找麻煩麼?」

「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既然咱們已經決定留在大明不走了,那倒不如主動去找官府告發,順帶著把消息告訴錢老爺跟李老爺、張老爺他們,也好讓他們有所防備,以免遭了柳家的毒手。」

然而在管家的大兒子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之後,管家卻搖了搖頭,說道︰「哪兒有那麼簡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