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九百六十七章 勝天半子?

謝貴辦事很爽快,雖然他在韓度面前多少吃了些虧,但是一旦點頭答應下來,他就會不折不扣的把人和馬車給韓度送來。

韓度拿到馬車和匠人,首先就是要求匠人對馬車進行改裝。

現在的馬車都是兩輪的,載重量少不說,還有一般的重量要壓在前面的馬或者是牛的背上。原本這些牛馬拉動馬車就足夠費力了,現在還要讓它們負重前行。這是不人道,也是不科學的。

韓度就要改變這種情況,要減輕馬匹的負擔,將兩輪馬車改裝成三輪馬車。至于為什麼不直接改成四輪馬車?四輪馬車載重雖然比三輪馬車要更大,但同時這樣的馬車也更加不利于轉彎。

古人也是很聰明的,沒有道理既然都做出兩輪的馬車了,沒有人會想不到將四輪馬車給做出來。只是因為這樣的馬車在裝滿貨物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轉彎,才不得不又改了回來。

而三輪馬車就不同了,雖然載重沒有四輪那麼大,但是也要比兩輪的大上一截,而且無論向左還是向右轉彎,都是輕而易舉便捷無比,這是韓度現在最好的選擇。

「侯爺,小的做了一輩子馬車,就沒有听說過還有這樣的馬車啊。」

听到韓度要給馬車在前面加裝一個輪子,這為首的匠人都快要瘋了。從他記事開始,看爺輩制作馬車,就沒有見過三個輪子的馬車。

「你沒見過不代表現在不能又,反正你只要按照本侯說的去做就成了。」韓度沒有和匠人解釋太多,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匠人的身份在韓度面前自然不值一提,韓度說什麼他也只能夠照做。可是身為老匠人的孤傲又讓他不得不出聲提醒道︰「侯爺的吩咐小的自然听從,可是侯爺,這後面兩個輪子,前面才加一個輪子,這即便是要加,是不是也要加兩個輪子才行?」

「就加一個輪子。」見匠人臉上還是帶著幾分擔憂,韓度便說道︰「即便是有問題,本侯也不會怪罪于你。」

「小人遵命。」匠人听了韓度的話,臉上才露出輕松的笑容。他其實不怕韓度的要求奇怪,在他身為匠戶這麼多年,比這奇怪的要求他都見過。

他就是想要韓度給他一個保證,要不然他費心費力的將東西做出來,結果和韓度想的不一樣,反過來怪罪在他身上,他上哪里說理去?

這種情況,他不是沒有見到過。

「嗯。」韓度微笑點頭。

見匠人就要轉身去做事,韓度揮手攔住他,又提出一個要求︰「除了需要在前面增加一個輪子之外,每個輪子的寬度你給本侯加到現在的三倍。本侯不管你是增加輪子,還是直接把輪子做寬,反正把輪子的寬度給本侯增加就行。」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長久以來明明大家都知道一遇到雨水天氣,車輪容易陷進泥土里,卻沒有人想過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從馬車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到現在車輪的寬度都是一成不變,只有一寸寬。

樣的寬度,只要土壤松軟一點,載重的馬車就會陷入到泥土里。到時候,只能讓人費時費力的推著馬車走。

解決這問題太容易了,只要把車輪的寬度增加就可以。

匠人既然接受了韓度第一個奇怪的要求,現在面對這第二個他也沒有什麼驚奇的。老農般的臉上縱橫交錯的溝壑堆攢起一朵向日葵花,重重的朝韓度點頭,「侯爺放心,小人省的。到時候小人再各自增加一個更寬的車輪上去便是,這不是什麼難事。」

韓度滿意的點點頭,擺擺手讓這些匠人趕緊去做事。

而自己卻連忙去找到湯鼎,讓他派人把戰船上的大炮拆下五十門,並連火藥引線一起運過來。

幾日之後,山字營整裝完畢,只等朱棣一聲令下便可以出發。

朱棣在做了簡短的誓師之後,抽出腰間的寶劍,朝著北方猛然一揮。

「全軍都有,朝松亭關進發。」

韓度對于朱棣的話感到意外,等到朱棣收回長劍之後,才上前問道︰「王爺,咱們不回北平,就直接去松亭關嗎?」

朱棣一臉笑容的看著韓度,解釋道︰「正是,大軍糧草齊備,沒有去北平的必要。而且咱們已經耽擱太多的時間了,直接前往松亭關能夠節省時間。」

韓度听了之後,只是笑著點頭附和了幾下,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心里不由得有些奇怪的想著,‘直接去松亭關真的能夠節省時間嗎?從這里去松亭關,幾乎和去北平是一個方向,而且去北平是一條寬敞的大道,對于帶著輜重的大軍來說要好走的多,可以快速行軍。相反去松亭關只是一條小路,大軍行進雖然說不定艱難嘛,但至少快不起來就是了。所以,從時間上來說,直接去松亭關未必就要比先去北平,再去松亭關節約時間。朱棣的話,根本就站不住腳。’

可是現在大軍是朱棣在統率,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韓度雖然可以提出意見,但是絕對不能違逆朱棣的軍令。

韓度回到山字營,讓湯鼎和徐成斐兩人整備好大軍,跟著前往松亭關。

五十一輛怪模怪樣的馬車走在路上,引得其他軍士紛紛好奇的看向這邊。可是好奇歸好奇,不會有人知道,這些馬車里面都裝了一門大炮,此行整整帶了五十門。

在北平周圍的時候,韓度還可以隨處看到大明百姓。騎在馬背上走著,一早一晚韓度還能夠看到筆直從天而上的渺渺炊煙。

可是越是往北走,能夠看到的大明百姓便越少,炊煙也是寥寥無幾。

看到韓度的目光一直都放在周圍村落上面,朱棣打馬來到韓度身邊,笑著問道︰「在看什麼?」

韓度抬眼看到是朱棣在問自己,連忙躬身一禮,「拜見王爺。」

朱棣提馬和韓度並排走在一起,哈哈笑道︰「韓度,本王也算是和你一見如故了,不用如此多禮。再說了,現在是在軍中,軍中沒有那麼多禮數。」

「謝王爺。」韓度朝著

朱棣點頭示意。

既然朱棣都這樣說了,那韓度也不會和他客氣。

果然,朱棣見韓度態度隨意,他反而更加高興。朱棣從小在軍中長大,軍中沒有什麼所謂禮數,只有強者為尊。對于文人的禮節本來就不怎麼在意,若是禮數多了,反而會讓他感到不自在。現在韓度對他舉止隨意起來,反而讓朱棣更加高興。

哈哈笑了兩聲,朱棣好奇的問道︰「剛才本王在看你一直都在朝著那些村子看,你是在看什麼?」

「臣是在看,好像越是朝著北邊走,這大明的百姓就越少,這里的土地荒蕪的可不少,為何會這樣?」韓度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直接將心里的疑惑問了出來。

朱棣上下打量了韓度一眼,頗為贊賞的說道︰「你果然不凡,很多人來到這里,只會看見滿目荒涼,不會去注意到這里百姓是多是少。」

微微嘆息了一聲,朱棣才繼續解釋道︰「實話告訴你吧,現在這里的百姓比前兩年還要多了一些,因為大明將遼東給納入疆土,讓百姓有足夠的膽子來到這里謀生。要是早幾年大明還沒有打下遼東的時候你來這里,你根本就看不到幾個百姓。」

原來如此!

韓度邊听邊點頭。納哈出盤踞遼東的時候,時常會派兵南下騷擾。這里的百姓首當其中的就要面對納哈出的兵鋒,有再多的百姓也不夠納哈出折騰。

韓度跟著大軍,一路來到松亭關。在這長城根下,果然如同朱棣說的那樣,根本就見不到百姓,只有松亭關的守軍還在守在長城上。

出了松亭關,大軍便一腳踏入草原。

朱棣作為一軍統帥,每日要派出探馬打探前路,還要按照軍情信息推算藍玉和傅友德大軍的位置,以便確定大軍的前進方向。要忙的事情太多,根本就沒有時間顧到韓度。

韓度原本以為自己總算是能夠清淨了,沒有想到在朱棣沒有騷擾自己之後,一個和尚渾身上下穿著黑色的僧衣,騎在一匹黃棕馬上,款款朝著韓度走來。

自從看到這個和尚,韓度的眼楮眯了起來,一股來者不善的感覺在心里浮現。

韓度定定的坐在馬背上沒有說話。

黑衣僧人一臉笑意的來到韓度面前,歪著頭看了韓度兩眼。忽然笑著說道︰「鎮海侯真是好定性,在大軍里面看見貧僧這個和尚,侯爺也沒有絲毫的奇怪。」

原本一臉沉凝的韓度,听到黑衣僧人的話,忽然也笑了起來,說道︰「事出必有因,大師既然出現在大軍里,那就有能夠出現在這里的道理。本侯又不是大軍主帥,有什麼好奇怪的?」

韓度雖然滿臉笑容,但是話里話外卻諷刺了朱棣。大軍的主帥是朱棣,讓一個僧人來到大軍里面,究竟是好是壞,都要由朱棣去擔著,和韓度沒有關系。

而且,韓度還試探了一下這和尚與朱棣的關系。想要看看這和尚在自己提到朱棣時候的反應,看看能不能從他神色當中瞧出點破綻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