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86章 大明有約(求訂閱,求月票)

「阿爸,這定規矩的事兒雖然得有個人拍板,但拍板之前還是要征求一下大家伙的意見。」

朱和說著話就好像變戲法似的拿出了三本白色封皮的線裝本遞給了朱天王、于老爺子和楊起龍。

三個人取過本子一看,白封皮上有四個大字——大明約法!

看見這四個字,朱天王、于老爺子和楊起龍都是一怔,還沒看里面的內容,三個人就知道這本「白皮書」里面寫的東西非同小可!

既然是非同小可,那于老爺子和楊起龍就都看著朱天王了——捧朱和上去當皇帝可是這位「二十五孝老爹」一手操辦的,本來是開闢大明父孝子慈和諧局面的好事兒,怎麼就弄出個「大明有約」了?

這個大明理論上還是個復闢的王朝,它的法統是傳承自朱元璋的!

這要是立了新約法,那這個大明可就真的是個嶄新的王朝了。

「衰仔,你這是要廢了《皇明祖訓》、《大明律》和《大誥》嗎?」

朱和點了點頭。

其實他一直拖著不當這個皇上,明面上說是要先復北京,但實際上卻是在準備「大明有約」。

這事兒他也沒和底下人商量,只是自己一個人在那里反反復復地琢磨。

之所以要一個人琢磨,主要就是擔心引起對《皇明祖訓》、《大明律》和《大誥》存廢的爭議。

《皇明祖訓》、《大明律》和《大誥》都是朱元璋的「祖宗家法」,但是真正堪比憲法的還是《皇明祖訓》,後兩部其實都是刑法,一個主要用于治民,一個主要用于治官。而且用來治官的《大誥》在洪武之後就不再行用了只是不用,並沒有廢止。

而朱和現在要做的,則是用《大明約法》替代《皇明祖訓》,再依據《大明約法》的精神制定新的《大明律》和《大誥》……

「阿爸,契約,起龍兄」朱和看著眼前的三位,頓了頓聲, 又鄭重地說︰「咱們這一國名義上是復闢了大明,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新朝了。新朝得有新氣象、新法度。而且太祖皇帝所立之法也有諸多不合當今時宜之處, 實際上也無法完全實行。

而且本朝是天下為公之朝, 《皇明祖訓》的根子還是天下為私。所以本朝的大法只能是與天下、與億萬斯民的約法, 而不是什麼祖訓家規。」

「衰仔,你真的要天下為公?」朱天王的眉頭緊皺了起來。

這個「天下為公」出自《禮記》, 並不什麼大不韙的詞兒,《禮記》則是四書五經的五經之一。天下讀書人基本都能背誦「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這一段。

但是大家背這個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不是真的要實行的

朱和瞧著一臉舍不得的朱天王,笑了笑道︰「阿爸,有公才能有私,有私才能有公自古只有公而忘私, 而無大公無私。忘私者, 偶爾一忘也。所以這天下為公並不是沒有私, 而是要分清公和私, 公者為公, 私者為私,便是天下為公了。」

大公無私這個詞在清初還沒有出現,這個得到清朝中後期才有。

朱和頓了頓, 又道︰「就咱們的大明天下而言,這個天下其實是為公的,是天下人共有的,並非一家一姓之私。但是皇位卻是一家一姓私有的所謂有德者居之的, 就是皇位,而不是天下!

而太祖皇帝所開創之大明, 其他都還好, 就是這個公私不分不大好,太祖皇帝是把天下當成朱家之私。而惠帝以後,又把天下當成了皇帝之私。然而這天下就是為公的, 不會因為我們把它當成了私有之產, 它就會變成我們的。

要不然威廟爺爺也不會因窮而亡了,威廟老爺不幸殉國的時候, 這江南之地還是一派繁榮富庶, 比如就的江南都要富裕。阿爸,您能說甲申之難時, 江南是威廟老爺的嗎?」

朱天王嘆了口氣︰「這話倒是在理。」

朱和又道︰「威廟老爺以為天下是他的,可是遇到危難之時, 他卻連一二百萬的救命銀子都拿不出來,也沒有三五千能效死命的天子家丁。這就是公私不分,公私皆空啊!這皇帝當虧了!」

皇帝居然也有當虧的!

在場的三個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朱和接著又道︰「現在我們又開了一個大明朝,雖然名字沒有改,但是里子我們可以重新來做。因為我們是有大德的,我們是因為有德而得到皇位的,所以咱們就有這個資格廢除《皇明祖訓》,重立《大明約法》將來一定要公私分明,決不能再當虧了!」

朱天王、于老爺子和楊起龍都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朱和別的德不好說,但武德那是大大的充沛!而且他的武德不僅在戰場上,也在輿論場上!

他這是大炮、嘴炮,炮炮都猛!

誰不服他的大炮,有大明天兵去擺平!誰也不服他的嘴炮,有掛著長劍手榴錘的「彪形大儒」去好好講道理。

你都那麼有德了,當個皇帝怎麼可能當虧了呢?

看到眼前的三人都點頭了,朱和知道自己推《大明約法》的第一關算是過了。

他的拳頭雖然大,但也不能誰都揍啊!

想到這里,他就笑著道︰「阿爸,契爺,起龍兄,你們先看看看完之後覺得還行,咱們五月初一上大朝的時候,就把這個拿出來給大家瞧瞧。」

朱天王、于老爺子和楊起龍一听這話,都以為朱和要當皇帝了,臉上的表情都精彩起來了。

朱天王馬上問︰「衰仔,是不是要搞個黃袍加身?」

于老爺子笑道︰「要不要搞一個百萬民勸進?」

楊起龍則問︰「要不要找些夷人來個萬邦來朝?」

朱和只是笑著搖頭︰「不必不必不必搞這些虛頭八腦的,而且五月初一也不是登基的好日子,孤家已經算好了,七月初一或十月初一才是大大的黃道吉日!」

「那這五月初一」朱天王看著朱和問。

「當然是立約法了!」朱和道,「先立約法,再依著約法登基,這才是天下為公的路子嘛!」

「也行,」朱天王點點頭,「那就七月初一吧,登完基正好拿吳應熊那個偽天子開刀立威!」

于老爺子和楊起龍當然都想著朱和可以早一點登基,所以也都贊成七月初一這個好日子了。

定完了好日子,三個人就開始翻看《大明約法》了。

《大明約法》的字兒並不多,內容主要就是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國家大綱」,也就是說明了天下、天下人、皇帝、官員、儒門這五個方面的關系。大致上都遵循著《原君》、《原臣》、《原儒》的主張。

將皇帝定為了「治天下者」而不是「有天下者」。將「天下人」定為了「有天下者」。將官員定為了皇帝的下屬、師友,而不是奴才。同時又將儒門的原儒思想定為了國之顯學!

而《大明約法》的第二部分,則是經濟上的「天下為公」,也就是保護「均田為主、私田為輔、公私分明」和「均田為族、村社共有」的土地制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