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85章 兒臣附議

君臣見禮。

下面的臣子小心地觀察著長興帝的身體狀況。

長興帝眼神不好,對此視而不見。

他幾步下了台階,笑呵呵地徑直來到夷光公主前。

「皇姑母好久不見,您老身子還好吧?」

唉喲。

「都是一家人,您不必多禮,快坐下休息。」

「謝陛下。」夷光公主呵呵一笑。

「聖人有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職、各盡其本,不可僭越、不可亂位。本宮年紀雖大,但到底是臣。豈有臣坐著,陛下站著之理?」

說到這,她扭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禮部尚書。

「範尚書還在一邊呢,本宮可不敢惹他生氣。」

範文滿意地擼著花白的胡子,連連點頭。

「大長公主殿份尊重地位祟高,然而依舊不忘苛刻君臣禮儀,不愧皇族之典範,老臣欽佩。」

咳咳。

眾人咳著,忍不住想笑。

看來範文已經忘了當初夷光公主一鳳頭杖砸昏他的事。

長興帝見狀只好說了幾句,趕緊回到龍椅上坐下。

夷光公主這才端端正正地坐了下來。

「各位愛卿,北海關一事想必都听說了?」

下面一片寂靜。

過了半晌,戶部尚書錢良站了出來。

「陛下,如果您說是今天報紙上的那則傳聞,老臣的確是看到。」

其他人見有了出頭鳥,便紛紛應和。

「老臣也看見了。」

「真是突然啊。倭寇不是一直在打華陽郡和九原郡嗎?怎麼一下子到了北海關?」

「有什麼奇怪的,他們向來就是這麼狡猾的。」

唉。

「黃石濤怎麼搞的?堂堂北海關,城高將勇,居然兩天就被人攻了下來。」

定西郡的砥石城那還只是座普通的城市,里面幾乎都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人家霍雲愣是守了好幾年……

砰砰。

長興帝敲了敲龍桉,臉上很是不耐。

「事已至此,不必多說。」

他抬頭看向左牆上的雲垂地圖。

「各位卿家,帝國領土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每一寸都是先祖們浴血奮戰拼死才奪回來的,一點也不能少。」

「北海關那是帝國的北大門,更是丟不得。」

「各位愛卿還是先討論派誰去將北海關奪回來吧。」

打仗,是兵部的責職。

關邑苦著臉正想開口,然而錢良已經上前一步。

「陛下,老臣以為不妥。」

什麼?

長興帝眼楮不好,此時也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錯了。

「錢愛卿,何出此言?」

錢良不慌不忙地拱手。

「陛下,眾所周知這份報紙來源不詳,其幕後至今還被錦麟衛以妖言惑眾為由四處追蹤,朝廷也從來沒有認可它的合法性。上面的內容更是無法確定真假。」

「老臣覺得還是該像定西大反攻時一樣,等北邊的戰報送回來再說。」

這話一出,整個御書房落針可聞。

所有人下意識低下頭去,一個個的嘴角都忍不住發抽。

當初定西大反攻,報紙上的新聞剛發,錢良就急著要朝廷往西邊送人送糧。

結果長興帝卻以「報紙內容無法確定真假」為由按下不提……

呼呼~

長興帝氣得額頭突突直跳。

他剛要開口,禮部尚書已經站了出來。

「陛下,」範文行禮,「聖人有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戰,在懲與賞。」

「玉木郡雖與星紀城有千里之遙,但北海關是帝國的北屏障,庇佑著北方廣袤的疆土和眾多的百姓。因此任何關于北海關的消息,朝廷都不應忽視。」

「範尚書言之有理。」長興帝十分滿意,第一次覺得範文偶爾嗦也不是壞事。

「陛下,」範文又面無表情地行了個禮。

「但正如錢尚書所言,報紙上的新聞難辯真假,現在就勞師動眾討論支援,恐怕為此尚早。老臣以為應等北海關的戰報或者派附近的兵馬探子過去查清虛實再說。」

長興帝氣得要死,也只好順著範文的說法問下去。

「北海關遙遠,戰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送回來。它附近駐扎著哪些兵力?」

兵部尚書關邑連忙站了出來。

「回陛下,我雲垂在北海關附近共駐扎有三處兵力。」

「一是處于百濟中部的星落軍團,由軍團大將韋君謙率領;二是位于九原郡的北方備守兵,由郡尉莫滄海率領;三則是處于雁回郡的雁回軍團後血營,由千長向南飛率領。」

「這三處兵力,總得來說,最靠近北海關的是雁回軍團的後血營……」

關邑的話還沒說完。

報!

外面響起尖銳刺耳的聲音。

「八百里加急,北海關戰報。」

御書房里所有人頓時精神一振。

吱。

門開了,小太監捧著戰報急急走了進來。

按慣例先查毒查封口查火漆,才小心翼翼送到長興帝面前。

長興帝現在一看折子頭就炸,只好看了身邊的老太監一眼。

長祿連忙過來拆封。

咦~

老太監咦了一聲。

「陛下,這封戰報不是來自北海關黃將軍的,而是來自星落軍團。」

長興帝一怔,很快渤然大怒。

「星落軍團?韋君謙他們不是在百濟嗎?怎麼會從北海關發出戰報?」

「陛下息怒,」老太監連忙解釋,「星落軍團一直留有後勤在北海關造船,他們不是戰斗人員。」

長興帝一愣。

這事韋君謙早就提交過報告。

不只他清楚,可以說眼前御書房里的人中除了陳修竹這些需發避嫌的皇子外幾乎都知道。

「那上面說了些什麼?」

「陛下稍等,老奴這就給您念。」

長祿就把墨斗的所見所聞給大聲念了出來,听得下面一堆皇子和重臣臉色變了又變。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長興帝越听越是氣憤。

黃石濤向來會作人,雖身在北疆逢年過節都會送些禮物回星紀城。

因此長興帝記得牢牢這個人。

結果他居然是這樣鎮守邊關的?

安于享樂、玩忽職守,甚至莫滄海已經屢次派人提醒,卻依然不放在心上。

怪不得倭寇來襲,北海關像是完全沒有防備一般,兩天就被攻下了。

「陛下,」範文氣憤站了出來。

「黃石濤所作所為讓老臣想起另外一個人,那就是雁回軍團的田鴻雁。」

「他們一個在西,另一個在東;一個為邊關守將,另一個為軍團大將;兩人兵權在握然而完全忘了陛下托付給他們的責任。此乃不忠。」

「結果田鴻雁導致友軍傷亡慘重,黃石濤則令帝國北疆無防,則為不義。」

「軍隊出此不忠不義之敗類,如不加以重懲罰,必引起其他將士加以效防,後果將不堪設想。」

「老臣請陛下立即發布聖旨,將他們雙雙抓回受審,以正國法軍規。」

戶部尚書錢良和刑部尚書以及太師任奕相視一眼,三人齊齊上前一步。

「陛下,範尚書言之有理,臣附議!」

身子圓  的陳修蘭早就窩了一肚子的怒火,此時也   地跟著跑了出來。

「父皇,兒臣附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