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修長城?

眾人都在低頭,想著齊泰的話。

片刻,韓度抬眼望著朱標,沉吟著說道︰「或許也不算是誤認。」

朱標忙抬頭看向韓度,其他人的目光也齊齊集中在韓度身上。

韓度深吸口氣道︰「十萬石糧食對于韃靼部來說已經算是一大塊肥肉了,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大寧竟然還存放著六十萬石豆子。」

朱標一番感慨之後,猛的又想起什麼︰「是啊,人雖然不怎麼吃豆子,但是對于馬匹來說豆子卻是最好的糧食。六十萬石豆子至少可以把十萬匹戰馬養的膘肥體壯」

韃靼部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戰馬。十萬匹戰馬是什麼概念,哪怕是一人雙馬,也足以征召出五萬騎兵,若是一人一馬,那更是可以拉起十萬鐵騎。

到了此刻,幾位尚書才陡然回過神來,為何剛才皇上會一臉的凝重表情。

韓度猛然抬頭,說道︰「得到了這麼多糧食和豆子,韃靼部必然會飛速的壯大。就算是他不敢來揮師南下,他也可以趁此機會掃平周邊蒙元各部。一旦讓韃靼統一了草原,那麼必然會成為大明的心月復之患。而這次大寧遇襲,也充分說明了通過官道運送糧草物資不安全。臣建議,以後遼東和大明的物資往來都走海路,這樣可以完全避開韃靼部的襲擊。」

「全部走海路?這怎麼可以?」齊泰第一個出聲反對。

韓度原本面色平靜,似乎心情還算可以接受,此時臉色卻微微一變,有些惱火的道︰「為何不可以?海路比官道要快,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便可以將物資送到,花費還小。」

齊泰知道水師是在韓度麾下,若是將朝廷運送物資都走海路,還就只有水師才能夠承擔如此龐大的運送量。這樣一來,水師的地位必然會飛速提升,這就會導致韓度的權勢高漲。這是齊泰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哪怕是拼了老命,也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走海路。

「皇上,海上大風很多,一旦遇到大風,有可能船只十天半月都不能出海。若是在關鍵時候,豈不是耽誤了嗎?」

韓度豁然盯著齊泰︰「大風是有,但是哪里有你說的這麼嚴重?若是真像你說的這樣,那海商都干脆不做生意了。可是這麼多年了,你有看見海商不做生意了嗎?」

齊泰勃然大怒,指著韓度的鼻子道︰「商人逐利,為了錢財他們什麼事情干不出來?但是朝廷要的是安穩,若是稍有差池便會人命關天。若是在百姓需要糧食的時候,因為大風耽誤了,你承擔嗎?」

韓度冷笑道︰「你拿萬分之一的可能,便要反對走海路。這就好比曾經有人喝水被嗆死,難道天下人都不喝水了嗎?」

「你強詞奪理」齊泰被懟的詞窮,紅著臉反駁。

韓度嗤之以鼻道︰「我看你才是強詞奪理」

「好了!」朱標豁然大喝一聲,抬手攔住了兩人越來越烈的爭吵。

皺起眉頭,朱標看向韓度,沉聲說道︰「戶部即刻準備十萬石糧食,由水師送到遼東,此事就這麼定了!」

「皇上聖明!」韓度笑了起來,微微躬身。

暴昭、陳迪、鄭賜三人都開口附和,「皇上聖明。」

他們三人也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給遼東百姓送去糧食,否則一旦百姓存糧消耗完,還沒有糧食送去的話,是會出大亂的。

至于以後朝廷和遼東之間究竟是選擇官道,還是海運,等到將來再說。

齊泰和張紞見了,雖然心里不怎麼情願,但是在朱標目光的壓迫下,不得不低下頭來。

朱標微微頷首,勉強算是滿意。

隨後說道︰「韃靼襲擊大寧這件事,你們怎麼看?」

哪怕是在座的都是各部尚書,面對這樣的大事,還是不願意輕易開口。

韓度倒是心里有些想法,但是自己畢竟是戶部尚書,這涉及到兵事第一個開口卻是有些不好。更何況,還不知道朱標心里是什麼想法。

朱標等了片刻,見眾人都沉吟著沒有說話,只好看向齊泰,點名道︰「齊泰,你是兵部尚書,你先說。」

「是,皇上。」齊泰鄭重拱手一禮,顯出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大寧乃是關內和遼東之間的第一重城,這幾年隨著遼東的興起,和關內的來往非常密切頻繁。就像這次一樣,大寧還承擔著遼東和關內的物資交換地的巨大作用。

如果按照齊泰的主張,以後物資運輸還是要依靠官道的話,那麼大寧的重要性就會變得非常巨大。無論如何,也不能夠讓大寧再次有失的。

果然,齊泰兩手一抖,露出袖袍里面的手,自信的說道︰「皇上,臣以為大寧是遼東和關內聯系的關鍵,必須要確保大寧萬無一失。」

韓度頓時冷笑一聲,「怎麼確保?大寧周邊連個關隘都沒有,完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韃靼騎兵可以在此來去如風,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除非是安排大量騎兵守在大寧,否則如何能夠攔截和阻攔韃靼騎兵?」

齊泰自認為他的辦法比韓度要高明,頓時得意的看了韓度一眼,得意的道︰「大寧周邊的確是沒有關隘,但是臣以為可以修築長城,將大寧和喜峰口連接起來。如此,不僅可以確保大寧萬無一失,而且還能夠阻攔韃靼騎兵四處出沒。」

修長城?

「好辦法,齊大人真是高見!」張紞迫不及待地吹捧。他和齊泰是站在一起的,即便是他也並不清楚這樣是好是壞,但是只要是齊泰提出來的,他都會毫無底線的支持。

當然,齊泰的這個想法也並不能說他錯了。甚至,這還算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朱標心里也覺得修長城這個辦法不錯,但是他沒有直接點頭同意,反而看向其他人,問道︰「諸位愛卿以為呢?」

暴昭和陳迪低頭想了一下,他們對此也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大明又不是第一個修長城的,而且長城的好處在這一千多年里,已經完完全全的向世人展示了出來。更何況,大明立國之後,先皇也是修了多年的長城的。

「臣等以為,修長城的確是可以一勞永逸。」暴昭、陳迪點頭贊同。

朱標隨後看向韓度和鄭賜,問道︰「你們呢?」

一旦決定修長城,那麼就需要大量的錢糧和工匠,這兩個都分別要依靠戶部和工部,朱標自然要問他們兩人的意見。

還沒有等鄭賜開口,韓度就干淨利落的搖頭拒絕道︰「臣以為不妥。」

「噢?」朱標剛才還輕松的神色,頓時凝重起來,對于韓度的意見,他是非常重視的。

于是,朱標急忙問道︰「有何不妥?」

齊泰見韓度反對,臉色一下子陰沉下來,直接向皇帝告狀,「皇上,韓度就是不滿臣,才會反對臣提出的辦法。」

話里話外齊泰都在指責韓度暗戳戳的為了反對而反對。

韓度對齊泰的確是沒有絲毫好感,目光看向他,語氣凝重的問道︰「齊大人想要修長城把喜峰口和大寧連起來,那我問你,你可知道喜峰口距離大寧有多遠嗎?」

「八百余里。」齊泰張口就來,絲毫猶豫都沒有。

可以看得出來,齊泰這個兵部尚書也不是混日子的,對于大明兵事上的事情,他也是了熟于胸。

「修八百里的長城,你可知道需要多少人去修,需要多久才修好嗎?」韓度再次問道。

齊泰能夠一口回答出大寧距離喜峰口有多遠,但是他卻沒有辦法說出修這一段長城,休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時間。

鄭賜見了,頓了頓開口︰「皇上,修建八百里的長城,至少要征調十萬徭役,起碼要三年才可以完成。若是以前征調徭役還簡單一點,可是現在將徭役合並到賦稅之後,恐怕就只能夠征調民夫了。而且這期間,還會耗費無數的錢糧,臣懇請皇上三思」

韓度也點頭附和道︰「正是,十萬民夫要最少要三五年才能夠修好,這期間的花費對于戶部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負擔。今年的賦稅雖然已經入了太倉庫,但是去年戶部只有幾萬貫的結余,即便是加上今年的,也不會超過一千萬貫。戶部好不容易才有了一點能夠應急的錢,總不能全都砸進這里面吧?」

齊泰頓時眼楮一亮,指著韓度的鼻子罵道︰「韓度,都怪你更改稅制,讓百姓可以用賦稅抵徭役。否則的話,征調十萬徭役,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見齊泰如此不要臉的胡攪蠻纏,韓度頓時火冒三丈,也不和他客氣了,氣呼呼地罵道︰「無恥之尤,要不是更改稅制、清丈田畝、合並賦稅,現在戶部能夠收取這麼多的賦稅上來?恐怕還是和去年一樣,能夠有幾萬貫的結余就不錯了。沒有錢,你拿你的家業去修長城?」

在韓度更改稅制之前,即便是朱標其實心里也是沒有底的。但是更改稅制的效果,卻是遠遠超出朱標意料的好。

現在齊泰再提起這點,自然引得朱標不滿。怎麼的?你齊泰是看不得朝廷有兩個閑錢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