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五十一章 準備(謝謝jingfgq萬賞,求訂閱)

《道德真經》94%,《文始真經》89%,《南華真經》96%,《通玄真經》97%。  不斷掃閱著蘇亶借來的道經。  太吾中,往昔殘缺的道經不斷有著補充向上。  但在朝廷中,這些典籍缺乏原本,殘存著不全。  即便太吾歸納整理的能力再強,也難于將這種補缺提升到100%的程度。  此前的《沖虛真經》能補全,那是因為《沖虛真經》屬于上清派秘典之一,李淳風和劉彥珺不乏古典籍,也不乏自己謄寫的當代典籍。  但在朝廷中,這些書籍都是屬于各家之言,難于尋到最初的版本。  宛如信息的傳遞,各有各傳,最終也與最初的信息有了差異。  李鴻儒放下手中的《道德真經》。  這是大儒于志寧所謄寫。  這是李鴻儒所熟悉的大儒,于志寧在典籍中不乏自己的見解。  朝廷的頂級文人並不完全避諱道家,而是取長補短,對一些道家典籍有著鑽研。  不僅僅是他手中這一冊,其他諸多冊亦是出自當代和上一代朝廷文人之手。  各有各的謄寫,也各有各的標注和理解。  諸多各家之言,最終匯聚成了不同版本的《道德真經》。  邊依靠太吾研讀,李鴻儒亦是有著自我的學習和理解。  他緩緩放下書籍,頓時讓一旁的楊素掃了一眼。  李鴻儒是他所見過最為古怪的文人,便是一冊典籍也要尋上十余冊不同的版本研讀。  雖說對方有些古怪,但李鴻儒的行為倒是給他帶來了不少裨益。  至少楊素覺得自己多看幾冊不同的版本也沒問題。  這其中雖然有大部分重復之言,但這其中也不乏大儒們的精妙言論。  一時間,楊素還與李鴻儒有一些探討。  「您那邊大腿傍的怎麼樣?」  見得楊素望來,李鴻儒亦是詢問了一句。  為了傍上魏王的大腿,楊素在長安城買了一幢小房子。  但楊素只是買房子過渡一下,相應小房子的環境不免有些糟糕。  若是有空閑之時,楊素還是會跑到李府這兒住一住。  今天是楊素這數月來的第六次入李府,李鴻儒不免也有相關的詢問。  「還能怎麼樣」楊素沒好氣道︰「你以為新人可以立馬上位登頂呢!」  需要不引動懷疑,也需要避免同僚嫉妒和猜忌,諸多事情需要拿捏尺度。  楊素傍大腿顯然不是急功近利的一次性使用。  他此時的步調放的頗慢,還處于魏王府三等序列,遠不足以靠近到魏王,更無須說成為對方的心月復。  「加油!」  李鴻儒比劃了一個手勢,這讓楊素低罵了一句‘還不是你不爭氣,但凡你稍微爭氣一點……’  李鴻儒聳聳肩,他都差點被人干掉了,如今已經算是很爭氣了。  不能指望他有更多能耐。  而且李道宗在軍中,唐皇在安排時必然會減少相應的沖突,避免造成分裂。  這會讓他大概率游走在其他部門,難于進入軍區中。  楊素想在他身上投資未來獲取的國運,這簡直沒可能。  「你還是多練練,免得自己去吐蕃被李道宗的人干掉吧」楊素嘿嘿笑道︰「路途意外多,若是你再如現在這般閉目讀書,什麼時候腦袋被了都不知道!」  「您不陪我跑跑啊」李鴻儒問道。  「我要傍魏王大腿呢,沒空!」  楊素沒好氣的回了一句。  在前去吐蕃國的路上,李鴻儒注定是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了。  此時已經過年,距離文公主入吐蕃的時間越來越近。  李鴻儒將于志寧的《道德真經》放在桌上,亦是不斷敲動著手指。  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想到要和李道宗同行,李鴻儒不免也有幾分心理負擔。  唐皇的安排似乎有一些目的,但這種安排對他和李道宗都不算好事。  他有心理負擔,李道宗只怕同樣是如此。  這對兩人注定是一趟煎熬的旅程。  「您有沒有什麼合適的建議?」  李鴻儒可惜楊素不能跟隨前去,但也能理解彼此各有需求時的選擇。  他此時亦是詢問著楊素這種朝廷老妖孽,想征詢對方的意見。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楊素吐了數個心狠手辣的字眼,這讓李鴻儒連連搖頭。  他已經禍害了人家的閨女,倘若再將閨女的爹也干掉,這事情就有點不地道。  再說他也沒楊素前朝的地位,可以落到干掉太子依舊延續輝煌的強勢。  楊素的建議很實在,但並不可取。  「你的大徒弟養了一頭上好陰魂,或許可以帶路上進行防備!」  見得李鴻儒不采用最佳的建議,楊素只得吐出了另外一道建議。  李鴻儒一些事情並未瞞著他。  楊素亦是知曉李鴻儒跟隨張仲堅時找到了一頭大秦時代的陰魂。  這陰魂若說有用,戰力對李鴻儒拿不出手,對大秦時代的信息更是知曉有限。  但若說陰魂沒用,這至少還能拿來放哨查崗。  听過陰魂恢復了說話的能耐,但依舊不改往昔‘啊啊啊’尖叫的習性,楊素覺得拿來報警很好。  這至少能讓李鴻儒多幾分生存的把握。  「我這就去喚果子來長安!」  李鴻儒點點頭,覺得此事可行。  徒弟就是拿來折騰的。  此前折騰了張果子去扶餘國,再折騰去一趟吐蕃國也沒問題。  相較于李道宗,李鴻儒出動的人手有限。  而冒然帶上李旦、王梨等人,只會將彼此氣息弄得更為緊張,也可能帶來意外的風險。  但帶上張果子就沒問題。  一則是張果子氣息自然,難于有多少敵意生出,又極為擅長逃命,少有風險可言,二則是干活的主力是陰魂徐羽。  只要有相應的防範,李鴻儒覺得自己機動性很足,並不會懼怕到李道宗可能產生的再次報復。  「現在就該你防備我了,想想你每日的擔驚受怕,這可真是開心啊!」  李鴻儒嘿嘿笑上兩聲。  這讓楊素瞅了瞅,只覺這孩子腦袋有問題,性情不夠果斷,遠不是什麼梟雄角色。  若是依他言在旅途制造一些小意外,讓李道宗直接歸西,那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相較于坑殺李道宗造成的後果和報復,楊素覺得總比自己丟了性命要好。  吐蕃國有現成頂缸的背鍋者,或許是婆羅門佛陀,或許是松贊王的諸王妃,又或是蓄意破壞大唐和吐蕃關系的第三方。  只要有心,總能找到合適的機會干掉李道宗。  在送文公主入吐蕃中,遭遇的風險會遠多于送弘化公主入吐渾國。  大唐和吐蕃和親,這是某些人不願意見到的場面。  除了此前引發的內斗,或許還面臨著不可知的外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