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一章 清患計劃收網

朱勁松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皮埃爾和皮亞諾以及歐羅巴各國的使節真敢應下那筆訂單。

那是需要整個歐羅巴玩命種植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訂單。

說白了,這筆訂單之于歐羅巴,大概就相當于鄭國渠的反向進化版本,本身就是朱勁松和曾誠等一眾大佬們商量出來坑人的。

問題是鄭國渠能夠為秦國建萬世之功,這筆訂單卻是直接奔著斷了歐羅巴的根去的——當歐羅巴的那些國家都玩了命的種糧食賺錢,工業革命這四個字大概也就沒有歐羅巴什麼事兒了。

易地而處,朱勁松寧肯選擇勒緊褲腰帶搞工業革命,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絕對不可能答應這種條件。

《大明報紙海外發行版》上面吹噓的造不如買,世界大同,本身就是禮部下屬的戰忽局編出來忽悠人的。

最起碼,正常的《大明報紙》上面從來就不會出現這種狗屁論調,只會宣揚某某某在哪個研發項目上取得了什麼樣兒的突破和進展,又受到了朝廷多少賞賜和表彰,從側面去鼓勵大明百姓學習鑽研。

當然,這事兒其實並不是皮埃爾和皮亞諾兩人太笨,而是兩人根本就來不及在乎十幾年、幾十年以後的事情。

這種放在大明會被稱之為「鑽頭不顧 」的行為,其背後卻是皮埃爾和皮亞諾或者說是法蘭西和葡萄牙的無奈與悲哀——

朝廷和貴族、豪商巨賈以及百姓之間互相猜疑互相掣肘,國庫空虛,政令不通,對大明的貿易逆差巨大卻又打不過大明,諸如此類的一大堆問題使得歐羅巴那些國家只能先想辦法賺錢。

要不然還能怎麼樣呢?

最起碼,通過向大明不斷的「學習」,法蘭西最近過的就挺滋潤,路易十六甚至闖出了「第二個太陽王」的名號。

就連皮埃爾這個原本只是一個私生子的家伙也擁有了爵位,一躍而成為法蘭西響當當的牛逼人物,完美的證明了叫做應有盡有。

所以,壞處暫時看不出來,好處卻是實打實擺在眼前的,歐羅巴的蠻子們會怎麼選擇,那不就成了用腳投票的事兒?

比如說皮埃爾,為了取得大明的好感,讓法蘭西得到更多的好處,這貨甚至還在《法蘭西報紙》上面大肆吹捧朱勁松以及大明。

皮埃爾表示,大明皇帝朱勁松是心懷蒼生、心系天下、千古未有的皇帝,大明是遠東的核心,是維護全世界穩定的核心支柱,歐羅巴必須全面向大明學習不會被世界拋棄。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興許是皮埃爾覺得單純的吹捧不足以引起法蘭西和歐羅巴的重視,這貨甚至在模仿《大明報紙》創辦出來的《法蘭西報紙》上面各種舉例吹捧。

「大明皇帝因為那些觸犯了死刑的犯人而落淚。」

「大明的城市排水系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而法蘭西的狀況則是讓人臉紅。」

「大明的街道上從來不會像巴黎一樣髒亂,貴婦人們不需要穿著高根鞋出行,更不需要打著雨傘出行。」

等等諸如此類的彩虹屁,讓朱勁松在感覺熟悉的同時又莫名的感覺臉紅。

朱勁松甚至有些懷疑,懷疑皮埃爾是不是大明禮部下屬的戰忽局成員——有了皮埃爾這個榜樣,歐羅巴一眾亂七八糟的報紙很快就開啟了編故事、吹大明的彩虹屁大賽,直接把大明吹成了天堂。

當然,這些歐羅巴蠻子們怎麼吹捧大明,朱勁松並不是很關心,畢竟從馬可波羅開始,歐羅巴那邊就有一大堆的中原鐵粉,各種吹捧向來是沒有最夸張,只有更夸張,像現在皮埃爾他們的水平,還只能算是一般般。

相比之下,朱勁松還是更關心緬甸和暹羅。

緬甸和暹羅,跟交趾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交趾屬于大軍開路直接平推,什麼世家大族小族的基本上都被一波流帶走,剩下的就只是遷移百姓過去實邊,沒什麼其他的鬧心事兒。

但是暹羅和緬甸不一樣。

這兩個地方是王室主動內附,還沒來得及感受什麼叫做大明爸爸的父愛。

也正是因為如此,緬甸和暹羅民間的鄉賢士紳們就很不滿大明的作派——憑什麼要搞農會?憑什麼要把田地分給那些泥腿子們?憑什麼要打擊俺們這些鄉賢士紳?憑什麼要讓那些泥腿子們讀書識字?

不尊重俺們這些鄉賢士紳,難道就不指望俺們幫著你大明朝廷治理天下甚至于造反?

就算你大明的軍隊再怎麼牛逼,難道你還能牛逼到殺光整個緬甸和暹羅的所有人?

今天,老爺們就讓你丫知道知道,這緬甸永遠是緬甸人的緬甸,暹羅永遠是暹羅人的暹羅!

啥?大清被懟的縮回了直隸,交趾被滅國?

那有啥呀,咱緬甸也曾經打敗過大清,也曾經打敗過交趾!

根歸結底,還是大清和交趾太廢了,不信你看看咱緬甸和暹羅?只要咱們這些鄉賢士紳聯起手來,他大明軍隊也拿咱們沒轍!

正是基于這種「他們不行是因為他們廢物,換我來肯定就能行」的心態,緬甸和暹羅的鄉賢士紳們很快就舉起了反旗。

而事態的發展也不出這些鄉賢士紳們所料——大明的軍隊根本就沒有他們吹噓的那麼厲害,面對緬甸和暹羅的鄉賢士紳聯軍,大明的軍隊只能護著明國的官員和百姓一退再退。

這下子,緬甸和暹羅的鄉賢士紳們就激動起來了。

明國的軍隊牛逼?

牛逼到一退再退,牛逼到甚至都快要退出緬甸和暹羅?

看誰再敢吹噓明國的軍隊天下無敵!

真要是說起來,大家伙兒只要再加把勁,就能直接把他大明都給拿下!

然後,這些緬甸和暹羅的鄉賢士紳們就喊出了「殺到濟南府,活捉朱勁松」的口號。

就連前緬甸國主、現在的大明歸命侯孟雲以及前暹羅國主、現在的大明順化侯鄭華都一度懷疑自己的決定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當然,盡管兩人在心里暗自懷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但是因為居住在濟南府的關系,兩人還是趕緊給朱勁松上了一份奏章,表示這事兒完全是那些鄉賢士紳們找死,跟他們兩個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希望大明皇帝爺爺陛下能夠明鑒。

這就讓朱勁松很是鬧心。

朱勁松隨手把兩人的奏章甩到桌子上,冷哼一聲道︰「這兩個家伙還真是夠小心謹慎的,連錦衣衛都抓不到他們的把柄。」

說完之後,朱勁松又對朱二旦吩咐道︰「準備收網吧,該跳的差不多都跳出來了。」

……

緬甸跟雲南緊挨著的那塊地界,有許多跟著永歷帝入緬之時傳承下來的大明遺民,早在大清剛剛縮回直隸之時,這些大明遺民就試圖聯系雲南的官府,希望能恢復大明百姓的身份。

可惜的是,當時的雲南正處于大小反賊們爭斗不休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一個靠譜的官府,等到雲南納入大明的治下,孟雲這個緬甸國主又主動內附之後,這些大明遺民就自動恢復了大明百姓的身份。

當然,這其中肯定會有一部分冒籍的,畢竟緬猴們也不全是傻子,在見識到大明的威勢之後,肯定會有一部分緬猴會偷著修改族譜家譜之類的,以證明他們是根正苗紅的漢家子。

大明官府對此也不是特別在意,畢竟永歷年間實在是太亂,很多資料都已經遺失,就算有一部分猴子冒籍也無法查證。

但是吧,無論是那些能夠證明自己是大明遺民的百姓,還是那些冒籍的「大明百姓」,在得知緬甸和暹羅聯手反明的消息之後,這些人就開始鬧騰了。

不鬧騰別的,就鬧騰著怎麼從軍,怎麼能干掉那些緬甸和暹羅的叛軍。

尤其是在得知了大明軍隊一退再退的消息之後,這些人就鬧騰的更厲害了,不僅自備刀槍從征,甚至還打算主動出擊,去找那些叛軍的麻煩。

別管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也別管這其中有多少人是假意,反正在無法分辨真假的情況下,只能認為都是真的。

這讓負責駐守在這一帶的楊大牛感覺很頭疼——大明這幾年沒少打仗,積累軍功的機會很多,楊大牛也早就積功升到了團指揮使。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大牛才會特別頭疼。

如果只是營指揮使或者是連長、排長之類的軍官,那麼楊大牛只需要服從上級的命令就行,而到了團指揮使這一級別,就有很多情況需要楊大牛來拿主意。

面對群情洶涌的大明遺民,能不能把大明軍隊的計劃告訴他們?

那肯定不能,軍隊的計劃都是嚴格保密的,楊大牛就算再傻,也不可能冒著進軍事法庭的風險告訴他們。

任由這些人主動去找叛軍的麻煩?

那就更不可能了,因為這些人只是普通百姓而不是軍人——除非是大明的軍人都死光了,或者是大明皇帝下達了最終戰爭動員令,否則的話,無論如何也輪不到這些人上戰場。

所以,楊大牛就只能派人攔著這些人。

關鍵是一直這麼攔著,什麼時候才能是個頭兒?

楊大牛哎的嘆了一聲,望著對面的監軍說道︰「這幾天是鬧的越來越厲害了——要說那些大明遺民們鬧的厲害,我倒也能理解,可是這里面總得有冒籍的吧?他們怎麼也鬧的這麼凶?」

監軍楊鶴笑眯眯的說道︰「他們在表忠心。」

「大明遺民們鬧騰,是真心希望朝廷能收復緬甸和暹羅,也好一雪前恥。」

「而那些冒籍的,則是希望通過鬧騰來表達他們的忠心,同時,他們也是擔心朝廷真的會棄守緬甸,因為朝廷一旦決定棄守緬甸,他們這些人就很有可能會被放棄,事後就少不得被那些叛軍們清算。」

「算了,左右不過是這幾天的事兒,你就再忍忍。」

楊大牛卻瞪了楊鶴一眼,冷笑著說道︰「說到這兒,那我就不得不提醒你楊大監軍一句了——咱們大明的軍隊是全火器軍隊,不是以前那種操刀子砍人的軍隊了!」

「等到反攻開始之後,請你楊大監軍一定要遵守軍令,老老實實的在後方留守,別他娘的拎著凳子就往前沖!」

「算我求你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