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晉北鎖鑰 第六十五章 栽了

一直以來都是在為自己的口食而奔波勞碌著,但張知秋在此刻靜下神來開始琢磨的時候才突然間意識到,即便是這兩天來整日在街面上閑逛,也竟然還是沒有見到過任何一個昔日的同伴!

難道真的是由于大家離家日久、驚嚇過度的緣故嗎?

「不對!」驟然間,張知秋臉上的笑容一凝,把手里用作寫算的枯枝一拋,整個人也隨即蹦了起來。

以往是從來都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但如今這一細思量,張知秋便立刻發現了諸多的問題和疑點。

就算是所有人都受到了驚嚇而一時間不願出門,但在這些服徭役的忻州市民中,大多數人的家庭情況和生活處境,卻是並不足以支撐著他們在家里坐吃山空的。

換句話說,對于很多役夫們來說,他們如果連續幾天不上街、不出來活動、不給家里想方設法地賺點辛苦錢的話,那麼他和他的家人們就會衣食無著,就要忍饑挨餓!

當然,張知秋也還知道,因為這次的無名山口大捷,所有的役夫——包括那些死去的人都得到了一些獎賞,但區區每個活人一兩銀子的賣命錢,還遠不足以根本改變一個家庭的境況。

至于死人,拿到多少也算是浮雲了!

最為重要的是,所謂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勤勞、並且吃苦慣了的人,是不會突然間便輕易地改弦易轍地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的。

換句話說,這一兩銀子,還不足以讓一個人突然間便完全地改變。

是以,即便是手中有了些銀錢,其中絕大多數的人也是不會立刻大手大腳地將其花費掉的,而大多是會暫且地積存起來,留作日後最為需要的時候所用。

況且,即便是一個、兩個人會因為害怕和勞累的原因而足不出戶,但既不會、也不應該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要知道,這次縣里服徭役的忻州市民與郊區農民,那可是足足地有數萬人之多的,其中也不乏許多勇武、好斗之人。

比如說,那個在輜重營時先是挑釁自己,而後又拼命巴結自己的南關混混吳二楞和他的弟兄們。

張知秋相信,當自己的腳步踏足于南關那幾條街面地時候,作為地頭蛇的吳二楞和他的弟兄們,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但張知秋可以肯定的是,自己這兩天來在街面上,卻確實是連一個感到面善的熟人都沒有遇到過的!

這一瞬間,張知秋突然地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在忻州城、或者說是在這些前役夫們之中,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思前想後,張知秋覺得自己不應該這麼無所作為地在家中坐以待斃︰如果這些曾經一起生活、共同戰斗過的人們都發生了什麼意外的話,那不僅僅是自己,恐怕就是此刻已然瘋病發作的老孫頭,也是難于僅以身免的。

可是,自己和老孫頭又為什麼會被置身事外了呢?

想到這里,張知秋的腦海中隱約地有一絲靈光閃爍,但偏偏卻是滑不留手,一時間難以確認和確定下來。

「你知道老張頭家怎麼走嘛?」一時間思慮無果,張知秋決定還是由正面突破,首先還是從找人開始入手,而那個身家清白、但膽大妄為地張鐵匠,無疑便是一個最佳地人選。

想到這里張知秋也有些不好意思︰戰事已然結束有些時日了,就是回到忻州城里也已經過了好些天,但自己卻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拜訪這老頭兒一番的。

說起來,老張頭與自己也算得上是患難與共的人了,在輜重營時幫了自己許多的大忙,說一句極端的話,如果沒有老張頭地無私幫助的話,自己能否活的下來都還在兩說。

張知秋無聲地自責著,同時也意識到,正是由于自己的那種「過客」心理,才導致了自己目前這種「游戲」地心態,並且因此而忽略了許多不應該忽略的東西。

比如說,友情。

無私地、沒有任何雜質地友情。

默默地長嘆一聲,張知秋緩緩地站直了身體︰希望自己此刻醒悟的,還不算是太晚。

雖然確實自認為自己是一個這個地方、乃至于這個時代地一個「過客」,但有些原則,卻是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被拋棄掉的。

比如說,做人的原則。

「當然知道的啊!」正在津津有味地探究著黃土地上張知秋所畫出地復雜模擬示意圖的小環,抬起頭來充滿崇拜地用小蘿莉那特有的無辜眼神,完敗了張知秋。

「你真厲害啊,知秋哥哥!」小蘿莉脆生生地說道,毫不遮掩自己全身心地崇拜之意。

張知秋頭痛地以手撫額,心中卻是充滿了無由地挫敗感。

不知是張知秋的理解能力出了問題還是怎樣,小環自覺已然說的清晰無比的路線圖,在張知秋的腦海中偏偏就是死活不能成形,並且還將他這幾日所剛剛有些印象地忻州街道,也攪鬧地一塌糊涂。

「還是我帶你去好了,我也好久沒有去找小花姐姐了呢!」

幾經努力之後,小環終于無奈地放棄了自己改造一個傻子的妄想,心中卻是不無心疼地想到︰「知秋哥哥地傻病又犯了呢,真的是好可憐的哦……」

接下來,張知秋一臉黑線地接受了小環所安排地「出走」部署,在小蘿莉蹦蹦跳跳地離開五分鐘之後,這才裝模作樣地特意去前院孫二娘的面前去打了個轉兒後,最終偷偷模模地從後門離開了。

其實按照小環的戰略部署,張知秋是應該直入內院、見到蔡二娘之後才算是大功告成的,但張知秋又怎麼敢去做這種極具挑戰的事情,還是理直氣壯地實施了自己自行修正後地、陽奉陰違的行動綱要。

不過,說起來張知秋干這種欺上瞞下地事情,也已經駕輕就熟地足有十幾年的歷史了,但想不到的是,如今這一手不僅僅只是被用來對付萬惡地家長和陰險地老師,卻是連可耐滴小蘿莉也不放過了……

既然是要上別人家的門,總不好空手而去,況且還是第一次拜訪。

有了這個定見,張知秋毫不吝嗇地開始了自己的散財之舉,對于張知秋的這個決定,小環童鞋舉雙手雙腳地贊成,並且歡喜無限地將日後必然將臨幸自己的懲罰,選擇性地忘了個一干二淨。

事實證明,女人對于逛街的本能是經歷了千年傳承的。

張知秋在大包小包、七彎八繞地站立到一個隱藏在小胡同內的小鐵匠鋪門前時才猛然間意識到,自己竟然是被小環這個小蘿莉給玩弄于股掌之上了!

事實上,在進到這個小胡同後張知秋便已反應過來,這里其實自己至少是曾經路過一次的,而距離自己上次來過這里,又至少已經是一個時辰前的事情了……

張知秋之所以記得如此清楚,是因為在這個小胡同對面便是南城這一片最大的一間南貨鋪,當時他可是一次性便在這里增加了四、五個大小籃子地負重的。

在這個時代,紙張是讀書人的專利品,也是價值不菲地奢侈品,是不可能用來作為貨物地包裝的。

而且大多地貨物,也根本便沒有什麼包裝之說,除卻可以用或粗、或細地草繩或拴、或裹的之外,通常就只有是用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地柳條筐、或是細竹編制地竹籃來裝盛了。

一般而言,這些東西都是由買主自備的,但店家也會借給相熟地顧客以濟急,畢竟商店講求的就是一個回頭客,而且這個時代一般人的信譽和誠信度,也還遠沒有達到現代社會那麼淪喪的地步。

職業政客和流氓除外。

張知秋雖然不認得這些個店家,但他也一樣地享受到了這種極具人情味兒地國民待遇。

事實上,張知秋那獨特的發型和惹眼地體格,無疑已然使他地知名度在忻州城內達到了一個他根本無法想象地高度。

是以,一路下來,張知秋不僅僅拿到了大筐、小藍,而且還在後邊地幾家店鋪中以小換大,以方便他能夠購買和搬運更多的東西。

至于那些被換下來的筐或者籃,店家也承諾代他返還——一般來說,這些柳條筐或者是細竹籃,上邊都是有店家地獨門標記的,絕對不會弄混和弄錯。

當然,張知秋卻是將這一切的功勞全部歸功于在一邊「以身試貨」地小環是身上了,全然沒有一絲身為「州城級名人」的自覺與覺悟。

至于小環,自然是自認有責任、有義務來給知秋哥哥和小花姐姐盡心盡力的,而她極具效率地工作方式,便是用自己的嘴巴淘汰掉那些沽名釣譽和名不副實地難吃小吃。

有些木然地站在小鐵鋪的門口,听著里邊所傳出來地叮叮當當地打鐵聲,張知秋吃力地從肩上卸下來沉重地背筐,欲哭無淚。

哥今天算是徹底栽了——張知秋心中了然升起一種明悟,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再小的女人,她也是女人啊……

天賦,不須去問年齡。

PS︰百無禁忌,來者不拒,有什麼都扔過來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