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26章 朕,絕不當大清的崇禎帝!(求一波訂閱)

康熙猛地從夢中醒來,才發現自己並沒在景山之上,而是安安穩穩的躺在京兆府皇宮的寢殿當中。

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怪夢,不,是一場噩夢!康熙馬上就想到了幾個讓人毛骨悚然的關鍵因素——景山,歪脖子樹和一個忠心耿耿的太監!

這不就是崇禎皇帝上吊時候的場面嗎?自己怎麼會做這樣的夢?難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是上天的警示?

想到這里,康熙頓時就出了一身冷汗,並且喃喃自語道︰「朕,絕不當大清的崇禎帝!」

「萬歲爺,您說什麼呢?」

小桂子公公的聲音又一次在康熙耳邊響起,康熙這才發現自己最忠心的太監正躬身立在自己的床邊。

「哦,沒什麼,沒什麼」康熙當然不會把那麼不吉利的一個噩夢告訴小桂子,他又看了眼窗戶紙,發現已經有陽光打在上頭了,「現在什麼時候?是不是該去南書房議政了?」

康熙皇帝這幾日正在養病,早朝自然是不上了,但是南書房議政還是要堅持進行的。

「回皇上的話,」小桂子公公滿臉堆笑著說,「現在巳時就快過半了所以奴才們就來伺候皇上起床了。

另外,多隆剛剛還送來了一份捷報。粘桿處也給奴才送來了朱和已經班師回朝的奏報。」

說著話,小桂子公公就將兩份奏折一起遞給了康熙。

其中一份是領侍衛內大臣多隆親自送來的。領侍衛內大臣听著很大,其實就是個「門房總管大臣」,除了看門也管收發信件。

多隆送來的這份奏折是率兵駐守襄陽的圖海讓人送來的, 而且還是一份捷報——襄陽現在雖然四面被圍,但是明軍的包圍圈並不嚴實, 特別是在漢水北岸樊城外圍還有比較大的漏洞……而被圍困在襄陽的兩個固山又都是精銳, 分別是圖海親領的一個正黃旗固山和老將那穆都魯.賴塔所率領的一個正白旗固山, 這兩個固山下面都擁有精銳的滿洲騎兵,想要沖破樊城北面的明軍包圍圈把消息傳遞出去並不困難。

康熙先拿起襄陽送來的奏報看了起來, 這是一份捷報!

原來在三天前,也就是九月二十六日這天,圍城的明軍發起了對襄陽城的第一波猛攻。他們先是動用了包括彈重二十斤的長炮、六管火箭炮在內的重火器猛轟了整整三個時辰, 然後又出動死士乘輕舟強渡襄陽護城河,發起登城作戰。結果被及時登上襄陽城牆的清軍(在明軍炮擊的時候他們都下去躲炮彈了)用燧發槍和子母炮打得大敗而退,還丟下了多達三百具尸體,負傷而退者難以計數。

「好!殺敵三百,這是大勝啊!」已經很久沒有品嘗到勝利的甘甜的康熙皇帝看完圖海的奏報, 就忍不住大聲叫好, 精神頭一下就恢復了。

然後他又拿出粘桿處的奏報看了起來, 這份粘桿處的奏報報告的是朱和在江陵府城內舉行大閱兵, 隨後就宣告大明已經勝利收復湖廣, 迫使吳應熊、吳國貴歸順, 並且宣布奏凱班師。

另外,這份奏報上還詳細描述了城參加這次大閱兵的部隊在完成閱兵後, 就立即開到江陵城外登的沙市碼頭,登上早就等候在那里的數百條大船, 最後揚帆東下的場面

「朱和走了看來他也知道襄陽難打, 準備學蒙古人用長圍了!」康熙剛松了口氣, 但是眉頭隨後又是一緊, 「小桂子,伺候朕更衣, 再讓南書房大臣們都去南書房等著。」

「!」

當康熙皇帝腳步輕快的走進南書房的時候,迎面而來的就是久違的輕松氣息。

看來大臣們都已經知道了「襄陽大捷」和朱和班師回朝的好消息了, 一個個都喜氣洋洋的,看見康熙走進來, 向他三拜九叩的時候臉上也掛著笑。

「平身,平身。」康熙帝語氣也少有的輕松,昔日那個「一切盡在掌握」的少年英主似乎有回來了。

在御座上大模大樣的坐好之後,康熙皇帝又掃了一眼底下的幾個南書房大臣,發現比平時多了一人,而且這人還長跪不起。

康熙定楮一看, 眉頭頓時大皺, 跪著的人原來是岳樂。

「皇叔父,回來了?」

岳樂叩了個頭,流著眼淚道︰「皇上,奴才有罪!」

他的罪過大了!

他帶著十二萬大軍去打「赤壁大戰」,結果沒當成周瑜,反而落得和曹操差不多的下場了十二萬軍隊打沒了七萬多,另外還有兩萬人(不算在那十二萬人里)給諸葛三和包圍在襄陽城內出不來。

大清國攏共才二十四萬新八旗啊!

可是康熙現在又不能嚴懲岳樂,倒不是因為岳樂是被吳應熊這個康熙信任的「熊隊員」給坑慘了。而是因為岳樂親管的那個正藍旗固山還有將近六千人費揚古的密折比岳樂率領的敗軍早到京兆府七日,早就已經說明情況了。

這次烏林之戰中有三個固山全軍覆沒,余下的十一個固山也都損失慘重,而其中損失最小的兩個固山就是岳樂和費揚古親領的部隊。逃到襄陽府的谷城縣時,這兩個固山擁有的兵力都在六千人以上,只要整補一下就還能作戰。

既然岳樂實力還在,那康熙就不敢拿他怎麼樣。

不過樣子還是要做一做的。

康熙嘆了口氣︰「皇叔父,咱們都是一家子如今大清國難當頭,咱們可不能學前明崇禎朝那樣離心離德,咱們得團結啊!這樣吧,朕就削了你的爵位和管軍大臣,不過南書房大臣還給你留著。另外,塞楞額的正藍旗中路新軍都統朕也給他留著。」

「奴才謝主隆恩。」岳樂松了口氣,又給康熙磕了個頭,然後還趴在地上等康熙說話。

康熙看著岳樂,「皇叔父,你知道襄陽的戰況和朱和班師回朝的事兒了嗎?」

「奴才已經知道了。」

這兩份奏報都不是密折,照例都要抄送給大臣們看的。

「你怎麼看?襄陽能守多久?朱和回朝之後會不會從東路發起北伐?」

岳樂想了想,道︰「回稟皇上,襄陽城防堅固是不假,但是襄陽城內儲備並不豐厚,堅持一年半載是沒有問題的,時間一長恐怕」

康熙的眉頭又大皺了起來,他原本沒有想到襄陽會被包圍,自然不會在城內儲備上夠吃幾年的軍糧。現在存在襄陽城內的糧食,還是吳應熊留下供給岳樂大軍使用的呢!

省著點吃最多也就是一年了。而且更糟糕的是,襄陽城的百姓都很機靈,全跟著吳應熊逃了,所以被困的大清兵想吃人肉都沒有除非他們吃自己人的肉!

另外,這個圖海會不會變成「圖承疇」?雖然這個圖海平時看著挺忠心的,但是千古艱難惟一死啊!現在天那麼冷,襄陽城的護城河的水又那麼涼。而且圖海還有兩次跳水而不死的記錄

想到這里,康熙就已經下了決心,「襄陽不可有事,圖承圖海、賴塔所率的兩萬大軍,都是我滿洲精華,更加不容有失!朕意已決,一定要打通糧道,將軍糧送入襄陽城。諸卿有何良策,都說來听听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