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2章 國運三寶(求月票、求訂閱)

能夠在九間殿內的大會議桌旁擁有一把交椅的,全都是大人物,不是原儒大學士,就是廣州朝廷的重臣公卿,其中不乏學識淵博之輩。

但是這些人卻沒有一個能認出顏元捧來的這兩樣關系到大明三百年國運的好東西。

「監國,您就別賣關子了,咱們才疏學淺,認不出來。」

「監國,這東西看著好像是石頭和什麼土這玩意有啥用?」

「難道是寶石?看著不像啊!」

「監國,您塊說說吧,這兩樣到底是什麼?」

朱和笑著搖搖頭,道︰「諸位看仔細了這不是兩樣東西,而是三樣寶貝!」

「三樣寶貝?」

「土、石頭,還有什麼?」

朱和一伸手,拿起裝土的瓷碗,然後把瓷碗里的土倒了出了,舉起了瓷碗,「看看,這是什麼?」

「這是碗,看著不是很圓啊!」

「就是個白瓷碗顏色倒是挺好看的,難道是什麼名瓷?」

朱和道︰「這叫女乃白瓷,是在瓷土中加入了牛骨粉、石英石粉後燒制出來的這種女乃白瓷的硬度、色澤、透光度都極佳。這只碗是黃埔鐵廠的工匠隨便燒制的,如果由瓷器名匠來燒,一定可以制成上等待的佳品。孤家已經讓人去潮州、漳州、泉州請當地的瓷器大匠來看了。如果他們覺得可用,這法子就教給他們了。」

朱和拿出來的是一件骨瓷瓷器,歷史上出現在18世紀末的歐洲。這種瓷器出現後,迅速受到歐洲各國有錢人的追捧,也幫助歐洲的瓷器產業後來居上,砸掉了中國瓷器大半的飯碗——可別小看這事兒!

瓷器是什麼做的?

土做的!

這是拿泥土換銀子的好買賣啊!

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瓷器就是個頂級產業。

而且中國瓷器早就建立了極其強大的品牌效應,在骨瓷出現前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簡直就是躺賺。

而骨瓷出現之後,中國很快就失去了這個「以土換錢」的頂級產業。

同樣是在清末,隨著日本絲綢業的強勢崛起,被中國壟斷了兩千年之久的另一個頂級產業——絲綢業也完全沒落。

而茶葉、白糖、鐵器這三個在明朝末年時還能在世界上稱王稱霸的產業,到了清末也全部淪陷!

而除了鐵器之外,當年中國的瓷器、茶葉、絲綢、白糖可都是非常賺錢,而且具有壟斷地位的好買賣。

它們的全部喪失,就使得中國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上半葉完全喪失可以迅速積累工業化資本的產業沒有了躺賺的產業,中國的工業化之路當然走得異常艱難了。

現在輪到朱和領著新大明「走資」了,他自然得千方百計保住這幾個優勢產業。另外還得想盡辦法打掉西洋人的優勢產業——當然是零元購了!

朱和才不相信歐洲人靠剪羊毛能剪出個工業化

說完了骨瓷,朱和又抓起了一塊表面布滿晶體的石頭,說︰「這叫鳥糞石,是尚家軍的俘虜從東沙荒島上采回來的寶貝!」

「鳥糞?」養過鴨子的邱輝馬上就明白了,「這是肥料吧?鴨子糞就是好肥料啊!」

「沒錯!」朱和點點頭,「這種鳥糞石多產于海外荒島,是海上的飛鳥歷經千萬年排便而形成的是極其優質的肥料。孤家在黃埔島上讓人開了塊稻田,用鳥糞石為肥,產量比不施鳥糞肥的稻田多出一兩倍!

有了這種好肥料,以後咱們大明百姓就能少受許多饑荒之苦了!」

大學士朱舜水感興趣地問︰「東沙島上的鳥糞石多嗎?」

「不太多,」朱和苦笑道,「可如果甲申之難前朝廷可以開采東沙之糞,興許可以緩解天下之荒。而且天下之大,四海無疆,如東沙這樣的鳥糞島一定還有許多舜水先生,您說這開拓海疆之事,是不是關系億萬生民之口?而億萬生民之食,是不是三百年家國天下之基?」

朱舜水點點頭道︰「之瑜曾經游歷東洋、南洋,自是知曉天下之大,四海之廣前明閉關自守,未能以四海之富以養天朝生民,此乃大失策也!

若當年太祖高皇帝知道海外之鳥糞,可以養天朝之庶民,一定不會有閉關不征的祖訓。」

吃飯是中國人的政治正確!

如果當年鄭和帶回來的是可以養人的鳥糞石,那出海就是政治正確了!

朱和費了那麼大的力氣(其實是尚家軍的俘虜出力)搞來那麼多鳥糞石,並不是為了在眼下養活多少人而是為了現在和將來的開拓!

一是用「鳥糞變糧食」將海外利益變成政治正確!

二是為開拓之民提供鳥糞肥料——跑到一片蠻荒之地拓土殖民是很困難的,其中餓死的概率也不小!而鳥糞肥料可以大幅提高糧食單產,自然就提高了開拓的成功率。

「骨瓷可以換銀子,鳥糞可以變糧食,」朱和說著話,有拿起一塊沒有磨碎的白石頭,「這種石頭名叫白雲石,各處都有出產,並不罕有。

但它的用處可大了可以用來制造磚頭!」

「造磚頭?」工部尚書郭有德一听就來精神,「聖人,尼了是想用這白色的磚頭蓋房子?」

「不是蓋房子,」朱和笑道,「是蓋爐子煉鐵煉鋼的爐子!」

以白雲石為材料燒成的磚頭是極佳的耐火材料,最高可以承受攝氏兩千多度的高溫。而且這是一種堿性材料,用它砌成的爐子可以用來月兌磷,再加上月兌硫的生石灰,就能解決鐵礦石高硫高磷的難題——中國的鐵礦石大多高硫高磷,再加上煤煉鐵所造成的煤炭中的硫溶入鐵水,所以去硫去磷一直是個大麻煩。

所以當容易開采且優質的鐵礦石被耗盡後,中國鐵器的質量就有點堪憂了而佛山這個冶鐵重鎮生產出來的鐵器,大多都是硫磷超標的。

朱和之所以不忙著制造鋼槍鋼炮,而要折騰白糖銅炸彈,就是因為知道佛山提供不了大量的輕型的燧發槍,也造不出質量上乘的鐵炮。

除非先把白雲石爐子和白雲石坩堝搞出來!

可是廣東這邊雖然有白雲山,但是卻沒有什麼白雲石大礦,所以朱和只好耐著性子等待。直到鄭經拿下福建大部,他才派人去找來一些白雲石,全都交給黃埔鐵工廠試用。上次救了大波玲「一胸」的鐵片,就是用黃埔鐵工廠的白雲石爐生產的鐵料打出來的。

朱和道︰「有了這種白雲石,咱們的佛山鐵業又能更上一層樓了不過推廣白雲石耐火磚和坩堝爐還有焦炭煉鐵的事兒,孤家來不及主持了。老泰山,九千歲,契爺,郭師爺,這事兒就交給你們了。」

邱輝、龐太監、于老爺子、郭師爺對于佛山鐵業而言,那都是得罪不起的「大神」。其中邱輝是兩廣總督,又是廣東地頭蛇。龐太監手里有個「中央銀行」。于老爺子是吏部尚書兼中書侍郎,也就是副丞相。郭師爺是工部尚書,軍工訂單是他管的!

朱和接著又道︰「在孤家出兵北伐前,你們就把人給孤家找來,孤家會把這門手藝傳給他們也不需要他們出學費,只要他們派些子弟學徒跟著孤家一起北上就行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