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五百四十四章 安排

既然現在老朱急著找自己,那麼事情恐怕不會簡單。

「知道是為了什麼事情嗎?」韓度神色一正,沉聲問道。

張超連忙回道︰「末將問了,但是那宦官沒有說,說是必須要見到靖海伯他才肯說。末將已經檢視過令牌,都沒有問題,是真的。」

「伯爺,你看」張超不清楚靖海伯的意思,因此問道。

韓度立刻說道︰「人在哪里?快帶本伯去。」

張超點頭應下,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帶著韓度找到宦官。

宦官見到韓度,臉上頓時露出欣喜的笑容。等了韓度這麼久的勞累,頓時一掃而空,「奴婢見過靖海伯。」

「公公多禮了,」韓度抱拳回禮。

只是越是看著宦官,韓度就越是覺得熟悉。遲疑了一下,問道︰「這位公公,咱們是不是在哪里見過?」

宦官笑著點頭,提醒道︰「伯爺晉為靖海伯宣旨的時候,奴婢就在宣旨的一行人里面。」

韓度猛然回想起來了,的確是在當時見過此人。

不用宦官示意,韓度直接揮手屏退左右。

「不知道公公此來,所為何事?」

宦官見只有他和韓度兩人之後,才附耳說道︰「皇上密召伯爺進京。」

韓度聞言,一雙瞳孔猛的一縮。密召自己進京?看來事情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嚴重。

「宮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在韓度想來,一定是宮里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要不然老朱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召自己進京,還是密召。

「當然,若是公公有什麼不方便說的,那就當咱沒問。」韓度怕涉及宮闈秘事,又補了一句。

宦官听了,點頭說道︰「到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奴婢來的時候老祖宗已經吩咐了,即便是伯爺不問,奴婢也會把事情巨細無遺的告知伯爺。不是宮里出事,是」

百萬擔糧食被毀!

難怪老朱如此的焦急,甚至即便

是正值是打漁的旺季,也不得不連忙將自己召回京城。

韓度沉吟著,手指不斷的在兩指頭之間摩挲。許久之後,才問道︰「那麼公公可否知道,皇上召咱進宮是所謂何事?」

「這個老祖宗沒有交代,奴婢也不敢胡亂揣測。」

韓度下意識的點點頭。

見韓度沒有其他要問的了,宦官便催促道︰「既然伯爺回來了,那就趕緊進京吧。」

「自然,」韓度也沒有拒絕,但是話鋒一轉,「不過此地事務眾多,不瞞公公,就在剛剛不久前,這里還遭到了倭寇的襲擊。全賴皇上洪福,將士神勇,才剿滅了倭寇。還望公公通融一下,容咱安排妥當之後,再啟程如何?」

「若是伯爺要安排一下事務,耽擱片刻,自然是可以的。」宦官點頭答應下來,「不過皇上等的急切,奴婢又在這里耽擱了這麼久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實在是不多,還請伯爺見諒。」

「請公公稍待片刻,咱去去就來。放心,耽擱不了多久。」

韓度安排的事情沒有什麼復雜的,主要就是按部就班的打漁,另外就是要求蔣明張超二人,加強這里的防備。另外,韓度還帶走了十幾筐鹽。既然這里出鹽了,而且品質不比貢鹽差,那韓度自然想要給老朱送去一些。不為別的,就為了能夠讓他知曉,這個地方還有這樣的好鹽。

這樣一來,即便是將來有人抹黑這里的鹽。在老朱心里,也不會認同。甚至,這里的鹽產出這麼高,質量這麼好,說不定哪一天就被老朱允許發賣了呢?

韓度和宦官一行乘船走海路,入長江,過定淮門進京,從石城門入內城,直抵皇宮。韓度從江口一處僻靜的船埔下船,就坐上了一輛灰色的馬車。

就連再次回到京城的歸心似箭的心情,都被韓度給壓抑住。只是在進入城門的時候,韓度通過馬車窗戶的小小縫隙,看了城郭一眼。

老朱在謹身殿召見了韓度。

「微臣韓度,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謝皇上。」韓度應了一聲,便站了起來。

老朱左右看了韓度的臉龐幾眼,笑著說道︰「沒有想到你才出去這段時間,就把你給曬黑了,想來海上打漁也很辛苦吧?」

「辛苦倒是談不上,」韓度謹小慎微的笑著,「就是海邊的風大,日頭也大,也沒有一個遮蔭的地方。這每天從早到晚的曬著,自然而然的便黑了一點。倒是有些污了皇上的觀礙。」

韓度不能夠說辛苦,若是說辛苦,那就會顯得韓度急功近利和求功心切。

但是也不能夠說不辛苦,若是說不辛苦,那讓老朱當真了的話,那該怎麼辦?韓度自己倒是無所謂,立不立功都可以。但是現在出海捕魚的可不是韓度一個人呀,下面還有著一大群人等著立功受賞呢?韓度總不能夠因為自己的一己之私,將他們的辛苦完全抹殺掉吧?

因此,韓度才會有了後面一句話。說是不辛苦,但是烈日之下,既沒有遮蔭的地方,又要從早忙到晚。誰要是覺得不辛苦,可以讓他去試試。

「倒是難為你了。」老朱點點頭,笑著說道。老朱也是布衣出聲,自然知道這種滋味是不好受的。

韓度听到老朱這話,心里便放心了。笑著說道︰「上次皇上特許微臣海邊曬鹽,托皇上的洪福,竟然第一次就曬出鹽來了。臣便自作主張的帶了一些回來,請皇上掌掌眼。」

「哦?還真的被你曬出鹽來了?」老朱高興起來,「在哪里?快拿進來讓朕看看。」

老朱一向都柴米油鹽醬醋茶之類的東西十分感興趣,他深知這些東西都是關系著百姓的維持生計的命脈。因此,每一次的糧食豐收,都會讓老朱高興半天。這代表著百姓又有了更多的糧食,能夠少餓死幾個人了。

鹽,同樣也是這樣的道理。

即便是現在,全大明的鹽也是不夠吃的。要不是因為顧忌著邊關的糧食穩定,老朱說不定在韓度上書沿海曬鹽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讓他發賣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