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太子巡視海疆

對于韓度的解釋,老朱卻不認識,眼神冷厲的看著韓度,沉聲說道︰「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就敢和朕作對?若是沒有人指使他,普通讀書人會有這樣的膽子?」

韓度看了一臉平靜的詹徽一眼,點點頭說道︰「有人指使他是肯定的,但多半不是那五家的人。」

「你這是何意?」老朱皺了皺眉頭,臉色陰沉下來。按照韓度的意思,那豈不是就說,這大明內部還隱藏著一股敢和他這個皇帝作對的勢力麼?而偏偏他還沒有察覺,這其中的可怕讓老朱瞬間一股寒意籠罩全身,面色陰沉得快要滴出水來。

韓度的話讓詹徽心里一緊,可是隨後又放松下來,他以為韓度只是想要詐他的話。他們雖然有所聯系,但是根本就算不上結黨營私。甚至他們私下里的會面都是打著各種正當的理由,隱秘的很,幾乎不可能被人察覺。

韓度一直都盯著詹徽的眼楮在看,雖然他的臉色沒有絲毫的便化,但是他眼楮里的神色劇變出現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卻被韓度看得一清二楚。

韓度心里頓時有數,知道自己猜的沒錯,這詹徽就是文官集團的其中之人。

「皇上可還記得前宋之事?」

老朱眉頭一挑,「前宋什麼事?」畢竟前宋的事情那麼多,老朱也不知道韓度想說的什麼事情。

「皇上可知,前宋為何要說帝王與士大夫共天下?」韓度笑意盈盈的看著詹徽。

詹徽心中一動,浮現出一個不妙的念頭,讓他遍體生寒。他既然敢做出反叛皇帝的事,對于死早就是有覺悟的了,但是即便如此他此刻的心緒也瞬間變得波瀾起伏起來。

老朱眼眸低垂不解的看著韓度,這句話老朱听過無數次,但就是不知道這是怎麼來的。他自己就是當皇帝,自然知道皇權的滋味。像前宋皇帝那樣,將皇權主動分給臣子的情況,有史以來,就那麼一個奇葩朝代。

難道前宋皇帝一個個的都是聖人?狗屁!

聖人出一個就了不得了,怎麼會一下子出那麼多?老朱才不會信這樣的話。而且,到最後前宋連江山社稷都沒有保住,讓整個神州沉淪,任由韃虜蹂躪。

老朱身為驅除韃虜、再造華夏的皇帝,最看不起的就是前宋。認為他們太過廢物,才會把這神州大地拱手讓人。

原本以老朱再造華夏的功績,足以跑去泰山封禪,向老天稟報他的功績。可是老朱為什麼沒有去,甚至這幾十年老朱連提都沒有提過封禪的事情?

就是因為前一個去泰山封禪的人是宗真宗,簡直是把封禪的逼格無限的拉低。整個宋朝都沒有完全一統過天下就不說了,宋真宗可是簽訂了檀淵之盟的人,在每年上貢三十萬的情況下去泰山封禪。

若是沒有宋真宗弄出這麼一出,老朱肯定早去就泰山封禪了。即便洪武初年朝廷國庫不夠豐盈,那現在老朱的內庫都快堆不下了,也應該去。

可就是因為宋真宗去封禪了,老朱實在是拉不下臉來,和這樣的貨色相提並論,封禪的事情梯也懶得提。

可見老朱對前宋是有多麼的看不起,現在听韓度提起神情自然不屑一顧。

韓度見了,展顏笑了笑,說道︰「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而不是與百姓共天下,給了文官太多的權力,那時候可謂是文官的盛世啊。」

詹徽兩眼死死盯著韓度,一點都沒有因他說文官好話而放下警惕的意思。因為他知道,但凡說話都講究個先揚後抑。

果然,韓度隨後語氣便一轉︰「可同時,文官也架空了皇帝的權力。前宋皇帝的權力都在文官手上,不說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又能說些什麼?」

老朱的臉色陰沉著,咬牙切齒的說道︰「朕說了,大明是與百姓共天下,士大夫?哼!若從,朕給他們一官半職,若是不從殺之!」

如此殺氣騰騰的話,不僅沒有將詹徽給震懾住,反而是讓他不顧傷痛激烈的掙扎起來。朝著老朱怒罵︰「昏君,听信讒言的昏君。民能夠給你什麼?不過是賦稅而已,而士大夫才能真正的幫你治理天下。你不重士大夫而重民,你會後悔的,你會後悔的」

「混賬!」老朱怒不可遏,雙眼如同噴火一般。

韓度連忙上前安撫,「皇上不用和他一般見識,他見識短淺自以為是罷了。」

老朱怒火稍稍平復了一下。

韓度抬眼看向詹徽,見他對自己怒目而視的樣子,撇撇嘴說道︰「怎麼?你不服氣?」

詹徽凶惡的瞪著韓度,好似想要沖上來咬韓度一口一樣,「奸佞,皇上身邊就是有了你這樣的奸佞,才會如何昏庸。」

「皇上是千古明君,哪里昏庸?」韓度一臉正色的說道︰「還是在你眼中,只有前宋的那些你們文官的傀儡皇帝,才是明君?」

「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話,那本侯就要好生和你說道說道了。」韓度見詹徽滿臉怨憤的盯著自己,沉聲說道。

頓了頓,韓度肅然說道︰「皇上驅除韃虜、再造華夏,功比秦皇一統天下。而你口中的明君,卻從始至終都只是偏安一隅,連大統一都做不到,有什麼資格和皇上相提並論?」

「不僅如此,皇上開拓遼東,橫掃草原,破滅元廷,逼得草原人不得不前往漠北之地。這份功績,也不比漢武帝北擊匈奴差吧?而你口中的明君呢,被草原人打的跪地求饒,連皇帝都被人家給抓去草原為奴隸。」

韓度的話就像是一根鋼 一樣,一下子就捅到了詹徽的肺管子。氣得他青筋暴跳,不顧傷痛的掙扎喊道︰「住口,住口!」

韓度搖搖頭,鄙夷的看著詹徽道︰「無能的狂怒,想來當初被抓去草原的那些人,面對草原人的時候,也和你現在一樣吧。」

沒有理會眼神凶狠的詹徽,韓度繼續說道︰「皇上自立國以來,嘔心瀝血勵精圖治,至今為之,南拓安南,攬括南洋,京城東

去三萬里,皆為大明的疆土。這份功績,古往今來,誰能比擬?你口中的那些明君,從開國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斷的割地、賠款,有什麼資格與皇上並列?」

詹徽雖然對韓度十分惱怒,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事實。現在的大明,即便是放在歷史上,那也是最為強盛、最為繁華的一個。

光是將整個南洋收入囊中,就為大明拓土幾千里,而且還有大洲呢?現在只是沒有足夠的百姓去開發大洲罷了,若是有朝一日大明有了百姓去開發大洲,那疆土更是要擴大整整一倍有余。

「大明天下太平,難道不是文官治理有方,才有如此盛世的嗎?」

「呵呵,文官治理有方?」韓度毫不客氣的嗤之以鼻,搖搖頭︰「你所謂的文官治理有方,就是和目不識丁的百姓玩文字游戲?就是貪腐橫行?說到開疆拓土,你們有出國一絲一毫的力氣嗎?

不是本侯看不起你們,就那縣衙外面,栓條狗,它都要勝過你們這些自私自利的文官!」

「你!你噗~」詹徽被韓度的話刺激到氣急攻心,一口殷紅的鮮血從嘴里吐了出來。

老朱見到眼前的這一幕,驚訝的看向韓度。他沒有想到韓度的話語如此的犀利,竟然直接將詹徽氣的吐血。

「胡說,你胡說」詹徽不顧嘴邊鮮血直流,仍然是瞪大眼楮看向韓度,想要和韓度爭辯一番。

「若是,若是皇上給咱們權力,咱們一定能夠把大明治理的更好。沒有你這種武夫的大明,百姓會過的更好?」

面對詹徽的人身攻擊,韓度皺了皺眉頭,既然你都如此放肆了,那本侯也不用和你客氣。

韓度上前一步,盯著詹徽的眼楮,恨恨的說道︰「難道前宋給你們文官的權力不夠大嗎?難道前宋百姓對你們文官不夠寬容嗎?難道前宋的武將對你們文官不是言听計從嗎?

結果如何呢?你們玩砸啦!」

「你!你噗~噗~」詹徽瞪大眼楮死死地盯住韓度,鮮血止不住的從頭嘴角噴出來。

韓度見了,連忙一個後退。「你想干什麼?」

詹徽卻沒有回答韓度,嘴角的鮮血越來越多,忽然他頭一垂,就這麼瞪大眼楮看著地面一動不動。

蔣瓛見狀不好,連忙快步上前,伸手在詹徽脖子上一探,隨後就滿臉驚訝與恐懼的朝著韓度看了一眼。

韓度看到蔣瓛的神色,心里頓時趕到不妙,連忙問道︰「怎麼了?他究竟怎麼了?」

蔣瓛沒有理會韓度,徑直走上前,朝皇上一拜稟報︰「回皇上,詹徽死了。」

死了?他怎麼能就這樣死了!韓度深恨自己為什麼要多嘴,又恨詹徽心理太過脆弱,連幾句重話都經受不起。

可是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還是趕緊向老朱認錯吧,弄死了詹徽這麼重要的人犯,自己的罪過可不小。說的重一點,自己有殺人滅口的嫌疑。

「皇上,臣不是故意的,臣真不是故意的。臣也沒有想到,他竟然這麼這麼不經說」韓度看向老朱,辯解的聲音卻越來越小。

老朱當然不希望詹徽死了,他還想要通過詹徽,撬開他的口,把幕後的人一網打盡呢。可是現在老朱暗暗嘆息。

好在,老朱也沒有怪罪韓度的意思。說實話,老朱也沒有想到詹徽會被韓度活活氣死。

「算啦,人都死了。」老朱慢慢站了起來,擺擺手示意韓度起來。

看向已經氣絕的詹徽,沉默片刻之後說道︰「蔣瓛。」

「臣在。」

老朱轉身面向蔣瓛,沉著臉吩咐道︰「曝尸七日,詹家滿門抄斬。」

「臣領旨。」

老朱吩咐完蔣瓛之後,再也不看詹徽一眼,朝韓度示意了一下,走出大獄。

韓度知道老朱肯定還會有話問自己,連忙跟上。

果然,老朱剛剛走出大獄沒多遠,便停住腳步,就這麼站在韓度面前,問道︰「你用心里話告訴朕,你是怎麼看待文官的?」

韓度笑了一下,語氣充滿了對文官的不屑︰「蠅營狗苟之輩。」

「哦?這麼看不起他們?朕若是沒有記錯的話,你也是考中過舉人的,嚴格說起來你不也是文官中的一員?」老朱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了起來。

韓度嘆息了一聲,說道︰「不是臣看不起他們,而是他們自己讓人看不起。就拿做官來說罷,他們不僅不思進取,反而只會專研故紙堆。對于他們來說,新奇的東西即便是對百姓有著巨大的好處,他們也不會選擇去嘗試的。而且還會以‘祖宗家法’的名義,阻攔別人去嘗試。他們拿著朝廷的俸祿,不僅沒有為大明添磚加瓦,反而在拖大明的後腿。臣看不起他們,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是啊,朕很多時候都會有掣肘的感覺。以前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現在看來就是因為這些人太過墨守成規。」老朱先是恍然大悟,然後又是一副恨恨的表情。

既然說到這里了,那韓度有些話就不吐不快,「其實這樣的文官,都是一些庸人。他們貪圖享樂,又不思進取。為了保住他們的地位,維持住他們的權威,他們還阻攔別人上進。真正聰明的文人其實還是很開明的,就好比方孝孺,他不就是傳統的文人嗎?但是依皇上看來,他有文官的那些毛病嗎?」

「沒有!做學問做夠了,他便想出仕。出仕做夠了,他又想教書。現在,更是跑到海外去當總督了。他一直都在不斷的嘗試新的東西,從來沒有想過要守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這樣的文人才是皇上需要的干臣。」

老朱越听越是滿意,到了最後甚至笑了起來,說道︰「朕知道你是在向朕推薦你的好友,不過方孝孺的確是不錯,你這個推薦朕接受了。」

「皇上英明,小子這點心里哪里瞞得了皇上的慧眼?」韓度帶著

幾分被當場揭穿的尷尬,諂諂的說道。

老朱笑過之後,臉色逐漸冷然下來,看向韓度︰「你說的沒錯,有些文官的確是庸庸碌碌,處處掣肘,朕煩他們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一次更是膽敢推出詹徽來和朕示威,若是不收拾他們,朕咽不下這口惡氣,你有沒有什麼辦法收拾他們?」

韓度點點頭,回道︰「皇上,要徹底鏟除這些文官勾結,最好的辦法就是取消科舉。」

「取消科舉?」老朱聞言,眉頭頓時就緊緊的皺起來。

韓度鄭重的點頭,「正是。」

可是面對韓度肯定的回答,老朱卻有些猶豫不決,抬眼看向韓度問道︰「為何?」

韓度連忙解釋︰「皇上有所不知,科舉限定了科場考試的範圍是四書五經。而天下研究四書五經最多的,是那些人?」

「就是這些文官和儒生。」不等老朱回答,韓度直接說道,「這些人將四書五經研究透徹之後,便能夠輕松的應付各種科場考試。科舉在他們眼里,完全就變成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臣還有一問,天下書生為何讀書?」韓度看著老朱。

老朱下意識的回道︰「為了濟世安民,報效朝廷?」

韓度搖搖頭,「這是他們的過程,不是他們的目的。書生之所以十年寒窗苦讀的目的,就是通過科舉做官。而一旦科場考試的訣竅被那些文官和儒生掌握,試想一下,一個渴求高中做官的人,還不對他們頂禮膜拜?還不將他們的話奉為圭臬?還不對他們吩咐言听計從?」

「而一旦這些人勾結朋黨,一呼百應之下,恐怕很快就會尾大不掉。甚至反過來威逼,朝廷的政令稍有不順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會聚集起來鬧事逼宮。」

「他們敢!」老朱吹胡子瞪眼的看著韓度,聲音冷厲。

韓度閉上嘴,沒有繼續說話。文官究竟會不會,韓度相信不用自己解釋,老朱肯定也能夠明白。

畢竟老朱自己都經歷過被文官齊齊逼宮的事情,而且還不止一次。好在老朱不和文官講什麼道理,直接讓人在奉天殿外廷杖,集體打了幾次文官的板子,才把這股歪風邪氣給剎住。

韓度神色有些低沉,「皇上是一言九鼎的開國之君,他們都敢直言頂撞。那皇上想過沒有,他們會如何對付往後的帝王?還是像現在一樣,直言上諫,然後被打板子,還是?」

有些話,韓度沒有明說,但是韓度相信以老朱的聰慧肯定知道自己的意思。

老朱的臉色陡然陰沉下來,不怪韓度多想,實在是宮里發生過的事情不少。連嫡孫都能夠遭人毒手,甚至連太子都被人下毒。雖然這些都不是那些文官做的,但是誰也不能夠保證文官就絕對不會這樣做啊!

韓度繼續說道︰「想要徹底斬斷這些文官儒生的影響力,那就他們的價值來源。他們最大的價值,就是讀透徹了四書五經,只要科舉不再考四書五經,那這些人就不會再有絲毫的價值。到了那個時候,狗都不會去聞他們一下。」

「不考四書五經,那考什麼?」老朱疑惑的看向韓度。

韓度面對老朱迷茫的目光,頓時心里如同驚濤駭浪的翻涌起來。成與不成,就在這麼一哆嗦了。若是成了,那以後書院必定光芒萬丈。若是不成,那以後書院就只能夠選擇沉寂下去了。

「這天下的學問又不止四書五經」見老朱臉色沒有變化,韓度才鼓足勇氣說道︰「可以考數理化。」

「科舉考數理化?」老朱一愣之後,很快回過神來,看著韓度意味深長的笑著道︰「枉朕還以為你大公無私呢,沒有想到你也是見縫插針,夾帶私貨的人。」

既然話說開了,韓度反而徹底放下了緊張,哈哈笑道︰「大公無私的那是聖人,沒錯,臣在這一點上的確是有私心。畢竟書院現在好幾千人,臣既然將他們招進書院了,那自然有義務有責任為他們的前程考慮。」

「雖然臣的確是有些私心,但臣實在是想不到,當今天下除了數理化之外,還有什麼能夠和四書五經相提並論,可以作為科舉考試內容的學問了。而且皇上還是書院的院判,天生就是書院學子的師者,理應也該為書院的學子考慮吧?」

「更何況,數理化對百姓而言的確是比四書五經有用。制造熱氣球能夠飛天,制造火器能夠增強明軍戰力,制造蒸汽機能夠讓人獲取更大的力量,制造紡紗機能夠讓人一天時間織出十倍有余的布。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好處啊。

相反,四書五經除了讓一些文官和儒生鑽故紙堆之外,對百姓有什麼好處?一點也沒有。」

「你說的有道理」老朱點點頭。

韓度心里頓時狂喜,可是臉上卻絲毫都沒有表露出來。

「可是」

韓度心里瞬間一陣冰冷,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可是’偏偏它就出現了。

老朱搖搖頭看向韓度︰「十幾年來,科舉已經深入人心。當初剛剛開蒙的童子,現在恐怕正摩拳擦掌的想要考取功名。若是貿然更改,談何容易?」

韓度的神色頓時凝重起來,勸道︰「再不容易也要去做,若是皇上不做成此事,那以後就更加沒有人能做了。」

若是老朱不做,那以後文官肯定會拿著‘祖宗家法’的幌子,無限期的阻攔想要改變科舉的人,哪怕這個人是皇帝!

「而且,既然這些人和皇上不是一條心,那他們越是有學問,那對朝廷的危害就是越大。與其留下隱患,還不如直接將他們全部拋棄。這樣雖然會有一時之痛,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值得的。」

老朱沉吟一番之後,嘆道︰「貿然取消科舉,太過激烈,有沒有折中一點的辦法?」

「有。」韓度又一次沒有讓老朱失望,說道︰「聖人提倡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現在被儒生們丟的就只剩下書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