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章 成為大神的第一步

不論是在哪個小說網,寫玄幻小說的,永遠比那些寫言情和都市小說的有市場。

至少未來的二十年里,玄幻小說都是最有市場的,至于二十年後,玄幻修仙小說還有沒有市場就不知道了。

可能那個時候玄幻修仙小說早已經被各大寫手寫爛了,寫膩了。讀者也看膩了,就像曾經的武俠小說一樣失去市場。

但是在這未來的二十年里面,寫玄幻修仙流的小說都是最有市場的,這是鐵一般的定律,畢竟哪個八零後和九零後,沒有過仗劍四方,仙劍豪情的江湖修仙夢?

不論去哪個小說網,看一眼小說熱搜榜,前十名的小說就有五本是玄幻仙俠小說。

峰林寫的《謫天》小說,在這個年代,天生就適應了大多數讀者的口味,不需要向後世那樣,一本小說,如果沒有做廣告推廣和推薦,你就很難出頭。哪怕寫在好,不適應潮流,一樣會失去該紅的機會。

也許只有等到某個幸運的的小伙,突然翻到了它。

在後世,即便是酒在香,也會怕巷子深的。

成就感和認同感是什麼,對于一個寫手來說,有讀者,有點擊,有收藏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和認同感。並不一定是因為寫小說能賺錢。

傲氣的人都會說,不論自己有沒有文采,餓死都不去寫小說。它是沒有骨氣,沒有尊嚴的人才會去寫的下三流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文人風骨。

其實每個年代的主流都是不一樣的,古代的主流是寫詩作詞,民國時期的主流就是描述當代諷刺現實的書籍作品。

現在呢?因為文字的改版,流行的文言文,古代詩詞到了當代,已經失去了市場。

流行的開始是小說了,沒有誰規定寫詩好的和寫作品好的人就一定有風骨,反而寫小說的就是下三流。

古代多少詩人文人又有幾個沒有齷鹺,李白是個酒鬼,自大狂,蘇東坡是個偷灰人。魯迅是個爬爬蝦。他們的風骨呢。

反正峰林覺得這樣的邏輯非常的扯蛋,寫小說就一定是下三流嗎?

所以很多人寫小說,大多數的都希望有人認同自己,不一定要和文學作品比,但一定要有認可感。

峰林此刻的感覺就是爽,非常爽。

收獲了讀者,得到了認同感,尤其是想到,最後這些讀者和認同感都可以變成流量,然後變成現錢的感覺。飄飄然啊!

「峰哥,可以啊!這麼厲害,現在都有這麼多

的粉絲了!好羨慕你啊!」

因為胡膘就站在峰林的椅子後面,看見了峰林小說的數據了,簡直是不要太好。所以此刻才會對他恭維道。

在胡膘的印象里面,從他出生到現在,一共見識到的人數,可能也就幾千人,而峰林寫的小說已經有一萬多的點擊率和六千多人的收藏了。

這相當于胡膘從小見到的人數總和,一起全部看過了峰林的小說,並且還收藏了他的書籍。

太厲害了。

峰林不知道怎麼接他的話,于是打了個哈哈。

不然怎麼解釋這個話題,英語成績好了,不逃課了,不做學生會了,寫小說也寫的不錯了,打字這麼快了!

怎麼解釋的清?只能讓胡膘自己瞎猜吧!好在現在只是在初中,同學們的心思畢竟單純,不會想雜七雜八的心思。

峰林關閉了作者頁面,現在是星期五的晚上十點多了,于是峰林和胡膘的下了機器,準備回家了。

峰林把今天沒有碼的的草稿收了起來,準備等明天在過來繼續碼。而那些已經上傳過的草稿就統統丟給了胡膘同學。

峰林知道,胡膘也一直想要看,只不過不好意思找他主動催。因為都知道這幾天,峰林要去網吧碼手稿所以,大所以大家都很克制的,沒有催峰林的小說了,現在峰林碼完了的部分就給了胡膘。

胡膘的家和峰林的家同一個村的人,但是峰林現在是寄住在外婆家,峰林家和外婆家是相反的方向的,差距有四到五公里的路程。因此並不是順路,和胡膘告別過後,峰林就騎著自行車回外婆家去了。

四到五公里的路程,峰林騎了近一個小時的車,才趕到外婆家,此刻已經到了晚上十一點多,外婆已經睡覺去了,只有外公可能還在鄰居家打牌。

自有記憶起,峰林就知道了,外婆喜歡早睡,而外公卻喜歡晚上去街坊鄰里串門,打牌打麻將的習慣。

這是因為老人到了歲數容易失眠,常常容易半夜三更醒。然後就睡不著了,所以外公喜歡喜歡熬夜打麻將或者打牌,打的累了就回家休息,這樣就不會失眠了。

峰林悄悄的的打開家里的大門,只見家里黑漆漆一片,扯了一下大廳的燈扣按鈕,瞬間大廳頂上的燈泡亮起了昏黃的燈光。

峰林朝著外婆的房間望了一眼,只見外婆房間的門關的緊緊的。然後就朝著大廳的飯桌望了過去。

外婆今天並沒有把飯菜收回廚房,

飯桌上一個防蒼蠅的網罩,罩著幾盤小菜,罩子外面是一個電飯煲。顯然這是外婆給峰林留的飯菜了。

上個星期五,峰林就告訴了外婆,和她說這個星期可能會很晚回家,叫外婆別等他,也不要留飯菜。他會在朋友家里吃飯。

顯然,外婆雖然沒有等峰林,但還是給峰林預備飯菜。!

峰林打開了網罩和電飯煲,拿著自己專用的飯碗,盛起了米飯,。

因為今天放學後太急了 ,又加上需要簽約趕稿等問題,限制了峰林的吃飯時間。

因此峰林除了吃了中午飯,晚飯並沒有時間去吃,此刻早就已經餓壞了。

看了看菜,一盤是土豆,一盤是咸魚,一盤是一個已經凍住了魚湯的豆腐煮鯽魚,還有一盤辣椒炒肉,電飯煲里面還一個放在米飯上面保溫的鮮鱔魚煲湯。

一共五盤菜,還是去比較有營養的菜,豆腐煮魚和鱔魚煲湯都是峰林和表弟的弄的魚獲。

前世峰林寄住在婆家每天吃的差不多都是土豆,大白菜,或者腌制成咸咸的咸魚。

天天吃的,都是又膩又淡沒營養的東西。因此峰林一直到成年都是,長的又矮又瘦的。

現在好了,雖然峰林沒有改變大致的生活環境,但是成長中的營養和生活條件還是好了很多,至少可以吃的上魚和肉了。

這輩子峰林準備把自己養胖一點。養精細一點。

峰林這半個多月,和表弟賣鱔魚和田雞總已經賺了盡三千多塊錢了,這還是因為冬天的緣故,鱔魚和田雞開始冬眠,所以這些天開始打不到多少魚獲了。

每次星期五放完假,峰林都會和表弟去弄魚獲,每次去賣都能有兩百錢左右的收入,星期五到星期一,一共能賣三次,收入800左右,三個星期一共有兩千五百塊錢收入,再加上峰林第一次的魚獲,總共已有三千六百多塊錢。

再加上峰林上學的那幾天,表弟和外公自己也去弄魚獲了。每個星期外公應該手上也有個一千塊錢的收入吧!

自成上次峰林賣魚獲,賺到了一千多塊錢後,因為峰林要去鄉里上學的緣故,不能每天會村及時的去處理魚獲,峰林便把打魚,賣魚的任務交給了外公了。

因為峰林相信,只要外公去打魚,賣錢。外婆外公有了錢,峰林吃的,喝的一樣都會好起來。不需要自己勞心勞神。

峰林並沒有把這個賺錢的方法偷偷的藏起來不讓自家人賺錢的意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