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14章 康熙皇帝表示一切盡在掌握!(求月票、求訂閱)

當洪士銘花了六天時間,咬著牙趕了一千二百里地,從大悟山趕到淮安的時候,他已經累得快不行了。如果不是有幾個孫思克派出的戈什哈把他從馬背上架下來,他自己都下不了馬了。

可是到了這種地步,他還是不敢有哪怕半分的懈怠,入了淮安城就直奔康熙皇帝的行在而去。

這倒不是因為他有多麼勤勉,而是他現在已經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家的奴才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還是不是奴才了?

他雖然在江寧城奉旨造反,來了個反清投周。但是吳三桂這只老狐狸不僅沒中計,甚至都沒給洪士銘封個一官半職!

洪士銘在江寧造反雖然是奉旨造反,但也是造反啊!既然造了大清的反,那他肯定就不是大清的官了。而吳三桂又不給他封官,那他豈不是「無官一身輕」了嗎?

好嘛,他都當了二十多年的官了,都當習慣了,忽然就「失官」了,成了一介草民這算怎麼回事兒?

而且,他還是個窮草民!

他在福建的產業都被鄭經給沒收了!他在江寧的巡撫任上貪污的銀子,又沒來得及帶出來。而他在北京的財產多半也被清廷給收回了。

也就是說,他現在不僅無官,而且還無產。

如果現在不努力一點,爭取把清朝這邊的官職再要回來,那他往後的日子真沒法過了搞不好得去要飯呢!

這可真是辱沒先人了!而且這個要飯他也不會啊!

一想到自己搞不好連活命都難了,洪士銘就急著想見康熙了,而且他也不覺得太常寺少卿是冷板凳了。

他現在可想死那張冷板凳了!

想著自己心愛的冷板凳,洪士銘就在淮安行在見到了已經怒不可遏的康熙皇帝。

「洪士銘?你你怎麼還沒有死?」

康熙皇帝一見面就拋出的問題,就讓洪士銘感到大事不妙。

「奴才」

洪士銘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時候,康熙又發話了︰「你的反是怎麼造的?朕明明讓你領著江南省投靠吳三桂,可是江南省的十一府一州,怎麼都望風而降了偽明?連江寧內城都降了偽明!」

原來洪士銘在江寧——大悟山——淮安之間往來的這些日子,朱和的北伐大軍進展也很快。

大軍所到,就是望風而降啊!

哪怕有幾處的守臣想要稍加抵抗的,也都被底下人五花大綁的送到朱和跟前。

現在長江以南,確定還在大清手里的,也只有江南大營控制下的紫金山堡壘和江寧外城了——朱和現在還沒到江寧,他的大軍剛剛抵達鎮江。

而大清在長江以南的另一處重要據點安慶南城,則在幾天前被諸葛丞相的大軍打破!

康熙面對這種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也只能把這個大黑鍋都推給「造反」的祖澤溥和洪士銘了。

所以康熙皇帝在得知明軍的「火箭艇」從大運河進入長江,並且對瓜洲埠的清軍水師大營進行了火箭轟擊之後。就立即下旨給江南大營的孫思克,讓他將祖澤溥和洪士銘這兩個反賊斬首示眾。

這可是明發上諭!

這上諭是前天下午才發出去的,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送到江寧?

所以當康熙皇帝得知洪士銘抵達時還很驚訝——這效率也太高了吧?

可是當康熙見著洪士銘的腦袋時,才發現這腦袋是連著身體一起來的!

因此康熙剛一見面的時候,才會問出那樣的問題。

「奴才,奴才也不知道江寧城的刁民那麼壞,更不知道祖家的家丁都心向偽明奴才罪該萬死!還請主子降罪!」

洪士銘還在那里請罪呢!

康熙听見他請罪,就知道他還沒見著那份要斬他的明發上諭。

「對了,」康熙這時又想起什麼,「你這些日子去了哪里?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原來孫思克沒有向康熙報告洪士銘去了吳三桂那里這事兒不好報,顯得孫思克暗通吳三桂。

所以康熙就不知道這事兒了。

「奴才去了吳三桂那里,」洪士銘如實回答道,「現在也是奉了吳三桂的命令來見皇上的。」

哦,那還不能殺了!

康熙心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啊!」

「吳三桂讓你來說什麼?」康熙的表情馬上和緩下來了,「是不是要和朕聯合一起對付偽明了?」

到現在為止,康熙還沒意識到吳三桂和朱和差不多危險,所以還在想聯合吳三桂一起打朱和呢!

「不,不是」洪士銘戰戰兢兢地說,「吳三桂識破了咱們的計謀!」

「識破了?」

康熙心想︰「對了,吳三桂身邊有天下第一軍師楊起龍啊!周培公的計策騙不了他!真是失算啊!」

「那他想怎麼樣?」康熙鐵青著臉又問。

「吳三桂要北伐了!」洪士銘說,「他已經命令吳應麒、吳世琮統領十萬大軍,馬上就要出襄陽北進河南了」

「什麼?」康熙猛地從御座上站起來了,兩只拳頭攥在了一起,眼珠子里面冒著怒火,「他既然想打,還派你來干什麼?」

洪士銘哭喪著臉說︰「他,他派奴才來見皇上,是勸皇上效仿元順宗的」

「混帳!」康熙怒不可遏,「朕還有半壁江山,還有數十萬大軍,他才派出區區十萬人,就以為必勝了?」

「這倒沒有,」洪士銘搖搖頭,「皇上,吳三桂說,如果他派出的十萬兵敗了,朱和還會再派十萬大軍北伐的到時候您用剛剛打完吳家軍疲憊之師去迎戰朱和,怕是連元順宗都沒得當。」

吳三桂這招也挺厲害,把朱和拉上一起嚇唬康熙。如果康熙膽子小點,沒準就給嚇跑了。

不過康熙哪會吃他這一套!

「他」康熙皇帝跺了跺腳,「他有朱和這個盟友,朕也有滿蒙聯盟!朕的蒙古勇士知道大清有難,紛紛上表請戰。察哈爾親王布爾尼還說已經召集了五千蒙古勇士,只等朕一聲令下了!」

「皇上,」洪士銘道,「奴才還從吳三桂那里得知,五世大喇嘛派遣使臣到了他那里,還送了青海黃羊!」

康熙這下也有點傻眼了。如果洪士銘說的是真事兒,那勾結吳三桂的可就不是五世大喇嘛了,而是和碩特汗國的達L汗了——因為出產青海黃羊的青海是和碩特本部蒙古人游牧的地方。

大喇嘛送青海的特產給吳三桂,這里面就有深意了!

看到康熙傻愣愣地站在那里,洪士銘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要官的事兒,現在開口好像不合時宜吧?

可是不要官那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呢?

就在這時,康熙皇帝忽然開口說話了,語氣堅定,沒有絲毫要妥協的意思,「洪士銘,你回去告訴吳三桂,朕是大清皇帝,還是大蒙古的恩赫阿木古朗汗!朕麾下不僅有八旗天兵,還有蒙古勇士,還有長城內外各族兵丁。朕的帶甲之士不下百萬莫說他的十萬叛軍,就算他和朱和一起來,朕也不怕。

朕非但不會退往關外,而且還會將他和朱和一一掃平,使天下重歸我大清一統!你告訴他,讓他等著朕的天兵!」

「奴才領旨!」洪士銘看見康熙一副要吃人的樣子,也不敢開口要官,只好領了康熙的旨意,繼續跑腿當信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