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2章 砍頭不死真英雄!(求月票、求訂閱)

大清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日,江寧城的儀鳳門外的龍江口碼頭上,已經聚集了一群頂戴袍褂俱全的人物。臨時的彩畫牌坊都已經安裝最高的規格搭建了起來。從龍江口碼頭通往儀鳳門的道路也已經撒上了黃土,路邊的商鋪全都大門緊閉。昔日繁華的街道上,現在只剩下了全副武裝的八旗兵丁和跪在地上聊天的老百姓。

當然了,敢跪在八旗天兵身邊聊天的老百姓也不真老百姓,而是宣威大將軍岳樂、江寧將軍額楚、兩江總督麻勒吉、江寧織造郎中曹璽這些駐江寧的大清封疆重臣們動員來的高仿老百姓——不是駐防八旗和綠營兵的家眷,就是吃衙門飯的小官小吏,當然還有他們的眷屬。

而這些江寧城內大員們之所以要動員那麼多高仿老百姓來儀鳳門外下跪,當然是為了恭迎那位「砍頭不死」的大清小聖主康熙皇帝了。

康熙來了!

帶著數萬「精」(很精)兵,乘坐著二三百條長江水師的戰船,已經到了江寧城外的長江江面上,就快進入秦淮河的龍江口了。

為了這次下江南,康熙真的是用足了心思。他不僅命令圖海、施瑯、卓布泰等人在不平等條約送到吳三桂手中前突然撤離武昌、漢陽。還嚴令他們不得直接撤往江寧,而是將船隊停留在安慶府城外的江面上,等候由陸路撤離的康熙抵達。

而康熙本人則在王輔臣等人的保護下,也日夜兼程地趕赴安慶,只比圖海、施瑯、卓布泰等人晚到了一天。

在抵達安慶之後,康熙皇帝不顧旅途勞頓,立即就在安慶城牆上檢閱三軍,並且宣布了所以跟隨他抵達江寧的包衣奴才和綠營奴隸,全都「抬一級」——綠營升包衣,包衣升漢軍。

另外,原本的漢軍,則一律抬入八旗滿洲當滿洲人,而原本的滿洲人,三等侯以下,一人賞半個前程。

至于那些直接帶兵的將領,更是人人都額外得了一份恩賞。

這可真是「三軍敗績、人人有賞、皇恩浩蕩」啊!

在放賞的同時,康熙還讓自己的心月復米思翰出任安徽巡撫兼提督,還下旨將安徽布政使司從江寧府移到安慶府,置于米思翰的直接控制之下。

同時,康熙皇帝還下旨征用了安慶府城內所有的白糖、火硝、火藥和銅鐵打造的夜壺在用這些東西打造了數千個「天雷壺」後,康熙皇帝才放心大膽地繼續東進,並且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日抵達了江寧府城外的長江江面之上。

而就在康熙皇帝率領的船隊緩緩駛入龍江口的時候,跪在龍江口碼頭到儀鳳門之間的大路兩邊的高仿老百姓和真八旗兵們都等的有點無聊,居然開始交頭接耳,議論起國事來了。

「喂,今兒來的皇上到底是哪位啊?是原來的裕王還是恭王?」

「是裕王,這次是裕王和先帝一起出征的,先帝讓朱逆給斬了頭,能在軍前即位的就只有裕王了。」

「那恭王能答應?北京城可在他手里呢!」

「是啊,先帝好像還有個兒子」

「可不是嘛,所以裕王才來江寧啊!這江寧城在明朝的時候可是南京應天府,是可以和北京順天府分庭抗禮的!」

「哎喲,那不就是南北二清了?這可不行啊!西邊還有吳三桂和朱逆呢!咱大清可不能分裂」

「別胡說,哪有什麼南北二清?」一個江寧駐防八旗的佐領實在听不下去了——這也就是高仿老百姓,要是真老百姓,都能逮了去殺頭了,如果踫巧還是讀書人,都可以搞一場文字獄了。

一個白胡子的高仿老百姓也不怕這個佐領,還湊上去低聲動問︰「那今兒咱們跪迎的皇上到底是哪位?」

「還哪位?有人說過換皇上了嗎?」那佐領道,「今兒來的就是我大清當今聖主康熙爺!」

「胡說!怎麼可能是康熙爺?康熙爺都給殺頭了前一陣子安親王還給咱們發了麻衣白布,要給先帝爺戴孝!」

「也許是躺在棺材里來的吧?」邊上又有個高仿老百姓插話。

「對對不對啊,我沒披麻戴孝啊!」

「我也沒!」

「趕緊回去拿啊」谷

那佐領看見一群高仿老百姓都要回去披麻戴孝了,趕緊阻止道︰「披什麼麻?戴什麼孝?皇上沒死皇上砍頭沒死!」

「什麼?砍頭沒死?」

「怎麼可能?」

「一定是皇上會法術!」那個動問的白發「偽百姓」瞪大了眼楮,兩個大拇指挑得高高兒的,「果然是真命天子!等會兒當真得好好瞅瞅!」

鞭炮齊鳴,鼓樂大作,那個「砍頭沒死」的康熙康麻子乘坐的御舟終于抵達了龍江口碼頭。

岳樂、額楚、麻勒吉、曹璽對望一眼,都心里沒底啊!

他們幾個之前也信了江西傳來的消息,以為康熙真的讓朱和殺了。四個人當時抱頭痛哭了一陣,就商量著要帶孝出征,為康熙報仇。四個人還分了工,岳樂、額楚負責練兵,麻勒吉、曹璽負責後勤。另外,康熙皇帝的保姆的丈夫,江寧織造郎中曹璽還負責準備麻衣白布

結果才把麻衣白布發下去,康熙皇帝親筆的廷寄就沒完沒了地往江寧這邊送了。

這些廷寄的筆跡看著倒是像康熙寫的但上面的語氣看著不對,太軟了,而且字數也太多,根本不是康熙皇帝的風格啊!

所以岳樂、額楚、麻勒吉、曹璽都覺得不對,他們私底下反復商量後,都覺得康熙戰死的消息是真的。而襄陽行在現在很可能在裕親王福全的控制之下!

而福全出于某種目的,隱瞞了康熙皇帝的死訊,還讓人冒充他的筆跡給地方上寫廷寄。

岳樂、額楚、麻勒吉、曹璽都是忠心耿耿的奴才,當然是忠康熙、忠大清的。所以他們四個商量好了,只要先帝的兒子不死,他們就得擁護他當皇上。福全、常寧兩兄弟可以一起當攝政王,還可以讓太皇太後或兩宮皇太後(康熙的皇後和聖母皇太後那拉氏)垂簾听政

四個人正下定決心要忠康熙先帝的時候,先帝已經彎腰踏步從船艙里面出來了。

岳樂、額楚、麻勒吉、曹璽看見先帝站在御舟甲板上都是一愣!

看著挺像啊!

是真的先帝還是替身?

四個人也不給先帝磕頭,而是忙不迭地掏出眼鏡——他們都上了點年紀,難免有點老花眼,為了能看清楚一點,這兩天都花重金請工匠替自己磨了水晶眼鏡。

戴上眼鏡仔細看了一會兒,岳樂、額楚、麻勒吉、曹璽他們四個終于知道康熙的厲害了——砍頭都沒砍死,算你狠!

既然厲害,那就趕緊跪下磕頭稱奴才吧。

「奴才岳樂,恭請皇上聖安!」

「奴才額楚,恭請皇上聖安!」

「奴才麻勒吉,恭請皇上聖安。」

「奴才曹璽,恭請皇上聖安」

他們四個人一帶頭,後面一批身在江寧的大清文武官員就全都趴下磕頭請安了。

康熙看見這大家都給自己跪了,心里面也大松口氣兒。

雖然他已經準備好火並了,但是大清現在已經風雨飄搖,能保持內部的團結,還是很有必要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