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一章 畫風跑偏的帝國新式步槍

李明啟首先檢驗的就是恩菲爾德改裝款。

因為恩菲爾德本就是一款線膛步槍,所以改動的地方不大。只需要加裝套件改造為後膛裝填就行。

而且借著培訓的借口把套件拆開,當成那些新來的年輕人們的‘作業’的話,這兩百多支步槍需要的改裝套件很快就能造好。

成本除了鋼材之外就只剩下年輕人們的午飯了,而且時間也只用了兩天。

第一天是師傅手把手教導,到了晚上把這種套件當成作業發下去。

第二天下午,所有的改裝套件就全部弄好了。每個人只需要做四個,其實還是很簡單的。

(上過職業技術學院的讀者可能會對這種套路十分熟悉。)

讓錦衣衛試射了十幾發之後,李明啟就下達了全面換裝的決定。

除了改裝後的恩菲爾德步槍之外,李明啟對新明帝國第一支自主研發的步槍-毛瑟(劃掉)…新明60式步槍格外上心。

旋轉後拉式的槍機終于讓李明啟有了一種熟悉感。

親自試射了幾發之後,李明啟就停了下來。

現在所有的子彈用的都是黑火藥,因此子彈的體積比前世的毛瑟子彈大上一圈,並且一開槍就是一陣白煙的場景讓李明啟很快就失去了興趣。

「因為考慮到重量的原因,這種…這種新明60式步槍,算上預裝的一枚外一共可以裝填六枚子彈。」

看到李明啟興趣缺缺的樣子,張榆接過步槍開始為他介紹了起來︰

「考慮到防御作戰的原因,我們還為它專門設計了外置彈匣,萬歲爺您看。」

說著,張榆便把步槍翻過來,讓李明啟看扳機的前方。

哪里有一個可快速拆卸的鋼制拼接結構。只見張榆手腳麻利的把那處拼接塊拿掉,然後安裝上了一個鋼制彈匣。

李明啟可以發誓,他從沒見過這種半米長的彈匣,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這種外置彈匣是我們根據彈倉的結構設計的,可以一次放六十枚子彈,隨著射擊,彈簧會把它們一個個送進彈倉。」

「當士兵們排成線列陣型之後,前排的士兵半蹲射擊時就可以換上這種彈匣。彈匣長度是按照半蹲射擊時步槍距離地面的平均高度設計出來的。」

說著,張榆擺出了一個標準的蹲式射擊的姿勢,把安裝好超長彈匣的步槍往身前一立。

彈匣底部還很貼心的設計成了尖底,方便士兵在野外把彈匣插進地面。

做了幾個射擊之後拉動槍栓的動作,張榆的臉上充滿了驕傲。

「這樣的話,我們的士兵可以快速射擊五分鐘而不用換彈。我可以保證,在這五分鐘的瘋狂射擊之內,正面絕不會再有一個站著的敵人。」

「如果敵人過多的話,沒關系,我們還設計了站立射擊時用的彈匣。」

張榆在李明啟目瞪口呆中,把半米長的彈匣拔下來,換上了長度在一個一米半左右的超超超長彈匣。

「這種彈匣可以存放兩百枚子彈,因為需要加裝彈簧的原因,所以比之前的那一款要寬上一些。」

「並且在線列隊形下不耽誤快速射擊,還可以給前排戰士留出充足的換彈時間。」

「這種彈匣和之前的那款一樣,都可以用來插在地上,為步槍提供一個支撐點。」

「萬歲爺,憑借這種步槍的凶狠火力,可以撕碎任何敢于挑釁帝國的敵人!」

張榆那慷慨激昂的聲音,配合上他手中把柄風格詭異的步槍,讓李明啟的太陽穴是一抽一抽的疼。

都是眼界惹的禍呀,現在新明帝國的武器都要升級為新明60式大栓槍了。

怎麼還考慮線列戰術,再說了,憑借著無縫鋼管作為槍身,單靠射程都碾壓對方好吧。

到時候胸牆、戰壕的戰術可以很輕易地把敵人打的叫爸爸。

李明啟雖然思緒劇烈波動,但是臉上依舊是剛才那副欣慰的神色。從牙縫里擠出了幾句夸獎︰

「好,這種設計非常好。不過要是戰場上被敵人近身該怎麼辦?」

「我看這種彈匣不適合近身拼刺吧,如果還要先卸下…謝特!」

李明啟的話沒有說完,就看見正在演示的張榆,按動彈匣上的一個小機關。

一米多長的彈匣就和槍身月兌離了下來,更詭異的是,張榆還從彈匣的側面抽出了一柄長款刺刀。

嘶∼

你特娘的還真是個人才!

「萬歲爺,在彈匣的側面,我們還設計了備用的刺刀。為戰士們近身戰斗保駕護航!」

張榆的聲音再次響起,不過李明啟已經沒有吐槽的了。

本以為可以靠著近戰這個邏輯漏洞,來推翻對于新明60式步槍來說已經過時的線列戰術。

他心中至少打好了三千字的存稿,然而張榆的一陣騷操作,打斷了李明啟即將開始的高談闊論。

「行,這種步槍先放一放,我們來看看最後的這個加特…這個奇特的新式步槍吧。」

李明啟看到張榆從小一號的彈匣中也拿出一柄刺刀後,果斷轉移話題。

說到他們的新式步槍,沒等張榆開口。他旁邊的老李就先一步把連接著步槍的獨輪車推了過來。

「萬歲爺,這是按照您的指示進行改動的。這種步槍放在獨輪車上運輸十分方便,並且連子彈都可以直接裝車運走。」

拍了拍這支集合了所有新明帝國人才的心血結晶,老李的聲音都帶上了顫抖。

「萬歲爺,這種槍通過搖動手柄讓槍身旋轉起來,每當槍管經過這里之後,彈簧都會帶動上方的擊錘敲擊。」

老李指著槍身最最上方單獨存在的一個小鐵塊,隨著他不斷的搖動手柄,小鐵塊一下一下的敲擊經過它下方的槍管。

李明啟的眼神不錯,還能看見每一個槍管上都有一個針式擊發裝置,小鐵塊正是敲在那里實現擊發的。

裝彈更是奇葩,竟然采用了槍管上裝彈匣的方式。

每一個槍管都帶有一個彈匣,隨著手柄的搖動,每根槍管都會有一個拉動槍機的動作,來進行拋殼、換彈、上膛。

射擊的速度到是不慢,可以說這種奇葩樣式的多管連發槍站在了現在槍械科技的巔峰,只不過是走岔了路而已。

揉著腦袋離開試射場,李明啟得回去想個辦法來把這些畫風跑偏的帝國人才們拉回正軌。

後世在網上看到十九世紀到二戰之間的各種奇葩武器笑得很開心。

但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之後,那就是蛋疼了。

所以他只是吩咐張榆先把新明60式步槍的分解圖紙畫出來。

然後把一部分不重要的結構分包給加州的各大工廠,自己只生產關鍵的槍管和槍栓部分。

對了,還得組織一批人改裝定裝子彈。

好提前給李明啟的擴軍計劃鋪路。

至于那兩種奇葩長彈匣…李明啟只能勸他們先壓後生產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