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四章 分任

蘇然得四郡之地,暫且結束用兵,回到西洲。

在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征討,蘇然收獲豐厚,但部隊也要修整補充。

而蘇然為了拉攏人心,也需要對諸多將領進行封賞、提拔。

蘇然幾天前上表朝廷,請封為並州牧。

董卓害怕蘇然徹底掌控並州,但又怕其叛亂,只封為並州刺史。

但蘇然現在的權勢與並州牧已經無異了,並州半州之地盡在掌握,另外半州都是胡人居住,也無力對抗蘇然的兵鋒。

同時,蘇然還請封麾下諸多將領。

李秀寧一路跟隨他,從無到有,打下偌大四郡之地,李秀寧遷為安東將軍,領代郡太守。

李秀寧最早跟隨蘇然,立下赫赫戰功,雖然只是一介女子,卻是無人不服。

李存孝天生神力,每戰必沖鋒在前,立下戰功無數,遷為平虜中郎將。

而張遼、高順,跟隨他討匈奴,攻略雁門,經歷諸多戰役,各遷為裨將軍。

楊素統帥大軍,攻略雁門,又參與指揮國戰,打敗七國聯軍,又令阿史那舍爾主動率部來投,遷為偏將軍。

而李大目、眭固等將,各各有戰功,皆為都尉,裴行儉加入時間太短,卻也是攻下幾個縣城,也為都尉。

寇準,蘇然領地建立,便在後方勤懇持政,做好後勤,支援戰事。從別家從事遷為布政司參政,總治四郡。

張良一直在蘇然身邊出謀劃策,勞心勞力,遷為參軍。

範蠡,一直經營財政,賺取金銀,才給軍隊打下基礎,遷為主簿。霄羽為功曹史。

趙充國,一直防御後方,抵御匈奴,破文丑六萬大軍,遷為蕩寇將軍,領代郡太守。

郝昭,一直守平周城,多次阻擋黑山軍,抵御上黨聯軍。遷為威虜將軍,領平周令。

刑紀為西河太守,遷為討夷將軍。

張楊依然為上黨太守。

郭為雁門郡丞,王澤為太原郡丞。

王凌引領有功,為代郡太守。

其余軍士官員也有封賞。

楊再興、阿史那舍爾卻是剛加入,雖然未立寸功,也有金銀封賞。

經過一番提拔,除了少數幾人因為是後面投降,官職反而降低,其他人等都有升遷,忠誠度都提高了。

「主公,雁門、太原、代三郡因為戰亂,官員多有缺失,領地的人才不足啊。」

在蘇然宣布完各人的封賞之後,寇準率先開口。

「我準備在五郡之內舉行科舉選拔人才!可分為文科與武科,另外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也可以錄用,這事便交給裴行儉與霄羽擬定。」

兩人立即答應下來。

「另外,勘探五郡的資源礦脈,並著手開采之事,有因為戰事荒廢的礦脈也要著手恢復開采。各郡有發現特殊資源者,立即上報,若是有藏匿,若是私人開采,不論是誰,立即治罪!」

並州資源匱乏,遠不如關內,蘇然必須舉全州之力發展,否則,如何有力量與中原諸侯爭鋒?

而若是有世家等膽敢在他身上吸血,他絕對不會輕饒!

「還有,貼出募兵令,我需要擴軍到十萬,以應對接下來的討董之戰,李秀寧、高順、李存孝、張遼可挑選其中精壯,訓練專屬部隊。」蘇然繼續下令。

「末將遵命!」四人立即站起行禮。

「主公,近個月連日天災,暴雪不斷,糧食減產嚴重,若是貿然擴軍,恐怕糧草不濟。」寇準提醒道。

蘇然神色一凜,因為處于小冰河期,天災不斷。

他的領地也是深受影響,糧食等資源減產嚴重。

若非有寇準等屬性加成,恐怕早已經糧草不濟了。

不過,蘇然的包裹中還有大量的資源禮包沒有使用,只需要打開幾個禮包便可用以軍隊糧草。

便直接說道,「你只需準備好領地所需糧草,若是有新來的流民無糧過冬,也可暫時借予,等到來年再還,至于新軍的糧草,我自然會解決。」

「遵命。」寇準微微頷首。

「主公。」裴行儉主動站起,「某雖然不懂農桑之事,但對于天時氣候有些研究,或許可以配合寇大人制定播種事宜。」

「好,有守約相助那我就放心了。」蘇然微微頷首。

李秀寧的巾幗鐵騎,李存孝的飛虎兵,都是高階騎兵。但飛虎兵卻是重甲鐵騎,需要重甲和專門的馬甲,戰馬也需要黃金級戰馬,花銷極大,蘇然暫時只準備招募八百,這已經是極限了。

而巾幗鐵騎則是輕騎兵,相較要求較低,蘇然準備招募一萬。

而並州狼騎則是補充到兩萬。

另外,高順的五百陷陣營在國戰與太原的征戰之中,沖鋒在前,損失頗大,這次,蘇然準備擴充到一千。

這也是高順能招募的極限。

「听聞袁紹將文丑關押入獄。」

「袁紹多謀無斷,便是坐擁冀州也不足為懼!」霄羽不屑道。

「雖然如此,但袁紹還佔據壺關,扼守住我東進的道路,楊素、郝昭,你二人領兵三萬,駐守銅鞮,以防冀州兵馬!」蘇然沉聲道。

「遵命!」

諸多雜事已經論畢。

蘇然微微清了清嗓子,沉聲道,「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

開府當朝杰,論兵邁古風。先鋒百勝在,略地兩隅空。」

「我為了彰顯大臣武將功績,以建麒麟閣,之前有4位英雄功成畫麟閣,而今更多英雄奮勇爭先,血染沙場,才有我如今的輝煌,這些英雄同樣有資格畫登麟閣!」

蘇然的話語慷慨激昂,下面眾人皆是神色動容,眾多武將更是熱血沸騰。

眾人都知道西洲鎮有座麒麟閣,很多人更是進入參觀過,也盼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畫像也能掛在上面,受人崇敬。

如今,听蘇然這麼說,不禁一陣激動。

很快,眾人隨著蘇然來到那座樓閣。

沉重的木門打開,眾人齊齊抬頭望去。

便見到原本李存孝、張良、寇準以及李秀寧四人的畫像後側,多了數人。

張遼、高順、楊素、趙充國!

幾人皆是一陣激動,就連最為深沉的楊素也是臉上浮現出激動的潮紅。

幾人當即深深一拜,「我等願意為主公效死,瀝膽披肝,死生不二!」

張遼、高順、趙充國三人的忠誠度瞬間達到滿值,就連楊素的忠誠度也到了九十!

其他人也是心神搖曳,只恨不得取而代之,上面畫的是自己的畫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