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3章 一段離奇的故事

當年,經媒人撮合,阿娟嫁到了一個小鎮。

丈夫小名山子,與母親一起利用自家小院經營著一家小小的酒館,早上便在院門口賣早點。

生意雖然一般,但糊口還是沒有問題的。

阿娟嫁過來之後,因其面容姣好,鎮里不少漢子有事沒事便跑來喝酒,小酒館的生意一下好了許多,喜得山子合不攏嘴。

不過,大娘卻心知鎮里的男人不懷好意,一再叮囑兒子,讓他看好自家媳婦,別被人給拐走了。

阿娟也看出了婆婆的戒心,便主動找婆婆談心,說自己不是那種水性揚花的女人,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她都會踏踏實實跟著丈夫過日子。

婆媳二人經過一番交流,倒也打消了彼此的隔閡,一家人和和睦睦,起早貪黑打理著自家的小生意。

山子還說,等湊夠了錢,就將院子翻修一下,臨街的地方再修兩間店鋪,那樣肯定會更吸引客人。

就這樣過了幾年,一家人省吃儉用,也算攢下了一筆銀子,便開始商議翻修房屋的事。

這天晚上,等最後一個客人走後,阿娟正準備關院門。

突然,一個男子跌跌撞撞走了進來。

「客官,不好意思,我們要關門休息了。」阿娟一臉歉意地說了一句。

「我……」

男子剛說了一個字,卻突然倒在地上。

阿娟嚇了一大跳,趕緊大呼小叫。

「怎麼回事?」山子匆匆跑了過來。

阿娟嚇得撲到丈夫懷中,顫抖著聲音道︰「山子,那個人……是不是死了?」

山子也有些害怕,安慰了妻子幾句,便壯著膽子上前看了看,一看對方還有呼吸,這才長長松了口氣。

隨後,山子掐了掐人中,那人終于醒了過來,連聲說餓。

山子無奈,去弄了一些吃的。男子感激不盡,說他名叫吳二,是個行商,在路上被人打劫了,如今身無分文,也無干糧。

山子心腸好,收留吳二住了一晚,第二天還給了一些錢糧給吳二。

吳二感激不盡,說有機會一定加倍償還。

當天晌午時分,阿娟娘家的哥哥來接阿娟,說是母親病了,想女兒了,讓阿娟回娘家看看。

阿娟自然不容推辭,當即收拾了一下便跟著大哥一起回了娘家。

哪知,這一走,卻與丈夫成了永別。

當天半夜時分,山子家里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

鄰居被煙嗆醒,出來一看,嚇得趕緊大呼小叫……不久後,一眾街坊紛紛趕到,端水滅火。

可惜,發現的太晚,火勢太大,大火終究還是將小院燒成了一片焦灰。

第二天上午當地的里正親自前來查看現場,最終在廢墟里發現了山子娘兒倆的尸體,已經被燒得像木炭一般。

「哼,一定是那騷狐狸謀害親夫!」

「對對對,謀財害命,好毒的女人……」

「她一走家里就起火,哪里這麼巧的事?」

鎮里一些婦人開始七嘴八言議論起來。

說白了,她們這也是嫉妒心作祟。

自打阿娟嫁過來,鎮里不少男人天天往小酒館跑,早就引得一些婦人心存不滿了,但又找不到借口。

這下好了,終于讓她們抓到了把柄,那還不得火上澆油?

于是,里正派人前去阿娟的娘家調查。

阿娟一听家里發生了如此慘變,當場便暈了過去。里正派去的人調查了一番,確認阿娟與大哥一起抵達了娘家,之後一直陪伴在娘親身邊。

再回鎮里調查,雖然一些婦人出于嫉妒的心理說了一些捕風捉影的話,但大多街坊對阿娟還是信任的,說她與山子的感情一直很好,與婆婆也很和睦,不可能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

最終,此事不了了之。

阿娟安葬了丈夫與婆婆,夫家的宅基地以及鎮子邊的兩畝地她沒要,也省得一些人說閑話。

之後便回到了娘家。

回到娘家之後,阿娟倒也沒閑著,沒事便在家里繡花,納鞋底,完了交給大嫂讓她拿去換點錢貼補家用。

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兩年。

有一天,大嫂找到阿娟說︰「阿娟,我娘家一個表姐就住在鎮東頭,她家隔壁有個名叫伍大海的親戚,年齡比你大一點點,在城里做小生意。

半年前,伍大海的妻子病故了,一直想續弦來著……」

听到這里,阿娟明白了大嫂的意思,不由嘆了一聲︰「大嫂,雖說我現在住在娘家,但也沒白吃白喝對吧?」

「看你說的,嫂子不是那個意思,嫂子是為你著想,畢竟你現在還算年輕,日子還長,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嫂子心里替你著急。」

「大嫂,你不用說了,我現在沒有心情成家。」

一听此話,大嫂有些不樂意,轉身而去。

走到門口嘀咕了一句︰「裝什麼烈女……」

聲音雖小,但阿娟還是听了個清楚,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

這是她從小長大的家。

現在卻成了外人。

左思右想,阿娟最終還是決定離開娘家,省得煩心,于是便主動找到大嫂,說對方要是願意的話,她便答應嫁。

大嫂頓時眉開眼笑,當即跑去找她那個表姐。

不到半個月,這門親事便說成了,大家都是二婚,也就不講究那麼多禮數,沒過幾天便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阿娟嫁了過去。

當晚,伍大海一臉激動地揭開了阿娟的紅蓋頭……

在看清伍大海的那一刻,阿娟不由愣了愣神,她總感覺在哪里看到過對方。

只不過,她不好意思問。

那一晚,伍大海有些瘋狂,就像個十八歲的小伙一樣……

但阿娟卻提不起精神,總感覺心里堵的慌。

不過,她倒沒多想。畢竟這樁婚事她也是被迫無奈,不想在娘家看大嫂的臉色。

不久後,細心的阿娟發現了一些可疑之處。

根據她的了解,伍大海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根本談不上什麼家底子。

後來失蹤了好幾年,回來之後便購置了一幢院子,兩間店鋪,主要經營一些日常類的小雜貨。

要說生意只能說很一般,但是,阿娟卻發現伍大海花錢大手大腳,而且也從來不離他在外面做過什麼。

另外,阿娟還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她總感覺伍大海早就認識她,所以專程托人說媒。

只不過,她心中雖有疑慮,但卻沒有表露出來。

剛成親那會,伍大海成天黏著阿娟,跟個毛頭小伙似的。時間一長,舊病復發,又開始在外面花天酒地,甚至徹夜不回。

對此,阿娟倒也沒多說什麼。對她來說,這里只是她的一個容身之所,不像以前與山子在一起的時候,有家的感覺。

那天晚上,伍大海又沒回家。

阿娟洗漱了一番準備上床睡覺。

在摘耳環的時候,耳環不小心掉到地上,不知彈到什麼地方去了。

阿娟拿著燈在地下四處尋找,後來又拿雞毛禪子在床腳下反復往外掃,終于將耳環掃了出來。

不過,阿娟卻同時發現了一個小小的銀制發釵。

一看到這支發釵,阿娟不由瞪大了眼楮,胸脯劇烈起伏,淚水止不住往下流……

這支發釵是訂制的,乃是她出嫁之後山子送給她的禮物,世上絕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第二支。

她太熟悉這支發釵了,不可能認錯。

當初那一場大火,她與山子所有的積蓄,包括她的首飾全都化成了灰燼。

那麼問題來了,這支發釵為何會出現在伍大海的房間里?

「原來是他!」

確定了這支發釵是屬于自己的之後,一直盤旋在阿娟心里的所有疑團終于解開了……

難怪,她總感覺伍大海有點眼熟。

原來,這家伙就是那天晚上,假說自己被洗劫一空的吳二。

當時天黑,燈光也暗,阿娟看的不是太清楚,二來事隔多年,只見過一面的人印象早就模糊了。

但是現在,有了這支發釵作引,阿娟完全可以確定,一定就是那個吳二。

只不過,僅憑這支發釵,阿娟還不能確定直相。

雖然她心里很害怕,但是為了查明真相,為了替前夫,替婆婆報仇,她決定先隱忍,再慢慢尋找線索。

接下來,只要伍大海沒在家,阿娟便開始四處搜尋……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被她在一間閑置的屋子里找到了一個暗格。

暗格中藏了不少散碎的銀子、銅錢,還有首飾什麼的。

在這堆首飾中,阿娟又一次找到了一件證物︰她陪嫁的手鐲,那支手鐲上還刻了一個「娟」字。

至此,阿娟終于猜到了真相。

那場大火絕對不是意外。

伍大海當時化名吳二,假說被劫,多半是先踩點,弄清了家里的情況之後上門謀財害命,最後放一把火讓人以為是失火。

千幸萬幸,那一晚她正好回了娘家,避過了一劫。

但有一點卻讓阿娟有點想不通,如果說伍大海是凶手,知道她沒死,要麼再次出手,要麼遠遠避開。

可為什麼,還要費盡心思娶了她?

難道沒有認出她來,或是另有什麼目的?

但不管是什麼目的,阿娟在這個家一天也不能呆了,她怕被伍大海看出來,到時候連她也慘遭毒手,那這家伙豈不逍遙法外了?

于是,將暗格還原,帶走了自己的手鐲還有那支發釵,並連夜離家跑到一家小客棧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便跑到縣衙擊鼓鳴冤。

負責審此案的正是趙得柱。

一開始,趙得柱還算公正,或許是當時心情好,也沒為難阿娟,當即派人將伍大海押到公堂。

結果,伍大海哪里肯認,還反咬了一口,說阿娟不守婦道,與人勾搭,偷他的財物……

趙得柱眼見機會難得,假意先退堂,說是要派人調查。

結果如願以償,伍大海暗中送了不少銀子,趙得柱收了錢,自然要偏袒伍大海,將阿娟轟了出去,還威脅她說再敢誣告,便將她押入大牢。

講到這里時,阿娟泣不成聲……

「唉!」莫景中嘆了一聲,沖著周羽補充道︰「關于此案,下官倒是知道一些內情。

那天下官去找趙得柱遞交一份公文,無巧不巧,他正與師爺在屋子里談伍大海的事。

伍大海雖然在公堂不招認,但在師爺面前交了底。

根據二人的交談以及下官的分析,差不多也算弄清了當年的真相。

當年,那伍大海在外流竄,其實干的是殺人越貨的勾當。

那天阿娟上街買菜時被他撞見,那家伙竟然動了心,悄悄跟隨阿娟,模清了她的住處。

後來又悄悄打听了一番,得知山子的小酒館生意不錯,應該賺了不少。

于是便生出一個人財兩得的毒計。

只是千算萬算,卻沒算到阿娟突然回了娘家。

但他已經動了手,不可能半途而廢,喪心病狂地殺害了山子母子二人,搜刮了財物,最後一把火燒了房子逃之夭夭。

後來,這家伙為了避風頭回到縣城,購置了房屋店鋪成了家。

再後來,伍大海認識了一個姓王的狐朋狗友,家住趙家鎮。

有一天,伍大海與那姓王的朋友一起到趙家鎮,在街上閑逛時,無意中遇到了阿娟。

不過,阿娟當時正在買東西,並沒有看到伍大海。

而伍大海卻認出了阿娟,不由得又驚又喜。

于是,這家伙悄悄打听了一番,得知了阿娟的現狀之後,賊心不死,竟然想將她娶回家……」

听完阿娟與莫景中的解釋,周羽不由長嘆了一聲︰「想不到,這其中還有如此曲折的經歷。那莫大人又是如何想起收留阿娟的?」

「當時,我听到了趙得柱與師爺的對話,心知那伍大海既然交了底,又花了一大筆銀子,必然不肯放過阿娟。

又念著阿娟有情有義,實在是不忍她被人殘害,于是便派了個心月復去找阿娟,叮囑她遠走他鄉,不要再回縣城。

沒想到,阿娟個性剛烈,眼見報仇無望,絕望之心選擇了自盡。

好在派去的心月復去的及時,將阿娟救了回來……」

一提到這事,阿娟又忍不住掩面痛哭起來。

莫景中嘆息了一聲︰「說起來也是本官無用,明知事情的真相,卻沒有辦法幫你討還公道。」

這時,周羽擺了擺手︰「好了,這件事也並非沒有法子,正如莫大人所說,不妨就從趙得柱著手,利用這案子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一听此話,阿娟驚喜不已,連連沖著周羽作揖道謝︰「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雖然她不知道周羽的身份,但見莫景中如此恭敬,身份豈會低?

「先別急著謝,阿娟,首先你要保證自己的安全,絕對不能再其他人發現你的行蹤。

另外,莫大人,你多費點心,最好再多搜集一點證據。

還有就是秘密派人監視伍大海,掌握他的一舉一動。

這次,咱們一定要唱一出好戲,將對方的老底揭開!」

……(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