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霜天曉角 一四四、畫眉深淺入時無

一四四、畫眉深淺入時無

大家都知道張之洞有錢,可他現在偏說自己沒錢,孫元起能有什麼辦法?總不能扯住張之洞,翻他衣兜吧?

好在來之前,孫元起怕資金不寬裕,故意多造了五千兩的預算。眼下正好退一步︰「不知省府能撥付多少?」

俗話說得好,漫天要價,立地還錢。就看張之洞如何接招了。

張之洞捻著胡須,沉吟片刻才說道︰「老夫只能從別的地方擠出一萬兩。」

「才一半?」孫元起有些失望。不過和面前這老頭似乎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有怏怏走出總督府衙。

回到水陸街和楊度一說,楊度神色沒有絲毫改變,反過來勸慰孫元起道︰「我們之前的預算,是按照學校正式運作來籌劃的。現在憑著多出的一萬兩,應該足以完成前期的改造工作。」

孫元起點點頭,現在工藝學堂的改造八字還沒一撇,如果只是前期準備的話,一萬兩銀子確實差不過夠了。只是,以後怎麼辦?

沒等孫元起發問,楊度便接著說道︰「至于將來,倒不用擔心。香帥如今年近七旬,在湖廣總督任上呆了十多二十年,難道他畢生功名就止步于此?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現在肯定時刻想著早日北上,入軍機、做大學士,位極人臣,死而無憾。

「眼下朝廷有四位大學士,其中王仁和(文韶)已經七十有七,去年五月便因年老,不在軍機處當值,想來致仕之期不遠;貴叔祖父孫壽州(家鼐)更是已屆耄耋之年,隔三差五地在家養病,不理俗事;除此之外,只有世續、那桐兩位滿人,雖然不算昏聵,卻也只是中人之姿。協辦大學士里,除了滿人榮慶,只有今年正月徐郙休致後剛授任的瞿鴻禨。也就是說,滿打滿算只有六人,還有兩人不理事,這人數山谷在雍正元年有協辦大學士以來極少見的。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不補授大學士,那明年上半年就一定會增補。

「環顧全國,漢人中能有資歷出任大學士的,只有香帥、袁宮保等數人。不過袁宮保手握軍權,直隸又近在肘腋,朝廷上旗人對他頗有猜忌,為了防止他坐大,多數不會授他大學士。而香帥不同,年少探花登第,在翰林時便以直言敢諫享譽士林;任職地方後,積極興辦洋務、操練新兵、推廣教育,卓有實效;如今他已是風燭殘年,加上其兄文達公生前便是大學士,朝廷為了獎掖老臣、傳為佳話,肯定首選香帥。

「一旦香帥榮任大學士,他便會進京、入軍機處。湖廣總督換了新人,他初來乍到,你去請他撥付一點教育經費,憑著你一時無兩的聖眷,難道他還會駁你面子不成?所以,你絲毫不用擔心將來的事情。」

听了楊度的分析,孫元起心中大定。

在學部沒有批復師範院校合並的奏折前,孫元起準備先對工藝學堂內部進行整頓。剛上手,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可自己除去東跑西顛的陳乾生、掌管衙門錢袋子的章士釗,居然連三個幫手都湊不齊

說來也巧,正愁著手下沒人,十多二十個經世大學學生就從北京來到武昌「求包*」。孫元起見了這麼多人,且喜且疑︰「你們是怎麼來的?咦,潘咸,你也來啦?」

潘咸笑嘻嘻地答道︰「先生好我們听先生說需要人,大家便自告奮勇來了。正好特斯拉先生也有些問題要問你,加上還沒來過武昌,我便湊湊熱鬧。」

除了潘咸,這群學生絕大多數都是今年要畢業的。孫元便接著問道︰「你們都畢業了麼?」

學生們齊聲道︰「沒有,沒有張校長讓想來湖北工作的、想跟先生做學問的,都來武昌找你做論文答辯呢」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孫元起喜不自禁,趁著這段時間,趕緊把學生論文答辯的事兒給辦完,然後便把工藝學堂和師範學校的日本教習全部解聘,換成自己的學生。隨著老師換人,教材也隨之變成了商務印書館版。湖北的科學教育,在半個月內跑步進入了孫百熙時代。

時間已經是八月中旬,在北京各位大人案上盤桓了一個多月的奏折終于回到湖北。隨著奏折一起的,還有托尼、莉莉絲一行。

很明顯,托尼此次前來,是為了開拓華中地區的無限廣播業務。托尼心想︰如今有孫元起這個妹夫在湖北照應,想來辦事可以事半功倍。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托尼的廣播公司還有自己的股份,幫他不就是幫自己麼?況且廣播對于傳播知識、發布信息、推廣科技、娛樂群眾具有重要作用,這種互惠互利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孫元起打算隔一日便帶著托尼去找張之洞說項。

楊度在一旁听了之後,連忙建議道︰「百熙要助成此事,見了香帥最好不說這位托尼先生是你的親戚,只說他是你在美國的好朋友便可,哪怕因此多花些錢也無所謂,免得以後他人攻訐你是官商勾結、以權謀私。而且從長遠來看,這樣做也利大于弊。如果香帥允許在武昌設立廣播局,讓官紳知道此為洋人產業就可以了,平日里最好還是請華人出面操持要知道湖北開埠雖久,民眾對于西洋人還是心存芥蒂的。」

孫元起只道楊度考慮深遠,沒有細想,便答應了。

「我也想到了這一節,所以來的時候帶著襄理。」托尼指著身邊一位只有十七八歲的小年輕,「這位年青的小伙子叫做劉鴻生,是上海人,前不久剛從聖約翰大學輟學,來到我們公司工作。我看他非常聰明伶俐,此次前來便帶他出來歷練。以後武昌有什麼事,便要請他出面呢」

小伙子連忙起身,朝在座諸位做了一個羅圈揖,用濃重的上海腔說道︰「晚輩劉鴻生,拜見各位老爺、先生」

眾人說話,唯有莉莉絲坐在邊上含笑不語,憑孫元起對她的了解,這小妮子此番前來,絕不僅僅是學趙五娘千里尋夫那麼簡單。等諸人散去,夫妻在床上纏綿以後,孫元起這才問道︰「莉莉絲,你的味精廠怎麼樣啊?」

莉莉絲一臉驕傲的神色︰「非常棒父親的機器運來之後,半個月便調試完畢,本月初已經開始正常投產。借助哥哥的廣播,在上海銷售得非常順利。以後要做的,就是擴大銷售。」

孫元起笑道︰「莉莉絲真了不起對了,你此次前來,怕不是單單為了看我吧?」

「討厭,我就是來看看你的」莉莉絲嬌嗔道。

「好好好,你是專程來看我的。看完我之後,還有什麼其他事呢?」

莉莉絲手指在孫元起胸前畫圈圈,半天才抬頭說道︰「上次在上海,你不是要我最好在別的地方自己再建一個面粉廠麼?我想了想,最好是選在武昌,憑借長江航道,運輸比較方便。」

孫元起有些吃驚︰「湖北有小麥麼?」

自古至今,便流傳著「湖廣熟,天下足」的謠諺。但在孫元起的腦海中,號稱「千湖之省」的湖北應該是遍地種植水稻,怎麼會有小麥呢

莉莉絲也愣住了︰「我在上海听人說,湖北可是盛產小麥的……」

盡管她在上海做了仔細調查,可听見自己丈夫的質疑,心里依然還是沒底。事實上,這是孫元起孤陋寡聞了,湖北中北部可是我國重要的小麥產區,借助于豐富的水資源,他的產量位居全國前列。

孫元起也吃不準,只好說道︰「我也不太清楚,明天再找人問問吧。」忽然又想到一個別的問題︰「莉莉絲,上次我和你提到生產薯片的事兒,你還有興趣麼?」

莉莉絲像受驚的小貓一樣,警惕地抬起頭︰「有,當然有只是這兩年,先忙著建內衣公司、銷售味精,現在又在上海建味精廠,所以耽擱下來。等這段時間忙完,我就立即著手生產薯片的事兒。生產薯片可是一筆大生意,利潤驚人,你該不會想把它轉給別人吧?」

孫元起刮了刮她的小鼻子︰「你都想哪兒去啦我只是想問你,如果你準備生產薯片,那土豆削皮機請人設計了麼?」

錯怪了丈夫,莉莉絲覺得怪不好意思的,便朝孫元起懷里縮了縮︰「還沒有呢。怎麼,你要幫人家?」

孫元起點點頭︰「我倒有個大致思路,只是無法付諸實踐。眼下武昌正好有一所工藝學堂,里面的學生動手能力不錯。我希望你能投點錢給學校,然後組織學生來研發。等出來結果,由你拿去美國申請專利,如何?」

平常大家去土豆片,都是用刀來削,或者用瓶蓋什麼的來刮。等需要大規模給土豆去皮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陷入習慣性思維的誤區︰應該用什麼刀或者工具來削皮呢?土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要研究如何削皮,真還沒有什麼法子。事實上,真正的土豆削皮機,正確稱呼應該是「土豆磨皮機」,是用鋼絲球之類的刷子,與快速運動中的土豆發生摩擦,從而去掉表層的薄皮,獲得完整去皮後的土豆。只要想到這一層,後面實現起來就簡單多了。

莉莉絲道︰「好啊,大概要多少錢?」

孫元起心里盤算了一下︰「你先付兩萬美金,我讓他們研制土豆削皮機。等你申請專利後,你再付四萬美金,爭取把從土豆清洗到最後薯片封裝的整個流水線都研發出來。」。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