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四章 誰知道大明會怎麼做?

當輪到無心被問訊的時候,無心先是被帶到了一個陰暗的小屋子里,接著就被束縛在椅子上,椅子的對面有一張桌子,桌子後面坐著五個人,其中一人身著飛魚服,一人做警衣衛打扮, 另外兩人身著七品官服,最後一人則是小吏打扮,手邊堆放著筆墨紙硯。

這麼大的陣仗,讓無心的心都直接沉到了谷底。

兩個七品官,差不多就相當于兩個知縣,而大明一共才有多少個縣?

說白了,七品芝麻官雖然是調侃知縣的官小權微,但是對于官場之外來說,七品官已經是大部分人窮極一生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位了。

當然,有兩個七品官審案倒還好一些,可是坐在最中間的那個錦衣衛,卻根本不是無心最開始以為的軍余,而是一個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校尉!

首先,飛魚服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穿的,錦衣衛的軍余是沒有資格穿飛魚服的,只有正式在編的錦衣衛校尉才有資格穿。

其次,就算是錦衣衛校尉,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穿飛魚服,只有奉了天子詔令的情況下才能穿,而一旦穿上了飛魚服,就意味著見官大半級,哪怕是曾誠這個大明首輔也不例外。

出動了這麼大的陣仗……

無心不安的扭了扭身子,而他的動作卻直接落在了對面的錦衣衛、警衣衛和那兩個七品官的眼里。

為首的錦衣衛咳了咳嗓子,問道︰「無心?掛單弘佛寺的倭國佛子?」

無心當即就頓首應道︰「是的,我在錢聾四十年的時候,就已經來到了弘佛寺, 那時候我才九歲,如今算起來,我來到中原上國已經二十年了。」

錦衣衛校尉笑著點了點了點頭,又接著問道︰「那你來中原的時間也不短了,現在光听口音的話,甚至都听不出來你是倭國人。」

這讓無心有些懵。

來了中原二十多年,尤其是最近十年,無心可沒少听說過錦衣衛的傳說。

在無心的印象里面,這些錦衣衛有可能一上來就對自己用刑,什麼笞杖、枷鎖、手杻、腳鐐、夾棍、拶指、壓膝、問板,這些亂七八糟的酷刑可能都會來上一遍。

無心並不怕這些酷刑,甚至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是萬萬沒想到啊,這個錦衣衛校尉一上來並沒有動用酷刑,反而像聊天一樣聊起了家常。

不過,無心倒也樂得跟他這樣兒閑聊,反正閑聊總好過被用刑。

只是聊著聊著,錦衣衛校尉忽然說了一句︰「那些小孩子可都處理干淨了?」

無心順口答道︰「那是當然,師……」

回過神來後,無心趕忙改口說道︰「什麼小孩子?」

只是剛剛還十分和善的錦衣衛校尉卻像變了一個人,滿臉獰笑的從桌子上拎起一把錘子,走到無心跟前後抓起無心的左手,按在桌子上之後就一錘子砸了下去︰「說吧,怎麼處理的,都處理到哪兒了,之前是怎麼拐帶的這些孩童,都有誰跟你是同伙?」

這個錦衣衛校尉根本就沒在乎砸的是無心的手還是手指——反正都得慢慢砸碎,先砸哪個倒也無所謂,這麼大一個人,還有的是地方能砸。

接連兩錘子下去,這個錦衣衛校尉見無心只是一個勁兒的慘嚎,卻絲毫沒有招供的意思,便扭頭對那兩個七品官和警衣衛說道︰「接下來,可能有點兒血腥,你們要是受不了,就先捂住耳朵,轉過身去。」

警衣衛神色如常,笑著說道︰「話說,我也是在戰場上活下來的,什麼慘烈的場面沒見過,你繼續。」

那兩個七品官當中一人也跟著笑道︰「我們倆雖然沒上過戰場,可是在書上也沒見看過這種場面,如今能親眼見到,也算是開開眼界,萬不可錯過。」

錦衣衛校尉見這四個人都沒有害怕的意思,便呵呵笑了一聲,對著門外吩咐道︰「來人!把刑具都準備準備,今天咱們讓警衣衛和大理寺、刑部的同僚們長長見識!」

說完之後,錦衣衛校尉就直接放下了手里的錘子。

既然要讓同僚們長長見識,那可就不能再用錘子這種東西了,因為錘子這玩意只能用來砸人,沒技術含量!

等了大半個時辰之後,一群錦衣衛軍余就帶著亂七八糟的刑具來到了屋子里面。

錦衣衛校衛先是隨手抄起火盆里燒紅的烙鐵,直接捅在了無心的身上,皮肉燒焦的味道伴隨著無心的慘叫聲布滿了整個屋子,而錦衣衛校尉卻是等無心昏過去之後才笑著說道︰「這個叫打烙印,也算是個下馬威。」

說完之後,錦衣衛校尉又示意旁邊的軍余用冷水潑醒無心,隨後又開始展示其他各自亂七八糟的刑具的用法。

「這個叫洗刷,澆一層開水,灑一層鹽,刷一層皮肉。」

「這個叫夾棍,若是奔著要命去,就慢慢夾,能把人疼的死去活來,要是奔著弄殘了去,就一次把力氣用足,兩只腳基本上就廢了。」

「不過腳廢了也沒關系,反正還能感覺到疼,所以這時候就會給他上紅繡鞋。」

「這個叫加官兒,一層紙一層紙這麼的往臉上糊,一層一澆水,保證能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咬舌自盡的都是傻子,因為死不了,你們看他,這不還活著呢?」

「這個叫做修指甲,要先把鋼簽插入指甲,然後再一點點兒把指甲翹下來。」

「用鞭子那是最低級的玩法,我們錦衣衛里面基本上就沒用過。」

「還有澆鐵汁,雙風灌耳等等亂七八糟的玩法,這里條件不太好,就不給你們一一展示了。」

「當然,你們可以放心,這些酷刑會的人並不多,而且也不允許用在大明百姓的身上,哪怕是犯了死罪的也不會用,多半都是用在蠻子的密探身上。」

「就像……這個無心。」

錦衣衛校尉一邊展示一邊說,無心也被折騰的死去活來卻偏偏死不了,剛剛還神色如常的警衣衛和那兩個七品官,現在也都變得面無血色。

而錦衣衛校尉卻絲毫不以為意︰「你們也別覺得殘忍,實際上,我們的人一旦落到蠻子的手里,遭受到的刑罰並不會比這輕多少。」

警衣衛道︰「那怎麼辦?你們能扛的住?」

錦衣衛校尉搖了搖頭,說道︰「有人能扛的住,有人扛不住,扛的住的多半會死在蠻子的手里,扛不住變節苟活的會被我們清理門戶,所以,我們身上都有最後一道手段,保證我們不會活著落在蠻子手里。」

又繼續跟警衣衛聊了幾句之後,錦衣衛校尉才停下了手里的動作,笑著對無心問道︰「招?還是不招?」

無心這時候連慘叫的力氣都沒有了,也就更不可能說話,聞言也只是從鼻子里擠出來一點兒冷哼聲,以示自己絕對不會招供。

錦衣衛校尉也不以為意,只是笑著讓人給無心拿來了一些福壽膏,接著又給無心灌下去一些雞湯,然後繼續用刑。

事實證明,無智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無心的自信也確實有點兒多余。

在號稱能夠讓死人開口招供的錦衣衛手心,無心很快就把該交待的和不該交待的全都給交待了。

「我是從書里看來的這種法子,說是每年用特定的法子折割七七四十九個童子,連續七七四十九年,就能讓人長生不死。」

「這兩年的時間里,整個弘佛寺都被我拖下了水,所以弘佛寺的僧人並不貪花,也不貪錢好酒,一門心思的就只是想辦法長生不老。」

「這麼一來,弘佛寺的香火反而更旺,我們在外化緣行走也更方便一些。」

「只是這一次,我們也沒想到會栽到你們手里。」

最後的審問結果確實不出朱勁松所料。

這些被他們帶走的孩子,確實沒有出了鳳陽府,但是這些孩童也確實都被他們折割了。

而且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的也並不僅僅只是無心、無智還有他們的師父,同樣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僧、道、尼、儒。

最後攀扯出來的名單,甚至遍布了大明二十四個布政使司、一百多府、七百多個縣,順著這條線捋下去,最後的人數竟然足足有兩千多人!

而問題的關鍵也就出在這兩千多人身上了——這兩千多人當中,有一千五百多人都是江南各布政使司的,剩下五百多才是北邊幾個布政使司的。

如果按照《大明律•刑律•采生折割》當中的規定來處置,最後起碼得有上萬人被牽扯進來。

這幾乎都能跟大明剛剛立國之初,因為打擊劣紳而牽連上萬人的大案差不多了。

曾誠這個大明首輔也從京城趕到了鳳陽,希望朱勁松能夠法外施恩︰「陛下,此案主犯不過兩千來人,若真要依《大明律》嚴加處置,主犯從犯起碼得有上萬,這案子就實在太大了啊!」

「更何況,陛下此番下江南,原本是要安江南百姓之心,可是掀起這麼大的一場大案,臣怕……」

曾誠話里話外的意思也很明顯,那就是真要搞出了這麼大的案子,江南不生動亂都算好的了,你朱皇帝還想收江南百姓的心?

但是朱勁松卻偏偏不信這個邪。

要說擱在秦漢以後,大清以前,朝廷的觸角一般只能到縣一級,鄉間地頭就是朝廷的治政盲區,這種牽扯上萬人的大案確實容易被傳跑偏,若是有心人再帶一帶節奏,也確實能讓百姓和朝廷之間離心離德。

但是朱勁松為什麼要擔心這個?

大明的治政結構,是從朝廷到布政使司到州府到縣再到鄉乃至于村,如果有必要的話,朝廷隨時可以越過中間任何一級,直接對某個村子的農會下達指令。

如此嚴密的結構,誰能帶節奏?

就算有人能帶節奏,可是《大明報紙》呢?

朱勁松自從登基之後就一直在推的掃盲識字,可也不是白推動的!

所以,朱勁松直接拒絕了曾誠的提議︰「大明律是如何規定的,就如何處置。」

「如果朕因為他們人數太多而法外施恩,那麼你來告訴朕,那些因為他們而失去孩童的家庭又得有多少人?誰來給他們法外施恩?」

「江南,朕肯定要去。」

「只要朕還活著,這大明就亂不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