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京都和奈良

如同西安不如長安听起來拉風,

胡志明不如西貢有韻味,

京都也不如平安京好听,

叫京都,想到最多的是藝伎、仿古建築、新撰組。

叫平安京,想到的就是安倍晴明、氪金手游,還有什麼破壇子破罐子都能成精的百鬼夜行時代。

從大阪到京都很近,由于京都沒有機場,大阪有機場,所以要去京都的國際游客,都得坐著火車進京都。

泥轟有兩大最熱旅游季,

一是櫻花季,一是紅葉季,

櫻花隨著櫻花前線的推進,比較分散,從南到北「唰」就粉過去了。

那個不斷被毀滅的城市有一個上野公園可以看櫻花,

但是紅葉季,則有明顯的地域性,在京都扎堆。

其後果就是,不提前訂,稍微性價比像樣一點的的住宿就沒有了。

而且有錢的人挺多,顧淼故意把價格排序從高往低排,評價分高的那幾家,也有許多滿房的。

最後挑了一家正對著山景的山莊,價格跟國內悅榕莊一晚差不多。

送的餐食絲毫沒有敷衍,一道一道擺盤精致的端上來,每樣也就兩三口,架不住連續端上來。

「清朝皇上家的就算108道菜里有一半是看席,也有54道需要糾結……」顧淼嚼著烤魚,認真的想清朝那十幾個皇帝里有沒有天秤座AB型的,要是每樣都想試試,那不得撐死。

听說也有混水模魚的,有些放了好多天,都已經有些壞的,遠遠的放著湊數,

萬一皇上忽然興致大發,決定挑一個放得遠的吃,那可怎麼辦,

要是吃著菜是臭的,太監會不會為了保住腦袋,強行告訴皇帝︰沒錯,這就是臭豆腐、臭鱖魚、瑞典鯡魚、腌海雀的高貴原味?皇帝要是拉肚子怎麼辦……

替古人**一會兒心之後,顧淼發現自己已經達成字面上意義的「吃飽了撐的。」

在紅葉季,京都會有各種賞紅葉夜景的開燈儀式。

其中最受人民群眾歡迎的是坐著叡山電車穿越紅葉隧道,從二軒茶屋站到貴船站。

有專門的賞楓列車,別的車就開那麼一小塊玻璃,賞楓車的車窗面積擴大了數倍。

點燈日期也就十一月,每年都要重新公布具體的時間,

顧淼剛要出發,收到一個約稿,希望他能寫一寫紅葉季的實況。

雖然這家稿費不高,不過編輯是朋友,而且又是《中國國家旅游》,听起來是國字頭的逼格很高,于是顧淼同意了。

京都可以賞楓的地方非常多,不僅僅是旅游指南里寫的那些寺院,

網上的京都紅葉季旅游攻略照片隨便看看就行……

白天肉眼所見與網上照片的對比,大概要把飽和度往下調兩格,把亮度往下調兩格吧,

真正的楓葉是什麼樣,大部分中國人都見過,沒有正常的五角楓,代入帝都香山的黃櫨葉也不是不行,反正差不多就那顏色,網上那些鮮紅如血的,不知道下面得埋多少尸體才能達成。

不過,在開了燈以後,在暖色燈光的加成下,肉眼也可以看到令人愉快的效果,

成片楓葉如紅雲一般,浮在京都上空,整個城市都透著濃艷的繁華。

傳說中的紅葉隧道果然沒有讓人失望,進入的瞬間,兩旁的紅葉將視野完全填滿,燈光將紅葉襯得更加鮮艷。

全車程不長,卻讓車上的人回味了許久,

除了紅葉景、河床上飄燈籠這些常規操作之外,貴船神社它本身也有一樣有出息的東西——水佔卜。

這里供奉著水神,將空白的簽紙放在水中,它會慢慢顯形,寫著或吉或凶的暗示。

「這是御溝麼……紅葉傳書。」顧淼看別人玩了半天,覺得挺好玩,花00日元也買——哦不,請!了一張。

被水映出來的簽文是漢字夾假名,還……神TMD有二維碼,外國人看不懂可以掃一掃進行翻譯。

哦,凶。

一定是水神對剛才自己吐槽二維碼的行徑不滿,

水神麼,雖然不知道是哪位,

不過就希臘的波塞冬,中國的共工來看,

水神也挺難伺候的,

顧淼隨手將凶簽掛在神社里,京都一帶的神社佛寺多呢,等去東大寺再跟漫天神佛談談。

第二天,繼續在京都的街上逛,

京都,那是著名的新撰組池田屋之變的地方,

藝伎也是相當有名的存在,

在祇園花見小路,可以看見藝伎出沒。——這是旅游指南上寫的。

到了就會知道,滿街穿得花里胡哨的、臉涂得白慘慘的女人,不一定是藝伎,更大的概率是游客。

越花哨不行的,越是游客,且有巨大的概率開口就是中文,

除了穿和服的,還有穿漢服的,

然後,顧淼听到身旁路過的旅行團大叔看著路過的,說著中文的漢服妹子說︰「來旅個游,把自己都旅成日/本人了,穿什麼和服。」

妹子听見,轉頭說了句︰「這是漢服,高腰襦裙。」

大叔就跟耳朵聾了一樣,問妹子︰「你干嘛打扮成日本人?」

「……」妹子們無語的離開。

圍觀了全程的顧先生,默默站在店鋪旁邊,啃著冰淇淋,

忽然,他感覺到腳下一晃,

就這麼一下,

就再也沒有動靜了,就好像剛才那一晃只是錯覺,

燈籠搖晃,紅葉飄零,

啊,是風的追求,是樹的不挽留,是月兌落酸……還是剛才真的地震了?

根據顧淼多年的經驗,剛才那一下應該還算挺大的動靜,

兩三級、0公里以下的地震,得四樓往上才有感覺。

剛才站在平地都能給抖了,起碼得四點五往上。

等了半天,也沒等著第二抖,算了,去別處逛吧。

逛京都,除了幾大著名打卡地,比如伏見稻荷神社的千鳥居之外,就在小街小巷走走就很有感覺。

做為一個沒有打卡的人,顧淼奔向了伏見稻荷大社。

那里供奉的大神是狐狸,

在《陰陽師》還是主流手游的時候,這里與晴明神社,都會出沒著神秘少女。

她們會在晴明神社抽卡,因為晴明是主角,

在稻荷神社刷御魂,因為神社供奉的主神叫宇迦之御魂大神,

明顯來稻荷更重要,

沒有御魂,SSR也是個屁,三只大天狗兩只妖刀姬被對面的五把掃帚吊打的往事,顧淼不願再想起。

雖然晴明神社是管交通安全的,

稻荷神社是管農業和商業的,

這重要嗎!

畢竟中國人民還能開發出平安夜要吃隻果這種風騷的操作,

沙蓓蓓曾說過︰「傳說中,神不是因為它是神,所以才有力量,而是有了人類供奉的香火與堅定的信仰,才會擁有力量,信得人越多,力量越大。」

不識好歹的顧淼表示︰「真的不是因為信的人多了,基數大,于是得償心願的概率也增加,才會顯得這神特靈嗎?一億人信天氣預報神,其中一半說明天下雨,另一半說明天不下,無論明天下不下,都會有五千萬份的成功樣本。如果只有一個人信,那麼很大概率是百分之百的miss。」

「有大神跟你說過,你很討厭嗎?」沙蓓蓓捏他的鼻子。

「飛天意面教大神嗎?」

……

稻荷神社最為出色的不是正殿,而是一根一根的鳥居,長的好像貞節牌坊,

排列的多了,山道上紅通通的一大片。蔚為壯觀。

柱子有粗有細,有新有舊,還有特別沒出息的非常細小的,

在紅通通的木柱子之中,還藏著幾根石頭的,

其中一根最為粗壯的,爬滿了青苔,刻痕幾乎被磨平了,

是某電器公司,在大正九年立起來的,

大正九年,公元190年,

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為了山/東而撕逼的第二年,

山/東權益要被從戰敗的德國轉交到日/本,

雖然最終沒有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不過還是給鬼子悄悄咪咪的混走了不少好處,

真是沒蛋也疼的戰勝國待遇。

想到不幸的本家,顧淼忍不住在大正九年這幾個字上拍了拍,沒打一拳的原因是因為柱子是石頭的。

在山間還有一些步行道,

草很高,看著挺荒,在入口處,立了幾個警告牌,

從僅有的幾個漢字可以猜到大概意思,意為︰「女性不要獨自行走。」「陌生人搭訕別理他。」「注意奇怪的男人。」

顧淼陷入沉思,

要不要走這條路呢?

會立這個牌子是不是說明以前出過事?

一位女性從他身邊走過,站在入口處的牌子前面,仔細看了一下,在看到小心奇怪男人的牌子時,她回頭看了一眼顧淼。

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奇怪的顧淼匆匆離開了,

要是這位女士一緊張,掏出防狼水之類的東西對著他噴一下,那也夠受的。

伏見稻荷大社出名的是油豆腐,因為狐狸大神愛吃油豆腐,

狐狸不是應該吃雞嗎?

大家都是狐狸精,九尾狐妲已就是酒池肉林,一條尾巴的稻荷大神就只能吃油豆腐了。

「不行啊……尾巴太少就是沒有狐權啊……」顧淼同情的看著稻荷大神。

在中國,大山大河數之無數,

就算是園林,無論是蘇/州那些退休官宦家,還是揚/州的鹽商家,也是太湖石、引活水,各種講究真意趣。

泥轟獨有一種名為「枯山水」的特色景觀,

對于枯山水,度娘是這麼說的︰枯山水是日本式園林的一種,但也是日本畫的一種形式。一般是指由細沙碎石鋪地,再加上一些疊放有致的石組所構成的縮微式園林景觀。

具體來說,就是往地上撒一把碎石子,然後用手做梳,抓兩下,形成直的,或者是圓弧形的紋路。

枯山水遠看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效果,

為什麼不好好的做山水,弄一把石子假裝是水?

度娘是這麼說的︰枯山水常被認為是日本僧侶用于冥想的輔助工具,所以幾乎不使用開花植物,這些靜止不變的元素被認為具有使人寧靜的效果。

等等,這操作不對啊,

佛經里不是常見的都是什麼天魔女、阿修羅女來勾引和尚嗎?

《青蛇》里的法海也要小青助他修行,看破色欲,哦,當然,最後他輸了。

顯然有誘惑在眼前,能不心動才叫牛逼。

啥都看不見,咋知道修行到位沒有啊?

樹上開朵花都冥想不下去了,這還是和尚嗎?這不是古代話本里的深閨小姐嗎?那些深閨小姐連花園也不讓輕易去,生怕看了春光野了心,感嘆自己青春蹉跎,開始想男人,不是贈金後花園,就是直接爬牆開啪。

這跟那些窗外知了叫,就讀不進去書的熊孩子有什麼區別?

吐槽歸吐槽,既然是一大特色,那還是要去看看的。

京都許多寺院都有枯山水庭院,金福寺、西芳寺之類的,隨便進一家就有。

可能是被沙蓓蓓毒害了,顧淼看著枯山水,腦中完全無法的「清靜和寂」,滿腦子的都是忍者、刺客。

在東/京二重橋的皇宮,就到處都鋪著小細石子,

那當然不是枯山水,

傳說中,那是為了防止殺手刺客來領項目獎金的,人走在石子上,石子就會嘩啦嘩啦響,

坐在寺院的木地板上,透過圓圓的小窗看著窗外的紅葉,還是很有意境的,

再隔著窗戶看了一眼枯山水,

還是欣賞不了,

第一個發明枯山水的人,到底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

是因為想要把景色固定成為永恆,

還是……根本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力物力有限,沒有能力引活水進庭院啊?!

想到這里,顧淼又想起了摩洛哥坑爹的塔吉鍋,

《風味人間》第三集里,極盡美食紀錄片勾引人之能事,把塔吉鍋拍的又美又好,加上動人的語音解說,好像美味的不行。

要是真的美味,何至于在摩洛哥的中國游客,吃了沒幾頓,就跟紅軍大會師一樣瘋狂的沖進當地為數不多的中餐館?

一份宮保雞丁賣到人民幣100塊,也備受歡迎,

就連金發碧眼的老外,也寧可吃中餐,也不想吃塔吉鍋了。

再美好的鏡頭,再吹它如何的營養豐富,保留原汁原味兒,也不能讓人忘記它發明的初衷——缺水。

一切都是不得已之下的妥協,然後,就習慣了,

然後,就會給安上各種動听的理由,

是誰建了第一個枯山水,不得而知,

反正,應該已經死了吧。

奈良,在京都隔壁。

奈良身為首都的時代在京都之前,被稱為奈良時代。

公元六百多年真是一個有趣的歲月,

新羅國那邊在位的是善德女王,

中國這邊在位的是武則天,

泥轟這邊在位的是持統女天皇,

弱勢群體想要上位,什麼能力德行那是標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活得長!

善德女王耗死了擁有「聖骨」血統的everybody,

武則天耗死了前夫、現任、兒子【不管怎麼死的,反正是死了】

持統女天皇也是耗死了老公和兒子,她兒子的名字真是讓人印象深刻——草璧皇子,不小心就成下流話了。

奈良以鹿聞名,

以像大唐長安而聞名,

正倉院里還藏著唐朝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孤品,

同樣是在異國的中國文物,這琵琶就沒有大英博物館里的那些讓人感到不適,

盛世贈送出去的與亂世被搶的,感覺果然差很多。

不過,顧淼這次的目的地不是正倉院,

而是東大寺和唐詔提寺。

東大寺,華嚴宗大本山,

律宗禪宗淨土宗華嚴宗,對于顧淼來說,沒什麼區別,

頓悟跟漸悟也沒那麼大的邊界嘛,量變導致質變不是正常操作嗎。

他只是來看看這個號稱最大唐的建築。

站門口,感到了一陣坑爹感,

什麼大唐,

很明顯是南宋明州款式!

用偷心造大插拱挑檐,柱間聯系大量用穿枋。

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有一個好像閣樓窗戶的部分,建築學名︰唐破風,

but,它顯然不是唐朝的風格,略像宋,

這玩意兒發揚光大在江戶時代,如果什麼建築上有它,就說明,再怎麼也不會早于江戶時代(160年-1867)

哦,為什麼一個在扶桑的寺可以學南宋的一個地方建築風格這麼像,

因為根本就是明州的建築工匠去修的!

那個人叫陳和卿,

當然初建不是他,當時源氏與平氏兩邊的撕逼,奈良地區一堆寺都給燒了,

天皇能怎麼辦,平氏與源氏兩邊都不肯掏錢,只好自己解決,

那會兒的東瀛匠人,有沒有匠人精神不清楚,沒有匠人的技術是肯定的,

都說搞不定,于是只好找了重源上人想辦法,重源上人去了三次南宋,跟陳和卿關系不錯,

在不談錢又不招標的前提下,找承包商,當然是找熟人啦,

所以陳和卿就夾帶著私貨去修東大寺了。

東大寺的命運跟代/縣那個點兒背的阿育王塔挺像,

最早的金堂始建于74年,1180年毀于大火,陳和卿重建後,1567年再度毀于戰火。

江戶時代重建的時候,連一樣粗的木頭都找不著了,于是采用木板圍繞芯材釘制成形似木桶的立柱。

殿前大道上的金銅八角燈籠也是國寶,奈良時代制作,共有八個面,其中四角的羽目板上雕刻著菩薩形象,舉火時燈籠內的火光可將板上的菩薩像映照在四方的地面上。

擱以前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設計,

現在這項技術已經被很多飯店用來投在門前的人行道上了,

大佛殿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也就這麼一說,

網上就太和殿更大還是大佛殿更大,從標準的建築學測量業務,已經變成了精日與皇漢的對噴,

還是看數據更客觀一點,

大佛殿寬57米,深50.5米,高46.8米。

太和殿寬6.96米,深7米,高6.9米。

按標準體量算,還是大佛殿大,太和殿優勝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底下巨大的三層漢白玉基座,規格和氣勢上都要高出大佛殿的基座不少,

如果再往前扯,就不好說了,

太和殿的前身奉先殿比現在大,

可是大佛殿沒見到陳和卿的時候,也比現在大。

殿正中供的是盧舍那大佛,

長得跟龍門石窟的完全不是一路,還是龍門石窟的美形很多。

力士金剛什麼的不重要,

東大寺最熱鬧的地方是一根柱子,

在這里可以測試一下自己長胖了沒有……

柱子下面有一個洞,人可以從下面鑽過去,據說鑽過去,就代表著沒有什麼事是通不過,搞不定的。

這個故事告訴人類︰胖,是沒有前途的。

鑽柱子的操作跟雨崩神瀑的蓮花寺差不多意思,首先要記得把手留出來,不然整個上半身進去之後,人體缺乏前進的動力。

有不少沒這麼干的人,只能被人在後面推一把。

每個寺院都有抽簽的地方,東大寺也不例外。

只不過這邊的操作,跟貴船神社不一樣,

00日元是沒跑的,

抽到凶簽之後,可以重抽,原簽紙和尚會收走。

顧淼又去抽了,

凶,

大凶,

凶,

凶,

大凶……

抽簽的地方,因為他的堵塞而排起了長隊,

和尚很平靜,內心不知是否蕩起漣漪︰「這人咋這麼背的?」

大概和尚跟上頭打了個招呼,佛祖也受不了這個堵塞隊伍的人了,終于給了個小吉,紙條上仿佛寫著︰「哎嘛,你快走吧,一個下午就只做你一單生意了。」

接下來的唐詔提寺,也不是為了拜佛,而是為了一個有名的偷渡客鑒真,

戶口在揚/州的和尚,七次偷渡,終于成功,受到了當時的孝謙女天皇接見,

不得不說,唐朝和尚就是牛逼,

從鳥不生蛋的大沙漠偷渡去印度的唐僧,

在大慈恩寺跟高陽公主偷情的辯機,

還有從海上偷渡的鑒真,

七次偷渡,第一次給官府抓了,

第二次卡在舟山群島不知道哪個旮旯,

第三次因為同伙的東瀛和尚被抓,于是臨時取消行程,

第四次先向下,去了一趟溫/州江南皮革廠,然後被王八蛋黃鶴告密啦,嘿,告密啦,反正是又被堵回揚/州了。

第五次從杭/州出發,被瞎吹的風,吹過了台灣海峽,吹到了海南三亞!然後,鑒真順便在三亞傳教一年,真是來都來了,總得干點什麼吧。

在三亞聊完,鑒真去了羊城,忽然決定去天竺,跟在他身邊的日/本和尚著急了,bbbb個不停,終于讓鑒真放棄了去天竺的想法,

結果bb完,日/本和尚發現大師咋還不走啊,扛不住了,走了。

鑒真一個人在韶關晃了一段日子,得了眼疾,瞎了。

第六次,日/本方面也著急了,咋還不來啊,離安史之亂還有兩年的時候,派了遣唐使,正式與著名藝術大師李先生進行洽談,希望可以再像以前那樣,送點藝術啊、文化啊、宗教啊、科學技術啊……方面的人才到我們小可憐的地方來。

李先生很高興的表示,哦,要和尚呀,好的,沒問題,但是買和尚一定要搭道士喲,親~~~配貨制,不單賣的。

【*配貨制︰奢侈品行業時常搞的花樣,必須買夠元的不需要的玩意兒,才能獲得購買真正想買的這那啥的資格。】

東瀛那里不愛道士,不要道士,

李先生翻了個白眼︰愛要不要,老子都不給了,滾出去。

第七次,終于成功了,鑒真混在遣唐使的船里,躥了。

從車站到唐詔提寺的一路上四周都是農田水渠,一派鄉野風光,如果不是導航大神準確的反應出周圍的環境,顧淼還以為自己走錯了。

現在看就是一個破村,當年是奈良CBD,唐招提寺最早是由一座貴族府邸改建而來,差不多和東大寺是同時期建造,但是就當時的地段來說比東大寺這種國家級寺院還要好。

對面還有一座藥師寺,

顧淼並不想進去,

藥師寺里有一部分唐三藏的頭骨,

不是中國方面贈送的,

是194年月日從金陵的大報恩寺里搶的,

後來幾經交涉,要他們還,

只還了一半,

唐三藏的頭骨現在被分在九個不同的地方。

在藥師寺門口有一塊仿諸遂良書《大唐三藏聖教序》,不過原版在長安碑林已經看過,也就這樣了。

還是去唐詔提寺稍微好一點,

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的總本山,

日/本和尚可以娶妻。聰明的一休的歷史原型整個浪上了天,比妓/女送葬的柳永還花哨。

京都有一個佛學院,招生廣告的宣傳圖是女生穿著制服裙坐在窗台上,男生站在她的面前,好像演偶像劇。

只有律宗還在堅持不娶妻不生子不殺生不食葷腥,

這不重要,

進門就直接找鑒真睡的地方,

在靠後的地方,有一片單闢出來的小園子,

簡陋的木門里,地上是毛茸茸質感的苔蘚地,

雖然也是草木掩映,不過完全是性冷淡風,

正常的花花草草,斜伸一枝,豎立一枝,草在地上隨意奔放的瞎長是很正常的操作。

這邊的苔蘚干干淨淨,連掉一片枯葉在上面,都覺得好像是干淨的大理石地面上被扔了一團紙那樣的令人不適,

樹被修剪成團狀,沒有雜枝和蜘蛛網,全部都整整齊齊的。

墓碑前有一株很細的瓊花樹,

是1978年,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從揚/州帶來的,

大概瓊花也是一種極難長的樹,樹桿細的看起來好像剛種下去沒兩天。

從唐詔提寺出去,顧淼查到了一家很有名的類似煲仔飯的店,

果然很有名……離開門還有一小時,門口已經排起來了。

在排隊的時候,身後站著一個日本妹子,大概看出顧淼是中國人,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聊了起來。

這妹子曾經在中國留過學,但是看起來成績應該不怎麼樣,

留過學,竟然不會說中文,差評。

顧淼了解了一下,這個妹子是在廣/州留的學,

他很不明白,魔都才是日/本留學生喜歡的,因為……近。

櫻花妹告訴他︰「不行不行,魔都物價太貴了,受不了。」

哎嘛,連GDP那麼高的櫻花妹都說魔都物價貴嗎?

魔都可是還有月工資三四千塊錢的人吶!

再聊了幾句,顧淼才算領悟到,為什麼傳說中並不喜歡跟陌生人主動攀談的櫻花妹,會主動跟自己聊起來。

「你知道上帝嗎?」

顧淼內心滾過一排字幕︰「我還知道安利呢。」

這妹子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傳教者,

身在海外的留學生們時常會遇到傳教的,but,首先,人家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如果有需要,粵語魔都語都不是問題,

這只會英語的櫻花妹,與英語屎一樣的顧淼,

光是「天主教」和「基督教」這是哪兩個單詞,顧淼還得現查。

為了讓她閉嘴,顧淼宣布自己是道教的忠實信徒,

櫻花妹不死心,還追著問︰那麼道教,有沒有經典呢?

當然有,《道德經》嘛。

櫻花妹還在追問,道德經寫的是啥?

當然寫的是道德啦,

道德是人類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惡為標準,依靠宣傳教育、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範。

初中政治背的好,傳教小妹走的早。(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