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9章 皇上,吳三桂來打臉了!(第二更)

襄陽城,大清皇帝行在。

「鐵打」的襄陽城,現在成了御駕親征的大清康熙皇帝的老營所在了。

所謂的御駕親征,也就是「征」到襄陽為止了。御駕再往南去那是不可能的,親臨前線去和吳三桂、朱和當面鑼對面鼓地干一場,那就更別想了。

不過康熙駕臨襄陽的消息,還是可以極大地鼓舞湖廣、江西戰場上的清軍。再加上之前的奴門大開,可以肯定,湖廣、江西前線的近二十萬清軍的士氣已經相當高漲了。在即將開始的決戰中,一定可以重創吳三桂的軍隊。

可是讓匯集于襄陽府的湖北、江西等處的大清官員和清軍高級將領們感到有點意外的是,不遠千里從北京溜達到襄陽來御駕親征的小皇帝,在抵達襄陽之後,居然一沒有于行在賜宴眾臣眾將;二沒有在襄陽城外大校場檢閱三軍;三沒有召開御前軍議听取眾將的建議。而是入城之後直奔行宮,而且除了勒爾錦、圖海、董鄂、鄂札、杰書和孫延齡之外,不接見任何一個湖廣、江西前線的高層。

這讓一群想要在康熙皇帝跟前表現得又忠又勇的大清忠奴們很有一點失望和懷疑啊!

到底出了什麼事兒?

不會是龍體欠安吧?

吳三桂那麼大年紀了,都沒有「欠安」,康熙小皇帝才二十出頭,怎麼就「欠安」了?該不會

「不會,不會,這不可能是吳三桂或朱和的詭計。這信肯定是耿精忠的親筆,絕對假不了。奴才家里有不少耿精忠寫來的書信,所以之前奴才讓師爺們仔仔細細對比過了,肯定是真的。

而且劉進忠也沒在奴才跟前裝大清的忠臣,據奴才所知,他和他手底下的人,也沒誰上折子請為奴才或包衣奴才。劉進忠和奴才說得很清楚,憑著手頭的實力和贛州府的地盤,要吳來降吳,朱來降朱,朝廷再回去他就降朝廷。他還說如果耿精忠在福州稱帝,他也可以上表稱臣。但是要他離開贛州府地盤去和耿精忠一起襲湖口、下江南,他是萬萬不肯的。

另外,奴才在贛州府盯了劉進忠那麼久,從沒發現他投了敵。不是他不願意投,而是吳三桂、朱和壓根不當他回事兒,從沒派人來勸降,也沒派兵來逼降。

奴才估計,吳三桂、朱和都把劉進忠當個緩沖,不願意拿下他。」

正在行在中幫劉進忠說話的正是孫延齡,他說完這些,就把自己和劉進忠聯名的密折拿出來,高舉過頭,「皇上,這是奴才和劉進忠聯名的奏折,雖是奴才親筆,卻是照著劉進忠的意思寫成的。您看過這折子,就明白劉進忠的心思了。」

一個跟著康熙的太監將孫延齡高舉過頭的奏折取了,轉交給了康熙,康熙皇帝接過奏折,展開看了起來。

奏折上的內容主要就是兩個,一是劉進忠叫苦;二是劉進忠想潛伏劉進忠的意思也很清楚,他手底下的兵太少,而且還有大量的隨軍家眷,現在在贛州府住得很滿意,不想再挪地方了。

所以劉進忠現在就想在贛州府當一顆忠誠的牆頭草,清來降清、明來降明、吳來降吳。

康熙一言不發地看完了奏折,然後又讓在場的勒爾錦、圖海、董鄂、鄂札、卓布泰、明珠、福全、金巴泰、熊賜履、對喀納等人傳看。

等大家伙兒都看完,康熙才問︰「你們怎麼看?」

「皇上,奴才以為這劉進忠雖然無恥之極,但也是個真小人,而且還是個滑不溜丟的真小人。」

「皇上,奴才覺得劉進忠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好像也沒必要再坑耿精忠了。」

「皇上,這耿精忠的確有點喪心病狂,也難怪劉進忠覺得他瘋了。」

「皇上,奴才也覺得耿精忠瘋了他那點實力,怎麼敢想著襲湖口、下江南呢?」

「皇上,奴才以為劉進忠這回還是有功的!如果不是他揭發了耿精忠謀逆的事兒,湖口沒準真叫他打破了,湖口的守軍連五百都沒有啊!」

「什麼?湖口那麼緊要的地方才幾百守軍?」

「皇上,湖口雖然緊要,但畢竟不在前線」

說湖口真有可能丟失的人正是負責江西北部防御的杰書,杰書現在負責江西北部和長江江西、安徽兩段的防御,還授了一個鎮江將軍。官職雖然不小,防區也挺大,但是手頭的兵力卻不是很多,只有六千八旗兵和一萬幾千「半奴才化」的綠營兵,總共兩萬上下。

這些軍隊被杰書擺在南昌、九江、袁州、吉安等四府地盤上,而杰書的將軍行轅則擺在九江府的德化縣。

兩萬軍隊分守四府,當然很不寬裕了。其中不直接和敵方接壤的九江府的駐軍只有三千,其中的兩千還駐扎在德化縣,而在鄱陽湖東岸地區,總共只有一千綠營兵。

雖然有長江水道可以迅速調兵,能夠做到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但是耿精忠如果發動突襲的話沒準真的能搶在圖海、岳樂的援兵趕到前拿下湖口,從而部分或全部阻斷長江水運交通。

如果耿精忠在挑個好時候,譬如吳三桂出兵的時候突然發難康熙皇帝剛想到這里,行在大殿外忽然傳來了王輔臣的聲音。

「皇上,奴才王輔臣有緊急軍情!」

康熙听見這話就是一驚,忙道︰「王輔臣嗎?快進來!」

「!」

門外的王輔臣應了一聲,然後就快步進了大殿,到了大殿之內急急忙忙向著康熙皇帝一跪,大聲稟報道︰「皇上,荊門、安陸兩府急報!逆賊吳三桂日前兵分兩路,一路襲潛江,一路奔當陽據報,兩路大軍的兵力都在三萬以上,來勢洶洶啊!」

康熙聞言,臉色都青了,冷冷道︰「吳老賊早不出兵晚不出兵,朕一到就出兵,一定是探知朕已親率大軍抵達襄陽,所以想給朕一個下馬威!」

這是來打臉了!

大殿里面的官員和將領們馬上就明白了。

康熙不是御駕親征嗎?吳三桂來了,你康熙敢出馬迎戰嗎?如果不敢的話,那潛江、當陽這兩座重要堡壘,吳三桂可就笑納了。

當陽是荊門的門戶,一旦被吳三桂所取,吳軍就能直逼荊門府城前的虎牙關。

而潛江則是一座緊挨著漢水的縣城,一旦被吳三桂奪取,就會成為其構築堡壘,切斷漢水交通的根據地。

而漢水一旦被切斷那麼清軍從長江口一直擺到襄陽城的這條長蛇陣就會被斬斷!

康熙皇帝扭過頭,臉色陰沉地看著「高仿鰲拜」卓布泰,「超武公,可有破敵之計?」

卓布泰道︰「皇上,當陽、潛江雖然重要,但終究比不了湖口。奴才以為,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盡快拿下耿精忠,以穩住長江中游的形勢,並且加強江西的布防,以防朱和乘機北上。」

卓布泰的方案雖然穩妥,但是打臉啊!

那是康熙大帝的麻臉,怎麼可以隨便打?

康熙皇帝皺起眉頭,又看著現在還背著革職留任處分的圖海。

在康熙抵達前線之前,圖海是湖廣、江西戰場上的最高統帥,已經帶著部隊和吳三桂對峙了好大半年,所以康熙還想听听他的意見。

圖海忙下跪道︰「皇上,奴才覺得,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在除掉他耿精忠的同時,收編耿精忠旗下的數萬大軍。有了這支大軍,咱們就能乘虛攻向湖南,繼續之前的計劃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