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7章 一定要為三太孫報仇!(求月票、求訂閱)

吳三桂說的沐家人是一個名叫沐神佑的青年和他的妹妹沐玉屏。

這位沐神佑是末代黔國公沐天波的次孫,其父是沐天波的長子沐顯忠。在沐天波在緬甸遇害的兩年之前,沐顯忠就在雲南兵敗投降,被押去北京囚禁起來當奴才了。後了清廷覺得他的奴才當得不好,就給偷偷弄死了。

而這個沐顯忠在被抓去北京之前,早就已經在雲南娶妻生子。娶得是雲南石屏土司龍世榮的女兒,生下了神保、神佑兩個兒子一女。

而這兩個兒子後來又成了雲南沐家余黨和一部分反對吳三桂統治的土司造反的旗幟,其中沐神保和他的母親龍氏被吳三桂抓住,也送去北京城當奴才了,當著當著也當沒了。還剩下一沐神佑和沐玉屏兩兄妹就被一群沐府余黨領著在雲南各處東躲西藏,靠著一些受過沐家恩惠的土司的接濟活命。

直到吳三桂「奉旨起兵」,當了大明的天下兵馬大總統,他們倆才帶著人跑出來找郭壯圖「要爸爸媽媽」。

郭壯圖當然沒有「爸爸媽媽」可以給沐神佑、沐玉屏,不過他也沒弄死沐神佑、沐玉屏,而是把他們和他們的部下一起騙來了江陵。

吳三桂和這個傻乎乎的沐家兄妹見了一面,覺得他們就是倆沒什麼見識的鄉下孩子,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一刀殺了又顯得不厚道,所以就養著算了。

沒想到這回倒是用上了沐家雖然不中用,但是對大明還是很忠的。而且跟著沐神佑的沐家人中還有從緬甸跑回來的,他們是知道咒水之難真相的。所以朱和如果還活著,一定會親自接見沐神佑、沐玉屏等人的。即使朱和已經不在了,朱三太子朱慈炯也會見他們。

「大總統,若是臣見著的是朱三太子,臣是不是要和他說說報仇的事兒?」

盧一峰也是個挺機靈的胖子,不用吳三桂提點,就知道自己去南昌是干什麼的,而且還能想到吳三桂沒想到的事兒。

「報仇」吳三桂老眼珠子轉了轉,連連點頭,「這個仇得報!你就和他們說,本大總統听聞三太孫遇難的傳言,悲憤焦急,所以就引兵十萬東進信陽、光州,準備為三太孫復仇,還請諸葛丞相也發兵江北,會攻清虜!事成之後,兩家可以平分安徽,安慶府、廬州府以及皖南四府一州都歸大明。」

話說到這里,吳三桂自己也覺得自己挺高明的,還哈哈大笑起來︰「本總統率十萬兵入淮西,諸葛丞相再發兵數萬攻安慶,康熙小兒如何還敢留在淮南?康熙一走,本總統便能東下金陵,搶在諸葛丞相之前把江南給收了。若是金陵在手,南朝必為吾有矣。」

「父親,」吳應熊面露憂色道,「您真要出兵淮西?您的身體」

領兵出征可是個體力活!

歷史上吳三桂起兵後沒多久就「宅」在了衡州,多半也和他年老多病有關。

吳三桂麾下雖然有不少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如吳應麒、吳國貴、吳世琮,但他們的威望終究比不了吳三桂,難以統御全軍。

而這一次吳三桂雖然拼著力氣在建陽水臨陣廝殺,大破康熙的大軍,但是隨後他的身體狀況就急轉直下了,看著很難再統領大軍出征了。

吳三桂听兒子這麼一說,就笑著道︰「老夫的身子骨雖然不大結實了,但一時半會兒還能支撐,上陣是不大行了,但是坐鎮大營卻沒有問題。老夫听說漢陽府境內的大悟山風景不錯,氣候宜人,不如就將親征行營設在那里。前線則讓你二弟和你佷子負責他們兩父子合在一起,還是可以指揮數萬大軍的。

而且他們已經在襄陽駐扎了數月,一直在教老夫的兩萬鐵騎,搞得很不錯了,這次正好拉出來試試。也不要等盧主簿回來,就讓他們先出兵信陽、光州,嚇唬一下康熙!

他們若能迫走康熙,再東下金陵,一定能歷練成為可以專治一方的帥才,我們兩父子以後就可以放心了。」

放心?

吳應熊可是一點都不放心啊!

雖然他和吳應麒關系還算湊合,但是兄弟二人多年來一直天各一方,很少見面,自然也不可能太親近了。

而且吳應麒還有個很能打的兒子吳世琮這吳世琮可比他老子能干太多了!

吳應熊正心急的時候,吳三桂又說話了︰「應熊,你要歷練一下才好啊!不如這樣吧你和國相、柱國一起去武昌坐鎮!」

吳應熊明白老子的心思,老頭子一邊想要江南,一邊又不想和朱三太子撕破臉。所以才一邊打出「為三太孫報仇」的旗號逼康熙,一邊又讓自己和夏國相、胡柱國屯兵武昌震懾那個諸葛丞相。

同時老頭子還不想和清廷大大出手,只想逼走康熙,巧取金陵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實在太精,都快趕上耿精忠了!

想到這里,吳應熊又問吳三桂道︰「父親,是不是讓洪士銘給康熙帶個話?」

「是要帶的,」吳三桂拈著胡須,「自古守江必守淮!南北二朝劃江而治是不可能的,劃淮而治也許還行老夫年紀老了,沒有北上中州的雄心了,能有一個南朝江山就心滿意足了。」

說著話,吳三桂忽然放沉了聲音︰「康熙如果不答應,那老夫就派應麒和世琮會同諸葛丞相一起滅了他的八旗新軍!」

江西,南昌,章江門外碼頭。

正在用「詐死裝活之計」的朱和,這個時候正在一條很大的官船之中,同諸葛丞相說話他要「托父」啊!

他畢竟不是真死,所以用不著托孤,托個父就行了。之所以要托這個父,則是因為他這次要走海路去寧波從福州出海,那也有一千多里海路呢!

這海上的風浪誰說得清楚?也許就吹燈拔蠟了呢?所以得有最壞的打算,這父子二人不能一塊兒出海,得有個先後。

根據計劃,朱和會先一步到寧波,站穩腳跟後,朱天王再出海去寧波和他匯合,然後再領三四千人北上去天津。

所以朱天王還會在南昌留一段時間,等朱和出海去寧波後,再南下廣東。

而諸葛丞相當然得一直留在江西「拉仇恨」,一方面吸引住康熙的八旗新軍主力;一方面震懾住吳三桂,讓他別輕舉妄動這其實就是個「小三國恐怖平衡」。

「丞相,」朱和說,「這次我只帶第二鎮南下,其余的五個鎮再加上長江水軍都留在江西。你得用他們虎視淮南,震懾湖廣萬萬不可輕率啊!」

這話听著不像是朱和說的其實朱和自己用兵比諸葛三和輕率得多!

如果不是仗著糖藥類武器的犀利,他早就壞事兒了!

「監國放心,」諸葛三和笑道,「諸葛一生惟謹慎嘛!臣坐鎮江西,絕不會讓康熙、吳三桂有機可乘,也不會讓康熙的大兵從安慶周圍月兌身臣一定會吊著他們,讓他們進退不得!」

「也不需要吊太久,」朱和笑著道,「吊他們兩三個月就足夠了。」

說著他又對朱天王道︰「阿爸,海上行軍難保萬無一失,吾若有失,反清復明之業就靠您和諸葛丞相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