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霜天曉角 一四六、驚聞俗客爭來集

為了避免狹隘民族主義情緒影響未來的研究工作,需要先在注冊一家中華工業機械公司,由莉啊絲控股,聘華人買辦為經理。

由華人經理出面,來和學校商談組建研究室的事宜。對于這個舉措,張之洞的態度是樂觀其成、靜觀其變。孫元起則認為,只要他不反對,那就是肯定。

在孫元起的斡旋下,實驗室在光緒三十二年190九月在湖北工藝學堂內成立,研究人員除了學堂汽機、車床等科目的高年級學生,還包括經世大學剛畢業的幾位學生。協議規定,公司負責采買設備和儀器,學堂負責研發。研究出結果後,公司出資一次性買斷專利權和使用權。

籌建實驗室的同時,孫元起他也沒有放松對師範學校改革的積極關注。

接到學部的批復後,他迅速組織劉師培、楊度、潘咸等人在內的師資考察組,先對各師範院校的老師進行篩選,把那些昏聵迂腐不更時變的老古董、胡言亂語大放厥詞的洋教習全部掃地出門,換有文化有素質的新老師。經過這一輪整頓,學校面貌為之一新。

隨後,孫元起、劉師培等人又會同各科老師出題,考核所有在校學生,根據成績優劣,重新劃分年級,再根據愛好和特長分出專業。師範學校老師多,學生更多,這一番折騰,足足花費了近兩個月時間。

新官任三把火,孫元起這把火不僅燒得學生們哭爹喊娘,原先的老師也是怨聲載道。作為罪魁禍首,自己同樣被折騰得形銷骨立︰能進學堂當老師的老迂腐,至少都是舉人,身後少不了這樣的同年、那樣的朋,一被裁員,立馬有無數親朋好門求情說項,希望網開一面︰能進學堂又不好好學習的後進學子,多半是官宦子弟,就等著拿資歷去混官途,好不容易熬到快畢業,結果突然被降成一年級,二十大幾歲又要從頭學起,還時刻有被勸退的可能,你讓那群紈褲情何以堪?

好在清末講究尊卑有序、師命如山,學生們只敢嘴哭喊幾聲,還真沒人敢去總督府衙門口去靜坐︰孫元起的靠山也夠硬,被辭退的老師沒人去告黑狀、使絆子。

到了九月底,孫元起最後一次來到兩湖總師範學堂門口的那個小菜館,給李仲搔等幾個學生們講述物理,又告訴他們一些關于學習物理的方法技巧。臨末了才說道︰「听說,你們學堂已經改革完畢,換了新的物理、化學老師,想來他們說得會比我好許多,你們跟著老師好好學習就可以。我還有事,以後就不來了。」。

學生早先听孫元起的口風,已經知道他最近會和大家說再見,如今忽然听見,仍覺得頗為傷感︰「任兄,你這就要走麼?」

「是啊!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在這里也盤桓了數月,應該走了!「和這群學生前後見面之後只有六七次,現在說要分別,孫元起依然覺得有些不舍。

李仲搔問道︰「任兄,你以前不說來湖北是考我們學堂的麼?這段時間,我們學堂沒有招生,是因為提學使孫大人正在整頓教務,所以耽擱了。不過不要緊,孫大人是國際有名的大科學家、失教育家,他的改革只會讓學校變得比以前更好,我們大家都很期待呢!為何你現在反而說要離去?」

孫元起如今已是而立之年,但面相顯得很年青,尤其是在清末這個大環境里,別人頂多認為他二十四五歲。二十四五歲考學堂,在這個時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所以這群學生對孫元起編造的理由篤信不疑。

「是啊、是啊!任兄你的英語、物理、化學、數學都這麼好,隨便輔導幾回,我們就能在學堂考試位列前茅,如果你考我們學堂,一定沒問題的!「其他學生也應和道-

孫元起擺擺手︰「我還有別的事,就不打算考學堂了。只是這次師範學堂改革,你們真心覺得如何?」

「很好呀,我們都很支持改革呢。」其中一位叫董賢綜的學生說道,「現在的學堂,才真是學婆。以前的學堂就是放牛班!「

「改革之後,老師更好!大家更想學習!最近,大家嘴里最常念叨一句詩就是「提學來,十字街頭無秀才︰提學去,滿城群彥盡沉醉」哈哈哈。」

「據說新老師是孫大人從經世大學請來的,連工藝學堂的老師都一塊兒換了!「

听了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議論,孫元起覺得此次改革的精力沒有白費,大為欣慰︰「既然這樣,大家要更加努力地學校,爭取學業早日有成。」

李仲搔見孫元起去意已決,便問︰「不知任兄此次一別,何日才能再見?」

「這可說不好。如果大家有緣,相信還會再踫面的。」孫元起答道,「對了,未來你們學成之後,都有何打算?」

幾位學生對視一眼,才由李仲搔說道︰「我們要用自己所學,去構建一個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之新中華。」說罷,雙目緊盯孫元起。

孫元起素知湖北在張之洞的積極推動下,社會風氣開化,以至于編練的新軍、學堂的新學生成為後來辛亥的主力軍。听聞李仲搔所言,自然絲毫不覺吃驚,只是點點頭︰這小子和其他新學生沒啥兩樣,腦袋後邊都有反骨。

見孫元起臉色沒有絲毫異常,董賢棕又補充道︰「我們應該為國為民,反、求民主,反封建、求民權!「

不就是要造反麼?

孫元起心中了然,當平點點頭,「嗯「了一聲。

其余幾個學生見孫元起如此,仿佛找到知音,接著齊聲說道︰「我們要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話音剛落,包廂的門簾被人粗暴地掀開,闖進一個衣裝不整、滿臉橫肉的家伙︰「幾個小兔崽子居然敢造反?跟爺見官去!「說著就要來抓人。

董賢綜有些吃驚,連忙站起身,喝問道︰「你干什麼的?」

「爺是武昌縣衙!「那人一臉匪氣,「識相的,趕緊乖乖地跟爺去衙門。否則,哼哼!「

孫元起這時候轉過臉,冷冷地看了一眼這個半官半匪的流氓,沉聲斥道︰「出去!「

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孫元起為官多少有段日子,這麼一呵斥,那人果然膽怯。再看屋里還有五六個小年輕,大有捋袖子過來群毆的架勢,嚇得連忙灰溜溜地逃走了。見此情形,諸人齊聲大笑。

李仲搔怕孫元起擔心,還解釋道︰「任兄不必擔心,董兄可是有秀才功名的,便是武昌縣令來了,也不能拿我們怎麼樣!「

「不錯,只有提學使才能革除秀才功名,他們不能對我們怎麼樣!再說,我們在提學使司衙門里也有人,才不用怕他們呢!「另外一人補充道。

孫元起大驚︰自己衙門里居然也有黨的釘子?當下便問︰「你們如何會在學使司衙門里也有人?」

李仲搔道︰「好教任兄知道,我們有個小團體,喚作日知會,會員個個都是些志士,遍布湖北軍、政、學各界。如果您有興趣,改日可到高家巷的聖約瑟堂內尋我們!「

幾個人又大致介紹了一下日知會的情況,諸人正準備起身離去,就听見門外一陣雞飛狗跳。沒來得及出門看,包廂里就涌進了七八個抬槍舞刀的混混,齊聲喝道︰「不要走了反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