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一二章 蔡邕

劉宏又與他聊了一些西園八校的組建與選拔的問題,便帶著何皇後離開了。

只留下萬年公主還有幾個侍奉的小宮女。

嗯正常的宮女。

一時間氣氛有些安靜下來,劉曦低著頭,不知道想些什麼。

「公主,一直都呆在宮中嗎?」蘇然打破尷尬。

但隨即意識到自己問了個蠢問題。

那些動不動就喬裝打扮,溜出宮門,再在街上偶遇什麼真命天子之類的劇情,只是狗血小說,偶像劇。

現實中的公主除了出嫁,很可能從來沒有出過宮門。

「嗯,我從出生就在這宮牆里,從來沒見識過外面的景象呢,听公公說外面有好多好吃的,還有好多好玩的,比西園這里還有趣呢,還有許多漂亮的景色,我一直都想去看看。」

劉曦抬起頭,雖然還有些羞澀,但眼中卻是充滿希冀。

蘇然微微嘆了口氣,外面的景色雖然壯麗優美,但人民的悲苦卻完全不是她這個溫室中的公主所能想象的。

「有機會我會帶你去看的。」蘇然道。

「那一言為定!」劉曦露出喜色,「听父皇說,你是個大英雄,打敗可惡的匈奴人,比大將軍還厲害呢!」

「陛下過獎了,我哪有那麼厲害。」

兩人聊著,氣氛倒是緩和了下來,兩人間的距離也拉近了。

蘇然一直待到傍晚,才告辭離開。

離開了皇宮,蘇然居然偶遇盧植。

盧植相比剛平定黃巾,又被拉去平叛的皇甫嵩和朱兩人,他就清閑多了。

盧植現在正與馬日磾、蔡邕等人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

「子謹,之前鄴城一別,可沒有機會好好聊上一次!今日得見,我請你吃酒!」盧植拉著蘇然,十分高興。

蘇然這樣年少有為,又忠于漢室的人才,他自然想親近一番。

「恭敬不如從命。」蘇然也沒有拒絕。

但馬上盧植一拍腦袋,「瞧我這記性!我早上約了伯喈,不如你與我一同前往拜訪。」

蘇然感覺盧植這操作有些迷。

還是拒絕道,「蔡邕乃是當世大儒,自是看不上我這等買官之輩,還是不去自討沒趣了。」

盧植露出有些尷尬的笑,之前他在朝堂之上可是與蔡邕一同反對蘇然擔任護匈奴中郎將。

但見識了蘇然的能力,自然對其的觀感完全顛覆了。

而蔡邕也是如此。

「子謹何出此言?」

蘇然當即把之前蔡邕將其拒之門外的事情說了一遍。

「那老夫今天便做個引薦人,我可是經常听伯喈說後悔此事呢!」盧植笑道。

蘇然終于還是被盧植說動,蔡邕是當世第一大儒,聲名滿天下,若是結交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一行人來到蔡府,門口依然門庭若市,一大群玩家圍著吵吵鬧鬧。

在玩家心中,蔡文姬的名聲可要比蔡邕這個當世第一大儒還大。

但他們自然不會被擋住,身邊的侍衛立即上前分開人群。

蔡府的守衛顯然認得盧植,甚至沒有等待通傳,直接將人迎了進去。

而圍在蔡府外面的玩家有的人還認得之前便來過的蘇然,等看到蘇然與盧植一起進了蔡府都不淡定了。

「臥槽,蘇神又來了!」

「想當初,我也是與蘇神追過同一個女神的人!」

「而如今,你依然在門外,人家已經進門了!」

「扎心了!」

「蘇子謹都有公主了,還要和我們搶蔡文姬!」

「簡直沒有人性!」

而蘇然則是跟隨著蔡府的護衛,見到了在後院下棋的蔡邕,他身邊還有一少女在撫琴,其面容清麗月兌俗,看樣子便是蔡文姬蔡琰了。

「子干,你可算是來了!」蔡邕站了起來,等看到身後的蘇然卻是一愣。

「卻是不知道寧侯到來!」蔡邕略有些尷尬,「之前多有得罪,還請勿怪!」

「蔡侍中之風骨我敬仰已久,之前也是誤會,小子豈會放在心上。」蘇然張口就來。

好似之前說不來的根本不是他。

「哈哈哈,子謹之才,我也是心神往之!」蔡邕哈哈大笑。

招呼眾人坐下,又讓人上了好茶。

「這是小女蔡琰。」

蔡琰也是站起,行了一禮。

「小女子蔡琰見過寧侯。」

盧植找蔡邕,談得自然不是修書一事,而是朝堂大事。

「為今各地叛亂皆不為懼,唯有涼州韓遂,幽州馬純,聲勢浩大,可為大患!應及早平之!」盧植神色嚴肅。

「幽州有白馬將軍公孫瓚,烏桓之禍,不足為慮。」蘇然道。

盧植捻著胡須微微有些喜色,公孫瓚也是他的弟子,听到蘇然這麼說還是有些高興的。

「韓遂雖然為羌胡叛軍劫持,但現在已經是叛軍首領,擁兵百萬,攻破金城郡,斬殺金城郡太守陳懿,如今卻是無法回頭了。」盧植沉聲道。

「而如今連破數郡,更多的胡人加入其中,聲勢浩大,更是打出了誅殺宦官的旗號,欲要入寇三輔。」

「陛下雖然派皇甫嵩與董卓討伐,但吾觀董卓其人,頗有野心,如今又停滯不前,只靠皇甫嵩的兵馬,恐怕涼州此亂難平啊!」盧植感嘆道。

蘇然也是知道,雖然董卓回去了,但他的兵馬卻是停在了北地郡,就不動了。

只是皇甫嵩與西涼叛軍交戰數次,無奈

「但如今天下大亂,實在是無人可用。」蔡邕也是感慨一句。

「若是韓遂叛軍入寇三輔,陛下恐怕便會讓吾或是子謹出戰了。」盧植道。

「陛下欲要于西園組建新軍,恐怕此事會交給新軍出馬。」蘇然道,「然並非不想報效朝廷,實在是連番征戰,兵力不足啊,而且領地發展缺少人才啊,若是沒有我坐鎮,恐怕將會大亂。」

「然此番前來,也是想請蔡侍中擬一篇招賢令,廣招天下賢才,以匡扶社稷啊!」

蘇然說得慷慨激昂,卻是把他的本來目的說了出來。

蔡邕為天下第一大儒,聲名斐然,若是能讓其擬一篇招賢令,借著蔡邕的名聲,必定能吸引諸多世家弟子,以及寒門子弟。

畢竟在這講究出身的東漢,蘇然雖然已經是驃騎將軍了,但背景還是有些不夠看啊。

不說相比袁紹四世三公的背景,就算比起曹操都差遠了。

這讓蘇然不得不想出這個方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