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6章 岳樂出馬,鎮守江寧!(第一更)

「奴才傅弘烈躬領聖旨!」

傅弘烈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眼眶當中包含淚水,強壓著才沒讓自己哭出聲來。這皇恩真是太深重了!

這段時間傅弘烈的奴運真是跟坐上火箭一樣往上直躥啊!不僅抬了旗,成了正白旗漢軍的奴才,還點了翰林,成了翰林院里面的奴才,現在更是發了個督辦長江水師大臣雖然這個大臣不是常設的官兒,所以沒有品級。

但是這個實權真的很大!

想到這里,傅弘烈只能伏地向康熙皇帝重重叩頭行禮,然後退到一旁。

「安親王。」康熙看他退開,馬上又叫了安親王。

「奴才在。」安親王岳樂立馬出班,然後也給康熙皇帝跪了。

「安親王,你是跟著肅親王平過獻賊,又授宣威大將軍討過喀爾喀蒙古的宿將,堪稱本朝的鎮國名將。」

康熙一上來就把岳樂一頓猛夸,讓岳樂非常感動,同時他也知道該自己出馬了,連忙叩頭道︰「皇上過獎了,岳樂豈敢當此大名。皇上但有所命,奴才雖肝腦涂地,也不負聖恩!」

康熙點點頭,心里面對這位皇叔的謙恭和勇于任事極為滿意。

「安親王,」康熙說,「現在吳三桂已經反了而且兵鋒直指長江!朝廷必須以滅吳為第一要務,戰場也從嶺南轉移到了長江流域和川陝一帶。以你之見,朝廷應該在何處布防,該在何處進攻,該暫時放棄何處?」

「回皇上的話,以奴才的愚見,吳三桂聲勢雖大,但是後勁有限,更兼其年事已高,銳氣不再,因此難成氣候。」安親王岳樂斟酌了一下用詞,又道,「朝廷雖然定下先吳後朱的順序,但也不能對廣東福建的偽朱三太子掉以輕心請皇上不要忘記海賊鄭延平在順治十六年的那場北犯!如果當年督軍陸戰的不是鄭延平而是朱和、諸葛三和、楊秀清之流,江寧必然易主!」

「哦,皇叔父的意思是江寧才是朝廷第一個要守住的要點?」

「皇上聖明!」安親王岳樂道,「若是江寧有失朝廷就會失去東南財賦之地。如果沒有東南的財帛,施瑯、傅弘烈又拿什麼去辦水師,守長江?如果偽朱三太子的水師攻于東,吳三桂的陸師擊于西,月復背受敵之下,圖海又怎麼在武昌、九江堅守?若偽朱三太孫再以江寧為據點,揚帆出海,北犯遼東,我等還有歸巢嗎?」

姜果然是老的辣!

岳樂畢竟是經歷過鄭成功北伐南京的老人了,知道當年北京城中的惶恐驚懼說實話,李定國兩蹶名王的時候,大家都沒那麼害怕!

因為李定國鬧得再大,他只要變不出可以縱橫長江的水師,也一定會止步于岳州,連武昌都到不了。

而鄭成功一旦拿下南京,把他的海賊變成長江水師能有多難?

如果江南的人口、財富為其盡有,水師再次北上到山東、遼東、朝鮮登陸,又有何難?

到時候鄭成功的大軍兵臨山海關,那樂子可就太大了。

所以當時順治皇帝攤開地圖一看,好家伙,那真是萬里海疆,處處漏風大清要完啊!

這可把順治帝嚇壞了!

還好鄭成功的陸戰實在拉垮,大清才逃過一劫。

但是這回朱和、諸葛三和、楊秀清的陸戰水平很高啊!谷

康熙皇帝連連點頭,「還是皇叔父考慮周全!南京必須要派重臣鎮守!」

「皇上,」岳樂又道,「不僅是江寧一處,松江、蘇州、鎮江、太倉、常州,還有江北的海門廳、通州、揚州,都要嚴密布防!絕不能讓逆賊在長江口登陸後一步步的往西打過來。

另外,浙江也需要重兵設防,並委以文武雙全的能吏主持大局。」

康熙沉吟著問︰「安親王,你覺得朝中有誰可以去鎮守江寧?」

安親王岳樂立即給康熙皇帝叩了個頭︰「皇上,奴才自薦去江寧替您看住這處關系國家存亡的緊要之地!」

康熙覺得有點意外,怔了一下道︰「皇叔父認為朱三父子泛海來襲的可能性很大?」

岳樂道︰「皇上明鑒,偽朱三太子父子起于廣東,處在天南一隅,這對他們爭奪天下是極為不利的。而他們又打了崇禎三子的旗號,又不可能偏安天南混個藩王的。所以奴才估計他們兩父子一定會銳意進取!而要從廣東進取,無非兩路,一路走湖廣、江西北進長江;另外一路就是走福建、浙江沿海直抵東南。

若朱三父子走湖廣、江西北進,不是和吳三桂沖突便宜了朝廷,就是和朝廷的兵馬激戰便宜了吳三桂如果讓吳三桂搶先入了武昌,再泛水東下,直搗了金陵繁華之地。那朱三父子還有什麼生路?

所以朱三父子必走福建、浙江沿海北上,直搗江寧。而且他們有海賊鄭世子和邱輝相助,有的是海船和水手,水運數萬之眾北伐應該是沒有什麼困難的。

而江寧之得失,干系國朝興亡,萬萬不容有失!奴才思來想去,給別人擔此重責都覺得不放心,所以奴才才斗膽請命,往鎮江寧!」

說完這話,岳樂又是重重一下叩首,拜伏在地!

看到岳樂如此表現,之前又听了岳樂有理有據的分析,康熙皇帝也覺得鎮守江寧非岳樂不可了。

于是康熙不再猶豫,大聲宣布道︰「安親王岳樂,朕命你再任宣威大將軍並兼領江寧將軍一職,宣威東南,鎮守江寧,並且節制江蘇、浙江兩省軍民另外,再從前鋒營、驍騎營、包衣驍騎營,以及新組建的包衣火雷營中抽調精兵三千,隨同南下!」

康熙這回出血本了!一出手就是三千八旗兵,而且還出動了剛剛組建的包衣火雷營的精兵。

所謂的包衣火雷營和包衣驍騎營一樣,都隸屬內務府,成員大多來自內務府管轄的上三旗包衣奴才,並且由康熙和「真人翰林」張洪天親自教。

岳樂又是重重叩首︰「有奴才守在江寧,逆賊朱三縱有百萬之眾,也休想踏足江南半步!」

听見安親王岳樂的這番話,康熙皇帝頓時覺得安心了不少這安親王果然是讓人安心的親王啊!

可惜大清只有一個安親王。

想到這兒,康熙又問︰「安親王,江寧之外,還有何處是平吳滅朱的要沖之所在?」

「回皇上的話,奴才覺得江寧之下,當屬武昌最為緊要。武昌系九省通衢之地,控扼長江、漢水之咽喉。若為吳取,吳賊不僅有沿江東下的可能。也有浮漢入襄,全力向北,以圖一搏的可能!好在有圖海鎮守武昌,還有施瑯、孫思克輔佐,當無大礙。不過武昌以西的荊州,武昌以東的南昌、九江等處,也應該重兵布防。以防吳逆冒險分兵江北或是從江西入寇,迂回至武昌下游,然後實行東西對進。

另外,奴才還以為岳州府不必堅守可以讓給吳逆。」

「把岳州讓給吳逆?這是為何?」康熙感到不解。

「回皇上的話,」安親王岳樂道,「吳逆若得岳州,必會大辦水師,以圖順江而下。若打不下岳州,吳三桂沒準會心一橫全師渡江向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