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廣成子?

黃帝的師傅那個廣成子?

還真有你的。

狄俊扶額,他本已經刻意避開會影響未來的人物和事件了,但沒想到,被偷家了啊,還讓對方一學就是大半年。

不過仔細想想,狄俊又覺得可能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畢竟這世道可沒有修行,廣成子之前完全是一個消瘦的普通人,根本沒有那‘隱脈’,自然不是先天誕生的超凡者。

他能達到如今超凡層次,能食氣而生,能闢谷練氣,完全是因為跟狄俊學了修行之道。

如果沒有狄俊傳授這些,就憑廣成子這瘦弱的身軀,恐怕在這大荒時刻都有生命危險。

更別提在後來成為黃帝的老師了。

嗯?

忽然,狄俊眉頭一翹。

他想到了在後世時听到的一句話,那是上學的時候和同學爭論自古以來誰活得最久的一次閑聊,當時有人提出活得最久的是彭祖,壽命八百年。

可隨即就被推翻,另一個同學說,莊子一書中有記載,黃帝求道于廣成子,廣成子曾說過一句話,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

也就是說,廣成子這廝,活到了一千兩百年後。

從他開始修行算,現在就是第一年,修身千二百歲矣,說的意思就是我已經修行了一千兩百年。

這!

狄俊有些驚訝。

說實話,上古時代的時間是最混亂的,記載的東西也很多都是沒有留下時間的,在這個時期,時間觀念極差,甚至可以說,時間這東西,在這個時代剛剛被提出。

而且狄俊覺得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就是羲和率先提出了時歷,且以日月觀測時歷,制定時歷,從而讓世間有了時間之說,也因此,羲和除了是太陽神之外,還是時間之神。

狄俊在最初就知曉,這個時代連太昊伏羲都沒有,那肯定更沒有少昊軒轅了。

而且,後世各種關于這個時代的記錄,混亂復雜,除了山海經之外,其他的更像是猜測之言,有時候太昊是伏羲,有時候伏羲不是太昊,有時候軒轅是少昊,有時候少昊又是軒轅的兒子玄囂,甚至有時候,少昊又是帝俊的兒子。

可以說各有各的說法。

但毋庸置疑的的。

從這一點狄俊能夠看出,這個時代是比之炎黃時代更早的時代,是大荒時代,是山海時代。

不過狄俊原本以為比之炎黃時代早也只是早個幾十年上百年。

畢竟很多東西都已經對得上了。

但萬萬沒有想到,來了個廣成子,給了狄俊一個精準測繪時間的典故。

從廣成子可以確定,這個時代是距離炎黃時代一千兩百年前。

確定了時間。

狄俊不由得又有些疑惑。

這半年可不止是手下的徒弟‘兒子’們在成長,他這個父神也是在成長的。

半年時間,狄俊已經能夠掌握自己的力量,雖說無法做到入微層次,但如臂揮使,如常人一樣,已經徹底沒有問題了。

而且,這半年里,狄俊一直在研究這個時代的超凡。

如羲和體內的那一根絲線‘隱脈’,在所有的超凡生物體內都有,而且,凡人的身體內,也有,只不過是概率性的,極少。

異獸是天生擁有超凡。

人類則不同,人類體內的隱秘仿佛還需要激活一樣。

不過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可不止是人類,這個時代的生物種類非常多,純種的人類雖然很多,但絕對是最不起眼的,是其他異獸和種族的口糧。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人類超凡者太少太少了,隱脈很難激活,就算激活,也是類似于羲和之國的沐陽盛會。

這會極大的削弱種族繁衍能力。

而狄俊教授的練氣之道,其實就是開發隱脈的一種方式,讓沒有隱脈的人修行出隱脈,逐漸壯大,逐漸變強,氣貫奇經八脈。

同時,也讓有隱脈的人激活隱脈,快速完成超凡蛻變。

傳道!

可以說,狄俊傳下的練氣之道,對于人類來說,就是傳道。

這是足以逆轉人類生活環境的道,是足以改變大荒格局的道。

在這個時代,各族超凡者很多,人族雖然人口最多,遍布大荒,但是因為超凡者太少的原因,一直抬不起頭來,活的很是淒慘,甚至因為生育能力的強大,堪稱是被其他強族圈養起來的羔羊。

動不動就要祭祀諸神,就要血祭,就要人祭。

狄俊有想過怎麼改變這個時代。

畢竟他也是人。

但他不能親自動手,影響太大,一個弄不好,後世就沒了。

所以他只能依靠傳道的方式去改變這個時代的人類。

練氣之道,便是為人族準備的。

和帝江還有句芒他們那些異獸或神異妖異生靈學的法則和奧義不同,練氣之道是一條逐漸變強的道路。

超凡者自然沒必要去學,因為他們本就很強,缺少的只是掌控自身力量的辦法,他們學法則和奧義就行。

但對于人類來說,這是一條慢慢苟著,逐漸變強,逐漸全體變強,甚至一躍而起,驚艷萬族,實現逆襲的道。

幸虧,這一批拜入狄俊門下的弟子中人類佔據了大部分。

不過想來也正常。

畢竟傳道這種事情,相信的強者肯定不多,就算相信了,對方如果對自己很自信,也不會來。

唯獨一直被欺壓的人族,那些部落,他們會有人心動,不惜搏命一般的前來。

這世道,沒有超凡是部落,有了超凡才是國。

國有超凡守護,生活的好一些,但那些部落沒有強者守護,活的堪稱艱難至極。

有一線希望,他們都不會放棄的。

包括那些國的超凡者們,如果能變強,他們也不會放棄。

如此,時間再次流逝。

一轉眼,過去了三個春夏秋冬。

三年了。

而這一日,當初拜入狄俊門下的人,自然也已經算得上是學有所成,可以出師了。

這一日。

九只金烏盤旋于扶桑樹之上,

扶桑樹除了頂部的狄俊宮殿之外,其余九大分叉被它們各自佔據一個,他們渾身綻放著耀眼的金光,仿若扶桑樹上孕育了九個太陽。

扶桑樹下。

這里早已經被修整過。

自扶桑樹怒漲幾千丈之後,湯谷都顯得極小,而羲和之國的子民們,為了距離神靈更近一些,更是集體搬遷到了扶桑樹下。

當然了。

這主要和他們也學了練氣之道有關。

不然的話,九個金烏下面,那也不是凡人能夠居住的地方。

羲和之國天生近火。

人人體內都自然孕育火元素。

雖然他們不是超凡者,更沒有隱脈。

可在修行了練氣之道後,也是更傾向于火元素,因此在金烏的下居住,倒也能加快修行。

「父神!」

充滿不舍的聲音響起。

狄俊站在湯谷邊緣,看著眾人,一時間也是有些心緒復雜。

傳道,要結束了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