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七章︰俞振

隔壁歐美區和日韓區的的影視劇大多是實行編劇中心制的,編劇地位極高。

尤其是棒子國,大多是采取邊拍邊播的模式,為了保證劇集的質量和收視率,與制作單位簽約的編劇有著絕對的權威和地位,除了劇本的內容由其撰寫外,無論是在選角、劇目名稱,還是制作劇集之後的營銷推廣上,都有著極高的話語權。

至于咱們國產區,大多實行的是導演中心制或者是制片人中心制,編劇的地位似乎一直可有可無。

他們所寫的劇本不單是制片人或者導演可以隨意修改,甚至就連演員都能夠跟著指手畫腳。

前幾年,甚至還有不少所謂的大牌演員隨身帶著「編劇」入組,這些帶進來的編劇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是來干嘛的,自然是要給演員加戲,盡可能地爭奪戲份的。

撕番位,搶戲份,甚至未開播就縱容底下的粉絲互撕,播出後為了拒絕二搭而鬧得一地雞毛,搞得路人天怒人怨之類的騷操作,比比皆是。

如此操作之下,可以說是再一次把劇集編劇的臉狠狠地踩在泥端。

國產區編劇的生存環境如此之惡劣,以至于有人統計過國內的編劇人數,最多就兩到三萬多人。

里頭有專業出身的,也有從導演,演員身份轉換的,還有作家改行的,其中正經編劇專業出身的畢業生每年也不過幾百人,可以說這個行業地位不怎麼高的同時,門檻也極低。

如此一來,國內影視劇的制作水平自然良莠不齊,並且呈現高度依賴網絡IP的趨勢,高質量的原創劇本更是少之又少。

這里又有人說了,虛無縹緲的地位和尊嚴又能價值幾何呢?

我現在只想搞錢。

那其實編劇的酬勞也沒有咱們想象中豐厚。

除了那些比較大牌的編劇酬勞可能會可觀一點,一些年輕編劇基本上收入很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在做類似槍手的工作。

只有那些名氣的編劇,本子才基本上可以賣到十幾萬不等,而幾個金牌編劇,可能會多一些,上百萬的也有,所以從這里可以看出,編劇的貧富差距還是很明顯。

而俞振就是其中一名算得上在編劇圈上層的金牌編劇。

國內的編劇行業除了少數專業院校出身外,在十幾年前還有不少是學徒制的。

俞振從十幾年前入行,給自己的師傅做學徒開始做起。

所謂的學徒,其實就是潛規則里的槍手,還是沒有多少酬勞的那種。

混了幾年後,不甘被剝削的他憤而出走,順便反過來把恩師狀告上了法庭。

狀告的原因是,他給對方工作室創作的一個劇本,卻被署上了別人的名字。

名不見經傳的俞振,用一場官司將自己的名號在編劇圈打響了。

有了名氣後,俞聲的工作量激增,接連創作了《大清宮》、《最後的阿哥》、《朱顏雪》、《美人計》等劇集,名氣漸盛。

值得一提的是,《大清宮》剽竊了港劇《金枝欲孽》和韓劇《大長今》,《美人計》則「借鑒」了網絡小說《未央•沉浮》,一系列的操作堪稱是編劇界的裁縫巨匠。

最終還是他的經紀人出面運作,才解決了版權問題。

于是由俞振「開創」的一套「只要借鑒內容不超過20%,就不算抄襲」的理論,在編劇圈開始所向披靡。

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一路走一路抄,倒也靠著過硬的制作水準,捧紅了不少明星。

他以抗爭剽竊打響名氣,又靠著剽竊別人獲得了更高的地位和聲譽,不得不說實在是太過于諷刺。

然而經歷過如此多的「風雨」,他依舊屹立在了編劇圈子的金字塔頂端,可見他臉皮的厚度以及手段的非凡。

然而他最近兩年確實沉寂了不少,原因就在于俞振在前幾年,施展他常規操作的時候,好死不死地踢上一個大鐵板,被隔壁灣灣一位比他更加牛批的老牌編劇阿姨給告上了法庭,然後還敗訴了,和其他幾家出品方一起賠付了近500萬。

這波算是元氣大傷,把他搞得消沉了整整好幾年,接連好幾年都沒有太大的項目願意找他。

然而因為他本就不是站在台前的明星的緣故,那場抄襲風波的影響到如今逐漸消弭,俞振便又漸漸開始活躍了起來。

這不剛打听到鵝廠旗下的蜜桃TV對于文娛界布局有大動作,他便毛遂自薦地找了上去。

而俞振的過往戰績還是很有說服力的,蜜桃TV的內容制投部也對他很有興趣,于是一拍即合,讓他給接下來一年的試水短劇「迷霧劇場」創作第一個故事,力求來個開門紅。

俞振表面上不動神色,實質心里頭極為不滿。

我是什麼地位的編劇?

你就用一個短劇,還是網劇形式的項目來打發我?

但即便有所不滿,他依舊想和鵝廠搭上線,一咬牙,接了。

至于會放多少心思在這方面,那就可想而知了

「啊!大家都到了啊!久等了!」

當俞振走進會議室的時候,里面的人已經等了快一個小時了。

但他只是笑眯眯地打了個招呼,就旁若無人地佔據了主位。

惹得會議室里不少人都暗暗皺眉。

尤其是坐在丁炙旁邊的短發姑娘,更是瓊鼻微皺,丁炙還注意到手指在旁椅子邊緣上快速地敲擊著的小動作。

看得出這姑娘雖然表面上的笑容顯得明媚禮貌,心底里多少帶點不爽。

丁炙在表面上倒是沒有過多的表情活動和肢體語言,只是默默地望向這個略顯跋扈的虛弱胖子,丹鳳眼稍稍眯了起來。

而那位在俞振來之前,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青年導演,此時卻是一臉真誠笑容地站起身來,和俞振打起了招呼,看上去就跟一個剛入行不久的年輕人在面對行業大佬時,不自覺呈現出來的狗腿子模樣一般無二。

但觀其顏色,丁炙卻隱約在這位青年導演那看似真誠的笑容中,瞧出了些許不一樣的東西。

那種感覺,就跟前世社團里那個出了名的笑面虎的感覺很是相似。

這個劇組,有些有趣啊。

丁炙舌忝了舌忝嘴唇,若有所思地想到。

另一邊,俞振聲在那看似笑眯眯的小眼楮,也默默把會議室里的眾人掃了個遍。

演員,幾乎都是些生面孔,看來明顯都是些新人。

而這導演,看著是個還沒長大的小毛孩,其他制作團隊里的人,也沒有特別有資歷的家伙。

這個劇組,很容易掌控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