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51章 尚之信、耿精忠,你們還活著啊!(求月票,求訂閱)

當東直門突發變故的時候,朝陽門這邊的恭親王崇寧剛剛應付完了察哈爾親王布爾尼,正目送著布爾尼和他的數百蒙古騎兵往察哈爾王府而去。

布爾尼入城的目的一個是朝見太皇太後布木布泰,一個就是探望自己的親爹阿布鼐。

其中朝見太後的日子安排在明天,布爾尼和他老子阿布鼐一起去紫禁城慈寧宮給布木布泰磕頭。

而今天,千里迢迢入京的布爾尼當然要去察哈爾王府見自己的親爹了人家可是真父慈子孝!

所以布爾尼和崇寧寒暄了沒幾句,就見爹心切,帶著手下去察哈爾王府了。

瞧見布爾尼等人走了,崇寧也是大松了口氣兒,趕緊把天津總兵王玉璽叫到身邊,想囑咐他把北京城東、城北的大門都看緊一些,同時再派人好好盯著察哈爾王府。

察哈爾王府里面本就有保護阿布鼎的蒙古勇士近百人,現在布爾尼又帶來了五百,這可就是六百蒙古勇士了!

如果在城內突然發難,再和城外的蒙古人來個里應外合,麻煩就大了。

王玉璽倒是沒怎麼把察哈爾蒙古人當回事兒,听了常寧的吩咐,還拍著胸脯做保證呢。

「王爺放心,那些蒙古人進不了北京城的北京城牆多高多厚啊,內九外七十六門一合上,他們得插上翅膀才能飛進來!」

他正說著話呢,忽然就听見轟隆隆的爆炸聲從東直門那邊傳來了!

常寧年紀輕反應快,馬上就緊張起來了,「怎麼回事兒?哪兒打炮呢?是訓練嗎?」

王玉璽雖然是武進士出身,但他在天津衛的炮台子上干了好些年,非常熟悉炮兵,用耳朵一听,就知道不對了。

王玉璽道︰「是東直門東直門出事兒了!」

就在這時,呼喊聲也傳了過來。

「不好啦,吳三桂打來啦!不好啦,吳三桂打進北京城啦」

吳三桂來了?

這怎麼可能!

常寧一听這呼喊,整個就愣在那里了。還是王玉璽反應快,趕緊對常寧道︰「王爺這是有人借著吳三桂的名頭作亂!」

「對!」常寧也反應過來了,馬上大聲說,「吳三桂怎麼可能來北京?他兒子吳應麒都給包圍在朱仙鎮,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

他這話是說給周圍的天津綠營兵听的。

王玉璽則對吳應麒道︰「王爺,您趕緊帶人去紫禁城保護太皇太後,臣帶人去朝陽門平亂。」

常寧點點頭,「好!王總兵,那朝陽門那邊就拜托了亂平之後,本王親自上折子給你請功!」

「謝王爺!」王玉璽連忙行了個打千禮。

常寧也沒功夫和他繼續掰扯,趕忙招呼自己的王府侍衛和黃馬褂,一群人都上了馬,然後就直奔紫禁城而去。

王玉璽也不敢耽誤,趕緊招呼手下幾個協領、參將,向他們分配任務。

不過他並沒有馬上調兵去平亂,而是來了個謹慎從事,先派人去控制住除東直門外的北京內城外城的十幾城門,另外還派人控制住鐘鼓樓、景山,然後又親自領著一隊人馬去佔領東直門和朝陽門之間六個存放漕米的大倉庫照著他的想法,他得先穩住陣腳,再探明虛實,最後才能穩穩當當的把亂子平下去。

可他這麼一求穩,也給了楊起龍穩住陣腳的機會。和歷史上楊起龍把鬧事的力量布置在北京城內不同,這回他的力量都在城外,並且分成了三隊往東直門這邊過來。

楊起龍親自帶著的主要是之前潛伏在龐各莊的一批前明遺民,他不在北京的時候由前明成國公府的一個旁系後人,名叫朱尚賢的壯士領著,核心骨干有四五百人。

後來楊起龍又從張大、焦三這兩個漕幫頭目那里借來了七八百壯丁,都是通州、天津漕幫中最凶悍的亡命,湊了一千三四百人,一起去混城。

而張大、焦三,還有楊起龍的兩個親信黃吉和陳益,則分別率領著第二隊、第三隊人馬,總共三四千人,跟在楊起龍帶領的隊伍身後,三隊人馬之間,都隔開了三五里地——這樣看著才比較相難民。

而且後面的這兩隊漕幫壯丁中的大部分人並不知道他們這是去造反張大、焦三只告訴他們要去東直門外幫人打架。所以當他們得知這回要揍的居然是大清天兵的時候,那真是要多震驚有多震驚!

如果不是張大、焦三在幫中素有威望,而且還事先喂了一大筆銀子,並且承諾事後還要重賞,這些漕幫子弟當場就得散伙!

不過他們也不敢再往東直門而去,只是堵在了東直門外的官道上,任憑張大、焦三喊破了喉嚨,他們也不肯向前。

如果王玉璽這個時候能領兵反撲東直門,楊起龍搞不好就得撲!

可他這一「持重」,變故又陡然而起!

北京城的東北方向上,突然傳來了嗚咽的號角之聲,還在官道上面磨蹭的漕幫子弟們順著聲音望去,就看見在大雪之中,一隊隊的人馬已經從北沙河方向開過來了,出現在他們的視線當中。這些人馬,都是蒙古人的裝扮,清一色的騎兵,行進速度極快,朝著已然在楊起龍控制下的東直門,疾撲而來!

張大、焦三二人望見蒙古大軍趕到,連忙讓人舉起吳周的黑旗,然後大聲呼喊︰「大總統援兵已到,榮華富貴就在今日,你們難道想當一輩子苦力嗎?

願意建功立業的,一起喊大總統萬歲!」

看見這些蒙古騎兵,漕幫弟子們的膽子一下就壯了起來,齊聲高呼道︰「大總統萬歲!」

看到底下人終于被鼓動起來了,張大、焦三二人也不遲疑,馬上舉起黑旗,引領著隊伍,一路小跑著就向東直門而去!

不多時,張大、焦三所領的近三千漕幫人馬和羅卜藏帶領的蒙古騎兵,就先後趕到了東直門!

東直門內,頓時大亂起來,驚呼大喊之聲響成一片,居住在東直門內的正白旗、瓖黃旗的老弱婦孺,還有入城避難的百姓,一時間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還真的以為是吳三桂的大軍殺到了北京城!不少人就跟沒頭蒼蠅似的,在紛紛大雪當中向著紫禁城和北京內城的其它方向逃竄,一邊逃還一邊呼喊︰「不好啦,吳三桂來了!吳三桂殺進北京城了」

這下整個北京城可就亂了套了!

當北京城內的亂子鬧起來的時候,在北京城西北角,什剎海邊上,一座門庭冷落的王府里面,兩個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沒落王爺,正聚在一起喝悶酒。

這倆王爺就是犯了「揭發造反罪」的平南王尚之信和「奉旨發瘋」的靖南王耿精忠。

他們倆暫時還活著呢!

但他們也知道康熙皇帝不糊涂,現在只是為了穩定人心,暫時不拿他們開刀。

只要等到局勢稍定,兩人都得上菜市口走一遭!

想想就傷心啊!

本來好好的王爺,現在都變成了待宰的羔羊了!

而且他們現在都被拘在北京城內別說城外了,連外城都去不了!

除了等死,也就只能聚在一起喝悶酒罵吳三桂了——這個吳三桂怎麼還不打到北京來救命?

不過罵歸罵,罵完了還是想啊!

想吳三桂,想他們的結拜大哥吳應熊現在能救他們的,也就只有吳三桂、吳應熊了!

今兒他們倆正一邊喝酒一邊想著呢,外面忽然傳來了喧囂的聲音。他們一開始也沒在意除了吳三桂、吳應熊打進來,別的事兒和他們沒關系。

所以兩人繼續喝悶酒,正喝著,房門 當一下就被人撞開,一陣寒風涌進來,兩人都是一激烈,抬頭就望向門口。然後就看見耿精忠的弟弟耿聚忠一臉驚詫的站在那里,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說話︰「來了,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