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六十一章 探尋古跡(求訂閱)

「上古蚩尤戰力難有人敵,那還不是被姬軒轅克得死死的,打架時各種倒霉……」  蚩尤的倒霉,那便是姬軒轅的幸運。  這也是李淳風提及的有如天助。  李鴻儒沒覺察出自己身上有這些人提及的各種好處。  他近半年沒打架,也沒去做驗證。  李鴻儒最終下了心思,直接毆打了李淳風一頓。  待得被李淳風元神勉強鎮壓,李鴻儒這才止下了實驗。  相應他臉上現在也不怎麼好看,被李淳風那把拂塵抽腫了。  沒袁天綱的配合,毆打李淳風果然不是什麼可行之事。  「都是騙子!」  李鴻儒只覺老天沒幫哪怕是一點點忙。  什麼天人同源、天人一貫、天人合一的感覺更是沒有一絲絲上身。  甚至于他都沒覺察到《黃帝陰符經》有一絲啟動的跡象。  「若是有各種倒霉,李淳風就應該各種倒霉,被我直接拿下!」  《黃帝陰符經》作用似乎是很不可靠的樣子,李鴻儒尋思許久,最終放了下來。  但袁天綱離了長安,少不得李鴻儒也要做些事情。  回到李府,李鴻儒隨即宣布了一項計劃。  「搬家到洛陽城?」  「在長安城過的好好的,怎麼要去洛陽城呢?」  「二弟說去洛陽就去洛陽,這長安城確實有些悶悶的!」  「洛陽城好,果子和文石都在那邊,說來我還沒見過文石是什麼模樣呢。」  客氏和李保國有些不解,李旦和王梨則是各表贊同。  李鴻儒的計劃顯然不會無的放矢,數年前就在洛陽城購置房產,或許屬于未雨綢繆。  兩人相應亦是不斷勸說客氏和李保國,又提及洛陽城規矩輕松,房產也在富人區,而並非官宅區域,行走極為方便。  李旦和王梨一陣敘說,客氏和李保國最終同意了下來。  「可惜咱們這些年結的人緣了」李保國可惜道。  這讓李鴻儒有些忍俊不禁。  雖說客氏和李保國四處做媒掙錢,但媒人牽線的這些人緣有限,很難有什麼高度,彼此只能算是相互認識。  一旦月兌離了李鴻儒在朝廷中的地位,這些人緣就是鏡中花水中月,但凡落難時不被對方踩一腳都算是客氣了。  「洛陽城有文石和果子,什麼都不缺,咱們收拾一些細軟,直接前去就行!」  家中有馬車,僕人也擅長趕馬,搬家並不顯得費心。  諸多重件難于搬動,只是收拾一些衣服和金銀細軟,馬車一拉便能運走。  「你什麼時候過去?」李旦詢問道。  「或許這兩年,誰知道呢」李鴻儒笑道︰「該去的時候我肯定就會過去。」  李鴻儒的回應有些臨摹兩可,但李旦也沒多問。  他悶聲應下,提及自己會在洛陽照顧好父母,不需李鴻儒操心。  「不用在意花錢,缺錢就找我要!」  「家里還有上千金呢!」  「這麼多!」  「咱們的錢壓根花不完。」  李鴻儒額外獲利極多,但少有將財富轉到家中。  大多的錢財是由謝禮、他的薪水、打賞兌換錢財而來。  李旦說上數句,這也讓李鴻儒清楚了家里的經濟狀況,諸多齊齊放心了下來。  金鑾殿早朝的時間較早,待得李鴻儒從觀星樓回來也只是早上八點多。  一時眾人各種收拾,待得九點多,龐大的李府已經只剩下李鴻儒一個人。  「?」  李鴻儒看著安安靜靜的府邸,惋嘆了一聲。  他自己願意去冒一些風險,但這不意味著會將家人拉下水。  未來是什麼模樣不可知,但家人月兌離這片區域,或許又少了牽連。  如今是秋季,處于三年一次的科考中,諸多文人士子從各處趕來,又有諸多黯然神傷者提前返回,路途熱鬧,少有風險。  李鴻儒想想李旦和王梨的身手,隨即也放了心。  他安然下來,一個人倒也怡然自樂,每日只是讀讀書,修行一番術法和武技,又去吏部履職一番。  沒人在意長安城少了一對媒婆。  李旦在江湖司只是打雜,替代者眾多,月兌離亦沒有什麼難度。  李家搬遷洛陽,彷佛只是潭水中的一點波瀾,蕩漾一下就平息了下去。  這一日,顏師古興沖沖來了李府。  「小李,小李,咱們要不要一起去外面走走?」  「去外面?」李鴻儒奇道。  顏師古貢獻了多年珍藏的科舉題,被唐皇審核一番後,便是唐皇都有著側目。  這一時間又讓唐皇憐惜顏師古的才華,給了他一個展示的機會。  待得顏師古撰寫《五禮》,顏師古順利封了一個爵位。  這爵位是最為低階的子爵,做不得多少數,但意味著唐皇重新考慮任用顏師古。  在唐皇尋思任用期間,李鴻儒覺得顏師古應該安安心心在家里蹲,等待唐皇給予一些任務,從此好好干活,洗心革面做人。  「對對對,咱們去山里面玩玩!」  「荒郊野外的地方有什麼好玩的!」  李鴻儒吐槽了一句。  若是與妙齡女子游玩也就罷了,和這糟老頭子出去爬山簡直是毫無樂趣可言。  但他驀地想起顏師古曾經提及的古跡。  「莫非?」李鴻儒詢問道。  「就是你想的那樣」顏師古笑道︰「太子殿下命我注釋《漢書》,我也想著多尋一些參考查證之物,想著一些地方故地重游,驗證清楚一番!」  「這事兒好!」  李鴻儒贊嘆。  顏師古這是奉命干活。  此時則是在預備資料,想著去一些大墓處看看瞅瞅。  這些大墓應該是被人挖掘過,只剩下參考的價值。  但也不乏可能存在一些陰物糾纏在其中,需要一定實力才能探入。  顏師古這是來拉幫手,順道也開拓李鴻儒的眼界。  李鴻儒沒想到師兄不帶他學盜墓,楊素也提及有限,顏師古倒是願意帶他四處去走走。  但凡進入,顏師古必然是手把手的教,也必然提及諸多奧妙。  這是走探墓流路線的高手。  王福疇收手的早,但顏師古年近六十還沒收手,相應的能耐很可能比公孫舉都要強許多。  「行!」  李鴻儒想了想,隨即應了下來。  吏部這一年風平浪靜,科考也極為順利,諸多事情順順利利,難有麻煩可言。  不少人對侯君集贊嘆有加,提及對方出為武將征伐,入為大夫參與朝政,美譽之名不低。  上司好過,下屬就好過。  此時臨近十月,氣候變冷,相應吏部的事情也是極少,告假的難度很小。  李鴻儒應下來,頓時讓顏師古一臉的笑眯眯。  說來他對探尋古跡的興趣一直都很高。  諸多歷史被埋藏了下去,後人只能從某些墓碑上才能尋到一絲真實。  在探尋歷史上,他的步伐從未停下過,即便現在年紀大了也是如此。  他身體不行了,但李鴻儒身體很好,能打能飛能術法。  顏師古只是想想,就決定這一次要去一處大型的古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