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8章 吳老賊終究是老了!(求月票,求訂閱)

當洪士銘、汪士榮和吳三桂的孫子吳世霖一行人,帶著康熙皇帝送給吳應熊、孔四貞這對J夫Y婦的賀禮,還捧著剛剛用了大清「皇帝之寶」印章的「清吳荊襄條約」文本,再一次抵達荊州城的時候。這座即將成為一國之都的城市,正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

因為就在兩天之前,「吳師」收復武昌、漢陽、漢口三城的喜訊,就露布飛捷,報到了荊州府城。

對于荊州城的百姓們而言,武昌、漢陽、漢口三鎮的收復,不僅意味著他們距離成為首都人民的日子又近了一點,還意味著他們被滿洲天兵屠城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

現在荊州北面有荊門險要,東面有漢水、長江之險,還有武昌、漢陽之固,可謂是固若金湯。至于西、南兩面,都是吳三桂的地盤,不必擔心。

而且荊州人民也不擔心廣東和江西的老朱家千里迢迢打過來,因為不論朱與吳,都知道民以稀為貴的道理。只有大清朝不在乎這次要不是吳三桂扣住了一萬多八旗天兵隨時要砍死,大清天兵一準會把武昌、漢陽、襄陽都屠了再撤。

這件事兒也讓荊州人完全認清了誰才是真正的「清朝人」!

而吳三桂也不失時機的拿出了一些收買人心的舉措,譬如免了崇禎四十六年之前的積欠,還宣布從明年開始就要實行均田均賦。

具體措施就是除了取自偽官逆產、綠營屯墾之田和荒地的勛莊田(準備分給吳家軍的有功將士)之外,被吳家統治的湖廣地區,從明年開始都要開始清點土地人口。清點完成之後,老吳家也要和廣東的老朱家一樣,要先均田,後均稅賦,而且也要攤丁入畝,還要搞雇役之法。

不過吳三桂的均田會采取「少補多不退」的辦法就是說,規定一個均田的下限,達不到的由吳三桂補,超過的也不用交出土地!

這均田可真是均得皆大歡喜啊!

當然了,那些吳三桂拿出來補給貧下中農的土地有點遠都在重慶、成都那邊!

要去那里種地,還得先學會用火槍打老虎的手藝,還得組織武裝移民團,一次幾百上千人扛著火槍集體遷移過去才行。好在這些事兒吳三桂都會妥善安排的,他現在是不怕武裝起來的漢人老百姓造反。

在吳三桂所知的歷史上,漢人老百姓在漢人朝廷的統治下,一般得到人地矛盾極度激化,土地高度集中的時候,或是遇上個實在瞎胡鬧的君主,才會揭竿而起。現在四川那邊老虎比人還多,土地有的是,你還造哪門子反?

另外,老吳家從明年開始也要開科取士,湖廣、四川、雲貴的讀書人都可以來考試做官了。

其實分配土地,開發邊疆,鼓勵生產等等的,都是開國皇帝們的最常用的舉措,新官上任都得三把火呢,何況是來了個開國君主?

哪兒能像大清朝這樣,開國之後都是諸如「圈地、剃發、佔房、屠城、投充、逃人法、沿海遷界、柳條邊牆」這種主動降低人口,減少生產,清空邊疆的措施?

而且大清朝干這種事情的效率還特別高,下手還特別狠!

有大清這個對比存在,別人上台後只要正常一點,隨便搞搞就是明君了!

現在特別狠的大清朝給打跑了,湖廣又有了吳明君治理,老百姓的好日子眼看就來了,能不高興嗎?漢人老百姓不就想有個明君,能讓他們過幾年安生日子嗎?

所以陪著吳世霖走進荊州城的洪士銘這會兒心里真個不是滋味啊!

他透過馬車的小簾子看到的大街上的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這老百姓的臉上難道不應該是麻木和痛苦的表情嗎?湖北人這是怎麼了?怎麼都那麼高興?難道他們不知道吳三桂是壞到骨子里面的壞人?谷

這老百姓啊,就是太容易上當受騙了!

正想到這兒的時候,馬車突然停了下來,洪士銘從馬車車廂里面探出頭向前張望,還問身邊陪同他的吳家軍鐵騎總管馬寶道︰「到哪兒了?到大總統府了嗎?」

「就快到了,」馬寶笑道,「洪先生,把辮子藏一藏,官帽子也摘了,帶這個帽子官袍也月兌了。」

「你,你什麼意思?」洪士銘一臉緊張地看著馬寶,還以為馬寶要逼他投靠吳三桂去當開國功臣。雖然他心里是很期待的,但大清忠臣還是要裝一裝的。而且他出仕就是大清臣子,沒當過貳三四五六臣,投降這種事情不熟啊!

「沒什麼意思您看前面,總統府外面那些人了嗎?」馬寶說著話,就抬手指了指前頭。

洪士銘扭頭望過去,就看見總統府外頭的廣場上,現在人山人海的,都是穿著老百姓衣服的人,好像還有人在有氣無力地喊口號。

他仔細听了听,原來是︰「大總統萬歲,大總統當皇帝」

馬寶笑道︰「荊州百姓都心向大總統,反對洪先生效忠的大清朝。現在因為他們來總統府外勸進把路給堵了,咱們只好下馬步行您這一身裝扮要是讓百姓看見了,搞不好要挨揍啊!」

原來不是勸降。

洪士銘怕挨揍,只好依著馬寶的意思,換了青衣小帽,藏起辮子,然後才跟著馬寶繞道,從大總統府右側的一處剛剛被圈起來,正平整土地的工地通過,這才從偏門入了總統府。

在路過工地的時候,洪士銘還跟馬寶打听了一下。馬寶則告訴他,這里正在修建宮殿——是吳三桂的皇宮!

現在的大總統府是原來的惠王府,曾經被張獻忠放火燒過。後來又成了清軍的兵營,修繕了一番,但還是有點破爛。吳三桂到達後,又讓人里里外外進行翻修,工程還很大,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工呢。

洪士銘一邊走在大總統府內,一邊就琢磨開了︰「沒想到大總統府翻修還沒完工,皇宮修建工程又開了工看來這吳三桂真是老了,準備當上皇帝後就在荊州這個安樂窩里面享受余生了。而吳應熊又是個中庸之資,能守住吳三桂留下的家業,管住他那個莽漢兄弟就不錯了。這將來的天下,還是得看大清皇帝和朱三太孫的!」

想到這里,洪士銘已經滅了投吳的心思,下定決心當大清的忠臣了。

吳三桂和洪士銘畢竟是世交,所以沒有很正式的在大殿上接見他和歸來的吳世霖。而是在總統府的「白魚池」,也就是那條祥瑞白暨豚所在的後花園池塘邊上的一處閣子里,擺了家宴,招待洪士銘。

而當洪士銘、吳世霖、汪士榮他們仨跟著馬寶走到白魚池邊上的時候,突然就听見閣子里面傳出了吳三桂的怒罵聲。

「媽了個巴子,姓朱的那小子真不是個東西!老子現在佔據了長江和漢水上游,都沒想過要順江而下和他搶奪東南,就想著在荊州府當個三分天下的皇帝,再享受幾年。他倒好,居然發兵佔了清江鎮、陸家咀、龍坪鎮、武穴、富池口、田家鎮、半量山、馬口、黃瀨口還佔了盛產鐵器的興國州!他媽的,要不是老二進兵夠快,武昌府都被那小子搶了去了,真是欺人太甚,氣死老子了!」

听見吳三桂的這番話,洪士銘就知道周培公的「二虎競食」之計奏效了!

朱和果然忍不住來爭奪武昌府的地盤了!

而且吳三桂也的確沒有吞並天下的野心,這個老賊到底已經老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