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5章 騰達︰我的宿敵是掛壁!

《找你妹》真人版出圈,間接證明了游戲的火爆。

青鳥互娛也確實很頂。

有調查機構做過一項問卷調查,在年輕人群體中,竟然有一成以上的人為了能夠玩青鳥互娛旗下的手游,寧願吃泡面,也要提前更換智能手機。

變相助力了智能手機在華夏的銷量。

這就很恐怖了!

又因為青鳥互娛旗下的所有手游,都是通過薇信一個賬號登陸的,結果就是,很多人剛換上智能手機,第一步就是下載薇信。

通過旗下游戲的導流,持續為薇信帶來新用戶。

這讓騰達羨慕不已。

在這一點上,萌芽跟騰達可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打法。

騰達的起勢,早先是通過免費的ICQ,先積累到足夠的用戶規模之後,再將ICQ的流量導流給旗下的游戲。

因著ICQ流量屬實恐怖,只要騰達旗下游戲質量還算過得去,那麼就能賺得盆滿缽滿,也就間接導致騰達失去了做原創的內生動力。

能躺著賺錢,為什麼還要站著那麼累呢?

也正是因為掌握了流量入口,騰達的游戲業務中,有很大一塊是通過代理來獲利的,這又進一步削弱了騰達的原創能力。

可謂是成也流量,敗也流量。

追逐流量已經成了騰達的基因,刻進骨子里的那種,繼而形成了嚴重的路徑依賴癥,典型案例就是騰達在大文娛領域的一系列騷操作。

無論是影視劇、視頻網站、新聞網站,還是網絡小說、音樂、動漫,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流量、IP構建起來的一個虛空體系。

不被觀眾吐槽才怪!

說到底,內容創作者並不是流水線上的工人,不能唯流量論。

那就必然落了下乘。

萌芽的打法則是截然不同,薇信的第一批用戶就是通過《合成大西瓜》做活動導流過來的,後續青鳥互娛旗下的優質游戲也在一直為薇信導流。

完全是反過來的。

這也是為什麼,騰達幾次三番想要在手游領域壓住青鳥互娛,除了是覬覦手游的豐厚利潤,也有借著打壓青鳥互娛,繼而打壓薇信的目的。

可謂是一石二鳥。

只可惜,在手游領域,青鳥互娛的優勢是摧枯拉朽的。

無人可擋!

加上薇信本身質量上乘,用戶體驗絕佳,反過來又增加了用戶粘性,為推廣青鳥互娛旗下的游戲也是提供了不少助力。

兩者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這就很恐怖了。

騰達不是傻瓜,早就已經意識到,如果讓這個正向循環一直維持下去,那麼,將來總有一天,薇信將獲得挑戰ICQ地位的資本。

這豈是騰達所能容忍的?

也因為此,哪怕礽魚此前的幾次變革,都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但騰達董事會還是支持礽魚,繼續擴大在手游領域的資源投入。

某種意義上。

對騰達而言,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

豈能放棄?

只可惜,騰達這回的對手是開了掛的張碩,注定了無法贏。

就很悲催!

………

瀏覽完新聞,張碩開始在飛訊上處理文件。

光是裴衛平發來的郵件就有三封。

自打青橙集團搬遷到羊城之後,身為青橙集團總裁的裴衛平,向張碩匯報工作反倒是更勤快了,並沒有因為離的遠就懈怠。

當然這些郵件也都抄送給了輪值總裁蔣悅。

裴衛平先是匯報,說霉團終于是同意了青橙小築的入駐申請,青橙小築將借助霉團在京師開展的補貼活動,開啟快速擴張模式。

「一波三折啊。」

一開始,張碩對于霉團接受青橙小築是很樂觀的,沒想到,青橙小築提交申請之後,卻遲遲沒有收到霉團的答復。

可見里面是有貓膩的。

「就是不知道,霉團又怎麼突然開竅了,難道說,是阿狸的示好?」

張碩若有所思。

他雖然不怎麼出現在公眾媒體面前,但是據陳小婉送上來的媒體簡報反饋,最近一個月,馬大爺在公眾場合很是夸了他幾次。

釋放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

另外,裴衛平還向張碩匯報,青橙單車、青橙充電寶兩個項目組已經籌建完畢,正式投入運營,暫時也都掛在青橙集團名下。

于此同時。

裴衛平還提出了,青橙集團下一階段的組織架構調整方向。

簡單說就是,將青橙零售、青橙科技的省級分公司整合到一起,設立青橙集團省級公司,統一管理,既是避免人員冗余,也能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于此同時。

在集團層面,計劃逐步將青橙零售、青橙科技的人資、財務、公共事務等職能部門整合到一起,統一管理,組建職能中台。

青橙零售,青橙科技,包括後續青橙單車等,將專注于業務板塊。

基本上。

青橙集團之後將逐步向事業部制、事業群制方向去調整組織架構。

這是合理的。

如果青橙集團還是延續萌芽集團的組織架構,設立一級、二級、三級,甚至是四級子公司/分公司,那管理層級就太多了。

顯得既傳統又臃腫,並不符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調整趨勢。

更何況,青橙集團專注于新零售以及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屬于互聯網經濟,就更加需要一個靈活高效的組織架構。

事業部制已經是眼下的最優選擇了。

說到底,青橙集團並不像萌芽集團一樣,橫跨多個截然不同的行業,而是專注于一個領域,就更加要強調子公司之間的業務協同。

未來。

張碩倒是期待說,青橙集團能夠成為原時空的霉團。

不。

最好是能夠超越霉團。

除了裴衛平的工作郵件,其他子公司也都取得一些進展。

比如說青橙大廈已經完成抵押貸款,從銀行獲得4.5億貸款,等于是說,萌芽集團購買青橙大廈,前後只消耗了1億流動資金。

還是能夠接受的。

張碩也意識到,相比自行買地蓋樓,直接買樓顯然更加「劃算」。

自建大樓或許成本低一些,但付出的時間成本,屬實是萌芽集團所無法接受的,遠不及買現成的大樓來的便利。

未來。

除了自建數據中心之外,萌芽集團基本上只會在後海拿地蓋樓,其他諸如京師、魔都等地,真到了有需要的時候,肯定都是買樓。

那為什麼不再退一步,只租不買呢?

現在的寫字樓行情是不錯,可十年之後,寫字樓空置率是越來越高,價格也是在不斷走低的,從投資角度看,買樓其實並不劃算。

還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

正常邏輯確實是這樣的,可不是張碩有系統,不正常嘛!

站在張碩的角度看問題,只要買的樓能夠獲得抵押貸款,不真正佔用大量的流動資金,那就是劃算的。

最起碼,可以快速獲得經驗值。

只要創業等級獲得提升,那麼買樓的那點資金,很快就能通過「扶持基金」的增長額度給補回來,實際還是賺了的。

這就是掛壁最不講道理的地方了。

除了貸款落地,羅長安主持的對汽車網的控股操作也終于是塵埃落定,萌芽集團總計耗費2億資金,終于是完成了對汽車網的控股。

持股比例提升至67%的絕對安全線。

未來合適的時候,不排除萌芽集團會全資收購剩下的33%的股份,以達到對汽車網的百分百控股。

——略——

【等級】︰9級(61萬/800萬)

【扶持基金】︰1000萬/天

【現金】︰57億

【貸款】︰64億(銀行貸款)+2億(公司債)

——略——

從數據面板可以看出,過去半個月,萌芽又是投資,又是買樓的,賬面上的流動資金卻是不減反增,提升到了57億的規模。

這當然是得益于驕陽控股打過來的12億海外代理費。

果然。

能夠緩解萌芽資金壓力的,也就只能是靠青鳥互娛了。

難怪青鳥互娛的員工心氣很高,哪怕是在萌芽大廈內部,遇到其他子公司的員工,那都是抬頭挺胸的。

一個個高傲的像公雞。

好在張碩察覺到苗頭之後,果斷出手,適當給予曹嚴華足夠的甜頭,曹嚴華也是心領神會,加強了對青鳥互娛內部的管控。

沒有讓這股歪風邪氣擴散開來,繼而影響到集團內部的團結。

否則的話。

張碩就要打曹嚴華的板子了。

………

下午兩點。

戴雨桐敲門進來,「張總,車子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

「好,走吧!」

張碩利索關掉電腦,提著包就出門了。

他要跑一趟京師。

卻是蔣悅將春苗基金的五年助學計劃跟官方匯報之後,官方非常重視,又要舉行一場新聞發布會,還特別點了張碩的名,要求張碩也出席。

顯然也是準備將萌芽樹立為典型。

官方相邀,張碩肯定是要去的,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去汽車網參觀一下,看看唐享有沒有真正在執行移動化戰略。

因為是短期出差,只有陳小婉、戴雨桐、李烽三人隨行。

原本陳小婉其實都不用去的,只是鑒于這是戴雨桐第一次安排出差活動,還不熟悉流程,需要陳小婉帶一帶,這才一起。

落地之後。

萌芽集團京師公司總經理傅俊接的機,直接前往酒店。

第245章 騰達︰我的宿敵是掛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