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陳燁伸手拍了拍趙桓的肩膀,這動作,看的兩人身側不遠處,小心站著的晉城知縣和晉城都指揮眼皮一跳,趕緊低頭。

「官家,還是要放平心態,這都是正常的,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

「可這死了太多人了啊!朕以往听人說金軍守城有多凶 ,還不信。

城牆這麼高,怎麼可能登得上來?城牆這麼厚,又怎麼可能擊破?

可今日所見,面對數萬大軍,弱城防守極為吃力,甚至根本無法防御,若不是朕及時趕到,晉城軍民能活嗎?

更不要說這城下護城河的百姓,他們都是隆德府,晉城,還有沿途村鎮的百姓,這都是普通百姓啊!

一群畜牲!」

面對陳燁的拍肩,趙桓先是下意識的抵觸,緊接著又是放松適應下來,甚至有些心暖,這種親近,他可從沒體會過。

身旁的這個人,不是他的子民,更不是他能去威脅甚至嚴厲的,甚至陳燁比他地位還高,可年齡又和他一般大。

拍他的肩膀,就如同趙佶拍他的肩膀一般,他一點情緒都沒有。

「如果不是有這些被當了肉盾的無辜百姓,其實相比瘋狂的金軍,晉城守軍已經夠好了,金軍可是在這就死了數千人。

而且在這一點上,也就是對于軍民的愛護,你比你爹強些。」

「嗯?國師請賜教這句。」

趙桓抬頭疑惑的看向陳燁,後面的晉城知縣和指揮低著頭看著腳尖,整個人都在顫抖,不由自主的施展鬼步,小心後退遠離,這是他能听得嗎?

這是踫都不能踫的話題啊!有人當著皇帝說他爹不行?這人什麼品級啊敢說這話,等下血可別濺他們身上。

「太上這一次鼓動生員跟隨觀戰,本來是不需要真的讓生員拼殺的,畢竟他們的戰斗力才多少?

那些跟隨太上上陣的生員和百姓,都是大宋帝國的未來。他們比留在城中,比跟在你身後的那些隨波逐流,貪生怕死之輩,要強千倍萬倍。

他們至少對大宋,對你們趙家還是真心的,但就因為太上臨時興起,讓百姓跟隨他一起沖擊,這讓金軍大軍快直接最先攻擊百姓。

整個大宋有血有肉,真正敢于為國為皇室而死的生員,百姓都少了許多,而事後,他的態度……嗯。

除了我主動說的那些,基本沒有一點難過。」

「國師你誤會了,其實前去的百姓中,禁軍才是佔了大多數的人,朕和太上,還派了禁軍和捷勝軍的強卒保護他們。

但遺憾的是,就算有禁軍護著他們,還是有十多名生員死亡,太上知道後,也甚是悲痛,這點,朕懶得真切。

朕雖然沒有跟隨第一次戰陣,到的時候只看著大捷和金軍投降,不知道前方的慘烈。

但據太上,還有禁軍說的,那些生員面對金人的刀兵,雖然死了不少生員,可沒人逃跑。

其實死了這麼多人,對大宋來說,也是一種浴火重生!等到日後,朕一定會重用這次跟隨沖陣的生員。

大宋日後的官場,必然大大不一樣。」

听著陳燁的話,趙桓並沒有跟著說趙佶的壞話,而是正常的議論著,說趙佶的壞話不僅有違孝道,還會讓趙佶對他心有芥蒂。

陳燁聳聳肩,他沒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挑撥,就是實話實說,趙佶是個老皇帝了,什麼愛民如子,都已經是皇帝本能。

趙佶真正追求的是藝術,是讓自己的地位穩固讓整個國家更好,到了他這個年齡,考慮的就是怎麼讓人死的有價值,死的對他有價值。

正在要繼續說,一陣腳步聲和打著火把的侍衛趕來。

「報!報告官家!我們在城外數十米外,找到粘罕了!」

「什麼?他還活著?」

听著突然跑來的侍衛報信,趙佶和陳燁同時驚呼一聲,當時的燃燒彈可是直接朝著完顏宗翰發射的啊。

事後他還特意叮囑人去翻尸,基結果沒找到,他都以為完顏宗翰已經被燒城灰了,了沒想到,就這攻擊力度,完顏宗翰居然都沒死?

「回官家,粘罕自己爬出了那邊,斷了幾根骨頭,手斷了又有火灼痕跡,現在還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隨軍醫老已經看過了,說他已經只有幾個時辰,沒必要救治了,所以只是給他止血,但他臉色蒼白,應該已經失了血氣。」

「嗯,其他將領都抓到了嗎?跑了多少?」

「剩余的金軍右都監完顏午庭被碎尸,僅戰甲被找到半副,元帥右監軍完顏希尹已經逃向隆德,目前生死不知。

還有各路主帥中,左將軍蕭慶,上 安馮澥在城牆上投降、剩余楊真誥、高慶裔等不知去向,應是向隆德逃竄。」

「行,下去吧,完顏宗翰先放著別管了,朕考慮一下要不要他全尸。」

趙桓擺擺手,讓侍衛離開後,有些失望的看向陳燁。

「國師,你說的大魚,好像一條都沒有抓到啊,這完顏宗翰也沒必要救治了吧,救了也是浪費藥草。」

「大魚嘛,本來就是主帥和其他監軍,不過等你打到金國,那大魚就多了去了,到時候抓著完顏成這個小崽子,你想怎麼玩都行,

至于這個完顏宗翰,救還是要救的,畢竟就怎麼死了,還是有些便宜他了,他得應該受到審判,然後再被大宋處死。

只有這樣,才能告訴天下,冒犯大宋的,必死,同時,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大宋的絞刑架上!

這是審判!這不是一死了之的問題。

同理,完顏成也是,你們要做的,就是將他和金國一眾大臣全部抓獲,別給他們投降和談判的機會。

直接打,不投降的破城直接殺,他們既然敢發動滅宋戰爭,就要同樣承受滅國之痛,就要接受戰爭審判。

你要告訴天下,大宋是審判,就算是滅國,也要由大宋來宣布他金國滅亡,也要讓他金國國主認罪!」

陳燁的話說的趙桓頓時心潮澎湃起來,對啊,只要他領著大軍北上,抓到了完顏成,那才是真正的大魚,那才是萬民所向。

回首之間,城牆上可以看到整個晉城燈火通明,百姓們有的在慶祝劫後余生,官家到來。

可更多的,卻是在舉家哀痛,從山林中得到消息,城池守住的百姓回來,面對已經失去的親人,哭喊聲震動。

「等到朕滅了金國,百姓必不再憂心哭喊。」

「呵呵,有首詩你听听。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詩!好詩!國師不愧是國師,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這正是河東路啊!

只是國師記錯了,潼關在西京西邊,不在這河東路,不過潼關確實也和晉城一般,與黃河相接,應該說,潼關就在黃河之上。

所以應該是山河表里河東路,只是後面這……額。

國師,此詩,是您在明國潼關所著作嗎?」

趙桓听著陳燁的詩,不禁連聲贊嘆,不過潼關這個地名,瞬間讓他出戲了,因為潼關和晉城,其實是兩個方向。

只是後面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又有些深重,他不想主動提及,但心中有一種不是滋味的感覺。

「嗯,算是,這是先後滅了西夏,金國,還有你們宋國,橫跨整個大陸數萬里,共滅四十七國的元朝官員所著作。」

「嘶!就是百年後的那個元國?被明國滅了的元國?朕記得他們滅了大宋後,不是只往北打了嗎,還覆滅了這麼多個國家?」

趙桓驚呼出聲,歷史文獻主要是對于中原主題來寫的,明朝的史籍也沒有過多介紹元朝,畢竟從南宋到明初,這之間的時間還是很短的。

「對啊,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橫跨亞歐大陸,騎兵天下無敵。

可如此一個強盛國家,按理說內地百姓應該過的很好,卻被百姓反了,最後亡國,你說為什麼?」

「國雖大,好戰必亡!這元國,就是征戰太多了,嘖嘖嘖,四十七國。」

趙桓說到這都有些咋舌,因為一國滅四十七國,何其強大?

「哦,你們宋朝倒是不好戰,除了開國,立國後也沒滅了誰,你們還一直給別人送錢送物的,怎麼國土一直在減少?最後還被滅了?」

「那是因為,因為金人不講信譽,他們是蠻夷,當然,大宋內在的官員不作為,兵弱也是原因。」

趙桓喃喃的說道,他更想說,是因為太祖的制度阻礙了大宋的軍事發展,可事實又證明,太祖的策略是對的。

直到宋朝亡國,也沒有藩鎮叛亂的出現,有的只有投降的兵將,除了民變,非戰時反叛的情況一例都沒有。

「國之大,好戰必亡是對的,但下一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呢?

大宋被金國,宋國,西夏連著打,為何從來沒反思過?除了增加邊防,一點有意義的事都沒做過。」

「朕想起來了,明國有記載,暴元覆滅,是因為他們的皇族打壓漢人,他們漠視百姓生命,大災大旱不僅不賑濟,還要克扣賑災糧,百姓活不下去造反,就強制打壓。

但是大宋不一樣,大宋重視賑災,大宋百姓活不下去,要是造反甚至起義,朝廷也不會主動打殺,而是收編,這是暴元不能比的。」

趙桓說到這,還是很自得的,通過後面的評價,他可以看出明國對于宋朝的負面評價並不大。

宋朝的賑災體系很完善,其實無論宋朝還是明朝,百姓都過的不差,但他了解過明朝之前的政策之後,就能夠感覺到,宋朝確實算的上是仁了。

對于這一點,陳燁也是點頭,宋朝對百姓的好,是以靖康為轉折點的,靖康之前,百姓生活都挺富足的,朝廷壓迫也不深。

反而是到了明朝,雖然邊患不嚴重,可世代為業,就決定了百姓經不起一點變動。

「更何況,國師,為何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亡國百姓淪為奴隸,自然苦,可興盛何苦?」

「因為啊,無論興亡,百姓都一樣過不好,興盛則強兵,必有徭役強稅,亡就不用說了。」

「若是如此……輕徭薄賦不就行了?」

「你是做的到,可官員呢?輕徭薄賦,又怎麼治理這麼多百姓?天下百姓遇到災害從哪來錢救治?」

……

趙桓沉默了,這些問題,他要怎麼回答?或者說,除了度過羊吃人的資本主義和度過了人口紅利基建狂魔的現代,哪個古代國家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國師可有策略?」

「你們這次不是準備滅了金國嗎?金國滅了,劃一塊不錯的地出來,培養一個傀儡國。」

「傀儡國?可,可這樣和直接接受金國又有何不同?而且還能直接管轄,不是更好?」

「國土不是越大越好的,你的地你就要負責,懂不懂?你需要的只是把礦產和農業土地控制住。

怕他們叛亂?壓制他們的軍事實力,只要你有飛機坦克,他們沒有,他們就永遠不能反抗。

你可以慢慢吸他們血,反正也不是大宋的百姓,他們的人才只會想到大宋,底層人永遠……’

陳燁將一整套的現代大國壓制小國的套路說了出來,說的趙桓一陣的不寒而栗,按照這個說法,他可以肯定,分出來的小國,將永無翻身之地。

看趙桓思索,陳燁澹澹一笑,這一招,各個朝代都通用,而且還能保持至少三百年以上的科技引領。

只要控制得當,三百年,足夠讓漢人成為那個時空的引領者,其他民族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五十年足夠讓法國成為黑色,三百年足夠讓世界成為黃色。

過了一會,趙桓自己也逐漸露出微笑,沒再繼續討論,兩人走下城牆,趙桓開始按照陳燁給的劇本,給整個城市挨家挨戶的派發物資。

這些物資有紙錢元寶,還有各種加了科技的食品,味道足以讓百姓暫時忘記悲痛,各種罐子盒子包裝漂亮,也讓百姓珍惜得不得了。

一夜過去,整個晉城,都在念叨著趙桓這個官家的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