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盛極必衰!」

「以前的江東,是山中猛虎,隱藏在林中,靜靜的看著山下眾人撕斗,他是最可怕的狩獵者。每一個人都可能被他一口咬住咽喉。此時,猛虎下山,固然危機來臨,但卻也暴露了他自己,江東將成為眾矢之的,誰都可以朝著他射上一箭。」

這一日,听聞孫權已親臨許都前線,許都城中,荀彧正與眾臣議事。

「荀大人,不必顧左右而言他,我等只問,如何阻孫權?」下面直接問道。

荀彧不慌不忙,

「我前幾日就向諸位透露過,答案在徐州。」

「荀大人,在這里又何必說假話。你我皆知,徐州多婦孺之兵,如何能圍魏救趙?」一人冷嘲熱諷。

荀彧卻一笑,應道,

「圍魏救趙,此話說的好。那你應該也知道,圍魏救趙,並不是趙國自救,出兵圍魏的,是齊國。」

「荀大人的意思,莫非是指袁紹?」

不等荀彧說話,立刻就有人質疑,

「怎麼可能!且不說我們跟袁紹正在交戰,袁紹沒理由幫我。就說袁紹的長子袁譚還在孫權手上,袁紹又怎麼可能對江東出兵!」

「袁紹愛子,不代表北邊所有人都想保袁譚,不管出于什麼目的,想要袁譚死的人,不在少數!」說著,荀彧冷冷一笑,「而且,諸位也不要太小看袁紹了,孫權一天不歸還袁譚,難道袁紹就一直受制于人?這恐怕也是袁紹故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想要試探一下孫權的反應吧。袁紹表現得越在乎,孫權就越會以此為籌碼,獅子大開口。你們看孫權自己,他何曾有對孫登表現得在乎過?」

「諸位,汝等可知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孫權即將面臨三線乃至四線作戰。而袁紹呢,也已兵分兩路,準備兩面開戰。一個月內,不僅許都之危能解,我們也將迎來最大的轉機!屆時,諸位可就都是危難時期的中流砥柱呀!」

在這里,荀彧說一個月,可事實上,抵達許都前線的孫權,第一時間就要退兵。

??????

許都城外,江東軍大營,

孫權的到來,使得前線大營的惶惶人心立刻安定下來。什麼糧草問題,什麼徐州遭敵,不是說他們認為就是假的了,而是將士們絕對相信他們心目中的戰神。有孫權在,就沒有勝不了的仗!

不過,這些都不影響孫權做出他的決定。

「你是說,有一批原本運往荊州的糧草,被你臨時抽調了過來?!」孫權的臉無比的陰沉,如果站在這里的不是喬玄,他恨不得把人給宰了!

一個中規中矩的庸臣不可怕,可怕的是位高權重還自以為是,胡亂作為!儒家推崇中庸,真是不無道理!

「屬下那時正要出兵,又恰巧有糧草從這邊經過,屬下心想荊州無戰事,這必是主公的安排,于是……」喬玄連忙解釋,見孫權臉色不好,他知道現在說這些已經沒用,頓時又道,「不過屬下已經在第一時間把這個錯誤知會了益州那邊,想來那邊應該不至于什麼準備都沒有,節省點的話……」

「正在打仗的前線戰士,你讓他們怎麼省!」孫權一聲冷哼,「另外,你的第一時間是什麼時間?」

喬玄低頭,額頭上布滿了汗水,弱弱答道,

「是屬下知道益州那邊也開戰了的時間。」

是啊,如果不是得到周瑜突然攻打益州的消息,讓喬玄意識到這批糧草可能真的是為荊州那邊準備的,他又怎麼可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立刻退兵!」孫權當機立斷,「把這里的糧草全部供應到益州戰線,再派一支軍隊過去支援!」

說著,孫權還是氣不過,狠狠的瞪了喬玄一眼,

「真沒見過你這樣坑自己女婿的!」

要知道此時攻打益州的,不僅是周瑜,可還有孫策呀!如果這次不是喬玄,換作其他人,孫權真懷疑是不是有害人之心。當年十八路諸侯聯合攻打董卓,孫權改變歷史,挽救了孫堅被斷糧的危機,結果繞了一圈,他孫家還是躲不過這一劫?

此刻孫權只有祈禱,祈禱孫策跟周瑜不要太過沖動,不要一點後路都沒有給自己留下。其實從性格上講,孫權真的特別擔心,因為他大哥孫策一直就是屬于那種沖動型,不過好在這次攻打的是益州,劉璋並不是個強大的對手,就算吃了斷糧的虧,導致前線戰敗,應該也不至于被乘勝追擊,乃至丟了性命吧。

「那徐州呢?」喬玄硬著頭皮問道。

孫權明顯把重心都放在了益州戰場,但徐州也有強敵啊。

「讓程普、韓當去,徐州雖說如今沒有精銳在,但有兩個老將,軍心穩,守一陣子是沒有問題的。」孫權說道。

結果,就當喬玄正準備去下令退兵之時,一個小兵急忙跑了過來。

「報主公,張昭張大人聯名百官來信!」

一瞬間,全場的臉色都有些不好。張昭一人來信也就罷了,聯名百官,顯然是張昭認為他說不服孫權,這是在施壓啊!

孫權接過信件,查閱了一遍過後,冷冷一笑,還是無比堅定的下令,

「退兵!」

其實張昭的信中說的非常有道理,語氣溫和,並沒有絲毫逼宮的意思。

從古至今,但凡出征,為何要舉大旗?為了得民心!這次「孫權」出兵許都,江東方面得到消息,雖然也抱怨孫權都不提前知會一聲,讓人一點準備都沒有,但在張昭的領導下,各種操作還是有條不紊的運轉了起來。

什麼操作?當然是宣傳口的操作。首先,找文人列舉曹操數十條罪狀,把曹操說的十惡不赦,比當年董卓還壞,說他脅迫天子,想造反自己當皇帝。然後,把孫權說的如何如何好,說孫權崇高,偉大,不怕艱險,不畏生死,親臨前線指揮,只為解救漢帝,拯救蒼生。接著,再到民間大肆宣傳,引導輿論,總之,讓江東上上下下,都全力支持孫權攻打許都之舉。

所以打許都,乃得民心。這還不包含迎了獻帝之後的其他好處。

而與之相比,打益州,乃侵略戰,對普通百姓而言,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乃失民心之舉。

同樣,對百官來說,迎了漢帝,加官晉爵,好處多多,干勁滿滿,以後大家勢必也會更加認真的為江東服務。

當然,張昭也不是讓孫權不打益州了,只是「暫時」不打而已,凡事有個先後順序,等迎了獻帝,天子下令,再攻打益州,豈不名正言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