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5章 大清臨時工艦隊(求月票、求訂閱)

「什麼叫做拿出足夠的代價?什麼叫做有辦法召集一支強大的艦隊?」

雖然菲戈這個葡萄牙奴才說的是正經的北京話,但是範承謨卻越听越糊涂了。

範承謨眼珠子一瞪,又道︰「你問問姓巴,本官是扣了他的軍餉,還是沒有按照合同支付東印度公司和西班牙人的租船費?怎麼臨到要出兵了又要代價了?他這是想訛本官嗎?」

現在的大清南洋水師走的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路線。雖然戰船上都掛著大清龍旗,但是戰船的所有權卻是屬于荷蘭東印度公司和新西班牙王國的,大清朝廷得按月付給租金。

而船上絕大部分的官兵,也都是「派遣工」,都和荷蘭東印度公司和新西班牙王國簽的合同,只有巴爾特和菲戈兩人擁有正式的大清奴才編制。

其中巴爾特隸籍正黃旗滿洲,菲戈隸籍瓖黃旗滿洲都是如假包換的滿洲人了!

另外,在租賃艦船、官兵外包的時候,範承謨還代表大清朝廷和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西班牙菲律賓總督府簽了非常具體的合同。

該給多少租金,多少軍餉,多少獎金,戰損的艦船該怎麼賠償,都有具體的條款規定,可不能再加錢了!

菲戈連忙擺手︰「不是,不是,制軍您可誤會巴軍門的意思了巴軍門的意思是偽明海軍艦隊的規模非常龐大,擁有數百艘戰船,其中還包括十幾條西式軟帆大船。單靠南洋水師的力量恐怕不足以取勝,因此他希望可以臨時雇佣一些停泊在寧波港內的西洋海船參戰。」

原來巴爾特這個「外包海軍艦隊」的司令官覺得自己實力不足,還想再招點臨時工海軍幫著打仗。

而且現在的寧波港內,又正好停泊著上百艘來自荷蘭、英格蘭、葡萄牙、西班牙和「琉球國」的武裝商船。

之所以會有那麼多外國商船跑到寧波,則是因為康熙皇帝在挨了黃宗羲的批評後,也覺得大清朝過往的許多政策都有點「自殘」,特別是遷界禁海,簡直「自殘」到了腦殘的地步,不是他這樣的聖君應該做的。

而且由于廣東、福建兩省的陷落,殘明勢力已經滿血復活,遷界禁海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于是就在咨議會議開始前,康熙就下旨廢除了極其不得人心的遷界禁海,同時還開放了寧波、揚州、天津三地為通商口岸。而其中寧波口岸又是三大口岸中最大和最繁忙的一處,不僅有許多西洋商船來港貿易,還有不少福建、廣東的商船在鄭經的指示下,打著「琉球貢船」的旗號去寧波做買賣——這當然不是通敵,而是為了將江南出產的絲綢、棉布運往廣州,以鞏固廣州的「海京」地位。

同時也是為了對大清治下的江南進行滲透,那首頗為傷感,而且寓意獨特的《送別》,就是朱和命令這些「琉球商人」傳播到江南去的。

許多「守護」一縣的團練使,也都得到了朱和命他們「保境安民、等待天兵」的親筆信。

而範承謨、于成龍雖然也知道這些「琉球國貢商」來路不正,但是為了多得一些關稅,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看見範承謨還在猶豫,菲戈又補充道︰「制軍,其實雇佣商船參戰是西洋列國在海上開戰時候常用的方法。因為海上風波險惡,又沒什麼王法,所以跑遠海的商船都非常堅固,而且都裝備火炮,足以應付海戰。

甚至在西洋那邊,各國的君主還會在海上交戰開始後頒發私掠許可證就是準許本國海商合法地出海打劫敵國商船。」

「這不成了強盜之邦了?」範承謨吃了一驚,連忙聲明道,「我大清是禮儀之邦,是萬萬不會發強盜牌照的!不過臨時雇佣西夷的武裝商船去剿賊倒是可以考慮。如果這些西夷武裝商船在海上踫見偽明的商船,自然可以將之俘獲或擊沉,所得的財物都歸西夷武裝商船所有。

于山,你看這樣可行嗎?」

于山是于成龍的號,于成龍是浙江按察使,這個出海搶劫是否合法的問題,他當然是權威了。

「當然可行了!」于成龍笑道,「這是慣例事兒可以這麼辦,但是搶劫證是不可能發的。」

「沒有證,只管搶!」範承謨對菲戈道,「這樣可行?」

「行,行,」菲戈笑道,「有您這句話就行。另外,現在寧波關的稅有點重啊!不僅入口貨物要加稅,連出口貨物也要加稅您看是不是能減免一點?」

現在的康熙皇帝雖然不搞那些自殘式的弊政了,但是收錢卻不手軟。

而且由于年頭的時候「賣了團練權」,使得康熙十三年的江南秋稅有點難收。所以康熙干脆就讓江南、浙江、江北三省的督撫在境內廣設稅卡,抽取厘金,還加大了進出口關稅的收取。

另外,康熙還派人去揚州查私鹽,已經查倒了好幾個大鹽商了

不過範承謨現在已經顧不上收稅了,因為他知道這次如果不能打敗來犯的明軍,那寧波港很快就不是大清的地盤了。

到時候寧波的稅,就該歸那個槍斃不死的朱和收了!

他馬上胸脯笑道︰「這個好說只要那些洋夷商船願意幫著打逆賊,本官做主,給他們永久免稅之權!凡是參戰的商船,以後都可以免稅出入甬江商港。」

菲戈聞言大喜,馬上趁熱打鐵道︰「制軍,這個空口無憑的可不大好辦,要不您」

「知道,知道!」範承謨道,「本官給立字據,再蓋上關防大印菲佐領,你趕緊和巴軍門說了,讓趕緊去召集臨時海軍,盡快出海去剿賊,本官這就準備免稅的憑據!」

于成龍也補充道︰「別忘了和下面人說,這次出海隨便殺隨便搶哪怕搶到福建的陸地上,朝廷也是不管的。」

菲戈連連點頭,笑著保證道︰「好,這可太好了!有您二位的話,咱們南洋水師至少可以拉出去四五十條大船數量多過逆賊兩倍,贏面還是頗大的!」

福建寧德,三都澳海灣。

已經通過台灣海峽的明軍北伐艦隊,現在正停泊在口小月復大,地形險要的三都澳海灣之中待風。

而在海上漂了幾天後的朱和,現在則棄船登岸,住進了鄭經為他準備的三都澳行宮。

根據鄭經、陳永華、邱榮、陳上川、江勝、何祐等人制定的計劃,朱和和兩個鎮的陸師,將會在三都澳下船上陸,在岸上等待海戰取勝的好消息。

在海戰取勝之後,大軍再兵分兩路,一路從陸路進軍,走溫州、台州去寧波,一路則直接在寧波登陸。兩路大軍匯合後,再一塊兒走紹興、杭州、嘉興、蘇州、常州、鎮江,直達南京城下。

擋在朱和北伐大軍前進途中的最大障礙,就是巴爾特指揮的大清臨時工艦隊。

而在七月二十二日這天清晨,一艘來自寧波港的「琉球國商船」就借著北風抵達了三都澳,給朱和、鄭經等人帶來了「大清洋奴艦隊」即將出港的消息。

一場將會決定東亞海上霸權的決戰,終于拉開了序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