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七章 替唐伯虎排憂解難

丁曉劍有心理準備。

他這次來,不就是替唐伯虎解決問題的嘛!

不幫人解決難題,怎麼獲得人家的100%好感度?

可是他真的沒想到,唐伯虎竟然這麼菜!

百無一用是書生。果然一點兒都不假呀!

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性格特點,丁曉劍之前都已經給唐伯虎說的那麼清楚了,實在是沒想到,他唐伯虎竟然還能被錢寧,江彬,劉謹,谷大用之流壓著打。

好歹也是才高八斗之人!

這八斗之才,竟然干不過這些市井之徒的陰謀詭計和小伎倆。

悲哀呀!

「若非恩公適時趕來,伯虎恐怕就要被趕出朝堂了……」

叩首完畢,唐伯虎終于說出了他現如今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趕出朝堂?

好歹你也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呃,性學顧問,難道他朱厚照一點兒都不念及舊情嗎?

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任由錢寧,江彬,劉謹,谷大用之流欺負你,把你趕出朝堂?」

不問還好,一問,唐伯虎更加的郁悶了。

「也這麼些年了!該教的全都交了,該畫的也全都畫過了。恩公你也知道,我們這位聖上什麼事都只喜歡嘗個新鮮,新鮮勁兒過了,他也就乏味了!

再說了,我們這位聖上玩的實在是太狠了!從小玩到大,虧虛太甚……

我從典籍上摘錄下來的那些個壯陽秘方,現如今對他越來越沒什麼用處了……

因此,伯虎現如今對他來說,也就,也就可有可無了。」

丁曉劍一下子從這些話里頭听出了玄機。

「虧虛太甚?

越來越沒什麼用處了?

對啊!現如今已經是正德14年了!

歷史上的正德皇帝,正德16年初就會掛掉。

看來唐伯虎這個小蝴蝶翅膀,似乎也沒能改變正德皇帝的命運啊!

身體虧虛成這個樣子,可不就,只需要一個誘因,就會令其崩塌嗎?」

丁曉劍不動聲色,一邊品茗,一邊慢慢在腦中回想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死因。

丁曉劍清楚的記得,史書記載,正德皇帝朱厚照建造豹房,尋花問柳,捉弄大臣,以此為樂,在十六年的執政生涯中,他的「不靠譜」和「頑劣」、「荒唐」,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現。

朱厚照的死亡之謎,可以說是一個歷史謎題。

團團迷霧,讓後世之人有著太多的猜測。

但是唯一沒有爭議的就是,朱厚照的死,縱欲無度,落水著涼,是個最大的誘因。

後面的陰謀論也罷,和首輔楊廷和的相權、皇權之爭也罷,這個誘因,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丁曉劍看來,只要有這個誘因存在,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便不是被人暗害的,他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三十一歲的人,身體就已經虧虛成了這個樣子,服用秘方壯陽藥物都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可想而知,已是強弩之末了啊!

念及于此,丁曉劍又表演起了他的精準預測。

他呷了一口茶,微微眯縫起來的眼楮猛然間睜開︰「你們這位聖上,恐命不久矣啊!

遠離朝堂就遠離朝堂吧!

遠離朝堂,未嘗不是一種自我保護和巨大機遇……」

唐伯虎駭然︰「命不久矣?

聖上今年才不滿30歲啊!」

丁曉劍听得出來,唐伯虎,這並非是在質疑他的預測,而是一時半會兒難以接受。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某種意義上來說,正德皇帝朱厚照,畢竟對唐伯虎也有知遇之恩。

徐經亦然。聞听此言之後,也非常的震驚。

只不過他和唐伯虎不一樣,明顯有點兒不相信。

丁曉劍想要提取的是唐伯虎的天賦,可不管他徐經相不相信。

不緊不慢,接著說道︰「江西的寧王朱宸濠,應該已經反了吧?

朝廷若是還沒有收到消息,那只能說明,這個消息已經在路上了。

你們都察院是不是有一個左簽都御史名叫王守仁?」

唐伯虎聞言頻頻點頭︰「沒錯!左簽都御史王守仁正在奉皇命巡撫江西……」

與歷史出入不大,丁曉劍更加的放心了。

繼續說道︰「這個王守仁是個能人啊!

寧王朱辰豪的叛亂,王守仁只用了短短數月就平定了……」

唐伯虎愕然。

徐經更愕然。

丁曉劍語速不減︰「你們這個聖上朱厚照,真是個極品啊!

寧王朱宸濠反叛的消息傳到京城,他給自己加了一個「總督軍務鎮國公」的名號,就率領著大軍從京城出發了,他決定親自帶兵戡亂。

此時,寧王朱宸濠其實早已經成了王守仁的階下囚徒。但消息還沒有傳到京師。

你們這位皇帝朱厚照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平判大軍剛走到涿州,就遇到王守仁派來的信使,送來了寧王朱晨濠叛亂被平定的捷報。

叛亂被第一時間平定,這對別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好消息。可是對正德皇帝朱厚照而言,那無疑就是一個壞消息了。

朱厚照覺得,這實在是太掃興了。

好不容易才逮著這麼一次御駕親征的機會,還沒有大顯身手呢,竟然就這樣泡湯了。

朱厚照不甘心打道回府,就把捷報隱瞞下來,繼續南行。

他一定要利用這次御駕親征的機會,好好向他的臣民們顯示一下他的赫赫武功,也順帶著海闊天空的撒撒歡兒。

非但如此,正德皇帝朱厚照還下了一道秘旨,讓王守仁放了寧王朱辰豪。

他要到了以後,再親自平一次亂。親自捉拿一次寧王朱辰豪。

王守仁不敢抗旨,只能放了寧王朱辰豪。

好在王守仁還不太迂腐,雖然遵旨放了寧王朱晨豪,但把朱晨濠死死困在了鄱陽湖上。

當然了,這個時候,這場平判,真正意義上就已經不是平叛了。

和朱祁鎮當年的御駕親征帶兵出游踏青,已經沒什麼差別了。唯一的差別就是,朱厚照並沒有大敵瓦剌。

因此,一路上,上至正德皇帝朱厚照,下至領兵將領,他們一個個的,心里頭全都沒有一點兒壓力。

很輕松。

一行人邊走邊玩,十一月到了清江浦,朱厚照在清江浦打漁。十二月到了揚州,揚州是個好地方啊!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嘛!朱厚照覺得很好玩!

過了揚州,那可就是陪都南京了,這兒比揚州還好玩。別的且先不說,僅就一條秦淮河,焉能不令朱厚照流連忘返?

後來,寧王朱晨豪,當然,毫無懸念的被朱厚照親征御俘了。

真是不虛此行啊!

朱厚照玩的不亦樂乎!

在回師的途中,意外發生了。

朱厚照再次經過清江浦。一時興起,非要自駕小舟,再次在池中撒網捕魚。

這個時候,朱厚照的捕魚技術已經很純熟了,清江浦的魚實在是太多了,仿佛都想看一看皇帝究竟長的是什麼樣子,爭先恐後的往朱厚照撒出去的網里頭鑽。

網太沉,就朱厚照那已經虧虛到了極致的身子骨,哪里拉的上來?

小船傾覆,朱厚照落入水中。

生于京城,長于京城的朱厚照是個旱鴨子,根本就不會游水。

再加上此時已經入秋,池水寒涼。

受此驚嚇,再感風寒,武宗就此生病。

回京途中再也歡實不起來了。

回宮之後,病勢更是日甚一日。

到了二月,按照禮制應在京城南郊祭祀天地。

朱厚照拖著病體前往祭天,剛剛行了一個大禮,就一口老血噴薄而出,就此駕崩,真真正正的祭了天。

謚號武宗,年僅三十一歲。」

唐伯虎听的唏噓不已。

已經驗證過很多次了,他當然毫不懷疑丁曉劍的未卜先知。

唏噓過後,期期艾艾道︰「恩公能不能救救聖上,他才30呀!」說完,竟然泣不成聲,留下了幾行濁淚。

見唐伯虎經歷了這麼多,竟然還良心未泯,還妄圖挽救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朱厚照的性命,丁曉劍不禁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

「我這麼一個來自後世的人,能夠挽救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性命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