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霜天曉角 一七四、與君相逢不寂寞

︰小說 

一七四、與君相逢不寂寞

數日後,日本東京本鄉區東竹町的中越館。[本章由為您提供]

在靠西邊的一大間屋里,兩個年青人正圍著桌子細聲商議著什麼。年輕些的明顯是弟弟,他手里拿著一本外文書籍,仔細根據上下文揣度文意,然後說出大意。年長的哥哥則手執m o筆,快速地在稿子上寫出這段文意的文言文;遇有歧義不通之處,則擱下筆相互商議片刻。就這樣,兄弟倆傾力合作,很快在書桌堆滿了寫好的稿紙。

正寫得入神,房屋的和式m n從外面被拉開,一個年青人挾帶著寒氣闖了進來。兄弟倆一起抬頭,弟弟眼尖,早已經看見他頭發和衣領間的雪片,笑道︰「季黻兄,你回來了。怎麼,外面下雪啦?」

進來的人名叫許壽裳,字季黻,顯然和兄弟倆頗為熟稔,聞言答道︰「可不是麼?下得還t ng大這一下雪,入夜就該更冷了」他一邊說,一邊撢去身上余下的雪hu 。

年青的小伙子听聞下雪,大是高興,慌忙擱下書本,站起身︰「大哥,我去外面看看雪,在老家可不容易看到下大雪。我最喜歡東京的雪了」

「去吧,」哥哥點了點頭,放下筆,搓搓有些凍僵的手,「季黻,你坐,我給你倒杯熱水,好暖暖手」

弟弟聞言如m ng大赦,早已搶出屋外看雪去了。

許壽裳捧著水杯,終于感受到一絲暖意,這才繼續說道︰「日本的天又冷,和式屋又漏風,這一下雪,晚上可有的受了總得睡覺前洗上一個熱水澡,才能把被卷捂暖。剛才回來時,雪下得正大,天寒地凍的,不少日本人還穿著單薄的武士服,光腳趿拉著木屐,在街上走來走去的,看得我渾身更冷。豫才,你是學醫的,你說說,是不是日本人和我們中國人在人種上有很大差異啊?」

顯然,這個被喚作「豫才」的男子就是後世著名的魯迅了,不過現在他還沒有用這個筆名,大家還是喚他作「周樹人」吧。至于那個弟弟,毫無疑問便是周作人。他1901年到南京就讀江南水師學堂,在輪機專業讀了6年。前年年中,被江南督練公所派來日本學建築,現在在法政大學讀預科。

「從醫學上說,自然是沒有差異的。日本人耐寒,不過是習慣罷了。假使中國的嬰兒自幼在日本的環境中成長,也可以一樣耐寒。4∴い0 5」周樹人慢悠悠地說道,「不過和東京相比,還是我們紹興的冬天更可人,枝頭都是綠的,金燦燦的橘子、撲鼻香的四季桂……東京還是太冷了。」

許壽裳瞪大眼楮︰「你居然也知道冷?知道冷你還跑到仙台去要知道仙台可比東京冷多了。」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爛熳櫻hu ,仙台也是有的。」周樹人不以為意地說道,「我去仙台,只是不願見那些梳著油光可鑒的大辮子,卻又要學西方人跳舞的同胞罷了。」

「不願見,你大可以不見嘛再說,千葉也有醫學學校,你何至于跑到偏遠的仙台?現在倒好,星杓到了日本,你也只能趁著假期看看。」說到此處,許壽裳更為不滿。

明治34年(1901),日本文部省發布了第八號令,宣布將各個高等學校的醫學部獨立出來,成立專m n的醫學學校。當時共有五所這樣的醫專,分別是︰千葉醫學專m n學校(一高)、仙台醫學專m n學校(二高)、岡山醫學專m n學校(三高)、金澤醫學專m n學校(四高)、長崎醫學專m n學校(五高)。

千葉醫專位于千葉縣的首府千葉市,距離東京不到四十公里。在周樹人前後,千葉醫專是中國留日學生學醫的首選去處。像光緒、宣統年間學部考驗游學畢業生而授予的11名醫學進士中,就有王若儼、劉慶綬、方擎、張修敏、薛宜琪、沈王楨、沙世杰等7人是千葉醫專的畢業生;s 立東南醫學院(今安徽醫科大學前身)1926年在上海創立時,全校58名教職員工中,包括校長郭琦元在內有28人畢業于千葉醫專

周樹人笑了笑︰「不說這個了,畢竟我也快從學校畢業啦。」

許壽裳的氣話,周樹人是絲毫不放在心上的。自從1902年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時相識以來,兩人一直是肝膽相照的摯友,何況許壽裳也是在為他考慮呢?

「對了,豫才,你畢業之後打算干什麼?難道真的打算當一輩子醫生?」許壽裳道。

「唔,醫生啊?醫生自然也是不錯的。其實至于畢業之後究竟如何,我還沒有想好。」周樹人含糊地答道。

許壽裳對他含糊其辭的態度頗有些不滿,放下已經漸漸變冷的茶杯,卻看見書桌上擺著一摞寫好的稿紙,便隨手拿起來︰「這是什麼?你們兄弟翻譯的小說?」

「是啊,冬日的假期總是無聊些,出m n也很不便,就拿它做消遣。」周樹人開始收拾筆墨。屋里確實太冷,只一會兒工夫,硯台里面已經結起了冰。

許壽裳快速了看了幾頁,然後說道︰「我覺得你們翻譯得非常好,不亞于林琴南。你們翻譯完之後,打算怎麼著?出書還是投稿?」

「星杓打算譯完寄到上海的商務印書館,看看能不能出版。我是不在意的,不過自娛自樂罷了,做不得真。」周樹人說道。

許壽裳放下文稿,很鄭重地說道︰「豫才,我之前便勸過你無數回,你卻是不應。要知道你的文字是極好的,既樸實又有靈x ng,總不應該就此閑置起來。醫生能做什麼呢?不過是救幾個人罷了,那剩余的幾萬萬同胞呢?我們應該用如椽大筆,在報紙上大聲疾呼、廣泛宣傳,可以警醒國民,改造國民x ng。這才是彪炳史冊的大事」

「我既然已經學醫,便不能就此放棄,何況我還想救治和我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呢?」周樹人始終對于過去那段悲催的境遇念念不忘,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童年y n影吧。見好友一而再、再而三的勸,他也不能無動于衷,點上紙煙後才說道︰「至于這些文字,等有閑暇時倒也可以做做,聊勝于無吧。」

周樹人一直如此固澀而執拗,許壽裳也是無法,只好道︰「那你要多寫文章,我還是《浙江ch o》的編輯,會時常向你催稿的」

周樹人不想再談這個話題,便問道︰「你不是已經放寒假了麼?為何這麼大冷天的天還要出去?」

現在是1908年1月份,折算成中國的歷法,還是光緒三十三年的臘月。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國家的日歷便采用了西歷,便連農歷的ch n節也改成公歷的元旦,只是學校放寒假還是在ch n節前後。

「前些日子,歐洲的中國留學生在倫敦成立了一個中國科學技術學會,會後發函給我們,希望我們也成立一個這樣的組織。因為發起人是孫百熙先生,游學生監督處的李家駒頗為重視,便責令各省同鄉會辦成此事。只是一沒經費,二沒人員,同鄉會如何去籌辦?」許壽裳喝了一口已經微冷的茶水繼續說,「正因為如此,各個同鄉會都是出工不出力,商議了半天,才決定趁著寒假,把東京附近學習理工農醫的留學生給聚集起來,隨便開上半天會,胡lu n成立個組織,就算ji o差。」

「呵呵,虧他們想得出來。這樣一來,不僅省了住宿費、差旅費,甚至連飯錢都省了,端的是好伎倆。」周樹人搖了搖頭,「你不是史地科的麼,怎麼和那個科學技術學會扯上關系?」

許壽裳在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科,現在還沒有畢業,聞言也是搖搖頭︰「別提了那個科學技術學會下面有個什麼地理學會,學校同窗也是糊n ng事,見和我有點沾邊,便把我誆了去,死活讓我做那個學會的副會長,推都推不掉……對了,我听說還有醫學會和y o學會,主要是千葉醫專的一些留學生在c o辦,有興趣去看看麼?」

周樹人當然不會同意︰「我便是為避開這些人而去的仙台,現今就更不願意和他們攙和到一塊兒。這個什麼醫學會,自然是不去的。」

兩個人坐在一起又絮絮叨叨說了幾句閑話,房間的和式m n又再一次被拉開,走進一個濃眉大眼的青年。他進m n就問道︰「季黻,這人是誰?星杓呢?」

許壽裳連忙站起來介紹道︰「豫才,這位便是我們光復會的副會長陶煥卿。煥卿,這位是星杓的兄長,名叫周樹人,字豫才,也是我們光復會的會員。」

原來來人便是光復會創始人之一的陶成章。去年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在安慶起事,刺殺巡撫恩銘,陶成章被清廷通緝,流亡海外,先是到南洋,前不久剛到日本。

陶成章听聞周樹人也是光復會會員,便再無忌憚,大喇喇地在榻榻米上坐了下來︰「既然都是**志士,那我就直接和你們說了吧。本月24日,全體光復會會員在東京港口碼頭集合,不到者除名,並以叛徒論」

「發生什麼事?」許壽裳連忙問。

「24號那天,孫元起那個包衣奴坐輪船自美利堅抵達東京碼頭,我們要去會會他」

許壽裳更加震驚︰「百熙先生可是國內著名的教育大家,並無劣跡,怎麼能說他是‘包衣奴’呢?而且他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聲望,我們去鬧他,會不會印象不好?」

「切——」陶成章大為不屑,「不就編了幾本教材麼?還成教育大家了他的那些歪m n邪道,只配騙騙那些沒腦子的洋鬼子,有個屁的聲望他是滿清的湖北提學使,怎麼不是包衣奴?他被鄭蘇戡、張季直等幾個王八蛋推戴為預備立憲公會會長,怎麼不是包衣奴?他不僅是包衣奴,還是中國九州十八省最大的包衣奴,怎麼能輕饒他?」

說罷,他端起許壽裳喝了一半的茶水,一飲而盡,而後把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頓︰「本月24,東京港口碼頭,就這麼說定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