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9章 庶女難求、關中大旱(第三更)

「夫人暫且留步,不必再送!我等改日再來叨擾!」

昭武侯府的垂花門前,林黛玉和薛寶釵二人正帶著幾個丫鬟,禮送兩位打扮雍容的婦人出門。

直至兩位婦人在婆子們的攙扶下,坐上青帷油車漸漸遠去,林黛玉和薛寶釵二人方才帶人回轉。

林黛玉長舒一口氣,「這過來拜訪的人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光是接來送往的,便是好一場忙活!

可是關于迎春姐姐的親事,也不知璟哥哥到底是怎麼想的,這都已經有多少家過來明里暗里的打听了!」

旁邊的薛寶釵倒是笑道︰「最近來拜訪的人,確實來的太勤了些,不過這才是咱們武侯府里該有的模樣嘛!」

林黛玉聞言,也是不由笑了起來,「什麼該有的模樣?我倒是寧願還像之前那般清閑的!」

說話間。

遠處,青帷油車已經出了武侯府。

車廂里,其中一位婦人不禁感慨一句,「果然是百聞不如一見,你看那薛氏,雖然身為妾室,但在侯府里的一應用度規格,比侯爵夫人也是不差多少了!

人家都說昭武侯喜美色與奇珍,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另一婦人也是點頭,笑道︰「這武侯府里頭,的確是個特立獨行的!」

先前那為婦人又感慨道︰「不過誰能想到,他榮國府當家的老太太,卻是個拎不清的!

只一味的偏向二房,反而把一位軍功封侯的親孫子,就這麼硬生生的被推出去了!現在還弄得跟仇人一樣!」

話語中,滿是說不出的幸災樂禍。

另一婦人翻了個白眼,「你還在那幸災樂禍呢,還是想想回去怎麼說罷,今兒咱們倆可是白跑了一趟的!

不曾想到,咱們堂堂國公府,前來求娶一位庶女,居然會是這般的困難……」

「畢竟是昭武侯的親姐,二人姐弟情深,也是難免……」

車廂里,又是一片寂靜。

…………

另一邊。

自大營回來,賈璟看著一路跟過來的馮紫英,眉頭不禁有些皺起。

「你這一路跟著本侯到這里,卻是要作甚?」

見賈璟面色不渝,馮紫英神色一滯,面上泛起幾許微紅,恭敬上前道︰「好叫都督得知,末將當初應榮府寶玉兄弟的邀約之時,無意得見迎春小姐風姿神態,不禁為之傾倒……」

賈璟眉頭一挑,「然後呢?」

馮紫英支吾幾句,「然後?這個……末將想著,叫家中父母請媒人上門……」

話及此處,看著賈璟皺起的眉頭,馮紫英的話語聲不由的越來越小。

驀地,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

馮紫英忙三步並作兩步,從自家馬鞍旁的口袋中,取出一大一小兩個匣子,「此物贈予都督,夏日炎炎,放在後宅遮個蚊蠅亦是好的!」

說罷,往賈璟馬鞍邊的口袋里一放,也不等賈璟說話,便徑直翻身上馬,飛也似的逃了。

看著漸漸遠去的馮紫英,賈璟目光閃動,「卻還是要再看一看!」

………………

六月份的天,格外的熱。

九霄之上的太陽,像是被摘了下來,掛在了人們的頭頂上似的,滾滾熱浪烤的人們叫苦不迭。

像是把人活生生的放在火爐里烤一樣。

抬頭望去,蔚藍的天上,除了那白的刺眼的太陽外,再無一物。

雲彩什麼的,不等出現,便已經被灼熱的太陽瞬間蒸發,至于雨水,更是想都不要想!

下方的大地上。

池塘、河流都早已經干涸,甚至連底下的河床也已經完全干裂;一口接一口的深井也相繼宣布徹底斷水……

整個關中平原上,到處都是一片黃土漫天的干旱之景。

至于莊稼,早已經干死在田地里,化作了一片枯黃!

通往漢中府的官道上。

兩邊的野草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不時可見的慘白人骨。

沿途的樹木上,樹皮樹葉什麼的,也都已經被搶奪一空,只留下難以咬動的粗壯枝干,光禿禿的暴曬在烈日之下。

無數衣衫襤褸的人們,在官道上艱難前行。

他們曾經都是關中地區的平民,如今,他們只有一個統一的名字,

災民!

一張張早已麻木的臉上,唯有在看向前方的府城所在時,才稍微露出那麼一絲不同。

那是對于生的渴望!

人流中,不時有人跌倒在地上,有的在竭盡全力之後,尚能顫顫巍巍的爬起來,更多的則是再也沒能爬起來。

而每當有人倒下去,周圍的人群都會精神一振,滿是血絲的赤紅眼楮中,充斥著莫名的渴望!

不久之後,官道邊就會多出一副七零八落、干干淨淨的人骨……

……

漢中府的城牆下,擠滿了烏壓壓的一片災民。

放眼望去,災民甚至都綿延到了數里之外。

可即便如此,還有源源不斷的災民,在不斷的匯聚過來。

漢中知府設立的幾個零星粥棚,在面對無邊無際的災民時,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當這一幕真的出現在現實中,即便是掌管府城軍備,見慣了生死的漢中守備,亦是覺得後背發涼!

災情之下,一封封請求朝廷賑災的折子,接二連三的發往神京。

在隱蔽的角落里,一個個白布裹頭、身著衲衣的身影,亦是經常出現在災民群中。

「無生老母,真空家鄉」的聲音越來越大!

………………

弘德八年,六月十五,神京。

太和殿,望日大朝。

弘德帝坐在高台上沉默不語,旁邊裘世安大聲宣讀著關中大旱,陝西巡撫請求朝廷救災的折子。

大殿中,一片寂靜。

不一會,裘世安讀完折子。

眾大臣們仍是低頭不語,整個太和殿里落針可聞。

高台上,弘德帝掃視一圈,而後開口道︰「諸位愛卿,都說說看,陝西巡撫請求救災的事情,該如何處理?」

救災的方法?

听到弘德帝的詢問,一眾文官們都只覺的頭皮發麻。

互相對視一眼之後,又都是重新把頭低下,不管怎麼說,縮著頭藏在人群中就對了!

另一邊。

因為事不關己,眾多武官們雖然同樣在低頭不語,但臉上卻都是一臉輕松。

與旁邊仇大苦深的文官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斷偷瞥向旁邊文官同僚的眼神中,滿是揶揄之色。

讓你們當初在去年征虜軍大敗的時候,看我們武官的笑話,這不,報應來了!

至于折子里所說的,什麼災民、救災的,在不少武官的心中,那是朝廷的事情,又關我什麼事情?

上方,弘德帝自然是將兩邊的表現都看在眼里的。

失望中,不由的深深嘆了口氣。

都說為官者,為國為民,可眼下的朝堂中,又有幾人能做到?

良久。

見眾人都沒有出聲的,內閣首輔楊秀臣只得是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