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三十三章 不該來黃水縣(求訂閱)

「我終于知道為什麼不該來黃水縣了!」  黃水縣衙中。  李淳風看著堂下跪著的諸多人。  譚政拿著李鴻儒從大理寺掏出來的那份資料代審,審出了不少清風寨往昔的內容。  這都不是問題。  直到一個叫祝德彪的文人臉帶驚嚇,抖出自己是魏王府派來指揮大通坊的幕後身份,李淳風才察覺事情並不像表面上這般簡單。  李鴻儒此時還在大通坊中,這個人被審顯然是給他看的。  大通坊背後站著魏王。  這是唐皇最喜歡的兒子,這種喜歡甚至超過了太子。  唐皇諸多兒子中,太子地位雖高,但魏王聰慧,不僅才智超出同齡人,武力亦是有繼承唐皇的架勢。  大唐的皇三代們關系較為不錯。  有太子照顧諸多弟弟妹妹,各種皇子和公主亦是不乏高等教育。  但李淳風隱約感知到了一些事情。  譬如眼前。  魏王讓人跑到黃水縣這種地方開辦大通坊顯然不正常。  魏王府常年有皇室俸祿,又背靠已故的皇後,地位極高,壓根不缺財富。  魏王撈錢做什麼?  魏王跑到黃水縣是撈錢還是想針對誰?  李鴻儒?  太子?  李淳風腦袋里只是一想就覺得腦殼疼。  這是縣城中發生的事情,李鴻儒只能上報到郡城,再經過刺史,而後才有上報朝廷。  層層的程序遞交,這種針對魏王的劣跡不說能不能報上去,就是按正常程序報到朝廷中,最快也是半年後了。  「這是要拿我當傳聲筒!」  李淳風哼了一聲。  作為唐皇的近臣,他知曉的一些事情或多或少要提兩句,說了有沒有用是一碼事,報不報又是另外一碼事。  李淳風只覺腦殼疼。  「您的四兒子勾結土匪,在黃水縣開辦櫃坊斂財,很可能與針對太子重臣有一定關聯!」  李淳風想想自己嘴巴吐出的話語,就覺得唐皇很可能賞賜他兩嘴巴。  「我真是造孽啊!」  李淳風皺著眉頭,看著譚政一拍驚堂木,怒斥了祝德彪一番,又著人抽了祝德彪十大板,這才將人帶了下去。  「你看上去有些不舒服?」旁听的劉彥珺問道。  「是有點兒!」  李淳風點頭,見得劉彥珺抬起手指欲要檢測,又連連搖了搖頭。  「李學士是儒家人,他們這種人年歲一大起來心思就特別多,你以後小心一些,千萬別著了他的道」李淳風道。  「但李學士幫了我們很多忙,若是沒李學士,我們半年前很可能會遭遇大禍」劉彥珺低聲道。  「唉~」  劉彥珺說的是事實,但李淳風隱隱也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難于推算茅山之上。  不僅僅是李鴻儒不好推測,袁天罡也不好推算,劉仁景、莫言高等人亦不好算,萬僵大陣更是有著蒙蔽作用。  李淳風只覺有些不對勁,但又難于正確推算。  他覺得若是沒有李鴻儒,事情或許也沒什麼區別,但這種沒區別的事情中欠李鴻儒一個大人情,這就有些難受了。  這有點像被人賣了還給人家數錢。  此時劉彥珺就感覺李鴻儒很好,難于調轉心中念頭。  見得劉彥珺微顯不悅的臉色,李淳風也只得嘆上一口氣,同意了劉彥珺的說詞。  李淳風等人在衙門旁觀審訊時,李鴻儒則是在大通坊中觀看賬目與核對錢財。  不僅僅是存與取的賬目諸多,大通坊的錢財還被他吞了一部分。  這些沒掉的錢財必須攤分和填平。  若是將這種數目放在一個人或幾個人身上,這是難于承受之重,魏王府提供的錢財也難于填平。  但不斷平攤,又根據貧富攤分,就能將這些錢財在無形中消退下去。  有錢的多扣一些,沒錢的少扣一些。  如同李鴻儒此前喃喃‘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他此時至少將這種錢財追繳了回來。  若是等到楊素計劃收尾的那一刻,諸多人一輩子的財富都要打水漂。  不管是追責還是刑罰,沒掉的錢財並不會自己跑回來。  諸多人不斷算計的錢財只能成為紙面財富,永遠取不到手中。  李鴻儒這麼一想,只覺自己干活時取一點點報酬也不算什麼問題。  他取了筆墨,不時在賬本上劃一條線。  一個銅板,兩個銅板,一兩紋銀,十兩紋銀……  各家各戶或多或少被他剝了一些錢財下來,只是黃水縣大戶放血會更多一些。  整理完畢,閑著等待時間的功夫,李鴻儒還慢慢抬升著七級的道館。  「大人,大人!」  直到大通坊外一陣陣敲門聲和無數人聲鼎沸的聲音傳來,李鴻儒才將念頭從太吾中遁了出來。  外面的天色已經大亮。  從昨夜的發酵,信息瞬間向四面八方傳遞。  利益的相關讓黃水縣信息傳遞極快。  到了此時,大概每個黃水縣人都知曉了大通坊被查,老板鄭西被鎖在衙門監牢中,諸多資產被查封的事情。  但數萬戶人家的錢財都存放在大通坊。  誰也不清楚自己能拿回來多少錢。  此刻,大通坊外人山人海,不乏各種哭爹喊娘的聲音,又不乏衙役們敲鑼打鼓的維持秩序。  李鴻儒拉了拉砍斷半截的鐵門栓。  只是推開門,他就感覺到一股熱浪沖來。  此時是十二月底,馬上就要過年。  南方的氣候雖然沒有北方寒冷,但這種日子的氣溫也不高,噓口氣都能見到白霧。  這是硬生生的依靠人體溫度匯聚成了升騰的熱浪。  「清風寨賊寇混入咱們黃水縣圖謀不軌,已經被縣衙查證,大通坊匯聚錢財亦是被查封!」  見得不斷向前擁擠的人流,李鴻儒揮了揮手,讓衙役敲鑼止聲時亦開始了宣告。  「大伙兒最關心的是各自錢財,但一些錢財被大通坊挪用,各家各戶不免有些損失,縣衙此時也難于完全去統計,各位取錢要趁早!」  「一張銀票對一個人,想拿錢的速速排好隊!」  「本縣令現在不逮人,只記臉,想和清風寨賊寇一起過日子的可以沖擊大通坊。」  「誰都沒特權,都得排隊!」  ……  大通坊外,強行止住安靜下來的人群發出一陣議論聲,但隨著李鴻儒的敘說,一群人又使勁往外擠,各自跑回家去取銀票,而一些使勁往前擠的亦是安靜了許多。  「我總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啊!」  遠遠之處,李淳風也能听到李鴻儒不斷宣讀的聲音。  李淳風總感覺李鴻儒難于如此費心費力為民。  這與李鴻儒一貫怠政的模樣截然相反,讓他有了不適應。  而且李鴻儒似乎一向是無利不起早。  「或許是我對他固有印象太深刻了,這家伙辦事起來還是很靠譜的!」  見得劉彥珺望來,李淳風不得不提了一句。  「我們難得多一個朝廷的朋友,你不要將他推出去了!」  劉彥珺叮囑了一句。  上清派雖然有李淳風在欽天監,但在朝廷中的關系有限。  難得有個願意幫忙的朋友,劉彥珺覺得李淳風要珍惜。  這種叮囑讓李淳風忍不住嘆氣。  李鴻儒哪能算什麼朋友,這是瞎倒騰就能將自己倒騰沒的人,很容易莫名其妙招惹禍患。  而且李淳風往昔還有預測,察覺太子身邊大幫人要倒霉。  以李鴻儒在太子那邊的地位,倒霉是妥妥的。  李淳風覺得這不是上清派在李鴻儒身上取得所需,這家伙能不牽扯到上清派都算是很走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