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八十五章 雲中大漈

顧淼原來的夢想是去蘭溪看看,在聊齋的《倩女幽魂》中,蘭若寺就在蘭溪,不過認真的研究了一下,那里沒有蘭若寺,連個假的人造景點都沒有,只有一個諸葛八卦村,據說是諸葛亮的後人們修的。

關于村子有各種傳說,比如進去的外地人轉不出來,小偷偷了東西轉悠了一整天,也沒找到出路等等。

身為對三國中東吳與曹魏的愛好者,顧淼恰好對諸葛亮不是太有興趣,還很討厭他,

諸葛孔明是無辜的,顧淼討厭他,完全是因為讀書的時候,把前後出師表給記串了。被語文老師罰抄《前出師表》三遍。

使用復寫紙的手法又被老師識破,翻倍成了三十遍。

那一夜,對他的精神和生理造成了極其強烈的應激性創傷。

也就是那個時候,顧淼認識了還珠樓主,如果不是因為知道這個被鬼子抓住關起來,還堅持用鋼筆或是毛筆,日更兩萬字不斷的人,顧淼就打算第二天就不上學了。

總之,討厭諸葛亮及其後人,想到諸葛這兩個字,手腕就隱隱作疼。

在地圖上搜尋,發現了一個叫麗水的地方。

由于棒子國也有一個同名同姓的所在,顧淼頓時起了好奇心。

特別是在麗水的名下,還有一個叫景寧畬族自治區的地方。

麗水,在做地名的時候,讀為「離水」

畬族,讀為「奢族」,意為刀耕火種,剛開耕的田地之意,早年沒有分族的時候,時而被當成瑤族,時而被當成苗族。建國之後,認為他們與瑤和苗的文化不一樣,于是單拎出來變成族。

傳說中,他們是從手打牛肉丸海鮮砂鍋粥地區搬到了景寧來。

搬的時候是唐朝,當時那里大約還屬于南蠻,犯官流放地,即沒有牛肉丸,也沒有海鮮粥,于是他們的先祖就跑了。

在長途車上,有一個小姑娘看見顧淼一個人,背著背包的樣子,問道︰「你去麗水是探親?」

顧淼解釋自己是去旅游,小姑娘大惑不解︰「旅游?我們那有什麼可以玩的啊?!」

熟悉的表情,就好像魔都的朋友問顧淼︰「你們那除了看墳、廟之外,還有什麼特別之處?」顧淼也要陷入沉思一樣。

小姑娘也是畬族,說明年要高考了,顧淼特別好奇傳說中的加分政策,

當初他讀書的時候,平時吃豬肉吃的嘩嘩的四五個同學,臨考了,都變成了那個少數民族,每人加五分,可羨慕了。

小姑娘說不是所有地方的少數民族都可以加的,比如畬族就是只有景寧畬族自治區的才可以加,如果是住在別處的不能加。

她是在外面的親戚家借讀,然後快高考了,就回來參加高考。

顧淼以前也听說過這種操作,這幾年越發玩大了,有直接變身為東南亞那些好移民國家的華僑身份,然後再反殺回國,以外國人的身份參加高考,750分滿分,四百多就能上清入北。

不是很有錢的家庭,就把孩子弄到大西北,那里的錄取分數線也低的很。

政策漏洞得慢慢補,出一波補一波,也算是膽大的人突破階級固化的手段了。

麗水很快就到了,小姑娘臨下車的時候對顧淼說︰「如果你有時間,去大漈看看,那里還挺漂亮的。」

果然如小姑娘所說,車站附近就是很平凡的城市,標準的小區,與大城市沒有任何區別的水泥建築,

景寧有一條所謂的老街,長的一如江南各處小鎮上的老街統一形象,上演著接新娘的民俗表演,

如果是從包郵區之外來的人,看個新鮮倒也罷了,對顧淼來說,又是熟悉的親切感。

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就去妹子大力推薦的大漈看看好了。

離縣城只有四十多公里,海拔卻一下子高了很多,在一千多米的地方,整天雲山霧罩,到底對得起「雲中大漈」這個名字。

別看大漈這麼高,它還只不過是個盆地,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

周圍五十多座海拔在一千四以上的,還有景寧第一峰,直奔一千七。

高+濕=冷,

在杭l州時不時超過40度的夏天,這里一般最高溫度也就二十多度。

顧淼抱著一顆「隨便瞎逛逛」的心態,沒有太過期待的來到了大漈。

以他對各種高冷村莊的了解,那里的人口數量一般也挺高冷的,

標配的關鍵詞是歲月靜好、安寧、冷清、無聊、鬼都沒有、手機沒信號……褒義詞還是貶義詞,視當時心情而定。

下車之後的顧淼,被村子里的熱鬧喧囂給驚呆了。

鑼鼓震天,彩旗飄飄,滿地的人。

發生什麼事了?

結婚?領導視察?

按說在隊伍中中間的位置,應該是活動的重點對象。

顧淼認真的看了半天,隊伍中的人都喜氣洋洋的扛著三頭嘴里塞著不知道是桔子還是隻果的豬……豬?

祭祖?

秋天祭祖?說不定是畬族的特別追求?

問了旁邊的人才知道,今天是搶豬節,每年秋收之後的活動。

一會兒就要送到時思寺祭祀佛祖。

所謂搶豬,也不是「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那種搶法,而是「搶先」的意思。

村民等到迎神頭,也就是卯時殺豬的第一聲豬叫聲後,馬上就抬著殺好的豬,狂奔向馬氏仙宮,最先抬到的豬,擺在仙宮的正門,被稱為首豬。

豬們全部到達後,再由各村推出的大佬,村民稱之為「董事」,以豬的大小進行評選,最大的稱為「馱」豬,最小的稱之為「昌」豬。

首、馱、昌三豬確定後,再熱鬧的吹吹打打,披紅掛彩,各自送回主家。

殺豬的幾戶人家,會擺酒席邀請親朋好友來吃飯,稱之為「喪豬福」,來者送紅包,客人吃完飯,主人再按紅包內的金額,按當時的市價,稱好豬肉,讓客人帶回家去。

雖然顧淼在這里沒有親朋好友,不過還是可以跟著湊熱鬧的。

對于用豬來祭佛祖的行為,顧淼一直覺得挺難理解,在中國的佛教體系里,是戒斷葷腥的,再不濟,也得是吃三淨肉,就是不為自己而死的肉,不是自己看著死的肉,不是自己听著死的肉。

這個祭祀的豬,到底算什麼?

忽然間,顧淼靈光一閃,對哦,這豬,誰說是為了祭佛殺的,明明就是為了村民自己吃的嘛,到最後,還不是都進了村民的肚子。

嗯,很好,邏輯通。

搶豬節的時間其實挺短,從明朝開始,到民國沒了音訊。

起源很是正能量,一個養豬的販子賣了一天的豬崽,一頭沒賣掉,還在馬氏仙宮旁邊丟了一只,覺得回家會被,哭著哭著,田里的農夫就過來問怎麼了,最後把四十八只小豬都買下。

然後這四十八只小豬好像吃了「豬快長」似的,長得又肥又大,農夫覺得那是馬娘娘顯靈,于是決定在秋收的時節選出黃道吉日,做為搶豬節。

熱鬧的鄉俗,自然是直播的材料。

觀眾們起哄要顧淼對這個故事,進行科學性的解釋,為什麼豬就能長得好。

顧淼一本正經的說︰

「這要從豬的品種說起,我們都知道,金l華火腿用的豬肉,是一種名為‘兩頭烏’的豬種。」

【不知道!】

「原來不知道的給錢!上課費!」

【我們都知道!】

得,早就知道自家粉是哪風格了。顧淼就當這一切不存在,繼續說︰

「兩頭烏的長**個月,只有10斤,現在菜場里常見的都是大約克夏之類,四個月就能長到兩百多斤,隨便瞎長長就能長到一噸往上跑。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那48頭豬,其實是大約克夏!」

【可是大約克夏在18世紀的時候才在英國出生,我是農大的,肯定不會記錯。】

「同學,穿越了解一下!」

【哈哈哈,豬穿越?】

「說不定,十九世紀的時候,已經研究出了時光機器,第一批用動物做實驗很正常嘛。又不用擔心外祖父悖論,成功之後,才想到這個問題,于是科學家把時光機器砸了。

其實這個節應該就是歲月靜好的產物,民國那會兒亂的不行,不定能不能吃上飯,還搶什麼豬,搶妹子都比搶豬現實一點。就現在的搶豬節,也是前些年搞‘非遺’模查的時候才恢復的,搶豬節一般跟著他們的高山冷水茭白展銷會一起,算是一個熱鬧噱頭。」

【茭白是什麼?】

「一種水生植物,炒肉絲挺好吃的。」

【我也覺得好吃,不過要加榨菜和豆腐干切絲】

【炒醬肉丁好吃!】

【邪教!】

「一會我去看看有沒有可以買來吃的。」

顧淼一邊直播,一邊跟著搶豬隊伍來到馬氏仙宮,看著他們評選,看著他們高高興興的拎著豬回家吃肉。

他留下來,慢慢欣賞這片古建築。

馬氏仙宮是時思寺的一部分,這間廟就是標準的包容並蓄,釋道合一,里面有三清殿、馬仙宮、梅氏宗祠、還有大雄寶殿,建築風格包括了元明清。

比較有特色的是屋脊部分,一般蹲著屋脊六獸位置的地方,只有一塊如同飛揚翅膀的雕刻,在別處不是很常見。

「時思寺始建于南宋,有一個六歲的梅元犀在此結廬守孝三年,始終不離開,宋高宗趙構得知後,旌表其為孝童,那時的草廬就叫時思院,我猜它的意思是指時時思念父親,在明代改名為時思道場,由劉伯溫親手題匾,再後來改院為寺,現在這個大雄寶殿是乾隆的時候修的,五進大院子,木制歇山頂。

看這棵樹,有一千五百年了,里面被雷劈過。」

顧淼鑽進了寺門旁的柳衫樹里,舉起手機仰望︰「坐井觀天,就是這個意思了。」

大雄寶殿後面就是三清殿,平時不知道這老幾位會不會湊在一起打個麻將什麼的。不過,也可能佛祖不願意跟他們玩,畢竟一氣化三清,說起來,等于是三家開黑,合打一家。

保佑佩琦的馬氏大仙,據說是個唐朝人。

嫁給了一個住在景寧鸕鶿鄉的人,婆婆對她很不好,她還處處孝順婆婆,感動了神仙,教她法術,之後又干了很多事,被皇帝封為護國夫人。

不過看起來,最大的業績是為婆婆討了一碗粥,天降大雨,她把傘倒過來,變成船,漂回家,把粥給婆婆。

古代人講究的孝道都比較刺激,不是臥冰求鯉,就是郭巨埋兒,當時的人看得還特別帶勁,要是擱現在,妥妥給人噴︰

「人設真垃圾,真惡心人。」

「貌似不發生點什麼就沒法寫了。」

總之,這位因孝而成仙的女仙,成仙後的業務範圍相當廣泛,祛病、求子、求風調雨順……感覺像是地區限定的觀音。

農人們已經歡呼著散去各家吃飯,現在山道上,終于變成了標準的高冷村子,路上沒人。

路上依舊飄著霧,巨大的梯田變得很仙,不遠處古屋層疊,這里的山地古民居,都用最原始的木石材料,兩層樓,依山而建的房子都很自由隨心,與地上的合院式民居完全不一樣。

看起來很封閉的山村,在歷史上,名人不少。

村里住著一些姓嚴的人家,據說是嚴子陵的後裔,北宋的時候到這里來。

村里還有很多明清時的節孝牌坊。

其中有一塊貞節牌坊,特別拉風,八柱!三間!三樓!

都不應該叫它貞節牌坊,是貞節牌樓!

牌坊上寫著「為儒童嚴起尚之妻梅氏孺人而立」,是道光皇帝下旨,為一位守節六十二年的梅氏婦人修的。

至少說明,這個村子,時不時的還會被地方官惦記著,

酒好也怕巷子深,這麼一個村子里,要是交通不發達,對外面「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話,也沒機會搞來這麼多貞節牌坊了。

在沐鶴溪上,還架著一座廊橋,

與著名的中年婚姻危機大片《廊橋遺夢》相比,大漈的一看就是標準中國風,不像橋,更像一座房子。

橋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四間進深,木牆木窗上是青灰色的泥瓦,看起來就像普通的民宅,連著橋上部分的就根本是房子本房了,里面至今還住著好幾戶人家,不僅如此,里面甚至還有一個雕花欄桿,彩繪藻井的小戲台,每年還會有人在上面來一段。

顧淼順著沐鶴溪到村尾,終于看到了,大漈的「漈」字由來。

漈的意思就是水趨下而不回的意思,本質上就是瀑布。

據村里人說,那瀑布名為雪花漈,在冬天會結冰,被陽光照著,再有雲霧襯托,相當的有仙境感。

顧淼悲傷,現在離結冰還早呢。

村里人又說,五六月的時候,高山杜鵑開得正好,紅似火,白如雪,不同品種的連成一片花海,更美哩!

顧淼惆悵,還是等結冰更快一點。

算了,都夠不著,去吃飯比較好。

飯都吃不著足夠有出息的。

比如當地名產烏飯,

人民群眾告訴他,那是三月吃的。

顧淼愣了一下,才想起來,嗨,跑這來吃什麼烏飯?金陵也有啊,烏飯包油條,以前差不多只在春季供應一個月的時間,後面的烏飯很少,就算有,也沒有烏飯的清香了。

以前,正經的烏飯,應該是用一種俗稱烏飯樹,學名為烏稔樹或是南燭的葉子,揉出汁,浸泡白糯米,除了上色之外,還有一股特別的香氣。

後來大家都懶了,采葉子揉葉子累,買葉子提高成本,于是就拿血糯米,或是黑米紫米混日子。

顧淼其實想吃的,是壯族的五色飯,看起來就很妖艷浮夸,跟從小就吃的烏飯或是白米飯完全不一樣,十足的新鮮感。

高山冷水茭白的養生功能,給村里人吹得跟家族群里轉發的那些東西一樣,

就差說吃了便可白日飛升。

顧淼去農家樂點了兩盤菜,只感覺到茭白挺脆,肉絲很香,豬肘子也很不錯,剛想出門,下起了雨,顧淼想著自己沒帶傘,要是一會兒下大,就要濕透了。

老板娘對他說︰「沒關系啦,反正,也就那麼一會兒,再說,就算不下,在我們這的雲霧里進進出出的,一樣會濕。」

顧淼又坐下,看著門口的細雨綿綿,腦子里卻開始打架一樣的抽疼。

剛剛老板娘說的那句話,怎麼覺得這麼耳熟?

仿佛是一首詩?

什麼什麼縱使無雨色,什麼什麼也會濕?

作者是草聖張旭,詩名《山中留客》,最早是在家里的《全唐詩》里看到的,就在那一頁上,他還用蠟筆畫了一個火柴棍小人,紫色的蠟筆。

還有書角被折了一下。

那首詩,就在那一頁靠上的位置。

書頁上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圖案,顧淼全記得,

就是不記得那首詩是啥來著,

哎嘛,想不起來,山上一下雨,4GG跟著不好起來,想放度娘搜,都搜不到。

想不起來就想不起來,算了,不為難自己。

越想不起來,就越在腦海中盤旋,到底是什麼。

沙蓓蓓正在對著下午要開全體大會的通知吐槽,就接到了顧淼的電話︰「現在有空嗎?」

「怎麼了?」

「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听他語氣有些急,沙蓓蓓不由得緊張起來,不會是出什麼事了吧,沒事沒事,還能主動打電話過來,應該還活著……啊呸,肯定還活著。

顧淼︰「幫我查一下,一首詩的全文是什麼?」

「臥槽,你這麼火急火燎的打電話來,就是為了這個啊?!」沙蓓蓓懵逼了。

算了算了,怎麼辦呢,男朋友,還不是自己選的。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大爺,您爽了嗎?」

電話那頭,傳來長長的舒氣聲︰「啊……爽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