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章 黃河鐵橋傳說(23/32)

「稍微放一點嘛,不放不香。」盛湯師傅帶著當地口音,一力勸說不怎麼能吃辣的魯飛放下心結,接受熱情的辣椒油。

「那……少點。」魯飛無法拒絕師傅的熱情。

然後,他就默然看著「少一點」,大半碗都被紅艷艷的辣椒油覆蓋。

「我怎麼沒覺得這湯有多清?」魯飛夾起一筷子面條,撥開辣椒油,看了一眼碗里的湯汁。

牛肉面講究的是湯清、蘿卜白、油潑辣子紅似火,香菜蒜苗綠。

別的倒也罷了,但是這湯真的不算清。

「清湯是人家早上第一鍋的,講究的人吃頭碗。」顧淼解釋道。

魯飛「哦」了一聲︰「那不跟我們姑蘇的頭湯面一樣了?」

顧淼點點頭︰「就是那個意思,我之前去姑蘇的時候起早趕了一回頭湯面,本來以為我去的夠早,沒想到已經有三四桌人了。一碗面沒吃完,居然坐滿了。」

魯飛又撥了撥面條︰「擺的也不行,太隨便,我們蘇式面講究的是面在碗里中間要拱起來,旁邊一圈包著湯,看起來要像鯽魚背才像話。」

「而且……」他夾著一條明顯畫風與他碗里其他面條不一樣的面出來,「我們蘇式面不會混面條,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顧淼笑著說︰「蘇式面就一種面,人家品種多嘛,一碗面給你吃了兩種類型,賺了。」

夾起一筷子面,浮在湯面上的辣椒油被均勻的沾在白白的面條上,如同籠上一層嫁衣,最後送入洞房,吃掉。

吃飽喝足,魯飛看看時間,與顧淼揮手作別,臨走又在附近找到一家賣洋芋片的,打包去機場。

顧淼在買票的時候,忽然又改變了想法,還是先去帝都,把那個借條石頭處理了,再回金陵,反正從魔都也可以飛埃及,不用一定從帝都走。

買好了第二天前往帝都的機票,他先找了個地方住下,在窗口邊寫稿的時候,忽然發現離著不遠就是有名的黃河鐵橋,看起來現代到無聊,所以顧淼根本就沒把它列在要去的地方里。

仔細想想,好歹也是光緒年前的遺物,還是去看看吧。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暫時犯了懶癌,不想寫了,

不想寫的時候,

干點什麼都挺好,

只要不寫。

夜晚的黃河鐵橋被彩燈裝飾的十分花哨,在朱元璋剛登基了五年的時候,這里就已經修成了浮橋,浮橋遇以大洪水和黃河稜汛的時候,就會玩完,

于是特別有想法的左宗棠提議修橋,

但是顯然預算太高,

甲方左宗棠同志扛不住,

以當時清朝的地位,也沒可能像現在某些甲方一樣拖欠著就是不給錢。

再後來有個德國公司,在原報價上打了個三折,

于是,雙方達成愉快的共識。

雖然挺無趣,不過還是直個播吧。

有一條評論問道︰

【听說這個鐵橋是德國人建的?百年不倒,德國品質就是牛逼。】

又是一個在網上流傳甚廣的謠言,顧淼曾經查看過黃河鐵橋的保修合同,于是很有信心的回答︰

「保修合同上說,如果發大水導致橋塌了,德國人是不賠的,現在你們看見的這種拱式鋼梁,是1954年以後,華夏政府自己撥款了60萬建的,跟德國人一點關系也沒有。」

【主播到底是什麼專業的,為什麼這種事都知道?茅老門生?】

「茅以升大師離世的時候,我還不會走路。記得這件事,是因為那個保修合同太搞笑了。」

顧淼至今記得合同內容︰

「因蛟水神力將橋沖壞,與泰來行無干。」

神力,這兩個字在涉外保修合同里出現,實在是太違和了,實在沒法不記住它。

「你是看了網上的那個段子吧,段子的結尾是1989年,泰來行打電話來說保修合同已經到期,但是根據德國漢堡檔案館資料記載,泰來洋行在1946年已經注銷,那麼問題來了,電話是誰打的……」

評論里一片

【鬼來電】

【電信詐騙】

【詐尸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