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2章 全國劍道賽(2)

本鄉汰斗參加過數屆劍道賽,經驗相當老道。

這第二回合他本想先探出上杉櫂的招式風格,再見招拆招。

但還不容他多加思考,上杉櫂一個照面就打了過來。

「搶攻嗎?」

本鄉汰斗抬手招架,上杉櫂力氣大得離奇,盡管自己要比他高出一個頭,近2米的身高,但居然還是被他一步一步往後壓退。

對手很聰明,即使是力量不弱也不選擇正面進攻,他的揮擊盡量都向左靠,從側面進攻,降低風險的同時,殺住己方的劍。

本鄉汰斗清楚。

這是劍道的三殺法之一,殺劍。

在進攻的同時,故意讓對手回擊竹刀的刀尾三寸處抑壓於,使其防御必須從右方、左方、或左右撥開,讓對手的竹刀始終無法保持中間。

竹刀無法保持在中間的結果就是疲于左右招架,完全沒了進攻的主動性。

就算是進攻也被上杉櫂打出一股黏人的態勢,本鄉汰斗始終無法在對方的殺劍技下搶佔中線。

他這下算是知道了這個年輕人的難纏程度。

竹刀下劈!

啪——!

一聲厲響。

本鄉汰斗將竹刀側舉于胸口,往後退一步的同時防御下了上杉櫂的這一擊。

他同鄉的隊友盤腿坐在場地的外圍觀賽。

前面是正方形的比賽場地。

三位裁判正跟隨著兩人的動作不停走動。

正對面坐的就是無心道場的選手們。

同流派的師兄弟組成一支隊伍是比賽中常有的事。

只要年齡夠,有參賽經驗,湊夠五人就可以參加比賽。

同門拉同門,同事拉同事。

警察就是劍道界最無法忽視的一股力量。

本鄉汰斗在對陣中的劣勢,在這幾名從愛媛縣來的警察看來,是難以理解的。

畢竟平日里,都是本鄉汰斗大大咧咧地壓著他們打。

他是刑警,也是隊長,實力毋庸置疑。

「隊長怎麼不進攻啊?」

「不是不進攻而是我這不好說啊。」

「夕彌桑,你看出來什麼了嗎?隊長他」

名為戶夕彌的黑發警察坐姿端正,面容嚴肅。

他是隊伍里的副將,在愛媛縣警察本部刑警隊的副隊長。

面對隊伍里同事兼好友的詢問,他搖了搖頭。

這一幕非常荒誕,他們的隊長居然被一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給壓著打。

要知道與他同齡的劍士,還都處于新手階段。

很多第一次接觸劍道的,面對前輩們下意識地畢恭畢敬行禮,虛心求教。

現在

後輩壓著前輩打?

那前輩的臉往哪兒擱?

在怎麼說,本鄉汰斗也是警校出生,練警視流也練了十多年,實戰經驗豐富。

平時出任務,等閑之人,流氓之輩,三五個一起上都拿不住他。

雖然現在是比賽,有著規則的限制。

但單從劍道上來說,也不應該那麼離譜啊。

哪有後輩壓著前輩打的道理。

離譜。

這是全國賽事,他們也是由當地的劍道協會推舉、選拔出來的隊伍。

他們的勝利也代表著他們那一個地區的榮譽。

比賽計分板選手姓名的下方,都會寫上他們所屬的地名、身份。

比如上杉櫂,名字下方就用括號標注著小字︰「千代田區唯心一刀流弟子,三段」。

本鄉汰斗,名字下方小字就是︰「愛媛縣警察本部警察,六段。」

隊長作為大將,第一個上場,四十多歲的成年人。

面對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時,在第一回合就丟了一分,第二回合還被壓著打。

這要是媒體傳到外面去,讓全國的網友看見,那還不得借機嘲諷說他們警察是一堆飯桶,吃著國民稅金的米蟲,堂堂愛媛縣本部的刑警隊長連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子都打不過。

戶夕彌不想听到、不想看到這樣的說法。

隊長是個有血性的警察,出過大大小小幾十次的任務。

他作為隊長非常盡責,直到現在,戶夕彌在他手下工作都沒有受過一次傷。

這全仰仗隊長的照顧。

戶夕彌忽然眼前一亮。

比賽中的本鄉汰斗厲聲大喝,找準時機,竹刀連續三次從上段劈出。

警視流的進攻都相當有血性,連聲大喝力壓上前。

但都被上杉櫂用出切反防御,他面部改色,面對那聲震人心神的大喝毫不所動。

簡直就像是個龜殼!

戶夕彌在場下看得攥緊了拳頭。

唯心一刀流是上一屆的全國冠軍,無論是流派里十分有名的師範,還是參加比賽的弟子,他們這支隊伍實力是有的。

但最厲害的還是上兩年里他們隊伍的大將。

因為那個大將去年這只隊伍給他留下的印象很深。

本以為大將今年換了個新人,不會太過于厲害,但沒想到

還是那麼令人頭疼!

戶夕彌心頭有一股激動的熱,熱得他想要代替他們的隊長上去比賽。

但是沒有辦法比賽就是比賽,比賽已經開始了,沒有辦法停止。

而且連隊長都無法解決的對手,自己實力要弱上一節的上去比,能有勝算嗎?

換做以前,他是不會想象到自己會被一個年輕十多歲的孩子給壓著打。

本鄉汰斗與上杉櫂不斷纏斗在一塊兒,兩人連續的對拼,時而劍身相抵,時而錯鋒相交。

緊著著,

上杉櫂的當頭一刀,突然而至。

虛的。

警惕的本鄉汰斗注意到了他的步伐,他並沒有全力集中于面的防守,而是將注意力匯聚到自身軀干的部位。

果不其然。

上杉櫂的架勢忽然從上段變為了中段,劈下竹刀的瞬間再反拉上挑。

這動作,這面罩內的眼神,相當的有劍道魅力。

本鄉汰斗不得不承認。

太精準了!

這個年輕人!

同時,他面罩內的額頭冒著虛汗,上杉櫂的劍技就像是有著明確的目的一般,什麼都恰到好處,什麼都完美無缺。

最開始自己用于攻擊的那幾招,他感覺自己力氣再用大一些,就能打破對方的防御。

抱著這個想法,他在剛剛的幾招對拼內,特意加大了力度,但仍舊被恰到好處的防御住了。谷

而現在,又給了他同樣的感覺,

只要力量再大一些,再大那麼一些就好了。

這個想法從第二回合裁判宣布開始,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他的力量確實在逐步加大,但就攻擊上杉櫂竹刀的反饋給他的感知而言。

他的力量又像完全沒有加大過一樣。

這樣的感覺就像是——對手掌控著自己出劍的力道一般!

翻越高牆,看到的又是一堵更大的高牆。

並且那堵高牆,正好比上一堵高上那麼一點點。

站在下方抬頭往上看,那威嚴堅實的牆壁,讓人心生無力,心生懈怠,沒了再往上攀爬的期待。

外人、觀眾、劍士,都沒有他這種體會。

不能理解。

完全不能理解。

本鄉汰斗防御下一擊,後退一步。

光腳踩在比賽場的地面上,讓堅硬的龍骨木地板連番作響。

上杉櫂擺出上段架勢,踏前攻去。

他身上的黑甲黑袍,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

又來了

本鄉汰斗眼眉緊鎖,雙手攥住竹刀,多年的經驗讓他第一時間便穩住下盤。

第一回合自己是自己節奏上的失誤,後面的節奏太快了,讓對方找準了機會。

現在的第二回合。

自己只需要保持節奏。

盡管攻不破他的防御,但用體力的優勢讓對方實力下降依舊是可以的。

他看得到,上杉櫂的面罩內,也是滿頭的汗水。

這個年輕人的離譜程度也在界限內。

他也會累,只是在劍技上出彩得讓人難以匹敵罷了。

上杉櫂雙手持刀,由下向上大幅度地正直向上舉起,隨即右腳向前跨步,身體向前送出。

本鄉汰斗堅毅的臉龐在面罩內看到了!

這回合,有希望!

對手的這一擊。

仍舊是虛的。

本鄉汰斗看出來了,上杉櫂的這一刀與剛才的佯攻是完全相同技法。

接下來或許會從「攻胴」變為「攻手」,也有可能是「由虛轉實」,直接「攻面」。

也就是說,本鄉汰斗面對上杉櫂的這一記上段下劈,需要同時顧忌三個點的防御。

人尚且不能左右互搏,更何況同時戒備三個點位的防守。

本鄉汰斗只能憑借經驗,憑借對手出招的角度、力道與步伐,來判斷他攻擊的真正意圖。

這就是主動進攻的好處,讓節奏完全把握在自身的手中。

不過,

當上杉櫂的雙手下揮,本鄉汰斗判斷出他就是要直接攻面,開始從月復部位置向上舉刀防御的時候。

上杉櫂的劈下的竹刀忽然長了一節,速度稍微快了那麼一點。

只在一瞬之間,竹刀的先革在他面罩里的瞳孔中,兀自變大。

虎眼流絕技!!

本鄉汰斗當即心中大駭。

自己怎麼忘了這茬,最近年輕人最喜歡用的一招。

當他反應過來,再通過大腦神經調動身體的時候,時機已然晚了。

竹刀,落到了他的面罩上。

震動伴隨著框架穿遞到頭部,然後再跟著頭部,傳遍全身。

緊隨而至的,是上杉櫂鼓足氣勢的大喝一聲︰

「面!」

上杉櫂舉刀後撤,步伐輕快地像是在地板上飄起,在他保持住殘心的瞬間。

三位頭發花白的裁判同時舉起紅旗,示意上杉櫂一方的得分有效。

觀眾還在發愣,宮田和弘就早已端起相機,眼楮與鏡頭同時對象比賽場地,拍下了這一幕。

他發現,跟著這個年輕人拍照,那簡直就是驚喜不斷啊。

上回關東賽區的賽事,他就沒少給自己漲工資,自己寫出來的幾篇稿子都被主編采用,銷量也因此漲了許多。

普通民眾看見弓道冠軍挑戰全國劍道賽的時候,話題性都要高上不少。

又輸了!!

愛媛縣警察的隊伍里,戶夕彌不是在生氣,而是在心中感嘆于那個年輕人對節奏的把控,一步步的進攻都像是算計。

就像是為了讓隊長大意堆疊而出的劍法。

他的進攻節奏都指向了最後一招的虎眼流絕技。

他還學過二刀流?

虎眼流絕技是劍道二刀的一個技術。

名稱是出自于劍豪生死斗中這部漫畫中的「虎眼流」,的確也是實戰中能夠用到的技巧,年輕人覺得帥,也就開發到了實戰之中。

但事實上,在二刀流的劍技中,早就流傳有這種技巧。

虎眼流絕技。

是年輕人對于這種招式的特殊稱謂。

簡單來說就是握刀柄的手,在進攻揮劍時,向下滑動。

手從刀柄上半部握到了刀柄下半部,竹刀攻擊的距離自然就長了。

雖然名稱出自于漫畫,顯得異常中二,但確實也是劍道中實實在在的技巧。

現在的全國劍道協會還沒有對這種方法采取限制。

也就是說,在正式比賽中運用了這種技巧,是能夠得本的。

武道館會場內的主席,幾位穿著白衣,身後道服印有全國劍道聯盟協會的評議員們開始討論,他們在討論這種技巧應不應該算是得本。

年齡在五十六十歲上下的評議員認為這是取巧,是詭兵之道,不得用在正式比賽中,不能算本。

年齡偏大的評議員反而不怎麼固執,認為技巧也是比賽規則之一,只要不破壞最基礎的規矩,這種技巧也是可以用在賽場上的。

他們都是全國劍道聯盟協會的評議員,

全國劍道聯盟協會的評議員數量在四十名至六十名之間,都是各種流派的現任師範,名望極高。

除了進行理事及監事的選任外,還對文件的批準,章程規定等事項進行決議。

評議員的任期是4年,無報酬。

另外,全國劍道聯盟協會旗下還有專門的委員會負責每月的刊報。

刊報的名字叫《劍窗》。

意在將劍道界的新鮮情報緊湊地總結出來,每月發行。

有名的人物,都會登上《劍窗》的刊報。

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雜邊新聞能比上的。

坐在各個評議員、理事中間的那位,就是現任全國劍道聯盟主席,柳泉綱一。

主席位那邊討論了一陣,反饋給裁判的結果是,本次算作得分,以後這個技巧是否能夠在正賽使用還有待商榷。

普通的觀眾們當然看不清比賽場地中的細節,不過關鍵的得分都會在東京武道館內的大屏幕上回放幾遍,等回放了兩三遍後,才有人看出上杉櫂的最後那一擊,竹刀忽然變長了一節。

這還是在滿放中才能看清楚的細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