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四十七章 告別(求訂閱)

「我就不該回長安,不回長安就不會去天竺,不去天竺就不會浪費大好時光,不浪費大好時光我就很自由,很自由我就會娶媳婦……算了,我娶不到媳婦,還是四處走走比較好!」  除了天竺有點遠,過去後沒什麼甜頭拿,其他的問題都不大。  李鴻儒想想自己在大唐做的事,覺得跑一趟天竺也沒大問題。  依他遭各部門嫌棄的模樣,也就只能等太子上台了,待得他做了各部門的頭頭,那就不是別人嫌棄他。  「到時候你們都得配合,通通都得配合我!」  甭管上司如何,甚至如唐皇這般在太極殿鑽研梵文典籍,要臣子干的事情臣子都得干。  作為下屬只能配合上司,但作為上司就得其他人來配合。  一切宛如他在黃水縣一樣。  李鴻儒只是想想黃水縣的日子,就覺得心中好一陣甘甜。  他從太極殿中出來,還去東宮走了走。  對于將心思沉浸在太吾中的他而言,前往東宮彷佛就在昨日。  只是即將面臨遠行,李鴻儒多少要去打個招呼。  東宮中,太子和李鴻儒一陣大眼瞪小眼。  「父皇這個安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太子一臉難受道。  「這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啊」李鴻儒吭聲道︰「我壓根就沒看上鴻臚寺這種部門。」  「鴻臚寺屬于對外的重要部門,除了唐儉說的可以四處看看風景,你們在平常還是非常自由的!」  太子安慰了一句。  若不涉及招待外賓,又或出使到什麼國度,鴻臚寺的人都很清閑,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只是李鴻儒還沒享受到舒坦就直接開始了承擔責任。  這讓太子不由一臉噓唏。  「父皇這麼做,或許也不乏拉偏架!」  沉默了半響,太子亦是另有發聲。  「惠褒近日行徑愈發出格,而我又看到了那只‘件’妖,他再一次對我進行了提醒,父皇或許也感知到了什麼,才將你調離走!」  太子發聲猜測時看了看李鴻儒。  太子難于調動朝中大儒和大將,但調動李鴻儒不成問題。  作為最重要的麾下,李鴻儒足以踏入朝廷一線。  這是他麾下實力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若是缺失了李鴻儒,太子覺得自己麾下和魏王麾下的差別並不是特別大。  唐皇似乎做了臨時的調動,避免兩兄弟出現惡劣行徑時有李鴻儒插手拉偏架,引發魏王被直接打壓。  李鴻儒發愁自己前去天竺的時間有些長,太子也覺察李鴻儒前去天竺的時間可能會很長。  若是一個不好,李鴻儒如陳一樣走個十多年,到那時候回來,他很可能快要繼位了。  作為現在最重要的人才,若是放到登基之時,李鴻儒的重要性便會大大削減,只能成為朝中重臣的普通一員。  太子稍微帶了一絲不滿,感覺唐皇橫生插手不乏拉偏架之嫌。  「您不必憂心魏王殿下」李鴻儒告誡道︰「一切遲早都會過去。」  有楊素的存在,魏王的行為只會越發出格,甚至很可能引發謀奪太子的心思。  但這種小心思沒什麼用。  畢竟楊素也沒真心實意幫魏王,而是使勁將魏王往坑里推。  作為政壇老手,也作為魏王此時的心月復,楊素的行徑並不會赤果果,而是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待得魏王最高光之時,也定然是魏王倒霉的開始。  他勸誡了太子兩句,這才讓太子定下心來。  「萬一,我是說萬一,若是生出事端,我該如何解決比較好?」  如同李鴻儒前往天竺的未知,太子對一些事情也手足無措。  承受著唐皇常年的教導,他對弟弟妹妹都極為友好,太子之位也早已定下,他從來沒想過還有異心者。  相應處理問題時,太子也只能從往昔的典籍尋找答案,又對自己心月復尋求建議。  「魏王殿下定然沒有生事端的能耐」李鴻儒道︰「他麾下沒有重臣站隊,也沒有兵馬,生不起任何事端。」  「但父皇有很多事情都依著他順著他,甚至于打破了皇家以往對皇子的規格!」  「……」  但凡家長孩子生得多,不可避免遭遇兩碗水難于端平的問題。  這種情況便是李鴻儒的家庭也不例外。  李鴻儒年少時乖巧,而李旦的性格則較為皮。  兩兩相互對比之下,這讓李旦在年少時吃了大量苦頭,每天不打個三五頓都不正常,直到將性格打到壓抑沉悶才消停。  李鴻儒也幸得自己大哥品性忠厚,腦袋里從來沒什麼小心思,諸多事情甚至都是以他為首。  听著太子的嘮嘮叨叨,李鴻儒只能當個听眾。  但凡誰有這種爭風頭的弟弟都會比較鬧心。  可唐皇也沒法偏向太子,畢竟太子都這種地位了,必然會讓著魏王一點點,免得魏王難于容身。  太子嘮叨了好一陣,這才將這數日來的悶氣吐槽得干干淨淨。  「將心中的悶氣吐槽一頓果然舒坦很多」太子道︰「你前去天竺國路途遙遠,一路要小心!」  「我會盡早回來」李鴻儒點頭道︰「唐大人說若是旅途順利,大概八到九個月就到天竺了,回來的旅程則會更快!」  去時不熟悉路,回來則是走舊路,歸途的速度會提升不少。  李鴻儒這個解釋讓太子放心了不少。  畢竟李鴻儒常年四處跑,一年半載不見人也常見。  他習慣下來,只覺李鴻儒跑一趟天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應該不會弄到等待十余年的地步。  「對了,你實力能與江夏王相斗,可知咱們大唐如今的實力排位?」  李鴻儒臨出東宮時,太子亦是不經意有著詢問。  「頂尖層次實力難于比較,相互之間戰斗更多需要看彼此地利,近戰廝殺中應該是尉遲大人最強!」  誰的實力天下第一是江湖中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甚至于這種熱度從來沒有衰減過。  但難有人可以保持壓制性的第一。  文臣保持足夠距離擊敗強悍武者不足為奇。  房玄齡掀翻尉遲恭沒問題,尉遲恭一鞭子砸死房玄齡也很正常。  擅射的周飛衛是很多文臣的克星,千米之外就能狙殺高階文臣。  甚至于李鴻儒也是如此。  若是房玄齡一個不慎,同樣能被他一箭射倒。  但在相互斗法時,他便是被房玄齡直接按倒的貨色。  李鴻儒解釋了一番,又提及一些自己感官的評判,這讓太子連連點頭。  「若是具備相應的克制場合,咱們朝廷如今很可能是侯大人最強!」  諸多假設的條件終歸不如實戰,與頂尖元神修煉者對比,侯君集的短板很明顯,但侯君集的優勢也很明顯。  在任何環境中,侯君集都能發揮可觀的戰斗力。  配合上陰陽寶甲,侯君集確實有爭鋒綜合實力第一的可能,遠不如其他人的欠缺明顯。  若是遭遇突襲等事件,侯君集的勝率會非常高。  「玄奘法師從天竺而歸帶回來了三位實力強大的沙彌,你有空可以去看看他們,我感覺那些沙彌的能耐很強,而且他們都是法武雙修!」  听得李鴻儒提及侯君集,太子點頭稱贊時亦是提及陳。  儒家的文武雙全,道家的術武雙修,而釋家則是法武雙修。  看太子感慨的神色,陳似乎從天竺帶了不得的人回來。  這讓李鴻儒生了興趣。  他跟團出行天竺,確實正需要去拜訪陳,詢問一些相關之事。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