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64章 自由之城?自私之城?(求訂閱,求月票)

「安王爺,恭王爺,您二位放寬了心就是了!雖然登州的外牆、內城、水城、丹崖山等處都堅固的跟銅牆鐵壁似的,但是登州再堅固,那也擋不住咱大清的天兵。原因就在于人!能守登州的人,現在都給調去遼東那邊了,留在登州的不是混日子的就是混身份的,銀子都存在蓬萊銀號里面,隨時都準備滑腳跑路。這號人怎麼可能和登州共存亡?一旦天兵大至,他們跑路都來不及,怎麼肯和登州共存亡?只要咱們的大軍一到城下,登州城內的那些人逃都來不及!」

正在跟岳樂、常寧說登州壞話的,就是康熙皇帝女乃媽的兒子曹寅。他當日目睹了大隊明軍登船離開登州後,就直奔濟南而去——安親王岳樂和恭親王常寧早就到那兒了,而且還帶來了兩萬精兵。

雖然根據康熙的指示,他們應該調集更多的軍隊撲擊登州的。但是一來點集大軍需要時間;二來十幾萬大軍的調度動靜太大,會失了突然性。

所以久經戰陣的岳樂就讓常寧先帶一萬人來濟南匯合,同時再大張旗鼓的調兵,以造成清軍大軍還在途中的假象。

當然了,明軍那邊的細作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搞不清濟南那邊的狀況也就罷了,都在登州府境內的黃縣必然在他們的嚴密監控之下。

雖然岳樂、常寧一早就安排了從漠南、東道蒙古招募來的蒙古騎兵先期抵達黃縣,然後沿著黃水河設防,許進不許出……但是黃縣臨著大海,明軍的細作總還是有辦法把清軍抵達黃縣的消息送去登州的,最多只是耽誤些時間罷了。

知道自己時間有限的岳樂、常寧都顯得非常焦急,當黃水河上的浮橋工程開始時,他們就到了河邊工地不肯離開了,還走來走去地督工——他們倆當然知道登州不好打,而且他們更知道新大明軍隊的厲害!

倒是給他們倆帶路的曹寅顯得胸有成竹,他跟著父親曹璽在登州潛伏了可有些日子了,太了解登州城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是什麼東西了?

登州當然有能打的人,要不然也不足以在清軍的虎視眈眈之下在山東半島的海邊上立足。

但是那些能打的,不是從通州跟來的漕工就是在山東當地招募的農家子弟。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 一定都跟著去遼東了。現在還留在登州的,恐怕都是些混日子、混身份的主兒, 或者是那些想在登州留條後路的貴人們的奴僕。

他們怎麼肯和登州共存亡呢?他們的銀子大多已經存進了蓬萊銀號, 有些人還買了遼東土地債雖然在登州還有房產, 但也不至于為了所房子把命搭上。

看見曹寅那麼有信心,岳樂和常寧似乎也沒之前那麼焦慮了, 兩人很有默契地看著曹寅,然後一先一後的開了金口。

「曹寅,你說的有些道理登州城廓雖堅, 如果沒有肯與城同亡的死士也是無用的。」

「曹寅,那本王和恭王就給你個機會,回頭你和碩岱一起率領一個參領的蒙古勇士先行, 喬裝打扮成逃難的農人去混城如何?」

曹寅現在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當然想要替大清建功立業, 一听這話,趕緊就給岳樂、常寧跪了,拍著胸脯保證︰「二位王爺放心,奴才就是粉身碎骨, 也一定替主子們搶下一座城門!」

岳樂和常寧都欣慰的點點頭——曹寅這樣的好奴才,現在可不多了!

隨著天色漸漸放亮, 浮橋終于接到了黃水河東岸。大隊大隊的清軍步兵已經在整隊, 隨時準備跨過浮橋, 直抵登州城下,去奪取這座充滿了私心和私欲的自私之城。

這些清軍步兵也都和康熙帶去朝鮮的部隊一樣, 是大量配備了燧發槍, 還采取了排隊槍斃戰術的「半近代步兵」了,而且他們還攜帶了足以破壞登州城牆的威遠將軍炮和糖藥火器!

岳樂和常寧騎在馬上,兩人都站在隊伍的前列, 目睹著打扮成農夫的曹寅、碩岱領著千把個還算淳樸的蒙古漢第一批踏過浮橋,向東而去。

岳樂胯下的坐騎仿佛也感到了主人的焦躁不安,不停的低聲嘶鳴。常寧看起來就要沉穩許多, 他看了看臉色有點陰沉的岳樂一眼, 笑道︰「皇叔父, 您在登州城內不會有什麼熟人吧?要不要和下面人說一聲?」

岳樂可是個「身體倍兒棒」的王爺,歷史上生了二十個兒子,二十三個閨女雖然存活率不高,大部分都夭折了,但是這個基數在哪里呢!

另外,這四十多個還是內務府賬上有數的。據常寧所知, 這位皇叔父是頗好美色的,在北京外城還置了七八處外宅,所以不上賬的兒女有多少,現在都在哪兒,可就是個謎了!

岳樂听常寧這麼一說,也哼了一聲,回了一句︰「恭王,我熟人多,你熟人也不少吧?還有不少是揚州和朝鮮來的熟人吧?是施瑯、傅弘烈和周培公介紹你們認識的吧?」

常寧呵呵笑了起來,「皇叔父,那您看這事兒」

岳樂哼了一聲︰「咱們終究是愛新覺羅,咱們做事兒得對得起祖宗!

況且朱慈炯他賺得就是保人平安的銀子」

常寧點了點頭︰「皇叔父的話,小佷明白!」

說完這話,他猛地轉頭,看著身後排列整齊的大隊士卒,忽然揚起馬鞭向登州城的方向一指,吼了一聲︰「出兵,目標登州城!」

然後他就狠狠給了胯下的戰馬一鞭子,率先沖出。岳樂則繃著臉緊緊跟在他身後。隨著清軍各參領發出的號令,大隊大隊扛著燧發槍、火繩槍和長槍的士卒,涌上了橋頭,越過黃水河,迎著冬日的晨光,直撲登州城的外牆而去!

天色終于大亮的時候,大明坤興公主已經在登州內城之中,自己的公主府內處理政務了。

這段時間朱天王都在南京坐鎮,所以登州這邊真正的老大其實是崇禎皇帝的這位獨臂公主。

而需要她處理的政務還真是不少!

這些日子登州城已經變成了六萬征遼大軍的大後方,有不計其數的物資要從登州內城、水城之中的庫房里拉出來,再裝船運去冰天雪地的遼東。

另外,遼東那邊還需要大量的民伕那塊地皮荒廢了太多時日了,所以現在有干不完的大工!

除了往遼東運東西運人之外,登州城本身也有一大攤子事兒要處理。

一是源源不斷涌入登州的難民!

這段時間明屬登州的四個州縣都在傳清軍將要入侵的消息還穿得非常嚇人,說是有二十萬清兵要來登州殺人放火,嚇得登州城外的農民們都拖家帶口往登州城跑——畢竟登州城的城牆看上去非常靠譜!

而這些人,都得想辦法救濟,現在是民以稀為貴啊!最好還能把他們管起來,都是寶貴的勞動力。

二是登州城內謠言四起,人心不穩。

之前明軍沒有從登州出發的時候,大家伙都擔心平遼債跌成廢紙,當時的小道消息都圍繞著平遼在傳。

可是當大軍出征之後,又有人在擔心清軍偷襲了!還傳得有鼻子有眼,說是登州城內有清軍粘桿處的奸細,要里應外合混城門,說的跟真的一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